新农村建设问题思考

时间:2022-10-04 06:09:00

导语:新农村建设问题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问题思考

**县**年10个后进村之一,**年4月我光荣地被组织选派到该村挂职任第一书记。为详细的了解村情,我设计了一张群众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有村民的文化程度,外出务工和经济收入等45项,反映群众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和思想状况三方面情况。通过调查,我对村情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了群众的辛酸苦辣事,基本掌握了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查找剖析了红旗村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办法,请领导参阅,提出宝贵意见。

一、红旗村概况

红旗村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公里,北靠习岗村,西靠四二支沟新胜,南邻汉佐村,东邻汉延渠畔雄英村,辖7个自然庄点,7个村民小组,现有住户424户,人口1580人,其中少数民族8人(回族3个,满族5个),**年农业收入317.7万元,工业产值3万元,第三产业60.8万元,分别占经济总收入的67%、0.4%、12.6%,人均收入3360元。

红旗村现有耕地3345亩,建有二代日光温棚2100间,果园20亩,林地45亩,鱼池396亩。人均耕地2亩。村里现有农用车350辆,插秧机3台,收割机5台,中巴车6辆,夏利出租出车16辆,货车2辆,每年运输业产值10.3万元。村上有4个小厂子,因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3400元。全村有困难户80户,其中已经办理低助户有32家,有土坯房93户,砖房率达78%,有残疾人21人。

红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团结一致,协调运转。全村有党员45人(女性9名)。村财务已纳入习岗镇农经站统一管理,设有村民代表小组、村民监督小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妇联等,各项组织制度健全。

二、存在的问题

作为后进村之一的红旗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村集体经济薄弱,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群众增收缓慢,三是村党员活动室面积狭小,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还发现不少其它问题,现将主要问题罗列如下: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缓慢

1、农业产量低,产业结构急需调整。(1)**年红旗村经济总收入474.3万元,其中60%来自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农业),其中种植业收入有260万元,占92%,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二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全村人均收入比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173元,比习岗镇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502元。(2)椐县农机人员保守估算,**县农村亩产除去农药、化肥、种子等成本,二代节能日光温棚每亩(24间)纯收入平均在5000元以上,水稻纯收入平均在500元,麦套玉米在450元以上,露地菜平均在2000元左右。可是村上的农民种田还是老方法多,按他们自己的算法,村上一般的旱田每亩纯收入也就在350到400元,可依旧惯性思想重,大多有怕担风险,图稳当的想法,不敢发展副业。种经济作物少,种食粮作物多,调整产业结构迫在眉睫。

(二)农村内部增收潜力没有充分挖掘

2、劳务输出积极性不高。为促进村民持续增收,镇村两级在不断地创造条件,宣传发动,可红旗村**年只有308名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32名,初中以上有276名,劳务输出仅有70人,其中由劳务经纪人带动的只有23%。77%的人都是自发转移打散工,16-30岁有141人,占46%,30-45岁135人,占44%,45-60岁32人,占10%,全年人均每月收入785元,经过技能培训,有一技之长的人工资水平相对较高,但这部分人只有182人,占60%。外出打工多数只在县城和银川市内,出省的非常少,缺乏优秀的劳务经济人带动。外出务工比在家务农收入要多出1倍多,可多数人思想保守,有的人怕吃苦,宁愿在家守着几亩薄田,缺乏发展思路。

(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路上问题较多

3、文化素质不高,文化生活贫乏。(1)文化程度低,全村初中文化有360人,占总人口的22.5%,高中文化有67人,占4.2%,大专学历以上7人,占0.4%,其他73%为小学文化以下(包括文盲)文化水平,文盲虽经过扫盲培训但很少看书写字。(2)文化生活贫乏,广播电视收看收听少,农闲时多好闲聊、打牌、喝酒,村内缺乏图书室、运动场等必须的休闲活动场所。(3)生活范围狭窄,信息闭塞,社员获得的科技政策信息主要来源于村镇干部以及农技推广人员的宣传和引导,自主获取科技、市场信息能力差,只说党的政策好,不知具体是何内容。(4)对于自己经营的土地不算经济帐,只知埋头种田,效益高低也不管,有一位农妇感慨她的丈夫种田不讲方法不算帐,前些年种一年田下来倒贴钱了他都不知道。

4、技术信息缺乏。在问卷调查在最需要的扶贫方式上,多数人选择确定开发项目和传送技术信息,没有人选择直接给钱给粮一项。在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上,选择技术知识和资金的最多,发展思路次之,群众都认为党的政策非常好,只是苦于致富没有方向,没有资本、技术。在最需要的培训内容上,选择生产技能的最多,市场知识、法律政策次之。这些说明社员已不再满足以往直接给钱给粮的救济式、输血式扶贫,知道那作用不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需要的是在政府帮助和自身努力下彻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开发式、造血式扶贫,同时也反映了村上缺少技术、信息闭塞、开发项目少的问题。

5、教育条件差。(1)红旗村于2004年停办了小学,一位退休的教师租房办了一个学前班,仅能容纳十几名孩子,也没有专门的游戏活动场所,其余村上年龄小些但能上学前班的孩子不能上,没有大人的时候多数自己在路边渠旁玩耍,存在安全隐患。加上是租来的房子,房租摊到了孩子的学费里,由180元涨到了300元多,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2)1-3年级的孩子上学靠一辆中巴车接送,一天来回4趟,50-70多个孩子挤在一辆19座的中巴车上,不愿挤车的孩子和4年级以上的学生往返8公里骑自行车上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3)对农民家庭来说,孩子的车费全年9个月开支720元,是一大经济负担。

6、医疗开支大,看病难。健康的成年人一年小病花不了多少钱,但孩子、老人、慢性病患者等情况一年下来花费在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一旦得了大病,一病返贫举债的现象很多。村卫生室条件简陋,农民医疗预防保健意识也差,如在插秧时节有的一家人赤脚在水里从早忙到晚,县上医疗队过来为妇女进行免费健康检查,积极接受检查的人都很少。

7、农民养老依然是负担。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孝文化的影响和农村经济社会现状制约,目前我县农村老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笔者走访了几家老人,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感到忧虑。有的儿女们外出打工或在外成家立业,不在身边,老人或独居或守巢,即使儿女在身边,也多是分灶吃饭,单亲老人也多是寡居,靠儿女供奉,几代同堂家庭已少见,子女家庭条件好的老人在衣食上还能得到些照顾,子女家庭条件差些的,只知照顾自己的孩子,不知照顾年老体弱的老人,老人们只要有点劳动能力或种田或出去打工,支撑着一年的日常生活和养老费用,时常还得照顾小孙子,活到老干到老,老人们多感叹养儿防老思想是错误的,过时的,生儿子不如生女儿。

(四)基层党组织建设需加强

8、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不强。在问到党员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的作用,多数人认为作用不大,在主客观上都有原因(1)党员队伍老龄化,文化程度低。45名党中,40-49岁有16名,50-59岁有8名,60岁以上有21名,年龄最大的达83岁高龄,最年轻的也已40岁,党员平均年龄在58周岁。年龄大的党员文化水平也低,虽然政治素质好,比较守纪律,但无论在适应形势还是掌握科学技术、带头示范方面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党员中高中文化有3名,初中文化有21名,小学文化以下19名,文盲2名,这样的现状主要是由于高中文化以上毕业的回村青年少,在外出务工等因素的影响下,外出的年轻人达本村总人口的30%左右,而这些人占到全村青壮年劳动力的80%,他们的精力都放在挣钱上,对党组织的认识比较淡漠,导致可作为培养对象的35岁以下年青人较少。(2)党员干部掌握的技术知识本领有限,单一,在致富上没有一技之长,对群众缺乏吸收力。富裕程度也有限,没有更多的精力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有的党员因为各种原因又成为了困难户,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帮助。(3)对于每年新发展的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因为对新时期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等学习掌握不够,党的先进性思想根基不牢,自身党性修养弱等多方面的原因,其在基层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十分明显。(4)党员干部除了要处理村部的大量日常事务,调解民事纠纷外,还需要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料理自家的田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安排生活,不得不分散精力,影响工作效率。

9、对村党支部的作用看法不一。在问到党支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的作用,选择一般的较多,少数人甚至认为没有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的复杂性因素,有城乡发展不协调造成的体制性因素,有党员素质不高的结构性因素,有农村发展滞后的积累性因素。从村党支部内部查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村集体经济溃乏,没有经济实力作保障,很多时候是无钱为群众办事,无法解决很多生产生活难题,群众看不到实惠和利益,减弱了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特别是在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之后,号召群众为村集体干事更难,村干部召集群众开展公益工作靠的不是党性,而是干部在群众中的人缘。(2)广大农村党员的思想己由单一型趋向复杂化,从业性质由在家务农型趋向务农、务工和经商结合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在管理、组织、教育上没有积极跟进,存在片面性问题,履行职责不够全面,导致党员组织观念淡化,影响整体的战斗力、凝聚力。(3)村干部待偏遇低,保障体制不全,村干部因工作得罪人而遭受各种打击报复,存在养老、医疗上的后顾之忧,优秀村干部也不能被吸纳入县干部序列进行规范管理,在政治上没有“奔头”,工作动力不足。(4)受旧舆论、旧思想的影响,群众对党支部存在偏见,例如“人都不当官,当官都一样”之类的观念在相当一部分群众的观念中存在,给工作带来一定压力,面对各种困难有的村干部信心又相对不足,缺乏事业心,工作不安心,显得能力不够。(5)村部没有活动场地,没有图书室,活动室等,没办法开展集体活动,很多群众没事一年几乎去不了村部一趟,对党支部的印象淡薄。

(五)基础设施建设是难点、热点、焦点

10、群众最关心的是红旗路。在问卷调查影响红旗村发展的客观因素上,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交通不便,主观因素上多数人认为是人的观念落后,在问到群众最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上,首先就是红旗路的问题。红旗村7个自然村,只有5社和6社临习金公路,其他5个社,人口和耕地占全村的80%,都在庙儿渠两侧,人们几十年来出行的就是渠两侧凸凹不平的土路,沿这条路走**县城非常近,可人们却要绕行习金公路花3倍远的路程,耗用的时间却是一样的。菜贩子怕把菜颠坏不来,孩子上学骑过去一身土,连姑娘都嫌红旗村的路不平而不愿嫁到这里,严重影响了村集体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能把这条路铺成柏油路是红旗村几代人的梦想。听说今年要铺油路,村民们欣喜若狂,积极响应镇村干部的号召,花了三天时间就将4.5公里红旗路3万方土方的任务完成了,但是修路项目至今还没有落实,上了土方后的红旗路路况比以前更糟糕,浮土特别大,车一过尘土飞扬,下雨后又泥泞不甚;而且由于路基垫高,路边的田又相对低了,从田往路上拉运又增加了困难,社员们怨声载道。群众也很关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问题,因为干起来困难多。一是田换不拢。有积极性的人没有合适的田,有田的人不愿种温棚也不愿换田,思想工作难作。二是缺技术经验,经济效益上不去。比如有一对年轻夫妇,贷款投资了几万元,打起了2屯75间温棚,由于技术经验缺乏,前两年都没种成,第三年才开始有了收入,日子过的非常紧。三是农民贷款难。一屯温棚投入最少在2万元,对于人均收入3360元的红旗村村民来说是笔不少的数目,而贷款的手续多,门槛高,资金很难到位,大大影响农民积极性。还有其它盖新村部、修渠、建学校、解决卫生脏乱差、办养老保险、办村合作医疗等问题都是群众关心期盼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问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想法,把田种好,有粮吃,能过的去就行了,与时俱进,奔小康的信心和干劲不足。

三、整改的方向和措施

从红旗村的实际状况通盘考虑,针对发现的这五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整改的方向和措施。

(一)争取办好三件大事,解决最突出的问题

1、村部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村组干部与党员群众交流的桥梁和枢纽,要尽快把村部建好,配齐电教设备,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健全村部各功能室,争取把学前班、图书室、老年人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地等建好,充分发挥村部的作用。

2、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争取红旗路早日立项,有力促进全村的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在立项之前争取政府给这条路铺上碎石子,改善路况。

3、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希望县乡镇能积极推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确保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和积极预防少生病。

(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基层组织

4、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

(1)巩固“五个好”党支部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不断增强党员及村社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作风建设,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观念,大局意识、民主意识,发扬奉献精神,要求作风正,纪律严,为群众作好榜样,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公信力。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村民代表小组、村民监督小组、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和团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进一步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规范各自的职能和职责,增强红旗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

(3)加强宣传教育。利用村务公开、墙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目标和工作计划、村庄规划、党的农村政策等,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5、加强两委班子建设

(1)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尤其要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尊重农民,关心群众生活,与社员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使其真正确立“为官一任,造富一方”的思想,不断增强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大胆履行职责,充分发挥领头羊、主心骨作用。

(2)规范村务管理。对集体收支、土地征租、工程建设等关系到群众利益的大事,一定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民主化,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3)要加大培养选拔力度,采取组织培养,“两推一选”等各种措施,把那些年轻、文化水平高,发展经济本领强,有魄力,有事业心,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人选拔上来,配强班子,使村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组织者。

(4)逐步提高工资待遇,探索建立健全村干部绩效工资制度,将工资同经济增长和岗位考核挂钩,将村干部列入全县干部选拔、提拔的范围内,激励、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6、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1)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两委班子主要成员要取得任职资格证书,积极动员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加强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培训,邀请县、镇有关部门领导来村讲党课。重点开展农村科技素质培训,举办科技培训班,办法律讲座,目标是通过三年时间的培训,使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能掌握1-2门致富本领。

(2)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从知识青年、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把经济基础好、发展意识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人吸收到队伍中来,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多组织开展各种培训教育,把好党员的入口关,使党支部永葆青春、活力与战斗力。

(3)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开好党员民主生活会,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参加讨论,献计献策,过好组织生活,加强党员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4)围绕强村富民工程,广泛开展“双带双富”、“定岗评星”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倡新农村新风尚

7、加强宣传村规民约,八荣八耻,大力提倡厚养薄葬、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破除封建迷信等新风尚,抵制打牌赌博等违法行为。对五保户和经济困难家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8、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文艺比赛和乡村趣味运动会,组建篮球队或腰鼓队,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8、开展家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五好”文明家庭、农户庭院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开展健康知识培训,倡导健康生活,要专门对妇女进行培训,让她们开眼界,长知识。

10、试建设红旗村网站,向外界宣传红旗,推介红旗,改善投资环境,为吸引项目起到积极作用,为探索建立村级网站工作积累经验。

(六)村容环境整治不放松,改善村容村貌

11、清理习金公路两侧绿化带,拆除空房、违章建房、有碍观瞻的乱搭乱建等。

12、开展清理垃圾和卫生死角活动,全面清理村民房前屋后和道路沟渠两旁垃圾。试推行放置垃圾箱或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和集中处理有偿服务。

13、结合县、镇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内自然庄点的实际情况,按照规划设计保留7社自然庄点,1、2、3、4社规划在3、4社位置,5,6社规划在5社位置,共3个庄点,对村内今后新建的房屋布局和建筑样式进行示范和引导,杜绝无计划、随意的建房。

14、以7社为重点,引导农民以沼气池建设为带动,推进改圈、改厕、改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七)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15、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灌水、排水条件,使全村农田成为灌、排通畅的高标准农田。

16、发挥红旗村近城的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沿庙儿渠的1、2、3、4、7社的旱地,按照“集中连片、合理布局、扩大规范、专业生产”的思路,鼓励兴建二代节能日光温棚,种植露地菜,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加强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示范指导和信息服务,提高经济效益,打造品牌蔬菜,使其形成具一定规模的特色主导产业。

17、改造旧鱼塘,开挖新池塘,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无公害养殖型、休闲观光型、生态型渔业。对新开挖的池塘位置安排要科学合理。培育养殖大户,鼓励村民发展畜牧业,每年力争新培育养殖大户1户,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18、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首先从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入手,加大动员宣传力度,培养诚信优秀的劳务经济人,引导鼓励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的培训,争取每人能有一技之长,提高打工收入。村委会要帮助解决外出人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农民的权益,定期开展座谈、联心会,多给予外出人员关怀和支持。

19、规范集体土地的承包管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应对村集体土地进行全面的核实,确定权属关系,对承包的价格、年限、合同文本、承包费用的收支做统一的规范,防止集体收入流失。同时以土地出租或转让等形式想方设法吸引外资,兴办企业,消化剩余劳动力。

(八)综治工作长抓不懈,使农民安居乐业

20、村党支部对于化解人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党支部应积极出面调解村里的矛盾纠纷,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平衡有序开展。

21、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村干部要不断提高调解工作水平,及时解决处理群众中出现的矛盾纠份,防止矛盾扩大激化;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清除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犯罪。

22、继续抓好治保会、调委会等保安力量和群众性自防自治组织的建设,提高综治工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确保红旗村群众生活的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