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信息化思考

时间:2022-10-04 10:38:00

导语:中国特色信息化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特色信息化思考

本文认为,我国发展信息化面临着制度和机制创新、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信息资源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制约因素。粗放型经济增长和片面化经济发展是以许多可持续发展力的透支为代价,这必然会大大增加持续发展信息化的成本。作者对影响我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的十六大为持续发展中国特色信息化指出的方向。然而信息化建设10多年来,围绕其理论体系的支点包括信息化六要素、信息化分类、二十四字方针的不同版本形成了大量基于推理演绎、未经验证的观点和说法,由此构成的信息化理论演绎色彩浓重,远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相比信息化实践,其理论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影响信息化持续发展的瓶颈。

影响我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对信息化建设理解肤浅导致现有基础设备的利用水平低

有关资料表明,企业除财务(已建企业比例95.1%)、人力资源(71.1%)、OA(65.1%)系统外,其他相对复杂的高端应用系统全部实现和部分实现或已建立和阶段建立企业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下。此外,由于缺乏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过程控制,不同的系统或模块由不同厂商分别提供、独立建设和实施,导致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比例大多低于1/3;联网应用范围小,大多局限在管理部门和本地;全部实现信息共享的企业仅占7.2%,部分实现信息共享的企业占59%,尚未实现信息共享的企业占33.9%,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不多。利用网站公告、新闻、政策等信息的政府部门只占57.1%,从未利用过网站的达22.2%。政府日常办公事务与网站相关服务的结合程度,紧密的政府网站为28.2%,不太紧密的为30.3%,基本没有结合的为19.3%。

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

随着国家对信息化投入的增加以及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对国家科技进步的迁动力也明显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都得到加强,科技成果显著,发明类专利申请受理量大大增加:1990年为10137件,2000年为51747件,2002年为80232件。但在信息通讯、航空航天、医药制造等高技术领域国外专利申请的比例均占60%~90%左右,这使得我国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发达国家专利制约。2002年的DVD风波和2004年以来国产手机销售业绩的下降都充分证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纵有再低的成本、再广的渠道、再好的服务,产业最终也还是处于受制于人的局面。

三、中外IT(信息技术)标准领域数字鸿沟明显

据报道,在国际标准组织现有的187个技术委员会、552个分技术委员会中,我国仅参与了1个技术委员会和5个分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而美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T标准化委员会所属的17个分技术委员会中,负责6个秘书处的工作。由我国主导起草的国际标准迄今不过13项,且基本是一些非关键性标准。而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IT标准更是寥寥无几,除了在中文编码、VCD和3G领域有少量标准被纳入国际标准外,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被动地执行国外或国际的IT标准。由于技术标准这种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直接与潜在的影响每年超过540亿美元,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为削弱。

四、科技产业化进程缓慢,经济增长中科技含量低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2004年上半年增加值已占到我国GDP的6%,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我国普遍存在自主研发能力低下,高科技产品化、产业化速度慢的特点。信息化建设大量投入还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些年电信的投资对国家经济增长的长期拉动效果微乎其微。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80%。而我国只有40%左右。

五、信息产业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资金产出能力低

随着国家对信息产业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多,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明显增强,但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扩散效应并没有对工业部门产出实际增长产生很大贡献,或者说如果把对信息产业的科研经费与资本投资投入到其他部门会推动工业产出更快的发展,国家对信息产业投资长期效果甚微。

六、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和片面化经济发展是以许多可持续发展力的透支为代价的

据统计,2003年我国人均GDP1090美元,2004年1260美元,但经济增长的两个显著特点是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消耗和低效率的自然资源消耗。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消耗是指大量农民工和低廉的劳动报酬及社会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这种低成本的局面继续维持下去的社会成本将日益高涨。低效率的生产效率表现为每一单位资源的产出低于先进水平,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环境破坏。据国家环保局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万元GDP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目前中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

七、中国电信企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形势更加严峻

过去几年,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比较慢,没有对中国电信行业造成较大冲击,这得益于中国加入WTO初期的多项优惠保护措施。但这些保护措施的过渡期正在过去,中国电信企业将面临一个新的竞争形势。国外运营商不断观察中国市场和中国电信企业的变化,一旦他们得出了某种结论,在今后三年左右时间,外国电信企业会比较快地进入中国。因此,未来的竞争形势不容乐观。

八、假数据出现导致信息化缺乏可信度

如今,国家及各行业虽然已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改进和提高数据质量,然而由于主、客观双重因素的作用,数据质量不容乐观。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九号)指出:“2003年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152户企业2003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共查处资产不实85.88亿元……其中,资产不实比例5%以上的企业23户,占被检查企业户数的15.13%……”在社会其他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数据质量的问题。

九、复合型骨干人才匮乏

尽管2002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322万人,其中工程师和科学家就有217万;2004年毕业的大学生达300万;研究生50多万;每年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数万人。但据报道,现在企业信息技术人员仍只占企业员工总数的0.72%,每百人中信息技术人员还不到一人,其中既懂IT技术又懂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骨干人才更加稀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用人机制僵化,缺乏吸引力,一方面难以引进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信息化骨干力量流失现象严重。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办法,在巨大的收入、利益反差之下很难产生效果,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建议

信息化重点不在技术,也不在业务或政务,信息化的要害是重构性的变革,信息化的关键是预见、受控和有序的变革。如果没有科学的信息化理论体系,没有科学的信息化模型,预见、受控和有序就无从谈起。因此,一是要明确信息化的知识框架,不仅要确定相关的知识领域,还要确定相互间的关系,否则无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二是应提出并不断改进中国信息化的理论模型,这是将中国信息化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抽象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三是要根据理论模型,编写并不断改进中国信息化指南,为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全社会信息化推进提供权威指导。

一、重视制度创新

为什么计算机工业从大型机到PC、互联网的五个阶段都发端于美国,领袖企业也多集中于美国?表面上看是技术的关联性,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制度。美国,尤其是硅谷,实行的是鼓励创新的制度,政府并不重点扶持哪个企业,而是提供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由市场来选择创新,并尽可能提供周到的服务,减少创新的风险。这样的制度可以把社会资本和人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创新。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自成体系,缺乏规范和标准,说明制度的发展已相对滞后。而美国在ICT(信息通信技术)各个发展阶段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制度创新与ICT发展相辅相成,两者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带来ICT创新,而ICT创新又推动制度创新。这对于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提高技术含量,发展自主知识产权

只有日益增多的科技成果,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才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以,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的增加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目前,我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不过是外国元器件的装配企业。虽然这在短时间内难以避免,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因此必须增加科技投入,使国家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并在研究经费分配上重视基础研究。如果说,企业的科技开发与研究经费主要投资于应用研究和发展试验,那么国家财政应更多地支持基础研究。因为没有基础研究的发展,应用研究的创新是困难的。

三、从战略高度加强IT标准制定工作

IT标准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未来产品、未来市场和国家经济利益的竞争。正是因为IT标准不但影响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主权,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一问题。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等在2000年下半年出台的《国际标准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利用美国标准体系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推进美国标准的国际化。显然,美国是想通过“标准先行”来进一步控制国际市场。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强我国的IT标准制定工作。积极采用国际IT标准和国外先进IT标准,在2~3年内基本建成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国家信息化标准化体系;面向市场,紧密与信息产业和应用工程相结合,做好IT标准的技术支撑与服务,逐步推进中国IT标准国际化。

四、强化信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一是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化产品市场开发与推广应用机构,使人们真正享受到信息化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二是要建立信息化投入与奖励措施相结合机制,完善信息技术项目招投标制度,鼓励科研成果的有效开发和信息技术合理利用,限制无效投资的重复发生。三是要设立信息技术科研项目基金监察管理机构,以促使有限资金运用到核心领域与部门技术水平提高上来。四是为继续扩大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在努力提高资金投入效益的同时还必须加大对信息科研的投资,尤其是基础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的扩展,以充分发挥信息产业以及与相关产业的产出规模效益。五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共同进步,促使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产生足够的波及效应。

五、广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人均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和12.5%,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低10多个百分点,每万元GDP能源消耗高4倍多,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10倍以上。因此,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工业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清洁生产很有必要。特别是在冶金、煤炭、石油等行业推广应用信息技术,还能有效地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减少对环境破坏。

六、调整产业结构

目前,除PC机、财务应用软件外,国内IT企业所有高端技术和产品受控于人的局面并未改观。只能生产和提供一些低档低附加值的产品,涉足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很少,市场占有率极低。如果我们不能杀出核心技术的重围,我们的IT企业将面临的是没有市场的“市场经济”。可见,抓住未来几年我国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应用服务需求依然强劲的大好机遇,加大力度调整我国信息产业结构,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端产品及信息化咨询服务业,解决信息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乃是当务之急。

七、加强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是个小概念,但是个大问题。如果数据出了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信息化自然也就缺乏可信度。根据这些不正确的数据,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决策失误,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现在虽然对这个问题重视了,但程度不够;有人管理了,但力度不够;有具体单位负责了,但辐射范围不够。因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数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法规体系,形成良好、高效的数据质量管理系统。二是要运用全面数据质量管理思想,采取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管理措施确保数据质量,具体包括管理环境的建立、管理措施的实施及管理过程的评估。

八、强化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

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一大批、一代甚至几代高素质、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是不可能完成的。虽然大多数部门和企业在人员培训上有了计划,但投入小,实施力度也不大,因此必须坚持请进来、送出去,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考核的原则,鼓励和动员各有关方面力量,开展信息化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及分行业、分应用的针对性短期培训,为行业企业培养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提供专业化培训服务。另外,企业骨干人才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企业用人机制僵化,改革不到位。为此,企业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使企业体制机制真正适应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