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设双向互动思考

时间:2022-10-03 04:43:00

导语:党建设双向互动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建设双向互动思考

素有“楚天茶叶第一乡”的湖北**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党的建设和农村工作的实践中去,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改革,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双向互动,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层次和茶叶产业化经营水平,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到该乡进行了调研。

采花乡具有悠久的产茶制茶历史,300多年前,英国商人就在此设立“宝顺合”茶庄,匾牌一直保存至今。采花茶叶的天然绿色品质,在全国茶叶市场上,成为一枝独秀,散发出长久不衰的魅力。

采花乡版图面积298.85平方公里,总人口2.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9万人;全乡有17个村(居)委会;耕地面积4.01万亩,其中茶叶面积3万亩,占74.8%;共有农村党员853人,其中35岁以下108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72人。

一、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的现实依据

随着村组建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重大举措的强力推进,传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活动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一是用工业化理念办农业的实践,需要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在构建“绿色**”、推进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目标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过程中,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因为出现信息不畅通、利益不均衡、协调不及时等问题,从而造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经常脱节的现象。树立用工业化理念办农业的思路,有效地把党员和群众组织起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改进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党的覆盖面,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触角深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链条,使企业、基层党员干部和茶农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二是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机与活力,需要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伴随着村组建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强力推进,村级规模扩大、党员人数增加且居住分散,开展活动难;经济来源减少,村级运转困难,干部待遇不能保障,从而对党组织的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得不到发挥,党的先进性就得不到充分体现,更有甚者,还将严重削弱党在农村的影响力。顺应时展要求,不断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活动更加有效,更具针对性,更有生命力,真正凝聚农村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便成为内在要求。

三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需要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当前,在广大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经济组织。这些新经济组织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党员特别是大批青年和农村能人向非农转移,从事第二、三产业。这些人年轻、有文化、有头脑且有一技之长。如果不把他们吸收到党内来或者是培养成干部,就很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也就是一句空话。有鉴于此,积极探索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方式,在这部分人群中间成立党组织,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便成为一种有效途径。

二、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的基本做法

近几年来,采花乡以产业为基础,以行业为纽带,以地域为补充,构筑基层党建载体,积极探索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创新,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切实做到了组织关系明确,条块有机结合;农业产业支撑,行业共享成果;茶农链接企业,产销紧密藕合。

一是设置产业党总支。茶叶是采花乡的主导产业。茶叶生产企业、茶叶基地和茶农相互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乡党委按照茶叶产业化经营发展需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在全乡设置了星岩坪、苦竹坪、前坪等3个茶叶产业党总支,隶属乡党委领导。茶叶产业党总支不是乡党委与原村党支部之间的中间层次,也不是简单的村党支部改为产业党总支,而是根据茶叶产业的流向形成的产业带设置的,不改变原行政村建制。茶叶产业党总支既有几个村联合设立,也有一个村单独设置。其组成人员从农村中的优秀党员中经“两推一选”产生。茶叶产业党总支的任务是制定并落实年度茶叶产业发展目标和长远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技术培训、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等工作;注重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茶叶产业经济,牵住茶农增收的“牛鼻子”,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乡党委通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目标责任制、“两推一选”制度和议事恳谈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茶叶产业党总支实施有效地领导和管理。同时,坚持一手抓党性教育,一手抓技术培训,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的若干具体规定》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把掌握一门农业实用技术或技能作为纳新的必备条件,提高农村党员的科技素质、致富本领和富裕水平,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年,全乡发展的21名党员均掌握了一门实用农业技术。

二是成立行业党支部。根据茶叶产业化经营链条形成的不同行业的发展要求,成立茶叶科研加工业党支部、茶叶营销党支部和茶叶基地党支部等,把各行业的发展、规范、壮大作为行业党支部的根本任务融入其中,把推动行业发展壮大作为党支部的具体工作。通过建章立制,加强行业党支部建设,规范行业党支部工作内容及程序,促进各行业快速成长。茶叶产业党总支还在各行业党支部中开展“万元户”竞赛活动,并制定了具体标准和考核细则:基地党支部“万元户”标准是亩产居前列,带动见成效,收入过万元;营销党支部“万元户”标准是行风端正,服务公认,收入过万;茶叶科研加工业党支部“万元户”标准是质量过硬,影响良好,税收过万。与此同时,茶叶基地党支部还根据山区山大人稀的特点,按照“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的习俗,以15户左右为标准,在茶叶基地党支部下面划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责任区,确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责任人,以充分发挥掌握农业实用技术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双带”作用。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年终评选“万元户”活动中,对“万元户”茶农最多的10个责任区的责任人给予一定数量的物质奖励,并分别授予流动红旗一面,而对没有“万元户”的责任区,党员责任人要写出书面报告,在党员大会上公开说明情况。

此外,采花乡党委还以地域或其他产业设置党支部,由产业党总支领导,作为一种补充形式,覆盖那些没有茶叶经济作物的党员农户,使他们有组织、有活动,不致于游离组织之外。

三、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的主要效果

采花乡积极探索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的实践,使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茶叶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使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得到进一步增强,使党员的先进性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是激活了生产要素。通过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进一步激活了农村人才、科技信息、资金等要素,增强了各要素的集聚效应,促进了区域化特色支柱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党总支围绕茶叶产业化经营目标,实施“请名师、建名园、制名茶、创名牌”的科技兴茶战略,投资50多万元兴建了茶叶科技培训基地,发展了500亩电脑茶园和喷灌茶园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形成了以绿珠公司、虎狮公司、天麻剑毫茶厂三足鼎立、40多家中小茶厂为补充的合理布局;全乡10多个茶叶品牌整合为绿珠牌采花毛尖、虎狮系列、天麻剑毫茶等3个精品名牌,并先后多次获得国内外金奖。几年前,该乡有两家茶叶企业因为品牌之争,历时3年有余,数次对薄公堂,乡政府曾经多次调解均未奏效,后来在茶叶科研加工业党支部的协调下,两家茶叶企业化干戈为玉帛,进行联合,共同生产经营,共同开发市场,共同打造品牌,每年节约包括广告投入在内的成本几十万元。随着茶叶产业化经营向深层次推进,全乡从事茶叶生产、销售的人员达到了1800多人,其中30%的是茶叶加工技术人员,60%的是营销人员,销售网络遍布省内外,全年茶叶销售收入2500万元,完成利税1000万元。仅星岩坪产业党总支,每年为国家提供税收120万元。

二是发展了群众利益。茶叶产业党总支和各行业党支部把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努力塑造其茶叶这个区域化的特色支柱产业,促进了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成长壮大,切实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年,全乡茶叶面积达到3万亩,茶农获得现金收入1500万元,人平茶叶收入达到607元。据统计,全乡普通茶园亩平茶叶收入在2500元左右,良种茶园亩平茶叶达到4000元;茶叶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茶农达到了380户,其中达到1万元以上的有86户。宋家河村原来没有茶叶加工企业,在苦竹坪茶叶产业党总支所属的科研加工业党支部的积极运作下,天麻剑毫茶厂在此建立分厂,当年茶农增收40万元,是过去4年茶叶总收入之和。同时也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该村仅今年就发展良种茶园500亩。

三是发挥了党员作用。具有不同专长和从事不同行业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相应的行业党支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技能,带动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实践中,各行业党支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茶叶科技培训基地,对党员和入党积分子进行培训,使80%的党员和100%的入党积极分子掌握了茶叶全套栽培技术;产业党总支还召开了营销人员和业主恳谈会,聘请专家授课,提高了营销人员和业主的行业知识和经营能力。今年发展的21名农村党员中,营销党支部就发展了12名。这些人按照营销党支部提出了“诚信、增收、发展”的服务理念,讲究职业道德,大力发展期货经济,为茶农解难、解困,保护了茶农利益。党员营销能人谭徽明从事茶叶中介服务,一年的营销额在100万元以上,其他营销人员的年收入均在8000元以上。星岩坪基地党支部的褚帝义、文万碧等一批共产党员,带头示范,砍掉心爱的老茶园,在专家的指导下重新栽种新品种,带动了群众,使基地良种茶园达到1500多亩。

四是完善了民主制度。采花乡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实践,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了“一制三化”目标,即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在茶叶产业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村委会建立了“财务两审一核”、“三制监督”和“四组”理事工作机制,做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财务两审一核”是指对村级财务、财产和物资的收支、进出进行严格把关,必须由经办人、村委会主任审查,财务理事小组代表审核签字后方可入帐。“三制监督”是指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帐所管制度等。“四组理事”是指成立财务理事小组、村务理事小组、公益事业理事小组、经济发展理事小组,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健全有利于形成合力、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

四、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的重要启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要主动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以及党员分布情况的变化,更好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是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进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的着力点。探索改进农村基层组织的运作方式,必须建立在迅速发展壮大的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基础之上,必须充分体现“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想,必须进一步拓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思路。实践证明,采花乡改进基层组织设置方式的探索是成功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应该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他们的经验。

二是要有利于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党的先进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而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进基层组织设置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坚持党的先进性,把经济收入作为衡量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先进性的核心标准之一,充分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采花乡的实践告诉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的要求,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方式,且把技术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增强活动方式的生命力。特别是由行业党支部发展党员,开展活动,方便灵活,更有利于发展党的先进性。

三是要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同时也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否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是检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成功与否的“试金石”。采花乡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实践,为我们找到了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结合点,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这种联系不是“作秀”,而是建立在相互之间包括对科技、信息和致富需要之上的,建立在一种实现“双赢”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