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时间:2022-09-29 04:57:00

导语:人才队伍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农村实用人才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基层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全市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市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深入开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促进了我市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市在种植、养殖、运输、中介等领域涌现了一批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培养大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一是选配好村两委班子,起好领头雁的作用。我市把村两委班子的选配作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重点,认真抓好落实。选配好村干部通过创办经济实体、兴办示范基地、组建服务中介组织、发展设施农业等多种形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积极争当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二是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以党员的致富带动广大农民的致富。建立党员新科技开发基地,进行示范培训,增强党员致富的能力,同时通过党员的致富带动广大农村群众致富。三是加强致富能人和科技示范户等的教育管理,让他们团结在党组织周围,通过党员、村干部带动广大群众学习农村适用技术,使党员干部成为先进技术的“二传手”,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每年乡镇和村举办的党课学习期间,除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农村的政策外,在培训内容上还增加种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等的培训,有利地促进了广大农民对农村实用技术的学习。有关单位和部门进一步整合资源,利用“科普冬训”、“星火培训”等活动,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400余期,培训人数达10万人次,农村党员的培训面达到95%以上,切实培养了一批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工巧匠和农村实用人才。

(二)强化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开展了以“两基”教育为基础,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网络,抓好基础教育工作。我市十分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工作,大力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采用国家、社会、集体、个人以及扶贫办学等多元化的投资方式,改造了一批中小学危房,新建希望小学等等,改善了乡村办学条件。各区县把“两基”教育纳入了目标管理体系和小康村建设的目标考核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率稳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后备人才。二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蓬勃发展,农村人才数量快速增长。我市农牧、科技、劳动、扶贫等部门围绕我市特色农牧业的发展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结合科普冬训和科技下乡活动,举办蔬菜、花卉、食用菌栽培,中药材种植技术,生猪、牛羊饲养及疫病防治技术等培训班,年培训人数达20余万人(次),基本上达到了“家家有个明白人”。从1998年开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开始实施,到目前全市有1200余人获得了“绿色证书”。通过对参培人员为期一年的技术培训,使他们基本掌握了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生产技术,绝大部分成为了当地的种植养殖能手。我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蔬菜所等部门还选派了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乡村指导工作,进行技术承包。在部分乡村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收到良好实效。通过广泛的培训教育,围绕着我市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种植、养殖能手等农村实用人才。三是推进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步伐,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我市农业等有关部门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了认真调研,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开展全面进行了规划和指导。由农业、财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建设等六部门共同实施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开始启动,已开设汽修、电焊、电工、建筑、家政等23个专业,仅2004年就培训农民9765人,实现就业7694人,就业率达到79%。各县也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把基础教育同职业技能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远程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视频播放点,并与农业广播学校联通,增加了农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的相关内容,把农业科技知识送到了农户的手中。

(三)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骨干作用。长期以来,各级农牧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农牧业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农牧业经济管理,农牧业科普宣传教育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全市各级农牧业主管部门都把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加大了建设力度。一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技术人员中有近五成参加了高于原学历的成人学历教育,文化层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全市每年都有近百人到外地学习培训,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本地人才的实际操作水平。同时,邀请省内我专家进行现场教学和示范,不断扩大了培训覆盖面。三是加强了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现代信息管理、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和标准化生产等先进的科学知识,加快了知识更新的步伐,提高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四是加强管理,严格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制度。把工作业绩、培训学习与年度考核挂钩,兑现奖惩,专业技术人员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市农牧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充分发挥各类协会的作用,大力培养致富带头人。为使我市的农业生产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市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各类协会作用,加大了培养致富带头人的力度。到目前,共培育省级龙头企业有15个,市级龙头企业44个,组建了蚕豆、油菜、花卉、牛羊、奶业等32个专业协会,在这些龙头企业和协会的带动下,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逐步增强,同时也促进了一批农村实用人才的健康成长,全市涌现了一大批以贩运牛羊、蔬菜、粮油等农畜产品为主的农民经纪人,成为带动当地一方经济的发展,带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能人。其中有的还走到了省外,走出了国门,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社会朝外向型发展的排头兵

二、存在问题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市因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截止**年底,**市共有农业总户数22.85万户,农业总人口99.84万人,农村劳动力58.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23.9万人。全市农村人口中,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6.42万人,占36.5%。农业是我市的基础产业,但我市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村生产力还很落后,农民整体生活水平还很低。从我市农村实用人才的建设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人才总量匮乏、素质较低,结构失衡。现全市有农村实用人才22700名,仅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2.3%,文化程度近80%都在初中以下。而且分布上表现为城郊多于远郊,川水地区多于脑山地区,种养殖方面多,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信息技术等方面少。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的个体优势尚未形成群体优势,整体效益发挥不充分。

三是有关部门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相对滞后,缺乏相应的培养、使用机制。实用人才分布面广,加上普通农民多,一家一户分散型作业,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虽然在管理上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网络、分类、动态”管理等形式,但也只是停留在宏观上的引导,提要求多,服务相对少,难以形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

四是农村实用人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潜力和示范带动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受“卖田、卖地,不卖手艺”、“教大徒弟打师傅”等老思想的影响,在思想上存在小农经济的想法,影响着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部分实用人才在参加“帮扶致富”结对等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在帮扶中也只是局限在“亲帮亲”上,真正起作用的实用人才还只是占少数,以致人才发挥作用不够普遍。

五是原有的农技推广站、农业服务站等在人员、设备、资金等已经脱接,有些已经不复存在。

六是科技服务网络和农村人才服务体系不健全或缺泛,没有形成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农村实用人才在职称评定、申报专家等方面困难大,缺少有力的服务和指导。

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上不到位。对开发利用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谈到人才,往往把眼睛盯在高精尖人才上,却忽视了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

二是管理服务滞后。特别是农村人才的培训与使用脱钩,导致人才的利用率不高。由于农村实用人才的相关的待遇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同时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使部分专业人才处于闲置或无用武之地的境地;有的分散性的单兵作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出现了人才短缺和浪费的现象局部并存的局面,影响了现有农村人才的积极性。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近几年农业系统有限的财政拨款,只能支付在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工资,使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在经费上常常捉襟见肘,高新精的农业科技难以全面推广和有效实施,农业经济的深度开发和规模经营难以全面贯彻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四是组织管理存在很大难度。近几年,虽然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一些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局面,没有形成开发人才资源的整体合力,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五培养开发上的存在盲目性。一方面由于没有全面统一的预测和规划,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市场建设尚不完备,在开展培训开发工作时,有时头发胡子一把抓,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对象进行一锅煮,缺乏培训的针对性。

六是农村实用人才培育针对性不强。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十年、几十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不高,绝大多数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虽然在实用人才的培育上我们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就整体情况看,由于人员分散,技术种类繁多,实用人才从事专业杂乱,培训专业的设置难以适应实用人才培训的需要,培训只能停留在对种植、养殖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而对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信息技术等方面培训力度仍不够大。

三、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思路

(一)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要“根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经营管理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抓住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需要,有的放施地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市委提出了“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2004年3月,我省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人才强省战略。2004年11月**市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同时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05—2010年**市人才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确定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预期目标,即到2010年**市农村45岁以下掌握一定技术和技能的人员,达到8万人以上,并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今年初,中央又下发了中央1号文件,重点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农民增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指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和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民增收,稳步推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经营管理等各类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拓展信息传递渠道,推进农村技能培训课件开发。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实施好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青年农民的科技培训、各类能工巧匠的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等工程项目,全市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不少于400期,培训人数不少于10万人(次),农村党员的培训面达到95%以上。通过实施县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使全市农村干部和绝大多数农民党员全面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45岁以下的农民党员至少掌握1—2门适用于本地区生产需要的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5年内争取每个乡镇培养30-50名党员致富“明星户”,培养10-20名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头人,使其中一批人达到农民技术员或中、高级农民技师、经济师的水平,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普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层出不穷,逐步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和实际需要的科技人才和各类实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把“三培双带”活动作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培双带”活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内容之一,也将有力推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步伐,因此把“三培双带”活动作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以县乡党校为主阵地,在举办党训班的同时,重点加强中央对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的讲授,强化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识,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以市县农广校、市县职业学校,县乡党校为依托,利用党训班、党课学习的机会,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党员新科技开发基地,进行示范培训,增强党员致富的能力。

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一是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引导致富能手参加党组织活动,增强入党光荣感。二是引导、组织各方面的行家里手、致富能手参加党课和党内的其他活动,让他们直接了解和熟悉党内生活,深刻认识党的宗旨,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三是认真考察,跟踪了解,把那些积极上进,思想品质端正的致富能手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同时,加强党的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并进行相关内容培训。四是确定培养联系人进行帮助教育,让致富能手实现入党愿望。按照入党程序,严格标准,指定正式党员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帮助他们在政治上迅速成熟,为早日加入党组织创造条件。

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对党员致富能手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争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实践者,事事处处作出表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党性强,思想活跃,掌握实用技术并且有较好的基础的党员,经党组织考察,列为村级后备干部。突出培养重点,加强培训,有意识让确定的后备干部参与村两委班子开展的活动,列席有关会议,增强工作决策能力,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对于培养成熟的党员致富能手,根据村两委班子的需要,按照《基层组织选举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程序进入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使基层党员和干部成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在示范带动作用中,把党员和村干部的经济、技术优势与群众的资源、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投资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通过党员、村干部带动广大群众学习农村适用技术,使党员干部成为先进技术的“二传手”,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村干部通过创办经济实体、兴办示范基地、组建服务中介组织、发展设施农业等多种形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积极争当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

(三)把教育培训作为农村实用人才素质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最广大来源是生活在农村的农民群众,拥有较高素质的农民群众是培养大规模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本土壤。因此,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农村教育手段,大力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实用人才的培养。

结合实际,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和农民教育培训工程,不断充实和更新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综合性,特别要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加大实用技术培训的分量,特别是一些短、平、快项目技术的培训,使一部分党员和群众能在短时间内富起来,并树立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不断拓宽培训渠道,满足不同层次的党员和群众的需要。培训主要采取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要符合农业生产经营特色的实际,又要考虑到相关人员的接受能力和承受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阵地和教学器具,轮训和普训相结合,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多种形式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同时,认真实施好《全省农村牧区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实施意见》、《**市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三年规划》等意见、办法,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全市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23.9万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本着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目标,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使劳务输出由普通劳动力转为技术工人,增强农村劳动力脱贫致富的能力。培训与服务管理模式主要采取“培训+职业介绍服务”、“培训+小额贷款服务”、“培训+就业服务”、“培训+劳动安全服务”4种方式,培训工作充分结合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特点,突出针对性、适用性、简便性和灵活性,把提高服务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

开展好科普冬训和星火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针对科普培训对象,重点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的培训。科普冬训的内容包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农村种植业、养殖业方面的适用技术、岗位技能培训等,并根据形势发展和要求,对每年的培训重点进行适当调整,如增加公民道德建设、反邪教、破除迷信等方面知识的讲授和培训。星火培训是星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农村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方式之一,主要针对党员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农牧业示范户开展,能有利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因此,要通过科普冬训和星火培训活动的开展,有效推进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落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的综合素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同时,也要大力扶持和培养一批思想政治过硬,科技文化素质较高,能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脱贫治富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和实用人才队伍。

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培训水平。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种农村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依托市委党校,市、县农广校,县、乡党校,把农村实用才培训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结合起来,把培训形式与科普冬训结合起来,把巩固培训成果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把自主培训与结对帮扶活动结合起来,使培训工作分阶段有序进行,确保培训工作的落实。充实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结构,提升教研水平,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全市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开拓省外继续教育基地,确保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稳定性和高质量;逐步优化整合全市各类培训资源,建立统一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机构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师资人员的施教水平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积极与其它省、市(区)联系,利用外地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方面的基地和设施加强培训工作,并借鉴外地的经验、做法,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坚持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突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推动教育培训投资的多元化、社会化。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快速成长。

(四)把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作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保障

有效的工作要有可靠的机制作保障。农村实用人才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列入体制范围内,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相关机制作保障,加之基础差、底子薄、资金有限,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有相当难度。因此,对于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更要有健全的机制和良好的制度作保障。一是努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根据全市农村实际情况,市县乡要制定培养和扶持农村实用人才的有关办法意见,财政、工商、税务、劳动、金融等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制定相对应的优惠政策,对党员科技致富能手等,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特别是在土地经营使用、信贷资金、实用科技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二是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投资兴业的硬环境。加大投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设施农业建设力度,为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培植适宜的“土壤”。三是鼓励农业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举办各种经济实体,加大对侵犯农村经营户的合法利益案件的查处力度,以点带面,不断优化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软环境。四是做好农村实用人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好到农业部门、农村、乡镇企业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的职称评定、社会保险、档案工资、党组织关系以及人员流动等人事关系,使他们能享受到与国有单位工作相同或更好的待遇。五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网络和农村人才服务体系。与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所加强联系和协调,组织抽调专业科技人才,下派科技特派员,组建县乡村科技和人才服务组织,网络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村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提高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率,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科技服务网络和人才服务体系。五是加强与省内外农科院所、农业部门、农业经济领域的单位或组织联系,取得支持,在帮助解决农业方面问题的同时,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和培训,把广大农村作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基地,让农村的实用人才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制定鼓励农业科研院所人员深入农村的激励政策,使先进适用技术更快,更直接地进村入户。六是建立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在职称评定、申报专家等方面对农村实用人才一视同仁,并加强服务指导。七是扩大城乡党支部结对帮扶活动工作面,加强人才和智力的扶贫。结对帮扶活动要在物质帮扶的基础上加强智力帮扶,送知识下乡、送技能下乡、送科技下乡,将帮扶活动推向深入。八是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创业的机制,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大力鼓励科技人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形式,与农民群众,尤其是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提、利益共享,形成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