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报告
时间:2022-09-28 10:47:00
导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县委组成两个调研组,对6个乡镇、40个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经过综合分析排队,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6个乡镇党委中好的有3个,中间的有2个,差的有1个;72个灌区村党支部中,好的有10个,中间的有50个,差的有12个;18个移民吊庄村党支部中,好的有5个,中间的有10个,差的有3个。经过分类调研,我们分析了近两年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好的作法和成功经验,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好的乡镇、村党组织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一)好的乡镇党委主要特点:
1、领导班子整体素质高,结构优化,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班子团结,工作协调,作风民主。
2、工作思路清晰,创新精神强,各项工作排名全县前列。
3、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快、力度大,农民人均纯收入高,群众满意率高;
4、规章制度健全,重视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财务管理,党员干部无违规违纪行为;
5、小城镇建设步伐快,基础设施条件好;
6、乡镇企业发展快,债务负担轻,经济条件好。
(二)好的村党支部主要特点:
1、两委班子团结,结构优化,整体素质高,特别是有一个有文化、能力强、威信高,热心为群众办事的党支部书记;
2、农民科技培训抓得紧,群众接受新观念、新技术快,产业结构结构调整力度大,农民人均纯收入高;
3、村集体资产管理严格,经营有方。村集体经济实力强,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4、村干部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强,能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遗留问题少;
5、规章制度健全,村务公开,管理规范;
6、领导班子作风民主,重大决策能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群众参政议政能力强;
7、党支部活动形式多样,党员参与的积极性高,活动效果明显;
8、党员“双带”能力强,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强。
(三)乡镇党委好的原因:
1、选好配强领导班子。**乡镇党委换届和**年年乡镇合并时,县委在配备新的乡镇领导班子时,注重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特长、经历等,特别是选配有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主要领导。做到好中选优,为提高了乡镇党委班子的整体素质打下了基础。
2、能较好地执行民主集中制。乡镇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重大事项能够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决策,党委议事规则完善,领导分工合理,班子团结,有战斗力。
3、党委班子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县委制定了《乡镇党委议事制度》,各乡镇党委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长期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能认真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法规和有关业务知识,许多领导干部都有农业方面的技术特长。
4、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乡镇、村党组织班子整体素质高、战斗力强,乡镇党委注重抓各村党支部“”制度的坚持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
5、党委抓经济建设思路清析,措施得力。好的乡镇党委调整产业结构思路清析,能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本地经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经济发展环境好,乡镇企业发展快,经济条件好。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县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整了县委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开展全县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同基层党委层层签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确立了县委常委党建联系点制度、县级领导包乡镇和后进村、抓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工作责任制,制定了部门包村和科级干部同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乡镇党委结合实际,制定了“三级联创”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实行了领导干部包村、包队联系党建工作制度。村党支部建立了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员联系户制度,作为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的主要依据。县委组织部还重新制定基层党委、党委书记、副书记履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职责考核细则等。各级党组织根据这些考核细则,制定了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党员干部培训工作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等,完善和规范了党组织工作各项制度。
县委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到对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考核之中,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乡镇主要领导实行末位警告制,工作无起色、完不成目标任务的,第一年黄牌警告,第二年调整工作岗位。乡镇党委同各村党支部签定目标责任书,分解各项工作任务,并对各村党支部书记实行末位淘汰。形成了目标明确,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县委在调整乡镇领导班子时,严格按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和程序进行,各乡镇党委在调整村两委班子时,实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的办法,先后改选、调整乡镇领导干部20人,村党支部书记45人。村级后备干部至少做到一职一备。目前我县村级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每个村35岁以下的后备干部至少有2名,85%以上达到了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县委制定了乡镇党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等。健全和完善领导班子重大问题的议事规则,确保领导班子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实行乡镇领导参加村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及时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增强班子成员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能力。各乡镇党委都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基层调研和处理来信来访制度。健全了电话费、招待费限额报销等一系列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各村取消了招待费开支,实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县委制定了干部培训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高乡(镇)、村干部素质,增强了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
3、加强后进村和贫困村整顿。对班子软弱焕散或不健全的,重点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对瘫痪半瘫痪的村两委班子果断进行了调整。两年来共调整村支部班子34个,支部成员66人。对暂无合适人选的村,由乡镇派干部村党支部书记。
每年冬春两季,县乡党委都选派工作组深入到后进村队,带领村队干部学习农村政策法规和村级民主管理有关制度,积极推进依法治村工作,进一步规范村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和民主理财小组,促进了村务管理的规范化。
在“双结对双共建”活动中,重点安排了经济条件好、科技力量强、能够提供致富路子的部门、单位同贫困村、后进村结对,来促进贫困村、后进村的转化。**年以来,全县21个贫困、后进村已转化13个,另外8个村力争今年全部脱贫转化。
4、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突出“双带”作用的发挥。对农村党员的培训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并重的原则。各村在同党员签定《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时,都将党员“双带”作用的发挥作为重点,不但要求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在征地拆迁、产业结构调整、星级文明户创建评比等工作中,都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广大农村党员成为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支主要力量。截止目前,全县资产10万元以上的“双带”典型户达650个。
5、加强阵地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截止目前,我县6个乡镇党校全部建成了楼房,灌区73个村党员活动室有47个建成楼房,乡镇党校全部达到一级标准,85%的村党员活动室达到或超过一级标准。30%以上电教工作站点被银川市委组织部命名为标准化站点。
6、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推动、项目入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联富促农活动。农村经济基本形成了县有龙头、乡有产业、村有基地、党员户有项目的发展格局。胜利村党员、干部带头承包村上统一建设的温棚,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全村二代节能温棚达到7000多间。到目前为止,全县蔬菜面积7万亩,无公害和放心菜基地1.62万亩,温棚总量达到16万间。畜牧业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格局,并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方向发展。全县适度规模养殖户达到2900户,新培植养殖示范户100户。落实生态渔业1.42万亩。**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50元。农村党员、干部种植、养殖专业户占农村党员部数的60%以上。
三、乡镇、村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党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不够。有的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发挥班子成员作用不够,往往是主要领导说干啥就干啥,班子缺乏活力,副职工作没有主动性,形不成核心力量。加上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形不成合力,导致工作难推开。有的班子成员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不强,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需要。
2、领导班子作风不民主。主要领导缺乏民主意识,重大问题的决策不注意征求其它班子成员的意见,必然会带来工作决策上的失误。天长日久,导致班子成员离心离德,领导之间不团结,工作上相互沟通不够,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整体合力。如原闽宁镇党委就是这种情况,现已作了调整。
3、地方势力和宗教势力干扰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如闽宁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受地方势力和宗教势力干扰,造成领导班子、干部、群众不团结。在闽宁镇党委、政府选举中,县委下派的干部两次落选。
4、、乡镇债务负担沉重,财力匮乏,无钱办事。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乡镇都不同程度地欠有外债,多的七、八百万元,少的也有二、三百万元,特别是撤乡并镇以后,欠债数目大幅度上升。欠债的原因很多:有“两基”复验时学校搞基础设施建设欠下的债务,有的是为欠税费的农民垫交了税费,有历年下欠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款,还有有上级部门承诺的调整产业结构补助款等等。
5、调整产业结构步伐慢,农民生活水平低。基层组织建设较差的闽宁镇地处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存在缺水、缺资金、缺技术等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步伐慢,农民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加上扶贫资金不到位,历欠工程款等,造成群众集体上访。
6、履行职责不到位。农民普遍反映:发展经济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乡镇给予的支持少。基础设施维修不及时,农业税和水费有的长期不交,政府不能清欠等。
7、**并带来的问题。**年**并后,乡镇的干部没有减多少,但由于合并后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在乡镇的区域中心,干部工作量加大了,深入基层少了,工作效率相对下降,整体工作出现滑坡。
(二)村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班子不团结,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没有一个好的党支部书记;
2、班子不健全,干部变动频繁,选不出合适的村干部;
3、村干部工作无思路,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平时只是应付上面的工作;
4、村上无钱为群众办事;
5、不能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6、制度不健全,管理跟不上;
7、民政部门一直在酝酿并村,许多村干部对自己的去向心中没底,工作中出现短期行为,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乡镇党委存在问题的原因:
1、责、权分离,形成硬任务与软政策之间的矛盾。政府机构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条块分割的问题。随着近年来一些重要职能部门,如财税、工商、土地等部门纵向管理力度的加强,乡村组织的管理职能和履行职责的条件表现出进一步弱化的趋势。
由于责权分离,乡村干部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故意抗税、严重违反计划生育等行为无能为力。有时将农民起诉到法院,多数情况下不了了之。基层干部工作起来心里没底。近年来,乡村干部在经济案件中,被司法机关推上被告席甚至拘捕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农村基层工作难度加大,部分基层干部畏难情绪严重、缺乏实干精神、干群关系紧张,
2、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和下达的任务同农村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农村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工作最终必须要在基层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往往不了解实际情况,对农村的形势估计过高,提出的工作标准过高,脱离农村的实际,导致农村干部疲于应付。
3、政策变化和空头承诺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在调研中,许多群众说:“干部的话不能信”、“共产党的政策是谁老实谁吃亏。”2001年税费改革时,由于政策“一刀切”,牲畜折价款、小康路建设费等,交的就交了,不交的就全抹了,有的村交了多年小康建设费,到头来没轮到修本村的路。在水利设施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中,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承诺的许多补贴事后不能兑现。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损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中的威信。
4、农村管理体制不顺。许多应当由部门承担的责任,如农业税和水费的收缴任务,都由乡镇来承担,而他们又没有相应的权力来保证任务的完成,造成乡镇党委履行职责不到位。
(二)村党支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村队干部待遇低,岗位缺乏吸引力,村队干部后继乏人。1998年,县委规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年工资按不少于本村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农经口径)的1.5倍发给,但由于乡镇财力有限,据了解:目前我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年平均工资为2700元左右(比乡镇合并前增长100—200元),队长年平均工资为600-800元,具体数额根据村队的耕地、人口数和年终考核情况而定,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这点工资还不够他们的手机、电话费和摩托车油费在工资这样少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人争当村队干部呢?原因主要有五种:一是当干部有荣誉感,或者干脆是为了不受人欺负。二是家里有拖累,不能出去务工经商。三是为完成税费任务贷了款,怕后任上来只认帐不还钱,一旦贷款还清就不再干了;四是想捞好处的。第五种是真正想为群众办点事的,也是群众真正欢迎的,但这种人不多。在农村的青壮年中,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能力人大部分出去务工经商,呆在农村的大多是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真正有本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看不上村干部的位子,嫌受苦、受气、工资低;而想当干部的,因为人品和能力不行,乡镇和群众又不满意,造成一些地方出现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后继乏人。没有好干部,特别是一个好书记,基层党组织就很难有战斗力和凝聚力。
2、农村贫困党员影响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相当一部分五六十年代入党、当过干部的老党员生活困难,心里不平衡,对现任村干部挑毛病,甚至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同村干部对着干。如望洪镇靖益村就是这种情况,造成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双双辞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和年轻党员当干部的积极性。
3、村集体经济薄弱,债务负担重。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老大难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县72个灌区村中,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五万元以上的村人12个,一万元以下的村有20个,空壳村有7个。移民吊庄村基本都是空壳村。许多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由于体制不顺或村干部经营无方等原因,集体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反而形成新的债务。
集体经济薄弱使村党支部兴办各项事业举步维艰。税费改革后,可用资金进一步减少。2001年供水制度改革后,每年四、五月份农民青黄不接、资金紧张的时候就要预交水费,乡村为了与渠道管理部门搞好关系淌好水,多数都是贷款预交水费。许多“钉子户”、贫困户交不上农业税,村干部也只能贷款垫交,天长日久,垫交的钱不能足额收上来,本息越滚越多,形成恶性循环,使村上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据了解,全县有80%以上的村有负债,多的负债高达50多万元。伴随负债的还有大量的遗留问题。比如有的村原任干部将集体资产低价发包出去,一包就是20年、30年,将承包费一次收清花完,后任村干部无钱办事,群众对此意见很大。集体经济薄弱,债务负担重,造成村干部没人愿当,党支部的话没人肯听,严重制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4、村队干部收费任务重,没有精力做其它工作。在调研中,绝大多数村干部反映,他们的工作精力80%以上用于清收农业税和水费,再就是完成乡镇安排的硬任务,即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5、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分五个层次:一是50—7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0%左右;二是村队干部或当过村队干部的,占党员总数的20%左右;三是在部队入党的复退军人,占党员总数的10%左右;四是致富带头人,占党员总数的30%左右;五是由于家庭原因不能出去务工经商的初、高中毕业生,约占党员总数的10%左右。许多村党员的年龄大至分布在60岁以上、50岁左右、35岁左右,40岁左右的党员基本上是一个断层。这个年龄断层导致了老党员思想保守、陈旧和年轻党员党性观念不强的断层;在经济上出现相当一部分老党员(大多当过干部)生活十分困难,而青壮年党员大多是致富带头人的两极分化现象;在选拔村队干部时,也出现了“青黄不接”。
6、农村的地方势力制约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中的宗法宗族、封建迷信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有的地方还有非法宗教势力和恶势力团伙在农村活动。这些问题在移民吊庄村特别突出,严重影响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五、意见和建议
1、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农村工作机制。上级党委、政府要协调好部门和乡镇条块分割的矛盾,部门在下达任务时,要充分考虑乡镇、特别是村一级完成任务所应当具备的权力条件和应当得到的利益回报,为他们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条件,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将水费的收缴任务归还给水资源管理部门,把乡镇、村从收取各项费用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2、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调动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改革基层干部选拔机制,不搞“一刀切”。要加大对乡镇干部培养选拔力度,积极培养和提拔优秀人才,努力从组织渠道锻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能力较强的乡镇干部队伍;对政绩突出、热爱农村工作、受群众拥护的村队干部应大胆起用,提拔到乡镇一级领导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农村工作、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能力强的特长。
3、加强上级决策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意识,在制定政策、下达任务时,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利益。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引导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而不是搞新的强行摊派。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政策和下达的任务农民才乐于接受,农村基层干部也就好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才会有威信。
4、加强对乡镇、村重大、长期决策的管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种现象,乡镇、村主要领导一换,立刻会产生许多遗留问题。原因一是上任领导决策中有短期行为,二是上任领导未执行完的决策被下任领导否定。说到底是领导的短期行为和错误的政绩观在做怪。这就需要实行重大决策审批制和责任追究制,尤其在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要严格把关。同时,要鼓励农村干部扎根农村,不能频繁更换。
5、合理消化乡镇、村的部分债务。要制定优惠政策,拿出部分资金解决乡镇、村的债务问题调动乡镇、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要建立农村干部激励机制。(1)提高农村干部的待遇。要按照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收入的水平1.5倍的额度妥善解决村干部的待遇问题。一是财政部门要拿出部分资金解决村队干部的工资来源问题。二是实行村干部工资与考勤挂钩,按月发放。三是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干部,提倡以办理养老保险、职后养老补贴、一次性重奖等方式,解决优秀村干部的后顾之忧。(2)要激发农村基层干部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要把树立优秀乡村干部典型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农村干部形象。对于工作特别优秀,群众公论好的村干部,可考虑转为乡镇干部或提拔为乡镇领导,提拔县级干部和部门领导干部也要优先考虑乡镇干部。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真正形成农村工作大有作为的舆论导向,激励村干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奋发进取。(3)要充分发挥卸任农村干部的作用。农村卸任干部懂政策、知村情、解民意、办法多,有一定的威信和号召力,在维护和支持现任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工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有少部分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干扰村里的工作,危害性很大。因此,管住农村卸任干部,充分发挥卸任干部作用,对现任干部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消除后顾之忧也将起到促进作用。一是要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好对卸任干部的教育;二是要以落实待遇为重点,关心、爱护卸任干部;三是要以发挥作用为重点,对农村卸任干部给予适当使用;四是要以加强监督约束为重点,抓好对卸任干部的评议考核。
7、坚持下派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下派干部不在村上拿工资,在村上没有产业,不与民争利,不参与家族和宗教势力纠纷,他们有文化,观念新,门路多,他们在村上挂职有着当地人不可替代的优势。要通过提高政治待遇、工资待遇,选拔一批热爱农村工作、有农村工作经验,有一定特长的县、乡干部到乡上和村上开展工作。只要将这种做法长期支持下来,必然会对农村产生深远的有益影响。
8、建立党员优先发展、困难党员生活保障机制。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说到底是来自于农村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则主要体现在带头致富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资金、技术方面对有致富能力的党员进行优先扶持,为党员创造先富起来的条件;对农村贫困老党员,要优先救助,或从党费中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帖,不能让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党员、老干部过去受了苦、现在又受穷。
9、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依法治村。县、乡党委、政府要针对部分治安比较乱、恶势力横行的村,抓好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要坚决制止和严肃惩治各种打击报复乡、村干部的行为,为农村基层干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他们在恶势力面前不低头,原则问题不让步,讲究方式方法,大胆工作。
10、要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投入。在调研中,有的党员反映:在农村,回民建寺,汉民修庙,党支部就是没钱建党员活动室。但目前县乡确无过多的财力投入到基层组织建设中。
- 上一篇:干部队伍现状调查思考
- 下一篇:社会组织党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