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协经验交流
时间:2022-09-25 04:39:00
导语:电力行协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组建同电力体制改革相匹配的市级电力行协已是大势所趋,地市级供电企业,只有抓住当前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到位的有利时机,与时俱进,加快培育和发展地市电力行协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和“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立经营、行业自律服务”的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发挥地市电力行协的各项功能,促进改革的顺利发展,在为企业、为政府、为行业和社会的服务中做出积极贡献。
一、培育、发展和规范市电力行协的必要性
1、发展市级电力行协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党中央多次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发挥行协等中介机构的行为。可以说,行协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诞生的新事物。没有市场经济的运作,就没有行协存在的基础。这是行协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市场,政府包办一切,实行部门管理,没有必要设立行业协会。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企业逐步走向市场自主经营,在市场体系形成下,培育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健全市场机制及其功能,因而一批批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应运而生。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行协的作用将日益明显,正在显示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可以说,发展行协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它不仅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也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也关系到企业、行业发展和竞争力。
2、发展行协是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框架建立的必要条件。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工业管理体制可以表述为“政府—生产厂”的管理模式。政府直接指挥和管理工厂,产品由国家统一分配,所需设备和原材料由国家统一拨给,不需要中介机构进行服务协商等功能,进入市场经济,政府改为对企业实行间接管理,企业将不再有行政主管部门,客观上需要社会中介组织帮助企业面对市场、沟通政府为企业服务,这样,就形成了我国工业体制的新格局:“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管理模式,依此模式可以沿市场经济下的工业体制,比计划经济多了一个中间层—行协。即把原来政府职能一分为二,即政府宏观管理职能,行业自我管理职能转为行协管理职能。这种模式说明:建立行协等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既借鉴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又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政府宏观管理、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与服务”的格局。政府、行协、企业各自都在市场中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行协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它是作为政府宏观调控与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其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作用不断增强。行协的建立与发展,就是适应工业管理模式创新而发展的新生事物,这是大势所趋。
3、发展行协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重要条件。
目前,形势在发展,改革在深入。政府、企业、行协等各个方面的改革都在继续进行。当前,工业管理模式刚刚形成,有待深入与完善,但它说明,政府部门继续转变职能的重点和方向已经确认无疑了。行协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还处于初创阶段。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阶段中,需要政府的培育与支持,作为建设市场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行协的作用,需要政府加快职能转换,逐步做到“小政府、大社会”,否则,政府要管的事太多,企业只能继续找政府,行协就不可能起到作用,因此,只有政府部门转换职能,行协才能进行实质性的定性、定位、才能发挥行协应有的功能,这是发展行协重要的,必要的条件。
4、发展行协是电力体制改革的自身需要。
从电力体制改革的过程看:**年成立国电公司,**年电力工业部撤销,国电公司一步步走向独立企业。**年中电联召开第三届代表大会,经政府批准,正式转变成中国电力行协的总头,担当全国电力行协的职能。从这一过程可以得出“政府—电力行协—企业”管理模式,从中央局面上已经形成。这种改革正朝着网、省电力企业发展。目前五大电力集团有四个上交了行政管理职能,有江苏、甘肃、广东等省电力局实行政企分开,变成了省电力公司,而其余的省电力公司的基层电业(供电)局多数仍处于原来的管理模式中。目前,随着国务院[**]5号文件的实施,将加快改革步伐,各电业部门的政企分开,迟早是要实行改革的,市级电力行协的建立也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别是各地(市)发电厂、供电部门、电力科研、基建,大电力用户与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总希望就近协商解决一些共性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谋求不同的投资主体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这是必然要走的一步棋。
5、发展行协是维护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企业权益的需要。
政企分开,企业将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独立决策,自主经营,这需要有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以切实保证企业平等的参与竞争,还需要完善配套的法规和行协的充分介入,利用自己的中介地位,有效的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市场经济有效运行。
6、加入WTO之后,对我国行协组织的发展,提供新的要求和新的机遇。
在WTO体系下,行协可以承担许多不宜或难以由政府或企业直接承担的事务……。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行协发挥着其他社会力量不可替代的作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预言:二十一世纪是个中介组织发挥重要作用的世纪。
综合上述,培育发展行协,大力发挥行协组织作用已是大势所趋,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二、地、市电力行协发展的现状
自国家经贸委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工商领域协会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后,**年12月,中电联就此文件作了转发。供电分会通过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在**年进行三个课题调研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感到各市有许多原来由电业局管理的职能将处于真空或转入别的机械管理。认识到在此改革中,介于政府、企业之间许多事务还将由一个中介组织管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年地、市电力企业中已有先行者,深圳、郑州、宜宾等三市较早地成立了电力行协,而且挂出招牌。**年4月,南京市挂出了“南京市供电行协”牌子,接着大连、武汉、绵阳、宝鸡……相继定位。因此,在**年的专题调研报告中,供电分会正式提出成立市电力行协的建议。**年11月在蚌埠召开电力行协专题研讨会,**年8月在银川召开行协经验介绍会,当年供电分会又成立了“电力行协专委会”……。目前,各地市电力行协已有46家,其中,省会城市有郑州、南京、武汉、兰州、福州、杭州、合肥等七家,其余城市有乐山、渭南、咸阳、芜湖、蚌埠、阜阳、内江、鞍山、嘉兴、自贡、徐州、辽阳、淮北、淮南、天水、朝阳、抚顺、本溪、珠海、丹东、德阳、汉中、南通、武威、白银、延安、台州等39家(属中电联供电分会会员单位)。另有四川省的达州、南充、广安、广沅市、安徽省的毫州、福建省的三明、南平市、陕西省铜川市等地相继建立市电力行协。这些新成立的市电力行协绝大多数手续齐全、程序合法、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取得了社团法人资格。成立后的市电力行协的工作机构,一般都依托在市电业局,行协所需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等大多也是由依托单位提供的。多数市电力行协其服务、协调、自律等基本功能发挥较好。他们在行协职能尚未明确落实到位的情况下,一不等,二不靠,从当地实情出发,因市制宜,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主动的做了一些会员单位欢迎、政府满意的服务,开创了电力行协的工作的新思路。如乐山市电力行协,协调解决了长达7年未解决的,因多种所有制的大小电网间为争夺市场造成电价与电力市场混乱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收到政府的称赞。宝鸡市电力行协为研讨和解决小水电电价取得了共识;兰州市电力行协免费为用户培训“推广应用低温敷设,电热膜采暖技术”收到较好的效果;福州市电力行协于**年8月举办了全省电力设备展览会,受到了称赞,多数市电力行协开展进网电工培训受到了欢迎。郑州市电力行协,接受政府委托,对电力工程质量进行监理,开展技术咨询。绵阳市电力行协,定期举行联络员会议制度,收到实效,特别是南京市政府5个部门联合发文,委托行协开展部分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就行业统计、行业规划、技术进步、开拓市场、技术监督、价格协调等7大类29项行协职能;以南宁经行字(**)345号文明确行协的管理工作。最近,鞍山电业局党政一把手和行协的秘书长多次向鞍山市政府汇报取得支持,**年8月鞍山市以安经贸委电字(**)159号文给鞍山市电力行协下达了电力行业行政管理工作,包括指标统计电力行业规章、规范、技术标准、技术政策、施工企业资质的审核及“承装(修饰)电力施工许可证”的发证和年审工作,进网作业电工培育、资格审查及许可证的年审及核发工作等18项职能做了委托管理。这些内容标志着地、市电力行协在为企业、政府部门、社会服务、促进行业及经济发展方面迈进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当前市电力行协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纵观地、市电力行协的培育和发展,有进步、见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
1、法制不健全。至今还没有一部较健全的法律及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国务院“社团登记管理条例”是一个登记程序条例……对于行协地位、职能、机构体制、活动、经费都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工商领域协会的若干意见”对行协的性质、地位、职能作了规定,但由于只是一个部门的文件,约束力有限,从法律方面来讲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法规。因此,处于初创时期的市电力行协面临的问题也是难免的,不被大多数人认可、重视、支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是行协编制不落实,职能不到位,经费来源渠道不规范等问题,至今未能解决的原因所在。
2、思想认识上有误差。对行协的建立,现在多数人思想认识是一致的。但对组建市电力行协,认识上是不统一的,难就难在这点上。这个难不是来源于社会上,关键是来源于电力系统内部,唯一的理由是“同一个区域”内不应重复设立的原则决定的,仍“坚持一省、一业、一会”的方针。就是说,在一个省内,有一个省电力行协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多个市电力行协,这就在认识上出现了误差。我们认为“同一个区域”只能一个电力行协,这个原则是对的,否则多头指挥,不好办事,也难于办事。但是,“同一个区域”这个概念是有所指的,全国各省都有直辖管理的“同一个区域”,市也有直辖管理的“同一个区域”。目前,一般市直接管辖的有几个县,几个区,人口在数百万之多,总的面积有几千平方公里到上万平方公里。所以,全国各省、各市都有一个直辖的管理范围(亦即同一个区域),从而建立一定的管理体制行使各自的管理权益。这是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是统一的,不矛盾的,那么在一个省的“同一区域内”,存在多个市级市,在这个市的“同一区域内”,为什么就不能成立市电力行协呢?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差。我们认为,在同一个区域内可理解为全国、各省、各市,所以成立中电联,省电力行协、市电力行协这是符合上述原则的,是不矛盾的。全国、省、市三级都应有自己的电力行协,这才是正确,统一的。我们不能只认“上”,而不认“下”,否则,这是令人不能理解的。省、市电力行协在服务,协调监督和自律管理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在履行职能上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是两者批准的机关不同。省电力行协是省民政局批准的,而市电力行协是由市民政局批准的,看来,都是政府部门批准的,则是代表两个级别;二是隶属主管部门不同。省电力行协归省经贸委管,而市电力行协归市经贸委管,两者有显著差别;三是两者服务主体和覆盖面不同,省电力行协覆盖省属区域,具有一定的宏观管理成分,而市电力行协其服务主体和覆盖面仅仅是市属区域,比较具体,具有微观成分;四是被政府授权或委托职能的范围、内容、对象不同;五是协调处理服务之间的矛盾所涉及地方法规的依据不同;六是工作层面与角度不同,省电力行协多数在管理层面较宏观,往往带规范性的内容多一些,而市电力行协多数基层面上工作,贴近企业,较微观、较具体,往往带有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内容多一些,如进网电工培训等。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成立市电力行协,具有社团法人资格才能充分行使一个市电力行协的职能作用。而成立某某省电力行协,某某市电力分会的模式是不恰当的,因为他在一个城市中不具有社团法人资格,他只能是省电力行协下的一个附属机构,他的服务管理职能只对内(电力系统)不能对外(社会、行业),所以,此举即不能适应改革形势发展需要,也不符合新的工业管理模式所要求的。
在成立市电力行协问题上,我们认为陕西省、四川省、甘肃省等电力行协态度明朗,措施有力,不愧是个与时俱进的先见之举。
3、行动上迟缓。培育和发展市电力行协还没有达到“加快”的程度。正如有的同志所形容那样“醒得早、起得晚”明明看出成立市电力行协早晚总要办的,但是“不着急,慢慢来”,总要“四平八稳”来对待;有的市成立早,“牌子挂了,架子搭了”就是不“演戏”,有的就是一个人在支撑局面,工作无进展;有的虽已成立市电力行协,客观上也想把工作干好,就是找不着“地方”,摸不着“点”子,整天怨东怨西,……上述思想与行动上迟缓,严重阻碍了市电力行协培育和发展的步伐。
4、人员配备有问题。部分市电力行协没有及时配备人员,既是配了一些人,不是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就是接近退休年龄或安置人员,有的单位没有充分发挥“老中青”搭配方式,缺乏生机与活力,基层有这些问题,既可理解又感到无奈,这正是当前一些市电力行协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5、市电力行协职能尚未到位。由于电力体制改革这两年内进展迟缓,加上政府、企业改革都不到位,政府主管部门对电力行协的部分职能、至今尚未到位。市电力行协的依托单位在市电力行协成立后,也未能转移和落实到行协,使行协处于进退两难之中。体制改革不到位,政企不分,不仅影响了电力部门政企分开局面,也影响了市电力行协加快培育和发展工作的进程。
上述问题,仅仅是个侧面,关键是法制不健全而引发的“多疾症”。这也是在培育和发展市级电力行协的进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四、对策和建议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扎扎实实地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促进市电力行协的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的不断变化,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自觉地从“三个解放中”解放出来的实际,会以新的理论来指导市电力行协的发展。
以积极、主动、负责的精神,极请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一个具有行政法规性的文件,对于培育与发展市电力行协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正进入实质性的阶段,行协的活动空间不断扩大,政府和行协都急须加强行业协调,信息沟通,这正是各市进行培育、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的观点,要抓紧,应早不应远。
要适应各市电力行协,关键是各市电业部门的领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地电业的形成是大的,知名度是高的,联系面是广的,是有一定号召力和凝聚的。为此,各市电业部门的领导要主动出去、牵头。市电力行协快速发展才有希望。要想办成一件事,不经过努力工作是办不成的。衷心希望各电业部门,组织好人员成立各班子,勤向政府汇报,多做联络工作,拟定行协章程(草案),充分作好筹建行协的准备工作,尽快地把市电力行协组织起来,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形势的发展。
- 上一篇: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意见
- 下一篇:企业形象宣传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