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
时间:2022-09-24 04:01:00
导语: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80年代末,国务院提出的安全工作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总则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这些都是对安全责任的高度概括,也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必须形成制度,加以规范,同时要求企业法人代表有义务承担本单位的安全责任,有权力对下级安全责任落实的好坏进行考核和奖惩。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确保安全生产,就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和认识安全工作的本质和内部规律,从安全总目标的需要出发,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勤于分析、善于思考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就必须抛弃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思想,把安全管理以树叉的形成层层分解,纳入生产工作流程,分解到每一个岗位,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去,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体。所以,要建立一套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安全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通过这个完整的工作体系,来保证安全工作的持续、稳定。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是安全管理体系的中心
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明确企业中各部门、各岗位、各个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责任,权利和相互经费、组织制定工作流程、作业程序、技术规范、技术培训、反事故措施和劳动保护安全组织技术措施等相应的安全责任;而生产一线的岗位,应该有与自己作业过程的相关程序,作业各阶段要求,应急防范,及时发现和报告隐患等安全责任和相互关系。各岗位和人员要做好安全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责任明确是落实的前提,落实责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确保安全,就必须做到有岗就有责,所以安全责任制应力求完善、全面、可操作性,而完善和全面要根据生产特点和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相应的制定,不仅仅针对本单位的人员,还应针对在本单位范围内施工的外单位人员,要做到凡在企业安全职责范围内的人员都应纳入安全管理体系中,使其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安全责任的落实,根据实践的经验和安全工作的需要,签订年度安全责任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局长、厂(队)长、工区主任、班所长直至每个职工逐级签约,把各自规范的责任制内容、岗位安全职责、安全目标按照“三级控制”内容分别落实到所有责任人的肩上。通过多种形式签约,使各级领导、各班组岗位职工都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人人知晓各自承担的安全风险,层层落实安全责任,避免事故发生。同时也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主动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在企业中,只有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安全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完善和真正落实是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能的根本保证,是安全管理体系有机运行的前提,才能使这一体系在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和其他重大恶性事故发生中发挥出效能。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范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需要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范是安全工作科学管理和现代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为此国电公司始终要求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范必须同安全工作的原则、任务、措施、目标相结合。在多年的实践中,笔者认为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的内容可归纳为“三大特性、十大任务、五项要求”。
1.三大特性: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超前性与可行性;二是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三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十大任务:即①依托科技,提高水平;②适应岗位,强化管理;⑧完善职责,从严执行;④预防为主,加强防范;⑤加强管理,狠抓落实;⑥抓住重点,有的放矢;⑦安全评估,注重质量;⑧贵在真实,重在整改;⑨注重培训,增强意识;⑩合理考核,奖惩分明。
3.五项要求:①创建一流的职工队伍;②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③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严格考核;④具有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奋进意识、群体意识;⑤创新思维,开拓进取。
以上规范了安全责任的特性、任务、要求。从纵向上解决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从横向上协调了相互部门所要承担的安全责任义务,形成了安全责任网络的闭环。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完善是实现安全目标的关键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保证制度的核心。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岗位职责,是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体制及实现安全目标的关键。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是为了实现工作的总体目标。依照企业总体工作目标、机关科室、生产基层单位、生产岗位依照其基本工作划分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将各自的安全工作纳入整个体系中,随着机构的调整、岗位职责的变化及上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及时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应建立起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一整套安全生产保证制度,完善现行的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标准,以严格的制度、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为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简洁、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程序性文件。按照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则,有机运行。把安全工作融入到整个体系的流程和步骤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效运作。管理体系笔者认为应由以下几个系统有机组合。
1.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重申了十六字令: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这十六字令,明确了企业、行业、国家三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国电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明确了:“公司系统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必须根据生产和工艺流程的特点,联系实际,制订出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范围及权利和相互关系。这是整个管理体系的蓝本依据框架。制度的建立,力求科学、规范并具有可行性。要求每一项作业的安全管理都必须有严格的既定程序,使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每个岗位和人员同时进入管理体系,自觉依照程序运行,从而减少和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避免在作业中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事故。
2.安全组织体系
要使安全管理体系能有效运行,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责权明确。这个体系中各职能部门和有关科室,不以行政级别相互牵制,而以在安全工作中所负责的大小合理运行。浙江省电力系统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即为:
(1)行政作为安全生产的主角,重点抓生产指挥系统、各级安全第一责任者的上岗到位。不断健全和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保证体系,建立技术网络,修订和完善技术管理标准。
(2)各级党组织围绕安全生产主旋律,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发挥思想政治保证作用。工会积极开展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团组织发挥突击队作用;积极带领青年开展“树岗位形象、在岗位成才、做岗位标兵”等活动。
(3)建立严格的安全监督体系和群众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作用。基层单位的安全组织不是各管一摊,而是从属于整个组织体系,各负其责,又相互关联。什么是关联的纽带?那就是总体安全目标。只有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才能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
3.安全管理的落实和稽查体系
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是管理体系的中心和关键。在落实过程中必须有效的监督和现场安全稽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整改。我们通过安全生产稽查发现的问题→整改→督办→返回这一“闭环”程序化的执行,消除了许多重大事故隐患,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达到了“预防为主”的目的。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稽查在整个体系中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稽查小组,明确了稽查内容、范围、职责、要求,实行自上而下的检查,还包括各部门领导、安全员、技术管理人员的稽查职责,明确只要生产流程中有相互关联的岗位就有稽查的职能。通过安全稽查,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意识,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安全氛围。
4.安全管理的宣传和培训体系
安全管理中的宣传和培训是加强安全工作的一个有效措施,是从思想上和业务上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一个手段。各项安全工作的体系化,必须要求培训和教育工作的系统化,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阶段的重点宣传和培训,能更进一步加强各环节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也避免了培训工作的走过场和盲目性。我们一直坚持的“三级安全”教育,不仅要继续坚持,还要进一步纳入整个体系,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活力。在“三级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尽量外延并向纵深发展,做到哪里有变动哪里有教育。同时注重技能培训。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最终达到“我会安全”的目的。
5.安全管理更新体系
安全管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东西,而是随着生产发展不断革新的有机机制。所以更新体系的建立,是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有力保障。更新体系是依据总体目标和生产流程及设备更新的变化,及时快速补充安全管理的新知识,杜绝安全管理中的盲区,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安全工作的稳定、持续发展。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僵化的教条和规章是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体系,必须有一个主动、科学的精神。让我们坚持科学系统的思维方式,研究和探讨安全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有了管理机制的保证,才能全面实现对安全生产的预控,使安全生产达到安全受控状态。
- 上一篇:安全生产责任制汇报
- 下一篇:调度自动化行通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