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设置思考

时间:2022-09-21 04:31:00

导语:基层党组织设置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党组织设置思考

基层党组织设置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环节。科学合理地设置好党的基层组织是体现党的先进性,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当前,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如何让基层党组织设置更好地适应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双赢”成了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我市基层党组织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市现有直属党(工)委37个,其中镇(区)党(工)委16个;二级党委21个,其中村党委1个,非公企业党委15个;党总支90个,其中村党总支47个,社区党总支1个,非公企业党总支13个;党支部1282个,其中村级党支部271个,社区党支部13个,非公企业党支部251个。近年来我市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力度,积极在开发区等工业集中区探索按行业设置党组织,在建昌镇、儒林镇等推行按产业协会设置党组织,先后成立了开发区纺织服装行业党支部、建昌镇红香芋协会党支部、儒林镇水产养殖协会党支部等行业、产业链基层党组织,同时,结合因企业改制转制下岗党员、流动党员增多的情况及时设立了“流动党员之家”党支部和“军转干”党支部,有力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仍有相当一部分党组织设置还停留在传统模式,局限性正日渐显现。

1、党组织设置形式单一不能充分适应新时期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党组织的设置是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当前经济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党组织设置的不适应性便凸现出来:一是新的资源急需得到有效整合。传统党组织设置模式的单一性和封闭性使一些新经济组织、产业基地、产业协会及各种合作社难以跨越行政区域、行业、所有制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和共同发展,迫切需要党组织及时整合利用,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充分发挥它们的辐射带动作用,保证它们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新的领域急需得到进一步拓展。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个体、私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形式,出现了一些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等党建工作新领域,如何创新组织设置占领这些阵地,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扩大党的工作的渗透力、影响力成了急需解决的新课题。三是新的矛盾急需得到彻底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集体企业破产、改制,产生了大量下岗失业党员和流动党员;出现了一些有组织无人管的党员和有支部无单位(单位被解散而党支部依然存在)的党组织,还有的基层党委不作深入的调研,一味把下岗失业党员大量转入社区、成立临时联合支部或挂靠作为解决的最好办法,削弱了党组织对这些党员的教育管理。

2、党组织设置结构单一不能充分发挥新时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新时期党组织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但党组织设置结构的单一性却限制了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一是党组织设置偏“低”,不堪重负。在我市有许多基层党组织符合设立党总支而设支部的现象,尤其是行政村和社区,党员人数最多的有近200人,最少的也有40多人,按党员人数几乎都可以成立党总支,有些党组织还可以成立党委,但在我市157个行政村和17个社区中仅有1个村党委,53个党总支和1个社区党总支,有一些村和社区有100多个党员还是党支部设置,支部班子应付日常工作就忙碌不已,很难有太多的精力来兼顾其他。二是党组织内部划分“简单”。在大多数基层党组织中没有根据党员的特点、特长或兴趣爱好来划分支部和党小组,而是按地域远近来划为第一党支部(党小组)、第二党支部(党小组),很难充分发挥出党组织的应有作用。三是党员的分类教育管理乏力。几乎每个基层支部都由一些不同身份性质、不同行业的党员组成,各种类型的党员混杂在同一支部,参加的是同一内容的活动,接受同一标准和要求,相互间往往缺乏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党员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党组织运行模式单一不能充分激发新时期各类党员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由党员的先进性凝聚成的,党员的先进性也要靠党组织来激发和引导,但当前的党组织设置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先进性的发挥。一是先进性氛围营造不足。由于党员身份性质、年龄结构等不同,党员的先进性体现标准也各不相同,有的党员体现先进性的形式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有的党员先进性行为却会被视为“另类”,在同一支部不同类别党员之间先进性的可比性不强,争先氛围不够。二是党员的先进性潜力挖掘不够。基层党组织没能较好的成为充分展示党员先进性的有效平台,在各条战线上都有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党员,按传统的组织设置,没有被有效地按类组合,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是被人为地分解,无形中被削弱了优秀党员群体合力的发挥;对普通党员缺乏针对性的专门组织引导,限制了个人先进性的发挥。三是各类党员之间的优势得不到更好的互补。党员的示范作用更多的呈现为自发、自主或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难以上升为组织行为、群体行为,相互间缺乏协调性、统一性和持续性,这一切都迫切需要从实际出发对基层党组织现行的设置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二、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面临的制约性因素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成为制约进一步创新基层组织设置的不利因素:

1、创新党组织设置的思想认识不足。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创新党组织设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存在求稳、怕乱、嫌烦的思想。一是不想抓。近年来基层党建工作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企业改制、乡镇合并、行政村合并、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等等,许多党务干部为了大局的稳定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潜意识下只想保持暂时的稳定,不想再有大的波动,对党组织设置缺乏热情。二是不敢抓。有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对创新党组织设置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心存顾虑,对基层党组织如何设置、如何调整心中无数,想探索怕工作标准难把握,怕违背政策,缩手缩脚消极等待。三是不会抓。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不知从何着手,在创新的“面”上,抓个别支部,怕效果不明显,一刀切,又怕脱离本地发展的实际草率从事,出问题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创新的“度”上,对于支部如何细分,班子、党员如何组合等没有清晰的思路,使工作出现了被动。

2、党组织设置在一些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随着各类新社会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党组织设置工作在这些新的领域进展比较缓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甚至“空白点”。目前在我市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有1125家(含党小组),非公企业党建覆盖率仅31.9%,还有相当一部分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因各种原因未建立党组织。一是非公企业党员数量少,流动性大。在我市3500多家非公企业中,从业人员有近10万人,但党员仅有3000多名,约占从业总人数的3%,有许多规模较小的非公企业党员数为0,同时受企业效益、工资福利等因素影响,党员在企业间流动性较大,使企业很难达到符合建立党组织的人数;二是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形党员”。有些党员,尤其是乡镇非公企业中的农村党员,虽在在企业上班但仍参加所在村党组织的活动,怕组织关系迁入企业后会失去农村党员的一些权利。有的企业党员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存在着临时观念,不愿迁入组织关系。三是一些非公企业主不支持建立党组织。一些企业主对党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怕建立党组织会牵涉精力,影响生产,怕党组织对个人在企业中的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对企业党建工作不感兴趣。

3、党组织设置难以适应党员分布结构的不断变化。新形势下农村、社区、企业党员身份和分布结构的复杂性、多重性给创新党组织设置带来了难度。一是流动党员增多。据统计,全市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有近4000名,占农村党员总数18%,在有建筑之乡之称的建昌镇更高达40%。在社区除了老、弱、病、残的党员,大部分党员在外务工。二是改制、破产企业党员增多。近年来,由于企业改制、破产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大量下岗失业党员、离退休党员出现,这些党员中一部分迁入社区,一部分成为城市流动党员,还有一部分被企业上级党组织合并或挂靠,结构较为复杂。三是双重或多重身份党员增多。党员活动范围的扩大使党员具有了双重或多重身份性质,党员的流动性又使这些党员的身份性质极易发生改变,很难进行正确的归类界定。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几点思考

结合我市实际,我认为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新认识,正确把握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原则。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应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1)有利于服务经济发展的原则。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及设置方式,目的在于更有效地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经济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因此创新党组织设置最基本和最根本的就是要围绕发展、促进发展、推动发展。

(2)有利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原则。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进一步优化党组织结构体系,拓展党组织覆盖面,调好调优党组织整体功能,形成一批特点明显、结构合理、坚强有力的组织集体。

(3)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原则。要通过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能够适应和覆盖各个层面的党组织和党员活动及管理的体系,把有相同志趣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党员编在一起,有利于党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充分展现党员的专业特长;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创基层党组织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基层区域特点、产业特色、行业要求、经济规模、党员人数和职业分布等因素,从实际和需要出发,实施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2、明确新目标,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格局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必须坚持《党章》等规定,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胆实践。

(1)围绕加快发展,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将最大限度的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加快发展作为创新党组织设置的出发点。一是提升组织设置。将党员在50以上(接近50人条件成熟的也可以)的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总支。二是完善结构体系。总支(党委)主要下设四种类型的党支部,(1)特色产业类党支部,积极推行按产业链设立党支部,形成“支部加协会”、“支部加公司”等模式,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建立产业类党支部,如养殖业、苗木业、蔬菜业及其形成的协会等专业化党支部,(2)传统产业类党支部,从事水稻等传统种植的党支部;(3)老党员类党支部,由具有一定威望的老党员、退职村干部等组成党支部。(4)流动党员(外出人员)党支部。对在外务工党员建立外出党员党支部;外出党员相对集中地方的,可以在驻地建立“流动党员之家”。三是理顺组织关系。提升后的村党总支(党委)直属镇党委领导,下设的支部由总支(党委)领导,尤其是一些协会党支部和基地(公司)党支部,如发展规模较大、党员会员与协会关系紧密、具备独立条件,可以直属镇党委领导,如协会、基地属松散型组织,仍应由村党总支(党委)领导。

(2)围绕推动发展,创新企业基层党组织设置。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为发展保驾护航作用作为出发点。一是按“行业”完善党组织设置。按照“就近、便利、适宜”的原则,对于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两新”组织),尤其是中介组织等,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很容易被忽视的新社会组织实行相同行业或相近行业联建,便于活动开展和党员交流沟通。二是按“行业”提升党组织设置。对于企业集中的地区,如我市经济开发区、金城镇工业园区等为防止企业党组织不断增多,党委管理精力不够,要探索成立专门的企业党委,由党委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相同或相近行业的企业支部成立党总支,建立健全工业集中区企业党组织网络,确保对企业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三是按“行业”细化党组织内部设置。在企业内部,为使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能协调鼓励按科室、车间或同一工种划分支部、党小组,划分尽量细一点,将党小组细分到生产班组,甚至固定班次,使组织活动与日常工作学习有机结合。

(3)围绕稳定发展,创新社区基层党组织设置。将保障社会稳定作为党组织设置的立足点,结合实际灵活设置党组织。一方面借鉴我市“党员之家”和“军转干部支部”的成功经验灵活设置党组织,根据我市社区实际,暂时不易直接将大量的下岗失业党员转入社区,而应视情而定,如在受改制影响较大的经贸、供销、粮食系统,可以根据党员的实际成立相应的同行业或相近行业的党员支部、“军转干支部”等,既有利于党员的教育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又可以缓解和减轻社区党组织的压力;另一方面,提升社区党组织的设置规格,按照“以类为主,以块为辅”的原则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一是按照党员兴趣、爱好和特长划分,设置党组织。二是根据党员特点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三是按楼幢和党员居住地设置党组织。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楼幢,以利于对社区的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特别是那些年老体弱或体弱多病的党员,不方便经常外出参加组织活动,根据他们的特点,就近组织活动,方便他们过组织生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条块结合、优势互补、横向到边、上下贯通”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使社区党组织设置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3、探索新形式,努力形成完善高效的基层党组织运行新模式

在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不断拓宽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运行模式。

(1)设岗定职,分类管理的新模式。对于新设置形成的基层党组织及所属党员明确职责要求,并细化到每个党员,让每个支部每个党员都明确各自工作的重点,如各类产业、协会支部的职责是把自己及所属党员的资源全部有效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努力把产业不断做强做大,充分发挥带富帮富作用;老党员支部的职责负责一些公益事务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发挥他们的余热,形成全局一盘棋,总支牵头抓总,各支部分工负责,个个有任务,人人有指标的局面,努力让每个支部每个党员都有的体现先进性的途径,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2)优势互补,共建双赢的新模式。打破行政区域、行业等界限,将一定范围内的党组织进行统筹协调,如积极推行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传统产业支部党员与特色产业支部党员结对共建,老党员与外出党员支部结对共建,党员之间结对帮扶等新形式,形成专业技术互补、年龄结构互补、思维观念互补的良好格局。

(3)双重设置,双向进入的新模式。突破一个党员编入一个支部的局限,对外出务工党员、流动党员实行主要工作、生活地固定党组织与次要工作、生活临时地党组织双重设置的模式;使党员始终处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对农村党员实行既进入居住的党组织又参加协会、产业或企业党组织活动的双向进入模式,增强党员间的交流沟通和传帮带作用,不断建立完善双重身份党员双重管理的新机制。建立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信息库,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非公企业主、职工党员三支队伍的教育管理,不断扩大党建工作在两新组织等党建工作新领域的党建工作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