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工作实践思考

时间:2022-09-21 03:25:00

导语:社区党建工作实践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党建工作实践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和各方面工作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面对新形势,围绕新任务,针对社区党建存在的薄弱环节,街道一直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从整体规划、落实责任,到试点起步、全面推开。经过近6年的努力,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党建工作基础薄弱的问题,有力地推动社区党的建设和各方面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一、社区基本情况

河海街道现下辖七个社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万,其中常住人口近5万。目前,下辖七个社区,其中六个社区单独建立了党组织。其中党支部书记6人,社区居委会主任2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人。社区党组织直接管理党员330人。

二、社区党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夯实基础,高标准起步,着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平台

加强社区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在实践中注意发掘、整合、利用社区资源,为不断推进社区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是高标准起步,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的组织格局。首先,打破原有村委格局,重新划分社区,建立党的组织。**年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自治的原则,根据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村委的辖区规模做出适当调整,重新划分为六个社区居委会。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在6个社区都单独建立了党组织,对党员的组织关系进行了调整;其次,调整隶属关系,加强对“两新”组织的领导。对社区内新经济组织、新的社团组织实行属地化管理,明确提出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建立党组织,党员数量不足的成立联合党支部;再次,加强对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的管理,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根据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对党员进行属地管理,凡是居住在辖区的离退休党员或在河海辖区工作无组织可以挂靠的党员,组织关系可全部转到社区,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对在职党员,要求在职党员积极参加社区党的活动,在8小时工作之外,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社区党组织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以社区党建联席会等组织形式协调辖区内各单位及各种组织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年以来,指导“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2个,通过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推动了街道经济的进步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是高标准选配,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党建工作,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针对社区居委会干部结构单一、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工作能力局限等问题,**年,我们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岗位设置的要求,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方式,面向社会选拔了8名社区工作者,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上,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人,改善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为提高社区干部工作能力,街道把社区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列为重点,坚持高起点培训,社区成立以来,每年都组织社区干部进行培训,学习先进地区的社区工作,从**年开始要求每个社区干部要在三年时间内通过市里组织的社区工作者资格考试,如果无法通过将不再继续聘用,同时,街道还选派年轻的机关工作人员充实到社区工作的一线进行锻炼。

三是高标准投入,大力加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为保证社区硬件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确立了“社区建设重在建设社区”的理念,强化社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七个社区累计投入近500万元,每个社区基本达到了“五室三站二栏一校一场所”(即社区居委会办公室、社区党建活动室、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室、社区警务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社区生活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计生服务站、居务公开栏、宣传栏、市民学校、文化健身活动集聚场所)的配置设立,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创建一流街道”这个中心,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一流的硬件配套设施,逐步形成河海自身的社区特色。

(二)结合实际,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党员社会化管理路子

针对社区党员结构层次多、素质差异大、社会面广,而传统的单位型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社区需要的实际,我们突出分类指导,加强教育管理,积极探索党员社会化管理的新路子。一是坚持党员目标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加强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的教育管理。针对社区中居民党员、退休职工党员、企业下岗职工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等不同党员群体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不同要求,结合民主评议活动加强教育管理。对居民党员,通过实行党员结对、建立党员联系户等方式,引导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在社区的离退休党员,利用开办书画协会、社区居民学校等形式,开展居民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并通过建立老年党员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和关心下一代协会等,发挥他们的余热,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对企业下岗职工党员等一些困难群体中的党员,社区党组织通过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入手,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二是开展党员“582”工程,建立双向结对帮扶机制,整合街道党建资源,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党员“582”工程主旨是面对五种帮扶对象,通过实施八项措施的帮扶,最终达到两大党建工作目标。“582”工程是在总结前五年党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今后较长时期内街道党建工作的重点,也是未来几年河海街道创建一流街道的一个有力的抓手,除了明确了今后党建工作的目标之外,还详细制定出了完成目标的措施,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对今后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落实。目前,正组织建立“582”工程党员数据库,采集所有党员的基本情况、职业特点,个人专长、联系方式,参加社区活动情况等。从中掌握一批有专长、有名望、热心社区建设在职党员名单,并与之联系,力求做到党员基本情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活动去向、思想状况“五个清楚”,同时要求做到社区党员家庭有矛盾时必访、生病住院必访、新春佳节必访、有特殊困难必访。

(三)共驻共建,整合资源,不断拓展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

社区党建工作是一项网络式社会系统工程,单靠社区党组织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只有聚合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凝结广大社区成员的奉献,实行共驻共建,才能真正落实到位。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确定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共建工作思路。并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区委统一领导,街道具体指导,辖区单位广泛参与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社区管理体制。**年以来每个社区党支部都与驻区单位进行了结对共建,如燕兴社区与新北地税分局和国英小学、河海社区与河海大学分校、阳光社区与常工院新北校区和建东大学等,**年各社区党支部还与区6个部委办局结成了共建对子,如天安社区党支部与区委组织部、富都党支部与区委办公室和检察院等,街道党工委还分别与常工院、武警水电五支队、新北区人武部等单位结成了共建单位。通过结对共建,有力地推进了街道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工作合力。

(四)创新载体,拓宽领域,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各社区党支部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大力开展面向居民群众的便民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是突出服务重点。把社区服务重点放在面向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引导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办好事实事,在服务中稳人心,暖人心,对于生活困难群众我们尽力为其争取低保,解决其生活问题;对于下岗失业的困难家庭,积极帮助寻找工作岗位,一户家庭至少安排一人就业;对于困病致病的困难群众,通过街道资助一点、党员捐献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帮助其渡过难关。通过广大社区干部的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已累计扶贫350余人,扶贫资金支出约325万,助残140余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余人。

二是拓宽服务领域。按照政府引导的原则,吸引民间资本兴办社区服务项目,实现了社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社会化、业务经营市场化。目前,每个社区都开设了十余项服务内容,居民的一般性需求能够在社区得到及时满足。在社区卫生上,按照“以医院为依托,以社区为辅助”的原则,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方便居民就医咨询。在社区治安上,设立了警务室,社区组织了义务巡逻队、治安联防队,形成了以社区党团员志愿者为骨干,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群防群治网络。在美化环境方面,社区坚持不懈治理“三乱”,逐步改变了原住民的农村生活习惯,同时,大力开展卫生清扫、植树绿化、种花种草等活动,基本上做到了楼院卫生整洁,垃圾分类收集,道路保持洁净,绿化养护管理。一系列服务项目的开展和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较好地满足了居民群众对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各方面需求,有效杜绝了黄、赌、毒等社会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是壮大服务队伍。发展社区服务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光靠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把广大居民群众特别是社区党员的热情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作用发挥出来,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长期稳定、有奉献精神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此,各社区党支部在街道的指导下,利用社区工、青、妇条线优势,首先从党员、青年、妇女开始,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加到各类志愿者服务组织中来,在为民服务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过努力,目前各社区平均已建立起以帮贫扶困、治安巡逻、文化宣传等为主要内容各类志愿者队伍2-3支,广大志愿者积极活跃在社区的舞台上,带头协调邻里关系、带头维护社会治安、带头创建文明楼栋,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社区工作得到了推进。

三、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尽管街道的社区党建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些有益经验,但作为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一项新尝试,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不够平衡

河海街道成立之初就是城市街道的体制,因此**年成立社区时起点比较高,没有经历居委会时期,而是直接从村委模式转向了社区模式,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硬件上主要表现在社区办公条件不达标,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相对迟缓,教育、管理、服务功能不全,虽然经过这几年来的不断完善,但仍有社区办公条件达不到应有的标准,致使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作用发挥受到牵制。

(二)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街道社区成立之初,大部分社区工作人员仍是原村委的工作人员,对社区怎样开展没有认知,工作模式沿袭村的模式,工作理念陈旧,跟不上新时期社区工作的要求,年龄偏大,后继无力,针对当时这种情况,近五年来,街道不断进行调整,采取招聘、选派、居民推荐等方法选拔了一批居委会工作人员充实到了社区干部队伍中,大大降低了平均年龄,提高了平均文化水平,同时大幅度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使工作任务与收入达到平衡,解决能力强与留用难的矛盾,逐步形成了社区干部队伍的良性循环,但是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工作开展牵制较多

一方面,税源经济发展存在不稳定性,随着街道可利用土地的减少,经济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直接影响街道的税源收入,财力支撑很难确保社区党建一次性投入到位。另一方面,区域性党建工作的范围不仅涵盖街道所管辖的党员、党组织,而且包括辖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各种新经济组织党员及流动党员。延伸党建工作手臂、拓展党建工作领域,势必带来党建成本(人、财、物)的递增,这也同样成为制约社区党建工作推进的客观因素。

(四)整体水平不高

一是组织网络较为松散。以社区党建联席会的形式将社区内党组织维系在一起,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共同发展,这是对以往街居党建工作模式的组织创新。但联席会成员单位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利益上的制衡关系、工作上的监督关系,组织网络相对松散。二是工作机制尚不成熟。街道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居核心地位,但与辖区单位党组织间无领导关系,在开展社区党建工作过程中,为争取支持,扩大参与,必须以服务求认同,以双赢求发展。街道社区的工作制约力有限,以双向互动的管理与服务为基础的社区党建长效运作机制尚未形成。

四、社区党建的对策建议

(一)解决社区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

定期召开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会,对全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作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增强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重视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宣传,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挖掘在社区党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树典型、育示范、带一般”,加大宣传力度,使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效进一步彰显,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舆论的引导造势作用,在辖区范围内营造出社区党建的浓郁氛围。

(二)夯实社区党建工作物质基础

一要严格党费管理、使用的各项制度。重视党费收缴工作,对那些因主、客观原因不足额交纳党费的党员,要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进行严肃认真的教育引导,确保社区基层党组织党费不少交,不漏交,以保证社区党组织及党员活动的正常开展。二要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社区服务设施。各级财政应对社区建设重点倾斜,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报酬和工作经费,改善社区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条件,推动社区建设向前发展。三是发展社区经济,壮大社区经济实力。社区要充分利用大力开展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有利时机,自办、联办社区服务项目,使社区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的服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兴办社区企业,增加社区集体收入。

(三)健全完善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的居民自治

实现社区自治,必须强化社区民主,确立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居民的自治权利,在社区全面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社区居委会要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执行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决议,自觉接受社区议事委员会的监督,并定期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述职,接受居民群众的评议。同时,完善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建立开放式、参与式社区管理,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知情权、参与、监督权。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让居民表达自己对社区建设的要求和建议,加强对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合作,提升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

(四)加快构建以社会化管理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目前社区中存在的“有责的无权”和“有权的无责”等问题。要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政社关系,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实行工作重心向社区下移,做到管理进社区、责任进社区、工作进社区、服务进社区,把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管理有机衔接起来,使城市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对政府职能部门管不了、管不好,确实需要社区承担或参与的工作,实行“准入制度”,由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才能进入社区,下放相关的职能,下拔相应的经费,使社区真正做到有权力管事,有能力做事,有财力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