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一肩挑思考

时间:2022-09-21 09:18:00

导语:基层组织一肩挑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组织一肩挑思考

随着**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颁布施行,尤其是**年全区村委会实行直接提名、直接选举之后,村级党组织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村“两委”特别是村支书、村主任工作中的关系不协调甚至是矛盾冲突,已经成为当前村级班子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倡导并推行的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村“两委”交叉兼职的办法,为从根本上改善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根据我区在行政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建设的现状,为更好地指导基层做好村“两委”的选举工作,选准配强村级班子,本文试从当前农村基层组织中提倡“一肩挑”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区提倡和推行“一肩挑”的有利条件和客观问题以及提倡“一肩挑”的基本思路和途径展开探讨,为明年全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提供决策依据。

一、在村级组织建设中提倡“一肩挑”的积极意义

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是解决村“两委”不协调、压缩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种制度创新。所谓“一肩挑”,是指在村委会民主选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法定程序,正确引导,把党组织的意图与尊重民意统一起来,使大多数村支部成员通过合法程序成为村委会成员,实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的交叉任职,使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提倡和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1.有利于推进行政村工作规范化,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随着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农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矛盾,就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不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工作任务的需要。因此,结合当前农村发展新形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提倡和推行“一肩挑”,正是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把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放在首位,突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全面规范党支部领导下的村务运作体系,为保障村民自治条件下实现党的有效领导提供了新经验。同时,围绕“一肩挑”进一步强化了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制度建设,这样既体现了党组织的意图,也保障了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促进了村民自治的开展。

2.有利于体现精简效能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可以减少干部职数,进而减轻农民负担,这在规模较小的经济薄弱村,显得尤为必要。但就深层次的思考,其重要意义更在于对工作环节的精简,便于加快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节奏,提高工作效率。不少村支部书记反映,在分设情况下,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支书必须先与主任商量,然后再分别召开两委联席会、党员大会研究,重要事项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贯彻执行的中间环节较多,同一件事往往要经过4-5轮的会议,同一个人往往也要参加4-5次会议,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实行“一肩挑”,支部书记(即村主任)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统筹考虑,作出合理安排,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

3.有利于促进村“两委”的协调运作,减少推诿,扯皮。尽管《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地位及其各自职责,村党支部、村委会也都分别制订了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但具体到一个村,既要强调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又要强调村民自治,到底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村里的哪些事该谁管、怎么管,不够明朗。这就导致了一些村支书与主任之间的权力之争,一方片面强调领导核心就要领导一切,一方错误地认为村民自治就是村委会自治,遇到好事抢着上,遇到难事往后让,造成“两委”班子之间的矛盾和工作上的推诿、扯皮的现象。实行“一肩挑”后,村里的领导核心显而易见,村级各类组织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两委”合一,目标同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

4.有利于村干部着眼全局,提高服务效能。

村支书是村的各项工作和各项事业的“第一责任人”,镇党委、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完不成要被“打板子”;村主任是民选的“村官”,村民自治不到位,村委会的工作做不好,群众就不满意。同时,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目标又是一致的,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党支部、村委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各自带有片面性,客观上影响了村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村民自治的到位。实行“一肩挑”,有利于实现村级各类组织工作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促使村干部讲究领导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5.有利于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实现减人增效。

“一肩挑”使村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经过全体村民和党员“两推一选”,从几套班子中选一套班子,从多个人中选一个人,达到了好中选优的效果。大部分“一肩挑”干部对本村的经济发展思路清晰,一部分村利用本村资源招标搞开发,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同时,提倡和实行“一肩挑”,使许多村实现了减人增效,从而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生产和公益事业的投入。实行“一肩挑”后,由于从客观上避免了因工作不协调,关系紧张而出现的互相埋怨、扯皮推诿等现象,这就强化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村党支部也对村委会实现了有效领导,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减人增效的目的。

二、当前村级组织换届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推进“一肩挑”的影响。

应当看到**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推行“一肩挑”提供了扎实的组织基础,本届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的文化素质、年轻化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是村党支部选举通过两推两评一选后,村党支部队伍结构良好,党支部书记实现了“两个60%、一个80%”,基本素质和群众公认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二是村委会换届选举后现有交叉兼职的情况为提倡和推行“一肩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区村委会与党支部交叉任职的692名;村主任与党支部委员交叉的414人,其中党支部书记兼任的51人;三是和经历了一次民主直选后,村民的民主意识得到提升,在选择村官上更趋理性,有利于实现组织意图与群众意图的统一。应该肯定,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但同时,我们也不容忽视地看到,农村的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与“三个代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对当前提倡和推行“一肩挑”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各级党组织是一场考验。主要表现在:

1.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村级党支部换届选举后,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我区的实际情况看,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偏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对于实行一肩挑的能力问题提出了挑战。全区村支书中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还有98人,占13.3%;年龄在35岁以下的96人,只占13%。整体结构还不尽合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不相适应上:

一是领导方法与实现有效领导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工作上对村级组织职能的转变适应不快。有些干部感到现在的工作“行政命令不行,思想工作不灵,物质刺激少钱,法制管理少权”;从调研的情况看,一些信访热点村除了客观原因外,主要还是由于有的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没有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或者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和纠纷,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或视而不见,或久拖未决,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甚至激化,党支部书记个人便缺少威信,这些村就不太可能实现“一肩挑”。

二是部分村干部缺乏“双带”能力,与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迫切愿望存在矛盾。“双带”型村干部是带领和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力军。从目前来看,村干部“双带”能力与群众增收致富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部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完全适应,特别是指令性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在村干部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满足于当“指挥官”;二是部分村干部文化水平低,身无长处,有为民富民之心,却无为民富民之策,满足于赶场子、转圈子,当“太平官”;三是少部分村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以自我为中心,私字当头,甚至暗中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群众威信低,满足于当“享乐官”。

2.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退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青黄不接。

农村部分干部党员作用弱化,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部分村党员年龄结构趋向老化,一些党员文化素质偏低,观念陈旧甚至滞后于一般群众,使党的先进性、模范性得不到体现,对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预见能力和解决能力都比较差,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着一定差距。全区农村党员为29169名,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3843人、36岁至45岁5342人、46至59岁10325人、60岁以上的党员9659人,比例分别占13.2%、18.3%、35.4%和33.1%,46岁以上的党员占68.5%。在文化层次上,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4509人,占15.5%;初中以下的24660人,占84.5%。由于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少,素质偏低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些在家务农的党员相当一部分已不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的处于贫困状态,无法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其次,农村党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给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农村党员外出增多,流动性增加,一些村支部委员在职不在岗,缺乏群众基础和影响力,党组织开展活动,时间、场地都很难安排,有的村党支部每月一次的组织活动出勤率还不到80%,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反映,现在能听指挥的只有在村里及周边工作的几个党员,而且多数还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老党员。长此以往,村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将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为“一肩挑”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时,从目前情况来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部份村村级集体经济较薄弱,村干部报酬无法保证,有的村村干部工资依然偏低,导致现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受挫的同时,一些农村优秀青年进入村级班子做贡献的积极性也大受打击;二是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流动日趋活跃,劳动方式和谋生手段的多样化,农村优秀青年的发展方向也出现了多种选择,这些情况,影响着向农村干部、党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造成一些地方党员干部难培养、难提拔、难使用,队伍建设后继乏人的现象日益突出,也给实施“一肩挑”增加了难度。

3.个别村党支部工作不力,村两委关系处理不当,影响了党组织的号召力。

个别村党支部在领导选举工作中措施不够有力,致使党管干部的原则得不到较好的体现,党支部核心地位受损。主要表现在个别村党支部不敢理直气壮的加强对村委会的领导,一些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化、形象不正,混同于一般群众,怕得罪人,不敢讲公道话,少数党员甚至参与拉帮结派,参与集体上访,影响了党员形象,损害了党支部的核心地位。

同时,由于有的村少数村委干部认识错位,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现在实行村民自治,便将上级组织与党支部抛在脑后,我行我素,独断独行;有的村干部上任以后,新官不理旧帐,对原来工作上的遗留问题放置一边,不管不问;有的对村党支部书记存有不满,上任后不但不支持党支部开展工作,还千方百计阻挠甚至搞“翻旧帐”,造成部分村换届后两委会关系处理不好,班子内部不团结、不协调,缺乏战斗力,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4.村干部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后顾之忧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主要是一些镇的村干部报酬相对偏低。一些村由于规模相对较小,资源匮乏,村级经济相当薄弱,往往是在没有较为稳定的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为党做工作,讲奉献,必要时还要牺牲一些个人利益,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确实使一部分干部产生动摇,存在不愿尽责任、想搁担子的消极情绪,这也是经济薄弱村村干部的岗位对农村青年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之一。特别是萧山南片各镇由于村级经济和镇级财政条件的限制,村干部补贴、村退干部待遇相对偏低,一部分优秀人才留不住、不安心、不全心,影响村级工作的开展。村干部报酬偏低对于工作量急剧增加的“一肩挑”村党支部书记来说缺乏吸引力。

5.选举情况多元化,干扰选举的非组织因素有增无减。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级换届选举情况呈现多元化发展。从历年来的情况看,村级组织的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农民的民主意识还处在启蒙和觉醒阶段,给村委会民主直选的实施带来一定难度。由于近千年封建社会残余的小农意识的影响,有不少村民的思想觉悟不高,民主意识不强,不懂也不善于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对村民自治漠不关心。在民主选举中,有的对自身民主权利毫不珍惜,感情用事,从个人的好恶出发,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选举,有的往往被一些小恩小惠所收买,轻易投票,为一句好话、一支好烟送掉自己的选票,放弃自己的权利。

二是村委会直接选举中的非组织因素增多。一种是拉票。由于当上村干部不仅能获得对村集体土地、房屋、宅基地等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控制权,还能在村里有一定的名,说话有人听,办事也方便,因此,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竞争非常激烈。少数候选人甚至非候选人在选举中不遗余力地拉票,甚至可能出现赤裸裸地用钱收买选票。另一种是承诺竞选。有的候选人在竞选中公开承诺如当选就出资用于村里福利事业,然而当选后却未能完全兑现诺言。

三是农村宗族派性势力的干扰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传统的房族、宗族势力并没有消除。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这种世居现象导致农民的宗族观念比较强,而这种宗族宗派势力在村民自治,特别是选举过程中就会集中爆发出来。一些村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往往以宗族宗派利益划圈投票。在有的大村,宗族、房头较多,每个宗派的人都选“自己人”的票,致使任何一方的票都超不过半数,导致选举失败。有的村选民由2-3个大姓家族组成,在选择村干部上讲求“势力均衡”,你这一派这一族的人当选书记,村主任就必须从我这一派这一族中产生,宗族宗派之间的冲突呈白热化。

四是选举程序的繁杂,对选举失败的问题缺少办法。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村委会选举失败的情况并不少见。据统计,目前我区739个行政村中,还有9个村没有村委会主任,约占1.2%。同时,选举程序繁杂,时间过长,成本太高。农村选举关键是确定好正式候选人,然后候选人的提出到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不仅要劳师动众,而且还要经过几上几下的反复协商。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从组建选举工作班子到选举结果公布,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至少也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这对于社会流动的加快,人户分离的现象日渐增加的现状是不相适应的。

三、在全区村级基层组织中提倡“一肩挑”的建议意见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探索新时期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五个好”村党支部为目标,紧紧抓住提高党员和干部素质这个中心环节,积极提倡和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胆突破,努力探索,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

1.坚持党的领导,把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原则贯穿始终。各级党委必须切实加强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通过建立区、镇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选派督查组到镇、街道指导工作,选派工作组到重点村帮助工作,建立镇、村党组织阶段工作汇报制度等,把党的领导体现在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上。各村换届选举工作必须始终在村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村党组织要正确履行职责,敢于和善于做工作,有条不紊地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同时要结合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党员增强党性观念,严格组织纪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原则,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深入发动,反复酝酿协商,做好思想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引导党员和群众积极、公正地酝酿、推荐或提名符合条件的村干部人选,防止出现村班子“家族化”现象。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宣传三个组织的结构要求、成员条件,让党员、群众真正了解什么样的人可以进入三个组织。通过入户访谈、召开专题会等方式,向党员、群众宣传人选的现实表现和工作业绩,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真正把那些有本领、靠得住的优秀人才推荐出来、选进班子,达到党委、党员、群众“三满意”,保证干部质量。

2.实行分类指导,讲究工作方法,确保选举工作稳定有序。对村级各个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既要提出统一要求,又要实行分类指导。关键是各镇党委、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要根据上级的要求,分别研究制定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和村级各个组织换届选举计划,做到逐镇、逐村、逐个村级组织制定换届方案和计划,实行一个组织一计划,把“块”的组织与“条”的指导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一定要讲究工作方法,严格换届步骤,坚持“五先五后”,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l)原则上先党组织后村委会和其他村级配套组织,以确保党组织对其他组织选举工作的领导。在具体工作中,要统筹安排,紧密衔接。(2)先审计后换届。落实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认真搞好村级财务审计、清产核资、公布帐目和追缴失散财产等工作。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3)先易后难。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涉及面广,一定要分批实施。工作基础好、条件成熟的村要先换届,情况不明,条件不成熟的,要经充分准备后再换届,(4)先整顿后换届。对班子软弱涣散、问题突出的不适应村和社情复杂的村要集中力量抓好整顿,待打好工作基础后再换届。(5)先试点后推广。根据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新要求新做法,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村搞好试点,认真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指导面上工作。

3.选前强宣传,及时调整整顿,夯实组织基础。

如何依法引导选民把那些拥护党的领导、群众公认、有能力办事的人推选为村级组织的带头人是换届选举工作的核心任务和难点工作,这也是历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破解这一难题,要从换届前的宣传工作做起,用组织的声音正面的灌输和引导群众。同时,要对基层组织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对于问题较大的困难村,实行组织整顿,夯实换届工作的组织基础。

在宣传上,要根据各镇、街道、村工作的实际,有重点的宣传:一是村干部的职数,根据村落分布、人口和党员数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实际工作需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安排村干部职数,以便于让群众选举前心中有数。二是要大张旗鼓地明确和宣传任职条件。选举的村干部应该政治思想素质好,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有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和村务管理能力,热心并善于做农村工作;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建设宽裕型小康的能力;公道正派,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群众公认;年龄、文化等条件符合职位要求,身体健康,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搞好本职工作;计生、综治等情况符合有关政策规定。村委会成员的任职条件和程序还应符合法律规定。三是要拓宽视野选人,发动群众举荐贤能。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严格选人用标准,切实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乐于奉献、能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级班。除了要把选好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重点外,还要按规定程序,把那些经过培养考察、实践证明能够胜任村务工作的后备干部选进村级组织班子,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效能。要更新用人观念,拓宽用人渠道,按照有关规定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者、农函大学员等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切实解决有些村干部人选缺乏的问题。四是要大力宣传,营造提倡“交叉任职”的舆论氛围。要按照中央“四个提倡”要求,努力把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规定程序推选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通过选举兼任村委会成员;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并尽可能推荐参加村委会成员选举。对一些工作基础较好的村,要引导党员、群众通过村委会和村党组织的选举,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4.选中强标准,科学设计选举细节,引导选民正确行使权力。

换届选举,选什么样的人是关键。在往届“两委”换届选举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靠空口许愿欺骗群众或者依靠宗族势力拉选票,这些人当选后要么碌碌无为,要么为所欲为,甚至胡作非为。针对类似问题,一定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严把两关,切实把好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把好村委会成员初步候选人提名关,把选准人的关口前移。为防止出现违反计生的对象、劳教释放人员、重点治安管理对象、甚至是被开除党籍处分的人员被选进村委会班子而罢免程序难启动的现象发生。在具体操作上,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作用,利用村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员通过正常的渠道正面的宣传和发动群众,把村党支部书记参与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在群众中得到贯彻和共识,从而保证村党支部书记正常得到提名。

二是要把好党支部成员候选人素质关,确保选准“领头雁”。要按照“三个80%”的目标要求,继续以“领头雁”工程为有效载体,以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村干部队伍为重点,顺利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村党支部是由村里的党员选举产生的,群众参与不够,因此对党支部的信任度降低。要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扎实推进两推两评一选,保质保量搞好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在群众中的公认度。实践证明,采用“两推一选”方式选任党支部成员,大大拓宽了民主渠道,充分体现了多数党员群众的意愿,提高了支部班子的威信,为有效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此要大力推广“两票制”,努力使村党支部干部的任用符合群众的意愿,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三是要积极提倡和推行交叉任职。大力提倡“一肩挑”,巩固村党支部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要通过宣传、引导、有效组织,努力把“有政治头脑,有发展意识、有双带能力,有敬业精神,有群众威信”的党员通过合法选举,进入村委会班子,实现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实行村书记与主任“一肩挑”;提倡村党支部其他成员依法竞选村委会副主任或其他成员,实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通过“两提倡、两实行”,使村“两委”成员做到目标同向、责任同担、工作同抓、困难同解,齐心协力把村里的各项事业干好。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增进班子的团结,使村级班子能精减高效地开展工作。

5.选后强规范,深化农村“先锋工程”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五个打造”是我区结合实际,对先锋工程创建活动的进一步提升,它是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总载体,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总目标。我们将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在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中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作用为目标,做深“五个打造”这篇大文章。重点要在四个着眼于上下功夫,即着眼于提高战斗力和号召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班子建设;着眼于激发责任感与自自豪感,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着眼于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农村党员阵地建设;着眼于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1)要积极实施“一把手”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村级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切实加强对“一肩挑”支部书记的岗位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这是保证“一肩挑”领导体制扬长避短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一肩挑”支部书记必须具备以下三条基本素质:一是政治思想素质。宗旨观念要强,为民服务的意识要强,要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要善于充分发挥好村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的作用。二是发展经济、致富共富的素质。税费改革之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的返还就多数村而言很难维持正常运转。今后村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主要工作精力应从具体、繁琐的村级事务和税费收缴中,转向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上。三是履行“两个职责”的素质。村支书、主任两个角色虽然从工作目标上来说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上,“一肩挑”的村支书、主任既要负责各项工作总体计划的制订,又要负责具体实施方案的落实,既要抓大,又要抓小,如何正确处理好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集中领导与抓大放小、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是“一肩挑”支部书记面临的又一考验。

(2)要进一步完善村级工作机制,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要积极推进村民自治,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措施。剖析村“两委”以及村支书、主任的矛盾和冲突,说到底还是村民自治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民主监督流于形式。“一肩挑”支部书记,由于肩负着领导“两委会”的重要职责,乡镇党委要切实强化教育、管理和监督。特别是要在行政村重点坚持和完善以下几项制度:一是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在现实情况下,村级事务的一些大事召开村民会议决策已不太现实,村民代表会议的职能应该得到增强,选出一支素质较高、有较强参政议事能力的村民代表队伍将是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础条件。二是岗位承诺及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对村干部的监督,更重要的应该是来自于群众的监督。要建立健全“一肩挑”支部书记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述职和民主评议。三是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在“一肩挑”领导体制下,必须杜绝“一支笔”审批,可以探索由村民主理财小组直接审批村级财务。在村务公开工作中,要积极推行党员、村民代表质询制度。这既是对干部的监督约束,也是化解干群矛盾的有效途径。

(3)要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推进村干部任职保障机制,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要疏通渠道,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加大考核力度。要结合镇村实际,制订村支书任期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把工作实绩与报酬挂钩,奖优罚劣。二是落实生活待遇。一方面,要建立误工补贴保障制度,在村民民主评定的基础上,核定补贴标准,并建立统筹基金,确保足额到位;另一方面,要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标准。三是提高政治待遇。进一步打破凭地域、身份、职业选拔任用干部的“瓶颈”,开辟从优秀村支书中选录国家干部的通道,为村支书打开一扇“晋职晋级”的大门。第四,要增进理解,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村支书是扁担,一头挑着政府,一头挑着百姓。有人形容他们的工作是“没早没晚,没大没小,没完没了”,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了。所以,各级党委政府不能一味地下任务要成果,完不成任务就“刮胡子”,出了问题就“摘帽子”,而是要更多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要通过村务公开,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村支书的工作职责,知晓村支书的工作难处,从而理解和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宣传舆论部门要多宣传,少丑化,为村干部构筑一个公正、和谐、舒心的工作平台。

5.要将宣传教育培训贯穿始终。在换届选举整个过程中,各级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始终广泛深入地宣传实行“一肩挑”的重要意义,营造有利于换届选举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提高村支部成员和广大党员的素质。通过制订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各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健全“”制度,努力提高支部的威信和战斗力,切实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驾驭农村全局工作的能力,学会用新的诸如经济的方法、民主的方法、法制的方法和思想教育的方法来做工作,通过转变领导方法和改善领导方式来加强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改变党内民主滞后于党外民主的状况;另一方面要提高村民素质。村民是实行自治的主体,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民主自治的成败兴衰,加强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隋性因素,提高村民素质,这是一项经常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民方方面面的素质,既要有长远的规划,又要从眼前出发扎扎实实地做好,为这个庞大的群体的自治作出应有的贡献。

6.是维护社会稳定贯穿始终。着眼于向前看、树正气、求发展,坚持事关发展的问题不回避,历史遗留、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不纠缠,通过落实领导责任制、定期分析社会稳定情况、召开依法信访工作会、依法入情入理化解矛盾,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