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问题思考
时间:2022-09-20 06:52:00
导语:农村基层党组织问题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贯彻落实好十六大精神,切实抓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近一时期,我们对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一些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村党支部得到了有效治理,面上的村级党组织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向着“五个好”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此,应当充分肯定。同时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新考验还很多,特别是与十六大要求相比,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远远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他们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内部工作机制不健全,对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二是村级两委关系紧张,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突出,甚至有淡化的倾向。三是农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减弱。有的党员素质低、形象差,混同于一般群众,党员学习难组织,教育方法单一,管理滞后。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一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选任机制,把好“入口关”。要在坚持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选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进一步加大“推”的力度,增强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在群众中的信任度、支持度。同时还可以尝试将公选干部的好做法,借鉴到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任中来,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推荐,然后考试、考核、最后实施选举。为强力推进村级两委“一人兼”的力度,今后,在村级两委换届工作中,原则上先进行村委会的选举,再进行村党支部的选举,村委会主任是党员的,努力确保在党内担任支部书记。此外,为解决村党支部普遍存在的人才匮乏,书记难选的问题,要开阔视野,拓宽选拔渠道,可采取下派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和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办法,不拘一格选人才,改善村级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还要加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严格后备干部选拔标准,按照“民主推荐、支部班子集体研究、乡镇党委考察备案”的程序,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选、育、用”诸环节的链式管理,切实改变过去“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届支部一换人”的现象,做到用有所备、备用衔接、备而能用。
二要建立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科学培训机制,促其全面提高。在培训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上,要由各自为战向集中统一转变,由粗放型向规范化转变;在培训内容上,注意系统性,突出针对性,体现时代特色。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适应培训对象的需要;在培养的层次上,要充分发挥市、区农干校、区委党校、各乡镇业余党校的作用;在培训的方法上,要把系统学习培训与专业学习培训结合起来,长训班与短训班结合起来;在培训的形式上,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阔视野。建议今后区委组织部和区农林水务局每年都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后备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有条件的乡镇、村可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到大专院校和对口企业跟班学习;我们也打算在今年指导各乡镇分别建立18-35岁农民人才库,并从中选拔出50人左右的乡村青年骨干力量,按照每名学员的培养目的,有针对性地培训、教育,使其在获得学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发展农村经济、领导农村工作的特殊技能,成为我区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中坚力量和特殊人才。
三要建立健全与村党支部书记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保障激励机制,激发内部活力,优化外部环境。对村党支部书记实行职业化管理,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对于高中以上,50周岁以下,考察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聘任为合同制干部,工资标准和管理按乡镇中层(股级)干部对待,由乡镇党委为其建立一套组织人事、工资、考核档案,将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情况,考核、考察结果及奖惩情况逐项记录在案,作为其任职、使用及离任安置的主要依据。具体要建立以下两项制度:⑴任期目标考核制度。对任期内的各项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并分解为年度目标,定出考核标准,由乡镇党委与其签订年度目标责任状,实行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根据考核结果,做到绩酬挂钩,奖惩分明。以此激励村党支部书记“在其位,谋其政”,创造一种“不干不行、不好好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的良好氛围,促使每个村支部书记都想事、谋事、做事、成事。⑵离任补贴养老制度。对正常离任退休的村党支部书记,各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贡献大、尚有工作能力又有工作愿望的同志量力使用,使其退有所安;对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的村党支部书记办理养老保险,做到退有所养。总之,要通过推行保障激励机制,不断激发村党支部书记的生机和活力。
四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只有健全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工作制度,完善村级民主监督办法,才能把村党支部书记的行为置于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为此,今后要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有关制度的基础上,对村党支部书记进一步建立以下两项监督制约制度。⑴审计制度。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年度和离任审计。⑵试用制度。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胜任的,方能办理合同制干部手续。
二、理顺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进一步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
为切实解决村民自治条件下,村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有所削弱,领导核心作用难以发挥,两委之间职责不清、关系紧张的问题,今后,我们应制定并大力推行村级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委会报告制度和双向评议制度,用制度建立和完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协调机制,理顺两委关系,保证村党支部正确、有效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建立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用制度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明确党支部书记是村里的“一把手”,主持、领导村里全面工作,可行使财务审批权。村委会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明确村级两委议事的原则、议事的内容、议事的程序、议事的制度等等。规定村里议事情、作决策,要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程序是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先召开党支部会议研究提出决策方案,然后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和主持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须依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事项,先拿到党员大会上讨论通过。重大开支、村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处置,由村两委共同研究提出,并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会计、治保等工作人员和村办企业负责人的安排使用,要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由村两委联席会议研究决定。
二是建立村委会报告制度。就是用制度的形式把村委会纳入村党支部领导之下,规范村委会依法行政的制度。明确规定村委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党支部、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情况。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原则要求每月一次,每年报告次数不得少于12次。村党支部可随时针对某一问题要求村委会报告其工作情况。同时,党支部要对村委会报告提出意见或建议。村委会还要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每半年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一次。村民代表会有权就报告中的疑问提出质询。村党支部要组织村民或村民代表对村委会班子及其成员的满意度进行民意测评。测评结果要在全村公布,并与村干部补助和奖金挂钩。
三是建立双向评议制度。每年底在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村党支部要组织党员和村民对村委会及其成员工作情况进行评议,加强对村委会工作的监督领导。另外,为不断完善村党支部工作,村党支部也要委托村委会组织村民代表对村党支部及其成员工作情况进行鉴评,让村党支部能正确认识自己,正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工作水平。
三、改进教育管理方法,进一步发挥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教育责任制。组织好党员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应作为区、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一项政治职责,列入工作计划、提上议事日程、纳入考核范围。对于那些忽视党员教育,导致党员素质下降,出现各种问题的,要进行必要的惩戒;对重视党员教育并有明显成效的,应该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要广开渠道,丰富教育内容。要解决好党员集中学习难的问题,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广开渠道,利用多种途径开展教育。在坚持老的学习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广播网、有线电视等电教手段每天定时播放党教内容,较好地解决党员集中学习和生产经营活动分散的矛盾。丰富学习内容,增强针对性,是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农村,应该围绕小康建设这个中心,丰富农村党员教育内容。新时期农村党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这就要求党员懂得致富知识、掌握致富本领。因此,党员教育就要增加有关农业科技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内容。使党员通过学习掌握技术,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师傅”、带头人,从而提高党员的威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要创新载体,改进教育方法。今后,我们要继续推进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农民党员“三创一帮”(争创带头致富户、科技示范户、精神文明户、帮助一户贫困户)和示范服务基地活动的开展。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扩大农民党员的参与面,特别是在典型树强、做大上下功夫,努力选树一批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类型的典型群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奖励,形成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工作局面,以此不断增强农民党员的集体主义感和荣誉感,营造一个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的良好工作氛围,从而使农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落实到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做贡献上。
四要严进宽出,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发展农民党员工作中,既要敞开大门,更要严格坚持标准,严密发展程序,把好把住把严“入口关”。同时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要加大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力度,对那些确实政治思想退化,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不顾全大局,放弃组织原则,信念转移,作风漂浮,不讲公德形象差,违规违纪的党员,要在党内外全面评议的基础上,予以严肃处置。处置中,为不留后患,要严谨慎重,具体做到“三抓三保证”。“三抓”即抓重点,把突破口放在连续多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的“三不”党员的评议上;抓难点,对准备劝退和除名的党员,坚持做到该谈话的一个不漏,该要的材料一个不缺,该过的预审关一个不少,使处置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抓焦点,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极坏的从严处置。“三保证”即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处置工作中保证一视同仁,坚持政策;保证善始善终,不留后患;保证党员心服,群众满意。坚持“五个暂不处置”,即:对由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造成党员不过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年龄在75岁以上,老弱病残,不能参加党的活动的;本人组织关系无法接转或党组织放松管理造成党组织关系无着落的;无法联系或联系不上的流动党员以及问题没有弄清的暂不处置。
总之,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很多,解决的难度也很大。我们认为,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好存在的诸多问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关键,抓重点,更要做到坚持不懈,常抓不懈。这里需要突出说明的是过去我们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出台了许多制度,但往往存在“有章不循”的问题,制度不落实,执行不到位,形同虚设。因此,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有一个加强领导的问题,决不能上面热,下面冷,特别是乡镇党委要切实发挥龙头作用,乡镇党委书记要切实担负起“直接责任人”的职责,认真解决好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 上一篇:企业党建设面临问题思考
- 下一篇: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