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先进性因素思考
时间:2022-09-19 03:52:00
导语:农村党员先进性因素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大要求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这既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时代对我党提出的必然要求。农村党员作为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进性发挥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党的整体先进性。那么,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究竟如何?影响农村党员发挥先进性的原因有那些?今后将如何改进?带着上述问题,我们在本镇各农村党支部中进行了调研。
一、我镇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
我镇共有15个行政村,拥有党员736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为50.38岁。党员最多的是汾玉村,共有党员90人,最少的是西浒村,有党员23人。近年来,我镇党委十分重视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培养和教育,根据上级的部署,先后进行了“农村党的基本路线、三讲、双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使全体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得到增强,党群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农村的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从总体上来说,我镇的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镇的广大党员在全镇的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的先进性是明显的,尤其是近年来我镇在实施百姓致富工程中,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据统计,全镇736户农村党员家庭拥有冲床281台,丝织机300台,拥有经营性店面189间,从事二、三产业的党员家庭达540户,占党员家庭总数的73.4%。其中从事二产的139户,占19%,从事三产的401户,占54.5%。如我镇的大金村,30户党员家庭中,从事二、三产业的达到28户,占了党员家庭总数的93%。在党员的带动下,我镇的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镇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占了全镇农村总劳力的60%以上。另外,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抗洪、“抗非”及其它一些公益事业的建设等方面,党员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二、影响农村党员先进性发挥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镇的党员队伍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农村党员在先进性发挥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党员的责任感模糊。
在大集体时代,由于党员的活动范围有限,一般都在一个生产队,从事的工作又相对单一,因此其责任感相对比较明确,那就是早出工晚收工,重活脏活抢着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等。而现在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己干自己的活,加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党员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广,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党员对自己肩负的责任认识不是很清楚。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在家务农的党员认为现在不管你早出工晚收工也好,干重活干脏活也好,反正都是自家的事,与群众关联度不高。对组织上要求的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前一要求大家一般领会得比较到位,而对后一个带领致富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一些老党员从内心来说很想为党组织再出点力,但因年老体弱,不知自己还能做点什么?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党员,由于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存在着不受组织约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发挥作用、有的甚至不交党费的“四不”现象,对自己的责任普遍不是很明确。
2、党员的自豪感不强。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民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样样都要依赖集体,依赖组织安排。入党在那个年代成了一个人的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党员是人们普遍崇拜的对象,一人入党,全家光荣,在当时成了大家的共识。因此那时的党员人人都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他们对集体,尤其是党组织的依赖程度大为减低。一些生产、经营能手,致富能人成了农民们崇拜的新对象,从而使部分党员、特别是一些经营乏术、致富无门的党员的荣誉感、自信心受到影响,一些农村党员甚至错误地认为,现在关心集体、奉献社会的一套已经不吃香了,关键要自己多赚钱、快致富,只要有了经济地位,自然就会有政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个别党员只关心自己,不关心集体,只讲个人致富,少想、甚至不想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已将自己混同于了普通群众,从而使党员的先进性打了折扣。
3、党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年龄偏大。据统计,我镇现有15个农村党支部中的736名党员中,60岁以上老党员有244人,占党员总数的33.2%。
二是文化程度偏低。全镇农村党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党员323人,占党员总数的44%,而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只有99人,占党员总数的13%。
三是能人大量外流。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中一些年富力强,有经营头脑的“能人级”党员大量外出。如我镇陶西村,共有党员25人,其中36周岁以下的党员11人,46周岁以上的14人,而36周岁至46周岁的党员已全部外迁,村里出现了一个长达10年的党员断层。
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和“能人级”党员的大量外流,直接给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带来二大影响:一是由于农村目前尚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留在农村的老党员中的大多数人都处于受子女供养地位,角色的转变加上自然规律等因素,他们不可能再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领域、程度、能力都受到了限制。二是一些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村党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同样面临困境。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以及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成了当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我镇汾南、西浒两村已在开始建设信息村,一些文化程度高、头脑灵活的农民已开始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从网上捕捉信息,进行网上交易,而我们党员队伍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掌握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从事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较弱,部分党员家庭还因此陷入贫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经济是最大的政治”的新形势下,这些党员的先进性光环已消失,因而在发展现代农业及实现农村三大转变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4、党员队伍缺乏活力。造成农村党员队伍缺乏活力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进口乏力。农村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上对党组织的依赖程度的降低,加上我们党内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造成农民群众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动因不足,愿望不强烈,从而使得党员后备力量相当缺乏,有的农村支部连写入党申请的人都没有。加上村行政区域调整后,规模扩大,村干部的日常工作量相应增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党支部常常忙于应付日常事务,抓党员的发展工作力度不够。
二是出口不爽。主要表现在一些不合格党员仍然长期滞留在党内。一些党员该交的款不带头交,据统计,我镇拖欠镇统筹款的党员有6人,拖欠村提留款的党员有42人,拖欠农业税款的党员有2人,累计拖欠金额为16470.1元;也有的党员该出的力(如道路、水利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劳务积累工等)不出;有的农村党员多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规定标准交纳党费,甚至有的党员还参与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党员不象党员的现象有所抬头,党性淡化的苗头在农村开始出现。
上述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并及早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严重制约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并最终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损害党群关系,影响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消除影响党员先进性因素的对策
针对上述影响党员先进性的因素,可采取以下四条对策:
1、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可着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选好一个人,既选配好各村的党支部书记。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而支部书记则是战斗堡垒的核心,选好核心是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十分重要的一环。可通过“双推一选”、机关下派、异村任职、直选等方法,改善村支书队伍的结构,充分挥好支部书记的核心和领头雁作用。二是配强一班人。通过不拘一格选人才,把那些有能力、有本领、事业心强、群众基础好的同志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配足配强各村领导班子。三是备足一批人。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公开招考、招聘等形式,建立起一支充足的后备干部队伍,做到一人一备,一职一档。
2、强化党员管理,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针对当前党员队伍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强化党员队伍管理上,首先要坚持一个“严”字,其次要把握一个“活”字。坚持一个“严”字,就是要本着“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的原则,坚持正常的党日活动,严格组织纪律,完善并坚持各项制度,对少数长期不参加党日活动、不遵守党的纪律,不执行党的制度、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对经教育不改的要坚决予以严肃处理。把握好一个“活”字,就是要针对当前党员队伍中出现的新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办法。如针对农村老党员多的特点,可单独成立老年党支部或党小组,并设定他们发挥先进性的主要范围,如:给年青人讲传统、为村“两委”出主意、为基层干部当参谋、为群众调解纠纷、帮党组织培养新党员等。对一些年富力强,致富有方的党员,要求他们通过结成党群致富联合体的形式,充分发挥他们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中的作用。对一些贫困党员,可在党内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迅速跟上新形势,适应新要求。对那些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也可单独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并根据他们平时在外,节假日大多回家的特点,在活动时间上可安排在节假日。在发挥作用上也可按他们的特长对他们提出明确要求,如:为家乡提供一条招商信息、为村里的实事工程赞助一笔资金、帮本村农民销售一批农副产品、为剩余劳力寻找一个就业岗位等。通过灵活的分类管理,来充分发挥每个层次、每名党员的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3、保护党员权利,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一些农村党组织平时对党员应尽的义务强调得较多,要求党员在税收、集体提留上交、义务出工等方面带好头,而对维护党员的权利考虑得偏少,对农村党员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挫伤了一些党员的积极性。农村党员也是凡人,既要衣食住行,也需要政治上的关心,生活上的照顾。因此,农村党组织一方面要在保证“”的前提下,与党员多谈心,多引导,上级的文件和有关的会议精神要及时传达到党员,平时作决策,要多听听党员的意见,使党员觉得党组织是自己的靠山,是自己的娘家。上情知道的比群众多,村里决策又有了发言权,党员自然就有一种荣誉感和责任感,便于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强调党员应尽义务的同时,要尊重和维护好党员的正当权益,如在宅基地划分、承包田的使用、劳务积累工的出勤、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等方面,要一视同仁,不得强迫农民党员做违反自己意愿的事情。同时,对党员在生活上要多关心,多帮助,尤其是一些老党员和生活上确有困难的党员,基层党组织要进行定期走访,特别是节假日,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物质上的帮助,使他们感到温暖,以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4、重视党员发展,增强党组织的后续力。
党组织要拓宽选人育人的视野,当前着重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要优先发展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农村中的致富能人和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分子入党,要继续侧重于在一线、妇女、复员军人和高中以上文化青年中发展党员。要继续通过群众推优等有效手段,发现和掌握一批优秀党外积极分子,在此基础上,加大培养发展力度。在发展过程中要严格把好“三关”:一要把好政治关。对所有入党积极分子都必须到镇党校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础知识培训,重点解决理想信念和宗旨问题。二要把好素质关。在讨论发展党员时,既要听取广大党员的意见,又要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既要个别座谈了解,也要进行广泛的民主则评;既要考察发展对象的工作圈,也要考察发展对象的生活圈、社交圈。对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增加党员发展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三要把好转正关。要克服重培养吸收,轻跟踪教育现象,健全培养人与预备党员定期谈话制度、到期转正考察制度和预备党员期内思想汇报制度,对预备期内思想出现波动、素质下降、言行偏离党员标准的要延期转正,对情况严重的要取消预备资格。通过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为我们的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从而在根本上确保我们的党永葆青春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