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企业党建思考
时间:2022-09-18 05:10:00
导语:改制企业党建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我区对国有企业实行关、停、破、转或其他形式的改制,使国有资本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有序退出。改制后,企业原有党组织的设置、地位、作用、工作方式以及脱离企业的党员如何安置、教育、管理、监督都将面临新的问题,如何加强改制后企业党建工作已成为当前亟需研究解决的新课题。为此,笔者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我区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现状与问题
到目前,我区已完成了129家国有企业的改革任务,其中有40家企业实行了转制,有89家企业实施了破产、解散。有340多位党员纳入了区就业处管理。
我区企业通过改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但企业党的建设却存在薄弱环节,现状令人堪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停产企业党组织瘫痪。停产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在企业停产后都为前程各自飞,导致原领导成员丧失了领导者身份及其凝聚力、号召力,进而导致停产企业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企业停产后党员外出谋生,党组织是有名无实,如经纬家纺公司**年就停产了,在去年企业进入解散程序后,党组织是形同虚设,在公司整个解散过程中无力发挥政治优势,致使职工对解散方案不理解、不支持,多次上访,给企业改制工作造成极大障碍。
二是党员教育管理难。我区目前改制后的企业由就业处管理。由于企业改制后,除部分党员继续留在改制后的企业上岗外,大多数党员自谋出路,此外还有离退休的党员居住分散,大多数游离于组织之外,给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再说单由一个单位管理,人员多,工作量大,也很难管好。据了解,现在对党员教育管理一年只开一次全会,其他党内的各项组织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如支部会、上党课、小组活动等制度就自行废止了。“”制度无法落实,就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教活动也几乎没有进行。
三是党员的宗旨信念淡化。相当一部分党员离岗后,对生活和工作环境改变不适应,思想波动很大,许多党员对企业党组织有意见,抱怨抵触情绪不少。有部分党员离岗后思想认识偏差很大,精神萎靡不振,逐渐放弃了党的原则和放松了自我改造;有的把党性修养抛在脑后违法乱纪。如有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部分党员不仅不支持改革,还带头闹事。
四是党员纳新发展停滞。很多企业党组织从企业陷入困境后就一直没有发展党员,大多数党组织多年来未发展一名新党员。由于纳新发展停滞,致使党员队伍老化,素质偏低。在我区现有的340多名改制企业党员中,以40岁以上、初中及高中文化程度为主。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改制企业党建工作出现的问题,是深化改革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认识上陷入误区。从调查情况看,在企业改制的运作上,无论是指导者、组织者,还是被改制企业的领导者,都没有走出误区,从上到下没有关于围绕企业改制抓党建的部署和要求,只抽象的认为贯彻落实改革改制,就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实现党的领导。而在具体实践中没有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致在整个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不讲党员的作用,在企业改制时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员的安置和资产的处置上,而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党建工作却没有引起重视,导致了现在关、停、破、转企业党建工作的滞后。
(二)体制机制不适应。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了多种所有制体制。其中在国有企业向股份制和民营企业转换过程中,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些企业党组织和职工对此不适应,一时出现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企业党建在新体制和新机制中如何运作,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三)思想观念陈旧。随着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推进,党员思想观念也呈现多样化,主要体现:一是部分离退休党员思想僵化。这部分党员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习惯比较重,面对新形势,思想产生了疑惑。他们对公有制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的做法,不理解,有情绪,所以对组织有看法,不支持党组织的工作,对党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二是留在改制后企业工作的党员党的观念淡化。不少党员缺乏先锋意识,雇佣思想严重。认为在企业,自己首先是雇工,然后才是党员,“受雇于人必受制于人”,自己找份工作不容易,所以“听组织的不如听老板的”,“做党务不如做业务”,担心在股份制企业开展党务活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维护国家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会被老板“炒鱿鱼”;有些党员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理想信念是空的,那是坐机关搞政治的人的事,搞好经营,多赚钱才是实实在在的;不少党员存在拜金主义思想,信奉为富不仁哲学。三是无职无业党员思想认识有偏差。在企业改制后,一部分离开了工作岗位的党员,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组织观念日益淡薄,甚至丧失基本的党员意识,成了“自由人”。
(四)相关配套改革滞后。社区是集管理、服务(包括社保金、低保金发放)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管理到位的基层组织。社区既是接纳无职无业党员的重要渠道,也是协助党和政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基本阵地,无职无业党员纳入社区管理是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区社区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改制企业后的党员还没纳入社区管理,所以目前社区还不能对这部分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做好改制后企业的党建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工作已迫在眉睫。本人认为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要统一思想,牢固形成三点共识:第一,企业党的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确保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领导,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第二,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既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克服企业困难、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企业稳定的迫切需要。第三,加强关、停、破后企业党建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关、停、破企业党组织必须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抓紧抓实。
(二)因地制宜,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
首先要健全党的组织。对改制后的新企业及新成立民营企业,要依据党章规定,建立党支部、党总支、党委或建立联合党支部。要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原则,配齐领导班子。其次要加大社区党建工作力度。要按照“因地制宜、理顺关系、注重教育、加强管理”的工作思路,逐步加强对企业改制后党员的管理。社区要主动做好社区内离退休和解除劳动关系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加强对这部分离岗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
(三)创新机制,分类指导,强化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一、摸清底子,了解党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党员信息库,重点摸清“挂空”党员情况,生活困难党员情况,党员就业情况。
第二、理顺关系,规范管理。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基本原则,做好关、停、破企业职工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首先对继续在改制后的企业中工作的党员,由企业设立的党组织负责教育管理;对暂时组织无法建成,党员组织关系暂时不能转走的,要组建临时党组织,组织党员正常开展活动;其次对已下岗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党员及退休党员要转往新的就业单位或居住地基层党组织(如社区)进行管理;再次对已下岗且外出打工的党员,将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到属地的基层党组织负责教育管理。对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接转组织关系的党员,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按流动党员管理办法管理。
第三、注重实效,优化教育,加强监督。首先,严格执行“”等制度,组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帮扶特困职工”、“党组织帮扶特困党员”等主题活动,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特别是要严格对下岗职工党员的教育监督管理,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停产企业党组织,教育广大党员,不仅要自觉地支持企业改革,维护企业稳定,而且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强创业。其次,积极探索新时期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新途径、新方法。针对目前党员队伍数量多,流动性强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党员管理手册》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推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居住地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双重教育、管理、监督的制度。再次,疏通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对少数徒有虚名的党员长期滞留党内,影响党员队伍先进性的情况,我们建议把“出”的口子敞开一点可以清除出党或自行脱党。
(四)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积极稳妥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第一、支持、鼓励政治上要求进步的下岗职工入党,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对要求入党的下岗职工,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扩大党的影响,使下岗职工了解党的纲领、宗旨和任务。并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培养教育,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第二、加大在新的股份制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在生产、工作第一线中发展党员,有利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当前生产工作第一线党员较少的情况还比较严重。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中发展党员,壮大生产、工作第一线党的力量,有利于改变这种状况,不断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从企业中发展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