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建设思考

时间:2022-08-29 03:23:00

导语:党内民主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内民主建设思考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建设的法宝。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进一步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的渠道,丰富党内民主的形式,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党内事务,平等地去表达自己的愿望,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实现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积极监督。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建立和完善这“三项制度”,是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措施

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民主和党内集中的有机结合。民主是集中的客观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不能是民主离开了集中,还是集中离开了民主,都会使民主集中制遭到扭曲。发展党内民主,要求在党内生活中体现平等的原则,即所有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都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享有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体现公开的原则,即党的领导机关要按照一定的范围、层次和时间向党员公开党内活动,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体现讨论的原则,即凡属党的重大问题,都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交由全体党员或党员代表讨论。如果党内情况不通报,党内情况不反映,党内重大决策不征求意见,实际上就是不尊重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内民主就成了一句空话,也无没体现正确的集中。

二、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正确的科学决策,是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能否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关键在于决策是否建立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之上,是否遵循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反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按客观规律办事。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体现。如果不集思广益,不知民情,不解民意,不用民智,只凭少数人拍脑袋作决策,凭领导个人主观意识作决策,难免造成决策失误,甚至给党的事业和单位的工作带来损害。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有利于畅通上下级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和广大群众之间的信息渠道,形成能够集中全体党员和群众智慧的有效机制,使广大党员对党内事务深入了解和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保证党内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党的领导工作面临的复杂多变的情况和难以预料的因素大大增多,我们各级党组织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而目前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仍然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独断专行,我素我行,不接受监督,不讲科学凭主观意愿、不善于调动和发挥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有利于用制度来规范和改进领导方式,克服不良倾向,拓宽党内沟通交流的渠道,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更加统一,关系更加融洽,步调更加一致,从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四、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强化党内监督、防止和消除腐败现象的实际步骤

腐败是滋生在我们党肌体上的一大毒瘤。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我们要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在形式上可以设置网上投诉、意见箱等,这有利于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党的工作透明度,把权力运行置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有利于及时纠正党内出现的各种不良风气,提高党内监督效果,推动党内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是党的建设重要内容

目前就“三项制度”的内容没有完全统一和规范、也没有明确具体的界定,只是凭以往的工作贯例在运作。但我们还是要在平时运作中明确那些情况应该通报、什么情况必须通报,如何反映问题、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的主要内容等等。常规的情况通报主要内容包括:重大问题通报、评先创优通报、警示通报、季节性工作通报、社会性工作通报等。情况反映主要包括:党员个人向党组织的思想汇报和情况反映,党内思想倾向的反映,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反映,党内作风方面的情况反映,党内外人士和群众对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意见、建议要求方面的情况反映,以及社情民意的反映,在党章和党的纪律条例规定内一些其他问题的反映等。重大决策征求意见主要包括: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的事项;事关本单位、本部门全局性、政策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该由集体讨论的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以及党章和党的纪律条例规定的一些其他问题等。

但在“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方面也要讲究时效性和规范性。任何制度要发挥作用,都必须有一定的时限要求,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党内通报情况,要根据通报内容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规定时限。一般性工作和月份、季度工作按正常通报,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工作要及时通报。情况反映,要保证基层党员在第一时间反映问题,提高情况反映的效率;建立首问责任制,在接受反映情况者后,要及时向领导或上级组织汇报,严禁截留;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要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不能光报喜不报优,特别是对事关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要按规定及时上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要给征求意见和参与决策的党员群众有充分的时间,决不能在决策前短时间内所谓的征求一下意见,目的是不能把征求意见留于形式走过场。尤其是一些权力相对集中的部门;还有些单位人数较少、机构又比较单纯,总觉得天天工作在一起,情况都比较清楚,还需要什么情况通报、征求意见,说不定就把这些程序给减免了。还有就出现个人说了算,对工作、对党的事业都会带来一定损失。这种例子也不少,受到处理也有,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不强,各级党组织的监督机制不落实。要确实解决有些基层党组织长期不进行党内情况通报,缺少同党员和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问题。同时,要规范“三项制度”的程序,使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如:情况通报制度,要规范通报的对象、范围、方式、步骤,细化通报的过程,特别是涉及本单位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大举措,不仅党内要通报,也要及时向群众通报。情况反映要规范正常的反映渠道,可通过汇报、会议、信访、设立意见箱、开通网上投诉等多种形式。建立社情民意搜集机制,确保情况反映渠道的畅通。要规范情况反映的程序,一般问题逐级反映,重大问题可多级反映和越级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主要是在征求意见的方法和步骤上进行规范,如:实行预告制,在时间上把征求意见的程序前置,把需要广泛征求意见的决策进行预告;实行决策内容通报制,把需要决策的内容,根据征求意见的范围,提前下发。

贯彻落实好“三项制度”还需要健全监督保障机制。必须明确监督的重点,着重监督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的内容是否全面、程序是否完备、时间是否及时、执行是否到位。要建立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各级党组织,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建立责任追究制,对不严格按照制度有关规定贯彻执行的,并造成重大失误的责任者,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同时,在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时,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对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认识,引导党员认真行使权利和义务,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抓好主要领导这个关键,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带头执行。为贯彻党内民主,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创造浓厚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