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改革创新发展

时间:2022-08-25 02:53:00

导语:劳动保障改革创新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劳动保障改革创新发展

说及“创新”一词由来,那要追溯到1912年。当时,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熊彼特的理论在当时似乎并没有人们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34年他的作品用英文出版后,才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这恐怕正是“创新”的不易之处吧。

纵观人类历史,无论是一个人的成长,还是一个民族的进步,无论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还是一个政党的兴盛,都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越是向前发展,也越需要重视理论创新,重视创新发展。我们党历来是个十分重视理论创新和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可以这么说,这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经济社会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创新观念”时说:“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破除迷信,敢于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束缚,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实践和创造,与时俱进,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一个民族,惟其创新,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国家,惟其创新,才能兴旺发达;一个政党,惟其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一个企业,惟其创新,才能站稳市场;即使一个普通人,也惟其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当笔者一朝听说“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可卖35美元,可在原产地中国却只卖到35美分。”时,便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为何我们国家近年来要一再强调加速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

创新更是我省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当前,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整体健康发展、和谐发展,但确也面临和遇到了一些“成长烦恼”与挑战,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与建设一个“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新浙江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相比,与周边兄弟省市发奋崛起的新形势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事业得以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赵洪祝书记曾提出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他的话可谓言简意赅,语重心长,贴近实际,对于我们提神鼓劲、干好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具有很强的工作针对性和指导性。作为政府部门的我们,当前尤其应该加大在推动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为。

从事劳动保障工作多年,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平时接触的都是太具体的人或事,这里没有“宏坛阔论”,没有“万丈高楼”,所遇所及,都极尽细微、琐碎、平凡,如帮企业解决“招工难”,为失业人员缓解“就业难”,替参保人员答疑解惑,为服务对象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等等。的确,劳动保障工作的性质表面上看是纯政策性、刚性、僵硬化、程序化的,有时甚至是刻板化,无灵活性的,给人总体感觉好象太无情理、太原则,不容半点的商量与回旋余地。但事实上,特别在今天国家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许多在看似“僵硬法规、政策”甚至机械化“公事公办”的背后,我们仍能看到许多鲜活的、富有人情味的“公务事”但“和谐办”的温馨场面。说到底,我们劳动保障工作无一桩、一件不是由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生活琐事、小事”构成,它更多的体现在“婆婆妈妈、家短里长”上。因为,正是这些最具体、琐碎的小事,才体现着一个国家国泰民安、长治久安的伟大背景。

我省劳动保障系统自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一直讲了很多年,但我们至今仍有不少同志,在很多问题、很多处事方式上,习惯照葫画瓢、固守框框、因循守旧,不敢创新,不敢突破。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一切。思想不解放,观念不创新,我们就很难在当下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中,破旧立新,实现新一轮劳动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而“发展是硬道理”,同样,“落后就要挨打”也是硬道理。“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发展没有止境,同样,创新也应没有止境。当今社会,劳动保障事业总形势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注重创新,全省劳动保障部门上下,只有真正树立“敢为”、“先为”的创新意识与理念,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迎难而上,勇于尝试,勇于破解一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困惑。现在,我们一些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发展信心不足,一干工作就萎靡不振、分心走神,一到酒桌牌场就精神振奋、激情焕发。讲发展东拉西扯,干工作没有精神,遇难题推诿扯皮,这种精神状态是无法干好工作的。党员干部的形象如何?作风如何?精神状态如何?对群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在,我省各地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越是艰巨越要保持一股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越要弘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发扬浙江人敢于冲破各种僵化观念和陈规陋习束缚的传统,具备钱江儿女勇立潮头劈波弄潮的大无畏气概,具备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冒险精神,具备“争喝头口水”的超前意识,要敢闯敢冒,敢走天下路,敢为天下先。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浙江创新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做到干事业苦中不叫苦,苦中见精神,苦中有作为,以我们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创新、发展的旗帜下,把全省劳动保障干部职工创业创新的活力激发出来。

“夫志,气之帅也”。当前,近5000万浙江儿女应该是我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一股最强大的力量源泉与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劳动保障系统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始终保持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心,以一种只争朝夕、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投身到面对的具体工作中去;做到成绩面前不自满,困难面前不退缩,在本地区、本部门形成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生动工作局面。对劳动保障重点工作、重大课题要抓住不放,全力攻坚,勇于创新,敢于破题。要形成一级抓一级、一层管一层、一岗锁一岗的工作机制,把工作目标细分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身上,定职责,定任务,定期限,定标准,形成一个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紧扣的考核机制,建立一整套健全的劳动保障监督、奖惩机制。在困难面前,党员干部更要树立大局观念、全局观念,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要通过全员不息努力,积小胜为大胜,积小成为大成。

创新观念,更需要我们珍视身边每一位同志的原动力与创造力,因为这是一切事业发展的真正“发动机”。今天,各地劳动保障事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对改革的“深水区”,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民生保障课题需要破解、解析、攻克,一方面人民群众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新旧观念对立、利益分配冲突、体制机制障碍等深层次问题,改革的困惑与阻力日益加大;一方面,由于改革已步入关键阶段,很多新旧政策措施都尚属过渡性质,一些长年积累的历史“欠债”面临偿还,一些地方政策虽然一时看来成效很大,但改革仍面临很多不可预知、动态的变数和攻坚、有待深化的空间,改革的前景依然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双重可能。在这样的敏感关键期,我们劳动保障事业容不得半点懈怠,容不得故步自封,更容不得停滞不前,必须继续大力提倡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的精神,以更大的信心,更高的水准,更强的创新能力,真正沉下心、下决心破解一大批在发展中产生的深层次劳动和社会保障难题;要发扬既往的优良工作传统,以更大的激情与魄力,把体制机制创新的主基调始终贯穿于工作的各个层面,把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相适应的、有悖于服务型政府创立、有碍于科学发展思路、不符合当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落伍的体制机制问题一一纳入改革、创新视野,要既敢于“破”,更善于“立”,看准了的事要大胆地去改、大胆地去试;要以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来突破一切束缚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陈腐观念、陈旧做法与体制机制障碍,要建立一套更为积极的充满活力的、富有公平效率、更加务实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劳动保障事业新工作机制、新改革体制。要认真、及时分析研究当前新形势下产生的各种劳动保障民生课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调查研究之风,想方设法解决好当前面临的劳动保障重点、热点与难点问题,努力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切实解决好基层、群众、一线职工最为关心的民生保障难题,进一步加大关注民生,不断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与领导作风,真正树立起“创新争位、换位亲民”的工作理念,振奋精神、团结拼搏,为全省劳动保障事业实现新一轮大跨越、大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