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
时间:2022-08-23 03:34:00
导语: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业经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批准颁布。《专项规划》是**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我国编制的第一个国家信息化规划,是一份规范和指导全国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战略部署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学习,统一认识,深刻领会《专项规划》精神,全面落实**期间信息化发展的方针、任务和目标,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专项规划》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在制定过程中,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开展了充分的前期研究,分析了国际环境的客观变化和国内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借鉴国际经验,广泛征求并吸收了各方的意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专项规划》界定了信息化的内涵,指出"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从而准确、清晰地表述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应用、资源、网络、产业、人才、法规政策标准在信息化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专项规划》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期间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指出了推进信息化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了**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一、客观认识信息化发展的形势
《专项规划》客观分析了我国**期间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使我们认识到面临的形势十分紧迫。信息化既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使中华民族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也使我国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专项规划》判断,"信息化正在推进一场深刻的全球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在当前形势下,"信息化仍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指出"推进信息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从国际形势看,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信息化加速了产业升级,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对全球范围的科技、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以及意识形态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前一阶段,尽管由于过高期望和过度投资导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信息产品市场和投资出现萎缩,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信息产业面临调整。但是,信息化总体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一步紧密结合,使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和提高,信息化正在超越传统的经济形态,推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因此,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全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从国内形势看,**以来,全社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各地区、各部门在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行政和监管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缩小地区差距等方面,以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推出了一批以应用为主导、与需求紧密结合的信息化建设示范项目。这些年来,全国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普及,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增大。二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规模跃居世界前列。三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一些关键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传统产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人才结构改善等方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广大信息化工作者来说,客观认识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形势,是进一步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各地区、各部门只有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积极开拓,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期间,各地方、各部门都要下大力气贯彻落实《专项规划》,推动我国信息化积极健康发展。
二、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针和目标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精神,《专项规划》明确了**时期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针,即"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纲,要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信息化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要求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密切结合,克服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张皮的倾向,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应用主导,面向市场"是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手段,信息化发展重在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要重视需求导向和应用效果,要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信息化建设务必注意"安全可靠、务求实效",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讲求建设和应用实效。
--统筹规划,就是强调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特别是公用通信、专用通信和广播电视传输基础网络,要统筹考虑,合理建设,互联互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特别是政府信息化,公共基础平台一定要采取国家统一建设的办法。
--资源共享,就是强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性。要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摆在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促进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
--应用主导,就是强调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紧密结合。对我国来说,应用主导就是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面向市场,就是强调信息化的发展一定要面向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需求对信息技术进步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尊重市场规律,按市场需求决定生产的产品和规模。同时,要培育和发展市场,积极拓展信息化的发展空间。
--安全可靠,就是强调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发展的保障,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务求实效,就是强调要以最终的应用成果作为判断信息化建设成效的标准,使信息化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搞信息化,一定要讲求实效,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避免形式主义、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不能搞铺摊子、花架子、形象工程,更不要相互攀比,坚决制止刮"电子风"、"信息风"。
考虑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和各方面的各种环境因素和条件,《专项规划》指出"**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要迈上新台阶。"第一,电信运营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7%以上。第二,网络规模、容量位居世界第一,基本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普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和中低收入阶层参与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三,信息服务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第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水平和规模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结构不断向生产制造与运营服务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相结合、设备制造与系统集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3%。第五,信息化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第六,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专项规划》指出:**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必须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努力完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现代信息基础建设和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三大任务。
首先是"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一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农业、能源、交通、建筑和制造业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按照《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政府有效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提供广泛服务,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三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政府宏观规划、指导和市场监管,在金融、外贸、税收、海关、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邮政、钢铁、石化、汽车、建材、农业等领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促进企业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四是加快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在科技教育、医药卫生、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等领域的应用。五是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市场主体,重点发展信息内容提供和各类专业信息咨询服务。
其次是"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社会资金,建设结构合理,高速宽带、面向未来的国家信息网络,大力发展高速信息网。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基础传输网和业务网,其中接入网是发展的瓶颈,需要加大建设和改造力度,大力发展以下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高速宽带信息网。
为满足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在需求,必须"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着眼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制定、完善和落实产业发展政策,加大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挥信息化建设这一庞大市场对产业发展的有力拉动作用,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元器件、通信产品、计算机和网络产品和数字视听产品六个领域,实现开放式、全方位、跨越式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照《专项规划》,组织力量,调整本部门、本地区的信息化专项规划。要顾全大局,对未来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认真研究,明确各自发展的目标和实施的重点;要因地制宜,根据需要和可能,务求实效,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推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本部门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突出重点,在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信息产品开发等方面狠下功夫,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完善政策,抓紧落实,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
要实现信息化发展目标,要完成各项重点任务,必须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撑。
《专项规划》指出要加快信息化立法进程。重点制定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软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律以及相关实施措施。完善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网上知识产权保护、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电子签名、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相关法律和相应程序法,预防和严厉打击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积极参加国际信息化组织,参与、促成信息化发展国际公约的谈判与制定。
《专项规划》指出要深化制度改革。顺应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不断深化电信、广电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新的资费监管体制,建立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改革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健全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促进行业自律机制的形成,进一步开放市场,打破垄断,形成有序、有效的竞争性市场架构。
《专项规划》指出要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合作,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建厂经营,鼓励企业进入国际信息通信服务市场。加强同世界著名信息技术企业的战略合作,提高对关键性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消化吸收能力,带动国内信息产业的成长。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经济全球化,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加快调整现有的贸易政策,完善进出口环节管理。
《专项规划》指出要加强人才培养。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在职教师、各类在职人员、政府公务员等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吸引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鼓励国内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人才走出国门,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
《专项规划》指出要加快标准制定。制定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规范和标准,完善电信技术体制和广播电视技术体制,加强条码和代码等信息标准化基础工作。积极促进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行部门、系统集成商、电子产品制造商在标准方面的协作与联合。鼓励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标准和系统,增强国家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信息化是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的战略举措。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深刻领会和落实"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指示,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在《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全面开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新局面。
精品范文
3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