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15 04:57:00

导语:浅析“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研究

十一五期间,*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从县情出发,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观念,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把旅游业尽快培育成我县的支柱产业,更好地发挥其对全县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以及若干主要政策措施,研究了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

一、*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随着县委、县政府对旅游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产业基础日臻完善,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

1、全县旅游的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国内旅游发展迅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宣传促销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实现*年共接待旅游入境91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500美元;国内旅游发展迅速,*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7.6万人次,同比增长26%;旅游综合收入9557万元,同比增长32.7%,其中门票收入36.3万元。“十五”期间(指*年1月至*年12月,下同)我县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10人次,创汇2.56万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4%和22%;接待国内旅游者9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3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和39.6%。旅游总收入达2.36亿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饮食住宿、交通运输、旅游制品、信息服务等关联产业正在掘起,一批综合型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正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十五”期间围绕旅游资源的开发,全县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产业和电信通迅事业迅速发展,“521”交通工程全面实施,一些景区接待设施的改造建设相继完成,吃、住、娱、购等服务条件逐步改善。并先后成立了四家旅行社和温州氡泉开发中心、温州氡泉香溢度假区、*氡泉峡谷、瑞龙生态旅游、红岩漈、仙居等旅游开发公司,建设了温州氡泉宾馆、白鹤山庄、香溢度假村、利群宾馆,改建了*宾馆等接待设施,开发了氡泉峡谷景区、红岩景区、天关山森林公园、飞龙山公园、仙居溪与三插溪漂流等旅游项目,正在建设*国际大酒店、氡泉莲头度假村等旅游项目。拥有高中低档各类床位数1900张,其中标准客房床位数700张。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200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档次和规模,功能较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

3、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得到重视,品牌战略开始启动。“十五”期间,成功举办了“生态旅游推介会”、“万人千车游*”等系列活动;制作多种宣传资料,积极参加国内旅交会、省(市)旅游节;邀请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多频道拍摄*旅游风光;吸引了国家、省、市多种报刊杂志社到泰采风,刊登较多的旅游图文文章;等等。通过广泛宣传*旅游风采,大打“廊桥之乡,山水*”品牌,提高了*的知名度。

4、政府主导作用增强,旅游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全县认真贯彻《旅行社管理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温州市旅游管理办法》、《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意见》,成立*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委员会,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和行业管理力度,加强旅游监督和执法工作,净化旅游市场,有力保障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1、政府主导力度不够,发展旅游观念不强。一是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入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显现,全县干部群众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有了新提高。但是,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认识程度仍参差不齐,与培育*支柱产业的目标要求差距很大,尤其是对旅游业的经济先导作用认识不足,看不到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带动脱贫致富的直接和关联效益。二是对旅游业发展的信心不足,没有真正形成合力,没能及时把握历史机遇,顺应时势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三是旅游大产业观念尚未真正确立,旅游与开放、与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大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四是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关系把握不准,景区内山体开采依然严重,屡禁不止,使景区地形地貌受到较大破坏。五是服务旅游业的意识不强,政策不够宽松。

2、旅游业规模化、系列化、产业化程度低,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高。一是旅游业结构尚处在初级产业化阶段,缺乏高水平规划的指导和大手笔资金的投入,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存在开发的景区少、档次低、吸引力不强。廊桥、氡泉现处领衔地位,但客流量扩增空间有限。同时,旅游景区游览项目单调,缺乏参与性项目,留不住客人。二是接待能力与客流量增加不相适应,旅游业整体效益难以发挥。存在宾馆饭店数量少、档次低,通景区公路等级差,购物、娱乐、公厕、停车场等其他旅游配套设施缺乏。三是旅游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

3、旅游景区(点)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旅游景区、景点数量多,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手法大同小异。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景点和旅游热线尚未真正形成,名点、名景少。如廊桥虽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还有全国稀有的承天氡泉,都没有真正按照旅游市场规律进行包装和相应提升品位,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4、管理体制不顺。一是目前风景旅游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管理分散,产权复杂。二是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宣传等方面仍存在各自为政、零乱、无序、无重点、无计划。

5、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旅游宣传促销需要政府和企业“两条腿走路”。政府安排一定的旅游宣传经费投入,在主流媒体进行整体形象塑造;旅游企业尽力而行,瞄准客源市场进行促销。目前,这“两条腿”仍显得疲软,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尤显如此,从而严重制约着*旅游产业总量的增长。

6、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才紧缺。尤其缺乏旅游规划、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景点导游、宾馆服务员等旅游岗位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适应不了旅游新兴产业发展新需要。

(三)优势条件

1、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有种类全、分布广、价值高等特点,是个旅游资源大县。旅游资源单体共有295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82个占全县28%,占全市12.6%,仅次于乐清市,位居全市第二位(包括*古廊桥、承天氡泉、乌岩岭等3个五级资源单体占全市12%,华东大峡谷、天关古道、飞云湖、*木偶戏、溪东桥、仕阳碇步、徐岙底古村落等13个四级资源单体占全市13.5%,白鹤渡、雪溪碇步、三十六洞、东垟书斋、百福岩古村落等66个三级资源单体占全市12.5%),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213个占全县72%(包括108个二级资源、105个一级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

a、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县属泛北极植物区,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许多是国家珍稀动、植物品种,是我国物种保护的重要区域和浙江的重要保护基地,为科普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奇特的地质地貌

*县具有开发价值的风景资源极为丰富,其地形地貌复杂,形成多种独特的自然景观,青山环绕,风光秀丽。境内的瀑、潭、嶂、溪等景点,在省内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c、优越的自然环境

*县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74.9%,是全国生态示范区,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是开展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2)、人文旅游资源

a、丰富的古迹文物

*县自五代起就有高人逸士隐居,留有卓立不群之遗风,民性刚直尚义。境内留有众多古村落、古建筑群和古庙宗祠等,村落虽不大,但是风光优美,前有溪流,后有靠山,景色如诗如画,让人心迷神醉。泗溪的白粉墙,旧时有“*第一街”之称。雪溪的胡氏大院,建筑别致,造型独特,保存较为完整。被誉为“中国古桥梁博物馆”的*,至今还存有各式古桥900多座,其中结构与《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相似的木拱廊桥被我国桥梁专家称“古桥瑰宝”,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等等。

b、众多的革命遗址

*县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红军的革命根据地,是闽浙边临时省委、红军挺进师和浙南游击队活动的中心地带,拥有众多的革命遗址,1936年境内的红色根据地区域已占全县总面积的75%,浙南游击根据地的格局基本形成。其中的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红军山洞医院、浙南特委成立旧址、峰文峡大战旧址和九峰革命历史纪念馆等都是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c、浓郁的民俗风情

*文明历史悠久,古时与外界交流较少,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主要以古廊桥文化为代表,还有木偶戏、斗牛、农家宴、八宝灯、婚嫁等民俗文化。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之一,拥有畲族人口二万余人,大多居住在城镇周围的深山村落,拥有自已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少数民族的民俗歌舞文化是开展旅游项目重要的内容之一。

2、土特产丰富。*县属于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土特名优产品不胜枚举。精品名茶、天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久负盛名;罗阳的婆饼、仙稔的杨梅、碑排的猕猴桃、板栗、槟榔芋等名扬遐迩;这些都十分吻合现代人的餐饮时尚,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

3、城市建设和观念转变。按“小县大城关,小乡大集镇”思路,从打造*成为“浙闽山地的生态明珠,温州大都市的生态屏障和后花园”目标出发,突出生态,*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形象得到了较大改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一个风光秀美、山清水秀的生态城市框架已初步形成。同时,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作为第一产业来抓,并列入“五个十亿”工程之一来发展。还有群众观念转变,发展旅游热情高涨。这些对发展旅游业都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4、发展旅游产业的后发优势。旅游资源有很强的不可再生性,一旦被开发,就很难再做大的改动,产品的升级换代显得极为困难。而我县大部分景区处于原始状态,未曾开发,资源保护较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后发优势。

(四)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目前全省正在全面建设旅游经济强省,而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关联带动性强,这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将是一项很好的发展机遇。

2、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将加快与国际接轨,其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这为我县旅游业加快开放步伐和谋求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国内旅游业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国旅游市场走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国际旅游收入高速增长,国内旅游急剧扩张,休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小康社会对旅游消费的需求,都将有力地拉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县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适度超前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县第一产业的要求,“十一五”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效益为中心,确立旅游业在我县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抓住机遇,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积极实施精品名牌和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加大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合理布局和配置旅游生产力要素。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加速培育大型骨干旅游企业,促进旅游关联产业全方位、大跨度、跳跃式发展,逐步实现旅游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尽快把我县旅游资源大县发展成为旅游经济大县。

(二)发展目标

国际旅游。海外旅游者年均增长8%,到2010年达0.3万人次;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10年达80万美元。

国内旅游。国内旅游者年均增长15%,到2010年达71.4万人次;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8%,到2010年达2.33亿元。

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达2.39亿元,相当于全县GDP的8%以上。

三、*旅游业开发的任务与重点

(一)以“一条主轴、两大板块、六大功能区”为重点,构筑*大旅游框架

一条主轴是指:分泰复线和云寿线贯通两大板块、连接六大功能区,将散布全县景区、景点结合成以它为主轴的联系紧密的旅游带。该带属我县交通主线、城市化建设主线、经济发展主线,位于经济发展热点区,荟集了氡泉旅游度假区、廊桥古建筑游览区、天关石柱城郊休闲旅游区、飞云湖休闲度假区、乌岩岭森林游览区等一大批在国内外、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是我县最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产业带。

“十一五”期间,以承天氡泉、精品廊桥古建筑、飞云湖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带动全县旅游业发展。着力开发疗养健身、科普观光、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项目,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个旅游带的连线道路建设,把沿分泰复线和云寿线大旅游带建设为在国际有一定知名度,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精品旅游热线。罗阳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为这条旅游线的中心,要把旅游景点、景区建设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结合,真正形成*的餐饮、娱乐、文化、购物中心。有重点地开发好城郊的天关山森林公园、天关古道、红岩景区、左溪景区等,要不断赋予城郊景区新的内容,增强景观的可视性、趣味性、参与性,使景区保持长期活力;努力搞好重点景区的配套建设,加强资源的保护和环境建设,提高整体效益。

两大板块是指:根据*县地形、地貌特点及坐落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旅游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聚分布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上。即:

泰东南板块:包括氡泉旅游度假区、九峰红军路旅游区和廊桥古建筑游览区。

泰西北板块:包括天关石柱城郊休闲旅游区、飞云湖休闲度假区和乌岩岭森林游览区。

六大功能区是指:氡泉旅游度假区、九峰红军路旅游区、廊桥古建筑游览区、天关石柱城郊休闲旅游区、飞云湖休闲度假区、乌岩岭森林游览区。

氡泉旅游度假区:该区以高温氡泉、峡谷瀑布风光、畲族民俗风情为特色,具有氡泉疗养、风光灵丽、空气新鲜、环境优越、民俗民风沉厚等特点,是康体疗养、观光度假的旅游胜地。区域优势明显,距温州仅1个多小时车程,而且处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和苍南渔寮旅游“金三角”的中心位置,互补性极强,将有力促进氡泉旅游度假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景区的建设发展。“十一五”期间将按《承天氡泉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重点开发建设和实现精品包装,开发成一个集康体健身、宗教文化、山水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山岳型旅游度假胜地。

九峰红军路旅游区:该区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景观更是独具特色,是著名的革命历史圣地,留有“红军山洞医院”、“浙闽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浙南特委成立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是温州市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我县开展“红色旅游”的首选宝地。“十一五”期间,在现有开发建设的基础上,重点策划好红色堡垒村和红军营等项目,让游客感受当年的红军生活,达到更深教育的目的。结合泗溪古廊桥古建筑精品游览区,成熟推出一条“红色旅游”的热点线路。

廊桥古建筑游览区:该区以廊桥古建筑为核心,主要涵盖泗溪镇、筱村镇、三魁镇、雪溪乡、洲岭乡等乡镇。以廊桥为代表的*乡土建筑是江南乡土建筑的一朵瑰丽奇葩,它以完善的结构、精美的造型、典雅的风格见长。“十一五”期间,以“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将该区作为重点开发区予以建设。重点策划好“泗溪廊桥文化公园”和“临水殿木偶戏表演”等项目。对泗溪上、下桥之间及附近的建筑进行立面改造,保护*传统建筑风貌。两座桥之间临水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使两座古桥连成一个整体,同时凸现水乡古镇的特色风貌。在理水方面充分借鉴云南丽江的大研古城、皖南宏村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建的古民居,作为农家旅馆、餐馆、购物街。同时上下桥一带可作为将来国际廊桥旅游文化节的主会场。并以筱村徐岙底古村落、雪溪胡氏大院的辅助开发为重点,做好院落内恢复或重建纺纱、织布、碾米、茶艺等古代日常生活内容,选择适合的民居建设制陶等手工作坊,作为景观的同时也是可参与的娱乐项目。选择部分质量较好的建筑进行内部装修,建设家庭式旅馆。在雪溪隆重推出“斗牛节”、“农家宴”等项目。将廊桥古建筑游览区开发成一个集体验乡土文化、学术考察研究和廊桥观光游览区。以满足廊桥观光旅游者、学术研究旅游者、乡土建筑观光旅游者、背包族旅游者和自驾车旅游者的需求。

天关石柱城郊休闲旅游区:以天关山省级森林公园为核心,包括罗阳镇、岭北乡、仙稔乡和碑排乡、司前镇的部分区域。以山城风光、山地森林、花卉果品、民俗风情、宗教文化为特色,开发成一个以休闲度假、会议、生态旅游为主的山城综合旅游区。“十一五”期间,以野营活动、公园休闲、农家乐园游、农艺观赏游、健身娱乐游、科普教育游等专项旅游活动的项目开发建设为主,以满足罗阳地区居民和周边城镇、邻近省市市民以及来往旅游者开展以回归大自然为主题的需求。

飞云湖休闲度假区:该区由珊溪水库的建设形成,处于一些贫困乡镇的中心位置,以飞云湖的湖区为主体。集湖光山色秀美、民俗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捷等优势,是理想的休闲度假、避暑疗养、观光旅游胜地,更是“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做好规划,引进实力雄厚的投资商开发建设、策划、包装好飞云湖岛区项目。在司前镇举行八宝灯、龙凤狮子舞、泰福马灯、兰花灯等地方舞蹈表演,开展唱山歌、驯牛、婚嫁、祝寿等民俗活动。把该区建设成为我县的旅游扶贫开发区。

乌岩岭森林游览区:该区由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山清水秀、盛夏无暑、莽林壁松、鸟语花香。其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重要的“生物种源天然基因库”,也是目前我县唯一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一五”期间,将其建成一个集科学考察、科普教育、森林探险、休闲避暑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观光度假旅游区。

(二)以结构调整为龙头,构造*旅游大产业体系

围绕旅游产业“六大要素”,强化旅游业的关联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发适合21世纪人类追求的新型旅游产品。通过吃、住、行、游、购、娱的配套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我县交通、电力、通讯、城建、餐饮、传统工艺品制造业、建筑业等产业的发展;从满足人们不同消费需求出发,积极开拓民族民俗风情浓、休闲性好、文化底蕴深、参与性强和“新、奇、险、特”的旅游活动,如乡村旅游、度假旅游、双休旅游、艇船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探险旅游等,不断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推动旅游产品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

把旅游产业发展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系列。一是弘扬传统工艺,以玩具、石雕、竹木制品、传统农家用具等产品为开发重点,形成具有丰富文化底韵的传统工艺品系列。二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突出纪念性、珍藏性、灵巧性、创新性,做好小产品、大市场这篇文章。积极开发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商品系列,如廊桥模型等纪念品,以及经过雕刻加工的银矿石、叶腊石等特色旅游商品。三是充分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围绕知识性、可读性、纪念性,开发游客喜闻乐见的新闻图书、影像出版物系列。四是利用环境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山货产品、农家产品、绿色食品等,拉长产品加工链条。五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偶戏、斗牛、畲族歌会、舞龙、舞狮、舞灯等艺术精品系列。六是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如仙居果品节、国际廊桥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七是大力开展大众性文体娱乐活动,如水上游乐、攀岩等。八是建立多样化现代文体娱乐设施和机构,如文化宫、木偶戏院、斗牛场,娱乐宫、体育场、室内健身房等。

(三)以强化促销为突破口,营造*旅游大市场格局

首先要强化旅游形象的整体设计,要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通过独特的创意,精心策划出鲜明的旅游口号和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使我县的旅游景点尽快走出全省,叫响全国。

其次要狠抓旅游促销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采用电影、电视、光盘、图书、网络等多种形式,实行*总体形象宣传与景区、景点宣传相结合,政府机构宣传和企业促销相结合,传统促销方法与高技术网络促销手段相结合,使*旅游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起富有强吸引力的品牌形象。

其三要策划实施若干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活动,不断将旅游精品推向全国和世界。

(四)以实施“四大战役”为重点,创造*旅游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1、抓好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环境质量,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加快旅游景区、景点质量等级评定步伐,进一步规范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到2010年,争取80%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上等级。

2、加快星级饭店评定步伐,促进旅游服务设施全面“升级”,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十一五”期间,星级饭店评定要以每年20%比例递增,到2010年,四星级饭店达1家,三星级饭店达6家,星级饭店总数达到15家以上;规范旅行社管理,促进旅游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提高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效益。“十一五”期间,国内旅行社增长到8家。旅游车船公司在“十一五”期间,也要在1家的基础上,增至5家。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队伍。发展旅游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强旅游队伍建设。一要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到2010年导游人员要增加到100人以上,其中中级导游人员要达到5%。二要采取送出去、接进来的办法,将现有人员送到专业旅游学校或大专院校的旅游专业学习深造,同时接收部分旅游专业毕业生,培育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三要加强旅游科学研究,造就一支适应我县旅游大发展的专业队伍。

4、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化进程,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网络。2010年前完成旅游系统区域网建设,逐步建成全县旅游行业信息网络系统,推进与国内、国际网络接轨,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化发展,积极运用现代化电子商务管理手段,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进程。

四、*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涉及到多种行业,它的发展能促进、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受到相关行业的制约。要实现旅游业的发展,光靠旅游行政部门是很难以完成的,必须在政府的协调、干预下实现各部门协同作战。*在旅游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更有必要实施政府主导战略。为此,一要引导树立旅游第一产业意识,强化政策导向,研究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二是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扶持政策,加大旅游投入,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三是做好旅游发展规划的完善和实施工作,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上做到先规划后开发,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保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四是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重点抓好旅游规划、研究制订政策、旅游整体形象塑造和行业管理等,各乡镇要建立健全风景旅游管理所(站),改变政出多门、各部门职能重叠交叉、相互牵制的状况。

(二)积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为各类旅游企业注入活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推动全县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确立企业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一要打破政府包揽过多、市场准入障碍重重的状况,在旅游发展的政策法规指导下,放开旅游市场。二要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组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跨国界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条件成熟时,包装上市,广泛融资。三要改善旅游企业的经营环境。合理运用旅游区票价调节淡旺季的游客流量。要对国内旅行社开拓业务给予奖励和更优惠的政策。四要在有利于加强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将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组建具有特许经营权的经营管理公司进入证券市场融资。

(三)加快旅游业投融资机制创新

要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规模,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建立多渠道筹资发展旅游业的市场机制和投融资机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突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等界限,采用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资金加快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的开发。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共同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放宽政策,发挥政府的投资引导作用,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业。政府投资重点是关系全县旅游业发展大局和整体效益的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四)科学地开发利用氡泉资源

氡泉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也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主要资本和期望所在。根据度假旅游市场和产品的发展趋势,科学地开发利用稀有的温泉资源,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充分借鉴珠海御温泉、云南温泉的成功经验,切实做大做强氡泉品牌,使其成为国内外有名的温泉接待服务中心和重点旅游集散地。

(五)加快旅游业创新体系建设步伐

坚持以观念创新促体制创新,以体制创新促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建立符合*实际的旅游业发展创新体系。一要在全县各行业中树立符合时代特征和市场潮流的旅游产业观、资源观和发展观,用新的思维认识旅游业、开发旅游业、管理旅游业,提高全县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水平,为高水准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精品打好基础。二要深化体制改革,勇于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富有生机的营运机制,为旅游业的发展构建体制保障。三要遵循旅游经济运营的规律,加强行业现代化管理,使之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四要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旅游,促进*旅游业向现代化迈进。

(六)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为旅游企业搞好服务;城市建设要强化旅游意识、生态意识、园林意识、环境意识,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以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动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加快“两大区块、六大功能区”之间的旅游专用道路建设,通过开通旅游专线,实现快捷、舒适、安全、方便旅行;要进一步加快地方旅游规范性优惠文件制定和配套制度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管理,积极培育和完善旅游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整顿市场秩序。对于旅行社、旅游星级宾馆、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定点饭店和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要按照旅游行业一系列标准,强化监督管理,使其真正面向市场、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在竞争中求效益、求发展。

(七)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方针,理清旅游资源“家底”,建立旅游资源信息库,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序列,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执法和行业管理,强化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与监督,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