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人口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15 04:53:00

导语:关于农村人口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农村人口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研究

序言:“城镇化”这一概念最早于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A.Serdad在著作《城镇化的基本理论》中提出的。按照其定义,除了农村居民点外,镇及镇以上的各级居民点都属于城镇地区。通常所谓的城市化认为是通过社会生产力变革引起的,社会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思想观念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演变,取终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间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人口、产业、资本集中过程,其中人口的集中是最基本特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因素影响,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城乡差别不断扩大,我县农村人口不断外迁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乡镇。“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语),人口向城市流动是必然的方向,为切实把握*农村人口转移和城镇发展现状,科学管理、有序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促进城镇发展,本文作浅显研究。

一、*人口转移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1)*农村人口转移现状。*县地处浙南山区,交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1984年先后被列为省级和国家级贫困县,1997年实现基本脱贫,*年实现全面脱贫,但仍属全省25个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主要集中于农村,贫困的主要根源在于人多地少和恶劣的环境。农村贫困和对城市预期收入成了农村人口迁移的强劲的推动力。在*农村人口的迁移已有悠久的历史,最初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出现,经历了从自发、无序、小规模的民间个体行为逐步走向自觉、有序、有计划、有规模的政府行为,从单纯向外输出到内聚外迁相结合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养家糊口为目的的季节性外出型转移。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前,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并未显现,但是农民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土地并没有使他们实现富裕,微薄的收入使一些家庭难以糊口。为了谋生,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只得在农忙之余外出赚钱。这些劳力外出带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分散性,主要以能工巧匠为主,如泥水工、篾匠、打铜工、弹棉工等等。

第二阶段,以脱贫为目的的常年外出务工型转移。自改革开放至上个世纪90年代,各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受地域条件限制,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就地务工甚少,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就业和日用消费品供应日益纳入商品化轨道,城乡之间收入水平差距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大,促进农民向外转移。这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村人口转移明显增加,大量农民纷纷走出山门到外地打工。这一时期主要以泥水刀、裁缝刀、理发刀“三刀”为主,尤其是泥水刀建筑劳工为主,据统计,1990年,全县建筑劳务输出1.21万人次,总收入3582万元。还被国家建设部、农业部、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批准为全国建筑劳务基地县。

第三阶段,以致富为目的的经商办企业型转移。部分劳务输出人员在城市从事各种工作,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增强了商品经济观念,同时也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了一定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开始从以出卖劳力为主务工型向经商办企业型转变。他们通过亲帮亲,邻带邻,带动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农村人口群体带动型的转移模式。据不完统计,目前全县外出人员达8万多。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广东及浙江主要发达城市,从事服装加工、建材销售、茶叶销售、房地产开发、美容美发等等,年流回资金5亿元以上。

第四阶段,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的有组织型转移。为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县积极实施下山脱贫工程和农民知识化工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实现农民异地发展和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实现农村人口快速迁移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政府行为。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的“对极少数生存和发展条件特别困难的村庄和农户,实行开发式移民”的要求,于1995年6月制定了《*县下山脱贫实施办法》,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的原则,全面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下山脱贫工作,1995年-*年,全共实施下山脱贫点建设219个,转移农户8869户,人口37021人。*年,为切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了“农民知识化工程”,在全县搭起一个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的培训平台,成效显著。*年培训人员5867人,组织输出就业农民3812人;*年组织输出就业农民7551人。

(2)制约农村人口转移因素。近年来,我县农村人口转移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我县农村人口转移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人口的有效转移,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战略方针,轻纺工业和第三产业相对滞后,提供的就业岗位少,难以满足城乡就业的需求。资金的原始积累采取“以农养工”的方针,用“剪刀差”等办法,从农村抽走资金,用于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而对农民,采取行政手段,实行严格的城乡隔离政策,形成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把农民关在城门之外,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低效率劳动,致使大量的劳动力长期封闭在农村,不能流动,阻碍农村人口的转移,制约城镇发展

二是农村人口素质影响。我县农村人口素质较低是影响农村人口有效转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更加制约了劳动力转移带来人口规模转移。据调查,目前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外出总劳动力的52.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7.3%,其中高中以上仅5.4%,大中专以上仅占0.85%,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更少。低素质的劳动力难以胜任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劳动技能的工作岗位,只能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低的行业。同时我县农村中就业观念落后,竞争意识薄弱也制约农村人口转移。我县农民对城市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岗位不能胜任,但对工作时间长、收入低、体力型特别是苦、难、累、脏的工种又不愿干,宁可在家闲赋等待就业机会。另外*人在外就业大多通过亲朋好友帮忙介绍,相当部分人观念落后,缺乏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上岗的勇气和耐心,丧失了一些合适的就业机会。

三是户籍和土地制度的制约影响。现行户籍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制度的约束下,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待遇,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小孩就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使他们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无法在城镇长期稳定就业,形成回流。另一方面,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联产承包的实施中,土地基本是按人头平均分配,且土质肥瘠搭配,按人头平均的。在农村无论是做工,还是经商,都平均分配一份土地。现行土地制度的非流动性制约了城镇合理布局、规模的扩大和农村人口的转移。

二、*县城市化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1)*城市化发展现状。1998年12月十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战略决策,1999年我县委十届五次全会扩大会议上提出,发展我县经济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发展效益农业,二是旅游开发,三是推进城市化。近几年来,我县掀起一个推进城镇化的建设高潮。从*县城镇发展进程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从纵向看,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吸纳农村人口转移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年*县城镇常住人口为78704人,城市化水平为28.1%,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城镇人口增加了39148人,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5.3个百分点。全县建制镇从1990年6个增加到*年11个,增加5个。近几年来,各主要乡镇开发小区、下山脱贫小区以及水、电、路等城镇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建成了罗阳北门洋开发区、马头岗下山脱贫小区、桃花园安居工程、泓文花园、鱼塘开发小区、司前峰门整乡搬迁工程、雅阳和平洋下山脱贫开发小区、仕阳上沙江下山脱贫小区、筱村溪滨下山脱贫开发小区等一批小区,开工建设罗阳城东住宅小区、西门商住小区、新城区;建成了52省道*段工程、珊溪水库库复建公路、三插溪一、二级水电站、洪溪一、二级水电站、仙居水电站、110Kv雅阳输变电工程、35Kv泗溪、彭溪输变电工程、职业成人教育中心、七中高中部、新城小学、育才中学、邮政大楼、电信大楼,开工建设58分泰线改建工程、新城大道、泰一中迁建等一批工程,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吸纳人口能力进一步增强(具体详见1990-*年主要城镇常住人口变动情况表1)。

从横向看,*各镇城镇化水平不均衡,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差距。九十年代以来,*县集镇建设快速发展,强化了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各镇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发展不均衡。在11个建制中,县城罗阳镇最高为87.9%,百丈镇最低仅为13.4%。近几年,我县积极推进城镇化的重大发展战略,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来抓,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市各县(市)相比差距比较明显,*年*城市化水平28.1%,仅比洞头高2.8个百分点,但比全市平均水平低了23.4个百分点(详见温州各县。

(2)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行政区划制约。*人口34.7万人,设36个乡镇,532个行政村(未调整前),平均每个乡镇面积48.9平方公里,人口9647人。在36个乡镇中,2万人以上的仅有3个,1-2万人的有7个,5000-1万的有15个,5000以下的有8个,其中3000人以下的有3个。行政区划导致了各乡镇在发展过程各自为政,难以协调。

二是产业制约。我县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几个建制镇几乎没有严格意义的工业,集镇中的居民大多依靠农业而生存,这些乡镇并非是由人口、资金、资源、信息等生产要素经市场调配而成的集镇,更多的是因为行政的原因而设置为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城市功能薄弱,集镇自我吸纳发展与辐射功能尚未真正形成。

三是资金制约。城镇建设需要巨额资金,道路、桥梁、供电、供水、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多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我县本身就是欠发达地区,资金捉襟见肘,完善公共设施的成本,地方政府和群众的财力难以承受。

四是政策体制制约。由于现行财政政策、户籍制度、土地政策、社会保障制度、计划生育政策等配套改革的滞后,也制约了城镇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人口转移推拉因素分析

(一)农业增潜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农村自然条件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推力。

1、传统农业增潜空间十分有限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以粮经比例、种养比例调整为重点的平面式结构调整已基本到位,农产品价格已呈下降趋势,进一步挖潜的余地已十分有限。农业结构调整,促使农民什么赚钱种什么,局部范围内或短期内可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合成谬误(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极容易导致结构趋同,增产不增收。同时农业产业化要求产、加、工一条龙,但由于企业与农业生产者有着不同的利益导向,合同或协议的约束力不强,很难成为利益共同体,也很难促进农民增收。从33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调查资料显示,*年全县33个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85元,其中农业收入为385元,仅占农民收入的15.5%。

2、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压力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效益农业发展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实现规模化经营。但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人口众多,土地超载严重。*年底,全县总耕地面积14万亩,农村人口30.13万人,人均耕地0.46亩,比全国平均数少0.94亩,随着旅游业发展、生态县建设及部分土地抛荒,部分土地退出农业种植,预计全县维持在11万亩左右,而全县农村实有劳动力16.6万人,外出劳动力6.2万人,剩余10.4万人,人均劳动力耕作效率仅为1.1亩,参考温州市耕作效率(5-7亩),并考虑*山区实际,确定*的耕作效率为2.5亩,则仅需劳动力4.4万人,剩余劳动达6万多人。同时我县大多部分农村人口生活在边远山区,行路难、就医难、孩子入学难等情况比较严重。

3、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我县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不断调低,二、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到*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6.6:33.6: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