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保险欺诈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8-14 05:39:00

导语:关于养老保险欺诈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养老保险欺诈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养老保险中出现一种新动向,就是欺诈骗保。从全国各地曝光的社会保险欺诈行为案例来看,这种欺诈行为呈上升趋势,而且手段呈多样性,这对于本已不堪重负的养老保险基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些欺诈行为引起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高度警觉,这一毒瘤严重危害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与运行。笔者认为,当前产生养老保险欺诈行为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因素。

(一)社会因素: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上一些人经不住诱惑,做一些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之事。贪欲之心不断膨胀,违法乱纪欺诈行为侵蚀着社保基金。过去只在商业保险行业中发生的骗保、骗赔等商业保险欺诈惯用手法,亦逐步侵袭到养老保险中来。因此,有意无意中把养老保险基金当作了“唐僧肉”,有些人抱着“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的心理,挖空心思钻管理上的空档,侵占社保基金。

(二)企业因素:当前,仍有许多企业对社会保险认识不够,光考虑自身利益。忽略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企业员工利益与企业自身利益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企业法人代表对参保的抵触,就是参加社会保险却恶意少报瞒报企业缴费工资和参保人数,隐瞒参保职工身份,少缴、漏缴、拖欠养老保险费。从而造成养老保险基金在征缴过程中的大量流失,这也属于欺诈手段。

(三)人为因素:有许多企业职工仍还没有认识到参保的重要性以及给自身带来的好处,只顾眼前的利益,加上企业不愿给职工参保所作的负面宣传影响,使得一些工资偏低、生活困难的职工对参保有抵触情绪,反而帮企业想办法逃脱参保,并且有这种意识和行为的人,在外资和私营企业中具有广泛性。在支付养老金方面,退休人员死亡后,其遗属冒领养老金欺诈行为极为严重。近几年,各地社保经办机构虽然加强了管理,每年对退休人员开展一次生存状况验证工作,但由于时间差等局限性,如果有的退休人员在某月份做完生存状况验证工作,次月就病故,他还可以继续冒领退休费一年,甚至时间更长,直到下次生存状况活体验证为止。在调研中发现,退休人员死亡后其遗属多领2—3个月退休费现象较为普遍,在外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就更难及时掌握信息。

笔者认为,预防或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欺诈行为的对策是:

1、大力开展社会保险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和宣传部门以及新闻媒体要实行部门联动,做好宣传,要让全社会都明白,维护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预防社保欺诈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涉及广大参保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是退休人员的活命钱;并对冒领养老金等欺诈行为进行曝光,让具有欺诈行为的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的监管。要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对企业上报的职工工资总额和参保人数有少报瞒报行为的,每年开展一次专项审计,发现有欺诈行为的要补缴外,还要罚交滞纳金。要发挥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街道各社区工作人员的作用,让基层工作人员在辖区内对领取养老金的人和事实行监督,发挥“社保侦探”的作用,对举报有功者给予奖励。

3、规范管理社会保险经办工作。一是要规范企业社会保险登记和申报缴费关,凡是企业上报的工资总额和参保人数,业务经办员都要认真审核,严防企业少报瞒报缴费总数。二是要规范职工办理退休审核和待遇审核,必须建立由经办业务人员、审计稽核员、分管领导三人共阅需办退休人员档案,对疑难问题共同商定是否符合办理退休条件。预防因人情关系为人提前办理退休欺诈行为。三是在费用支付上形成岗位相互制约,具体流程是:经办员制作台帐,审计稽核员稽核,分管领导检查把关,局长签发执行,确保每支出一笔费用都真实可靠。

4、对欺诈行为实施惩罚。只要管理到位,对违规违法以及欺诈行为问题毫不手软,要让那些想少缴瞒报的企业,没有空子可钻,使那些想贪想捞的人枉费心机。对欺诈行为已造成事实的案例,小的由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处理,对严重违反了国家关于社会保险费征缴发放的有关规定的,要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对企业和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理;对冒领退休费数额特别巨大的,要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