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劳动力市场考察的思考
时间:2022-08-14 05:38:00
导语:浅谈关于劳动力市场考察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劳务用工需求呈迅猛增长之势,我县企业招工难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块短板。而*、*、*等省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是劳务输入的重要来源。为搞好劳务输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我县组织考察组赴*省、*省、*省考察并有所收获。
一、*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务输出状况
1、*省劳务输出现状。*省国土面积17.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93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9%,属高原山地、丘陵地带,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81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7元,全省劳动力资源2460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1000万人,约有360万人在外务工,每年劳务输出约80万人,主要劳务输出市县有贵阳市的开阳县、修文县、熄烽县,黔东南州的天柱县、黄平县、锦平县,毕节地区的金沙县、威宁县、黔西县等,如开阳县有43万人,外出务工有12万人;修文县有32万人,外出务工有8万人;黄平县有36万人,外出务工约10万人。*省劳务输出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分布看,到沿海及大中城市打工者居多。主要分布在珠江、长江三角洲地区,如广州、深圳、福建、上海、浙江等地,年龄多为40岁以下。*外出务工人员吃得苦,不怕脏、不怕累,只要工资待遇能上,对工种不挑剔,因此,不少沿海地区的市县由市长、县长带队到*省考察劳务情况,搭建劳务合作平台。二是从工种看,技术含量较低。*外出打工人员中,约有55%的人员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如电子、制衣、纺织等制造业,约有40%从事建筑业。三是从收入看,人均年收入9000元以上的打工者居多。具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青年务工人员,从事建筑业的人均年收入在1*元以上,从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年均收入约为8000元。四是从组织形式看,外出务工渠道主要有劳动保障部门组织输出、能人带动和自发外出三种类型。劳动保障部门有组织输出的较少,通过能人带动和自发外出的较多,劳动保障部门每年组织输出约占20%,能人带动约占30%,自发外出约占50%左右,他们靠“亲帮亲,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打工。
2、*省劳务输出现状。*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45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3.4%,属高原山地,*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42元,劳动力资源2980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1100万人,约有160万人在外务工,每年劳务输出30—50万人,主要劳务输出地有昭通市、大理州、保山市、丽江市、楚雄市等,如保山市人口300万人,外出务工的有30多万,大理市人口400万人,外出务工约20万人,昭通市的镇雄县人口132万人,外出务工约19万人。*省劳务输出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丰富,但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吃苦能力不强,气候要求较高,既怕热又怕冷,走出去、求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二是在广东、浙江、上海、福建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等邻省务工的人员比重较大,主要是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毗邻省份较近且生活环境相近。三是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工业和餐饮服务等行业。四是男性外出务工比例较大,在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比例占80%左右,女性比例占20%左右。五是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引导不够深入。该省劳动保障部门基本上是*年才开始组织劳务输出,组织输出量极少,不足总数的10%,大都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出去的,打工场所不固定,收入不稳定。
3、*省劳务输出现状。*省国土面积4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750万人,属高原和盆地地貌。*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83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3元,劳动力资源5890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2600万人,约有1200万人在外务工,每年劳务输出120万以上,主要劳务输出地为达州市、南充市、广安市、资阳市、金堂县等,如达州市人口640万人,外出务工约100万人;南充市人口720万人,外出务工约110万人;金堂县人口84.5万人,外出务工约16万人。*省劳务输出的主要特点:一是起步早,提升快。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跨省输出,90年代初劳动部门就派人到广东开展劳务输出工作,与用工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劳务合作关系。二是规模大、分布广。常年有1000万以上人员外出务工,全国各地均有*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北京、新疆、吉林、江苏、上海等地,同时还有外派到韩国、日本、德国、沙特等国务工。三是情况明、信息畅。该省大部分县已开展劳动力的就业实名制调查,将劳动力年龄、文化程度、技能特长、务工状况、培训意愿、就业意向等信息分类造册,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四是重培训、强素质。注重农村劳动力就业前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培训新增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向前延伸至初三、高三毕业生,同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开展缝纫、家政、电子等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因此,不少沿海地区到该省招工的月薪报价在1000元以上,有的达1500元,甚至*元以上。
二、外出打工人员的愿望和要求
通过与三省部分劳动保障部门及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人的座谈、交流,他们普遍反映,外出务工者打工存在“五怕”,哪个地方能解决他们的“五怕”,哪个地方就能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这“五怕”是:
1、怕工资待遇低,打工无钱可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是打工者外出打工的根本动力。随着物价上扬,生活上升,一些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打工者,认为每月工资六、七百元,除生活开销外,几乎无钱可赚,因而造成打工不稳定。他们希望工资待遇适中,打工有钱可赚,能养家糊口。
2、怕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合法权益无法保障。据了解,*、*外出打工人员中,60%以上的人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资纠纷逐年上升,工伤事故、领不到工资等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打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他们迫切要求用工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依法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3、怕社会保险不落实,有后顾之忧。据就业部门反映,外出打工人员多数享受不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险,有后顾之忧,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有些用工单位不解决住宿,租房住又太贵,子女求学、医疗保健等又不能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也影响着他们打工的稳定性。他们要求用工单位依法为其办理社会保险,享受与本厂职工同等待遇。
4、怕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由于农村外出打工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多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又没有什么专业技术,因而大多从事“苦、累、脏、险”工作,且劳动时间长,加班加点多,安全、卫生状况较差,所得报酬又低,因而“人在曹营,心在汉”,有机会就想跳糟。他们要求用工单位在劳动时间、劳动环境等方面按照劳动法规定执行,保障他们的安全健康。
5、怕企业不讲信誉,不兑现承诺。据*省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外出打工人员反映,有的企业招工时讲得很好,工资高、福利好,但进厂后却与实际大相径庭。有的企业以按件计酬为由,基本达不到原来承诺的工资待遇。有的企业还扣压身份证,阻止人身自由。有的地方治安不好,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外出打工人员要求招工单位讲信誉、讲诚信,说到做到,不要开空头支票,欺骗外地打工人员。
三、做好我县劳务输入的工作措施
这次赴*考察是我县在外省开展劳务输入工作的探索和尝试,虽然时间较短,但收获颇多,尤其是该地区外出打工者的愿望和要求,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从根本加以解决,以促进我县劳务输入工作顺利开展。
1、适当提高工资待遇。企业要从根本上解决招工难问题,首先是适当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目前,劳务输出已由原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无序输出转为有序输出,劳动者不仅是为了看外面的精彩世界,还更注重打工赚钱,实现自我价值。国家劳动保障部调查证实,员工月薪低于700元的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因此,我们建议针织、缝纫、制衣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月薪应不低于750--800元(正常工作日),如生产旺季加班(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10小时,每月不超过26天)月薪不低于1000元,生产淡季无订单和检修停产时,有保底工资,且工资发放准时,不得借故拖欠、克扣工资。要改善务工人员居住环境,丰富员工生活,建立娱乐室,组织文体活动,让务工人员真实感受到企业有家的温暖,增强企业对务工人员的凝聚力。
2、保障用工者合法权益。企业招收外来工,应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以及劳动报酬等都要按照劳动法规定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要打工者缴纳保证金、抵押金、培训费、扣压身份证等。要对外来打工者实行贴心式管理,为他们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工作,实现企业和务工人员双赢。
3、给外来打工者市民待遇。劳务输入直接关系到我县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一些企业的生存,而劳务输入不单是劳动保障部门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由当地政府统筹协调。要消除一切阻碍劳务输入的制度性壁垒,制定吸引劳务输入者来我县打工就业的综合性优惠政策,给他们市民待遇,解决他们子女的求学、就医等实际困难,使他们融入当地居民,让他们“乐不思蜀”。
4、加强与*的劳务合作。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收集了*主要劳务输出市县劳动就业部门的联络电话、传真。劳动就业部门要加强同他们的联系,详细摸清县内企业的实情,选择一些信誉高、工作环境好、月薪和福利待遇较高的企业,统一制作企业简介和招工简章,向有意向的开阳县、禄丰县、大理市等市县传真联络,委托他们组织劳务,由我县企业承担路费,并邀请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来我县参观、考察劳务输入的有关企业。对有意向性的劳务输出地区,应经常沟通联系,互通信息,积极合作。
5、开启“返乡创业”工程。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外出务工人员约2.6万人,这些人都是熟练工。建议组织开展“返乡创业”工程,借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探亲的有利时机,动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组织部分招工难企业深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乡镇、村组召开劳动力招聘会,吸引在外务工的熟练工在县内企业务工。利用“阳光工程”、“下岗再就业工程”等载体,为本地企业定向培训一批较熟练的农民工。劳动就业部门要在全县开展劳动力就业实名调查工作,对全县劳动力资源进行全面摸底,收集劳动力年龄、文化程度、技能特长、务工状况、培训意愿、就业意向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分类造册,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及时向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劳动力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