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体制、 政策和措施研究

时间:2022-08-14 05:35:00

导语:浅谈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体制、 政策和措施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体制、 政策和措施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有机统一的,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和谐社会理论的出现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表明我们开始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重视经济指标的增长。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和谐社会:第一,人自身的和谐角度,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第二,人与社会的和谐角度,体现在利益分配和社会发展问题;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角度,即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

(一)“十五”期间*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

“十五”期间,*在“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工业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我省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定位探索:从农业核心定位到“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战略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二十年,全省发展战略一向强调农业,工业的核心地位一直没能确立,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末。

*年8月的井冈山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发展战略。此次会议的召开彻底结束了*紧紧围绕农业和资源做文章的思想,把*的发展思路从传统思路束缚中解脱出来,树立了兼顾农业和工业、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更为科学的发展理念,为*的工业化进程吹响了号角。

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进一步提出了“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劳动力输出基地、旅游休闲后花园)的战略定位,这是*发展战略举措上的又一个创新,它遵循产业梯度转移的经济发展规律和比较优势、可持续发展原则,从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的角度明确了*现阶段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途径和内容,表现了*在参与全球分工的渐进过程中,首先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接,甘当配角的姿态,规划了*有所作为的产业领域和产业发展层面。

在承接产业转移取得初步成效的情况下,针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进一步提出了“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具体实施方针,加快了体制对接、市场对接、产业对接和基础设施对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对接互动。尤其是,随着*工业化战略和大开放战略的实施,形成了“开放倒逼改革”机制,进而极大地促进了*的机制、体制和制度创新。

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战略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际的。几年来,在这种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工业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8.5亿元,增长23.6%,增幅列全国第三,中部第一;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49.2%。二是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指数提升到147.3%,创历史新高,比*年提高6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额突破百亿元,达到115.5亿元,比*年增长8.24倍。三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工业园区销售收入1520.4亿元,增长48.6%,创历史新高。工业化快速推进也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日新月异,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增长1.9个百分点,由*年的27.7%上升至*年的37%,初步形成以南昌为核心,以九江、赣州等中心城市为支撑,其他城市和县城为骨干的城镇体系框架。

2.增长方式探索:从粗放型发展道路到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多年来,*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全省的经济发展紧紧围绕资源开发和利用来做文章。如1985年6月省第八次党代会通过《*省1980—*年发展战略纲要》,将*的发展战略概括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振兴*经济”,提出要充分发挥地下资源优势,使*成为一个重要有色工业基地和建材基地,使全省的资源优势尽快转换为经济优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乡镇企业遍地开花,资源开发“有水快流”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导向。

但是,20年过去了,*并没能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建材基地,重要有色工业基地的地位虽然得以保持,但资源优势已是今非昔比。如煤炭资源,*曾有中国最早的现代煤炭工业——汉冶萍公司,改革开放后常年的产量维持在*万吨左右,除满足本省需求外还略有输出。但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产量已下降至1200万吨左右,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电煤的对外依存度高达80%。再如铜矿资源,虽有亚洲最大的铜矿(德兴铜矿),但贵溪冶炼厂所需铜精矿一半以上需靠进口解决,且本省矿山仅能维持20年左右的开采时间。

资源日益枯竭的现状让新一届领导班子陷入了深刻的反思,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把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要素贡献率上来,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在新思路的指导下,*在效益和质量之路上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年,*每万元GDP能源消费量由*的1108千克标准煤下降至966千克,其中每万元GDP耗电量由*年的1045千瓦时下降至960千瓦时,每万元GDP用煤量由*年的1232.2千克下降至1128千克,分别下降了12.81%、8.13%和8.44%。

3.发展模式探索:从“倾斜式”发展到统筹发展

以往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为“倾斜式”发展模式,即通过集中资源来发展国民经济中的某一个方面。“倾斜式”发展模式的优点很多,但也会造成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不平衡发展,产生“顾此失彼”现象。*的发展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如在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却忽视甚至牺牲农村的发展,等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委省政府意识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在发展模式方面进行了重大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和统筹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通过财政和信贷支农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人才引进、高校新校区建设、危房改造和减免学费等措施支持教育发展;通过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等等。如今,*经济社会各方面基本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局面。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加强,统筹城乡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全面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30条惠农支农政策,免征了农业税,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大面积实行“三奖一补”,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70.8亿斤,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量历史性的达到316元,人均总量达3263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此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技能培训“阳光工程”等的顺利实施,使农村面貌发生较大的变化,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五”期间,*在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中都有长足的进步。人才强省战略顺利实施,人才流进流出比由*年的1:7转变为*年的1:1.04;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建成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05个,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年的39.8%上升为*年的45.6%;教育事业迅速推进,在校大学生达到64.6万人,比*年增长348.6%,义务教育阶段普遍推行“一费制”,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救治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达到11个,202万农民获得就医补助;体育事业再创佳绩,*体育健儿在十运会上夺得12枚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

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特别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生态*”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1%,是全国的“亚军”。在发展方式上,*逐渐摆脱了传统发展模式,跳出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被列为全国首批8个生态试点省份之一,其中治湖治江治山的“山江湖工程”被联合国专家誉为跨世纪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4.发展主体探索:从国企独大到全民创业

*在发展主体上经历了一个“内在驱动——外力带动——内外并举”的过程。*年,*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7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3个百分点,列中部六省之首,国企独大的局面一直未有改观。*年,*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与周边省份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才意识到过去的发展思路过于强调依靠自身,没有处理好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重新认识到打开省门的重要性之后,*在十届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大开放主战略”,而且战略实施的效果非常显著。*年,*实际利用外资达24.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八,中部首位,有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在利用外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在吸引省外境内资金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由于在这段时期中,外部资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发展的主体是依靠外部力量,是一个“外力带动”的发展过程。

在“外力”推动作用不断增强之时,省委、省政府也充分意识到提升“内力”作用的重要性,在*年6月下发了《关于学习浙江经验,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水平,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要求全省干部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重点要学习浙江经验。但当时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如工业园建设、发展民营经济等方面。即便如此,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年,全省民营经济完成投资9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8.0%。

*年,*进一步认识到把群众作为发展主体,激发群众创新热情对一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全民创业”(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全民创业的提出体现了政府对可持续创新的认知升华,即只有激发出全民的创业热情,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环境才是一个地区不断创新的源泉。同时,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人的尊重,即依靠人的自身来解放和发展自己,依靠人类的智慧来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全民创业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

(二)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建设“创新创业*”为突破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创新是*在中部崛起的动力之源,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追赶,更不可能超越,*要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要在观念、体制、科技等各方面不断创新。全民创业是我省加快富民兴赣、实现中部崛起的又一个重大举措,通过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实现以创业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的良性互动。“创新创业*”的提出坚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切实把科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教育的优先发展培育造就一批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推进自主创新,推动全民创业。创新创业*的提出是以人为本在*现阶段的一个具体体现,其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建设“绿色生态*”为突破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自然界的变化反过来又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讲可持续发展,只顾对自然无限制地索取,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方式,必将严重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和混乱。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确保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

绿色生态环境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真正落实到每一项决策、每一项规划、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举措中,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行动和工作中,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绿色生态*”建设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了全民节约和全面环保意识,以加强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切实保护和发展好*的青山绿水,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并举,以建设“和谐平安*”为突破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决不是单纯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发展应当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上,落实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进步的目的。就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说,第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经济应该优先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也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提出相应的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社会是一个整体,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脱离社会发展而孤军独进,必然要求社会发展与之相配合。社会发展既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也可以满足经济发展本身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所以社会发展了,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如果社会发展滞后,不能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或使经济畸形发展。第三,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因为发展生产和一切经济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平安*”坚持了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坚持用发展、改革和创新的办法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以扩大就业、调节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丰富文化生活、建设民主政治等为重点,突出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最终达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年,我省深入贯彻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一方面着力抓好“十千百亿”工程,在经济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八个方面的民生问题,受益人次达到数千万之多,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实效。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

(一)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中外历史发展的事实都证明,制度安排的合理公正与否必然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否紧紧相连。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一些游戏规则;或者,更正确地说,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相互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与经济行为。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如各种成文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契约等。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在制度构成中,正式规则是至关重要的,是人们等价交换或互利合作的基础,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础;非正式规则对正式规则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良好的制度对于社会和谐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其一,制度的规范功能。在一个竞争开放的现代社会中,透明公正的制度可以为竞争主体确定竞争规范,从而减少人们行为预期的不确定性,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为社会带来增值性利益。正因为如此,制度主义者认为,现代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服务就是通过提供优良的制度尤其是政治和法律制度,来为行为主体确定行动的边界,确定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制度这个公共产品的品质好坏,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其二,制度的凝聚功能。制度背后无疑都承载着特定的精神观念与意识形态。因此,一个得到贯彻的良好制度的背后,本身就反映着社会共同体成员对某种价值观念的承认与尊重。长期的制度化社会行为的结果,必然将增进社会共同体成员的精神凝聚力,从而使社会不至于呈现一盘散沙的状态,共同的精神价值信仰将大大增强社会在面临危机和挑战时的能力。其三,制度的协调功能。就制度产生的直接原因来看,归根结底是为克服社会生活中大量的反复的经常性的冲突而产生的。事实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常常也是如此。只要制度有效,没有什么特殊矛盾和冲突不可以化解,反之,一个失效的制度安排,则不仅无助于冲突的解决,甚至可能恶化冲突。某一社会领域中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协调关系,那么这个社会领域的社会秩序不可能呈现和谐状态,只能是紊乱不安,甚至动荡冲突。而当某一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协调关系,使某些社会行动违背制度的制约而发生种种矛盾,但是协调的制度关系终能约束矛盾的行动使之在有序的状态下得到缓解,使社会领域中的社会秩序仍然可以呈现为和谐状态。从这个意义上看,构建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要以一个有效制度安排来调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我们研究*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要更多地从制度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来考虑,从建设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来考虑。

(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方向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目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由社会变动所伴生并已招致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强烈不满的甚至引起公愤的问题。特别是权力致富、贪污腐败、非法牟利、黑社会和恶势力等。二是由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人民生活中业已引起广泛关切的紧迫问题。包括就业问题,失地问题,失业、下岗和社会保障问题,“看病贵、看病难”和“上学贵、上学难”问题。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带基本性,并将在长时期发生深刻影响的重大矛盾。比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等等。四是近三十年来偏重经济发展,造成社会发展、文化建设、道德规范建设不同步,产生社会矛盾。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城乡、地区、个人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化问题;二是社会经济转型期由于利益关系变化所引起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前一个是公平问题;后一个则是正义问题。因此,在我省社会的现实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一方面必须不断健全社会公平的保障——利益均衡的制度;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完善社会正义的形式——权利保障的制度。只有在利益均衡、权利保障的制度机制科学配置和有效运作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推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1.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利益均衡机制

和谐社会建设的逻辑表明,发展中的利益均衡对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利益均衡的社会状态绝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因为利益均衡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是政府公共政策的结果。就此而言,利益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性质。现代政府对利益关系的整合过程,实际上是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进行的利益博弈,亦即通过相互交换或讨价还价而实现利益均衡与妥协的过程。社会中的利益均衡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而形成的。利益均衡的实现将在两个维度上获得实质性效果:一是社会各个群体都会以某种形式对当前阶段新的利益制度予以确认和维护,以此形成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二是国家权力不仅受到各个利益群体的有效制约,而且政府也从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了更大的执政合法性。于是,不仅仅是各个利益群体都不会轻易地去破坏这种均衡,而且政府也更加愿意担当创新制度的供给者。这种博弈和制衡不但在客观上形成了利益均衡的重要机制,而且将成为社会和谐与体制维持的重要条件。在一个承认利益矛盾的社会中,注意协调利益关系和缓解利益矛盾,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在这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制度安排,使社会各利益群体实现制度化和合法化,进而为和谐与稳定的社会公共秩序奠定基础。

2.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关键是权利保障机制

现代社会,权利已成为表达人们利益和需要的最基本、最具体的方法和手段。权利保障的程度,通常也就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和谐程度的基本标志。由此可见权利保障机制的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健全和完善权利保障机制,涉及到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主体素质、利益表达结构、社会的权利意识状态等许多方面。政治体制是权利保障机制的组织和制度基础,在根本上决定着权利保障机制的作用范围和有效程度;司法制度包括司法官员的素质构成了权利保障机制的核心,体现着权利保障机制的性质,也决定着一个社会权利保障的实际状况;社会中的利益表达结构是权利保障的动力和压力机制,它反映了社会对权利保障现状的态度;而社会的权利意识则构成了权利保障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观环境和主观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权利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健全,往往在现实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由于权利保障机制涉及到利益分配、社会正义等社会秩序的基础问题,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便显得极其重要,特别是对转型期的社会。因此,必须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我国政治系统的权利保障功能。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

前面已经提到,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和权利保障机制,而这两种机制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她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另一方面她和其他制度一样,具有制度变迁的品格,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纵深发展甚至会不断演绎。因此,当前*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在大的发展方向下,立足我省的实际,完成制度建设的阶段性任务。从我省各类社会矛盾的角度看,现阶段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体现在两个方面。

1.经济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任何一种社会,都要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作为社会形态的社会,是这样;作为社会状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这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也不可能构建和谐。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

加快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要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关健还要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因为经济发展将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加充实的物质保证;经济发展将创造更多公平发展的机会,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经济发展将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和谐的条件,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提供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是逐步走向经济愈益发展、文化愈益繁荣、民主更加健全、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的社会,必将是全面进步、更加稳定与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最理想状态就是生产力极大提高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既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同时也明确了经济发展的目标。从社会进步的总体进程来认识,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目的所在,经济发展仅仅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过程,经济发展要通过阶段目标来体现,要落实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

目前*已处于经济起飞到加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一过程正给*带来较长期保持经济快速的巨大机遇,并且呈现出新的增长态势、新的增长空间、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发展理念“四新”发展趋势。新态势:*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步入新一轮上升通道。新空间:全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带动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快速升级,进而拓展了广阔空间。新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全省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增添了经济增长新动力。新理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能力大为提升。在这一良好发展趋势下,要将潜在生产能力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关键在于消除制度约束,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产业核聚变,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制度创新的重点是:

第一,培育完善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加快各类、各层次的市场建设,培育成熟完善的市场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经济提升的重要前提。一是要加快有形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健全以矿产资源、土地、粮食等对*发展极为重要的稀缺性、独特性和战略性资源市场;二是加快无形市场的建设,如加快以金融产品创新为主的资本市场,分层次的产权市场,以及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的建设,使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充分、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健全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一是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其重点是鼓励竞争,防止垄断。建立假冒伪劣、侵害知识产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预警报警机制。另一个重点是建立国民经济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对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数据的分析、预测,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和即将出现的问题,为政府调控提供依据;二是健全市场调节体系,运用规划、财政、金融、投资、价格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增长;三是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特别是要从与民争利的经济领域彻底退出,担负起“守夜人”的角色。

2.社会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是有限的,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自动导致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市场机制要取得成功,需要有适当的公共政策。市场机制的深远力量必须通过创造基本的社会政策来补充。基于对市场机制缺陷的认识,通过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干预,抵消或减弱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社会不公和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必要。因此,构筑和谐社会坚实的社会基础有赖于完善的社会政策安排和设计。

如果说经济政策侧重于经济效益和初次分配领域,体现社会公正的机会平等和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那么社会政策则是侧重于再次分配领域,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社会公正下的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规则,体现公正的基本权利保证的规则和公正的社会调剂的规则。对于一个健全的现代社会来说,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缺一不可。如果只是强调经济政策而忽略了社会政策,那么,这样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健全的社会,而只能是一个少数人受益、多数人的生活水准无法得到保证的病态社会,是一个社会焦虑不断加重、社会问题迅速增多、社会整合程度不断降低的低质量社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公正的社会政策,那么,这个社会必然会因民生问题无法得以保障而出现大量的社会问题,其发展的整体质量及可持续性都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社会政策作为一种在国家公共责任的基础上,公平分配财富,缩小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阶层差距,消除人们对生活的不安,增进全社会幸福感的政策最终目标指向社会公正,其关注的领域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内容。这些领域在我国被称为社会事业,属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公共性是社会事业的本质特征。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突出地表现在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上升与各级政府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且配置失当形成构建和谐的矛盾,因此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只有社会事业得到较好的发展,才能较快地积聚和提升人力资本,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正因为如此,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事业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建设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卫生保健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总体目标,加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发展政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提升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逐步有效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着力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把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民生问题作为首要任务。要从保证城乡居民享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基本权利出发,切实加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共文化、计划生育服务、社会救助等基本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于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基本服务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的同时,积极发展经营性产品和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第二,促进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把加强农村和基层社会事业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要推进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平等与机会均等,特别是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社会权益。要努力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扩大公共财政和各种社会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推动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坚持以规划为龙头,重视社会事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发挥规划在优化资源配置,统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科学规范、导向作用。

第三,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把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发展动力。要确立政府在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避免发生缺位、越位、错位,特别是要逐步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关系,进一步明确相应的责权。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与措施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实现人与人及人自身的和谐,它是实现社会总体和谐的基础,人自身的和谐包括思想的和谐、心理道德的和谐、发展能力的和谐三个方面;其次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再次是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它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核心,只有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发展,我们的每一个公民都具有平等的人格、权利和机会,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人与社会和谐的愿望必然达成。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措施,主要是从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入手,力促实现“三大和谐”。

(一)打造先进的“蓝领”输出基地,提升创业、就业者的竞争能力

通过打造“蓝领”输出基地,提升劳务输出人员素质,既可以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也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打造先进的“蓝领”输出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的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名列全国前三甲,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为“蓝领”培养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二是*是劳动力输出大省,每年有近600万人外出务工,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打造“蓝领”输出基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逐渐完善。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的劳务品牌在全国已小有名气,但要称之为先进的“蓝领”输出基地尚有不小的差距,必须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1.大力支持民办职业教育有序发展,构建“蓝领”摇篮

打造先进的“蓝领”输出基地,必须鼓励并支持民办职业教育有序发展,充分发挥民办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

(1)为民办职业教育创造更好发展环境。继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兴办、支持和赞助职业技术教育。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创造更加公平的政策环境来扶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给予民办职业教育与公办职业教育一视同仁的支持。特别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民办职业学校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并在税收、贷款、土地征用、建校场所、师资设备、就业安排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2)改善政府对民办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要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从而努力实现职业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增强学校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同时,政府管理民办学校的方式与手段应实现从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转变,减少行政干预,更多地运用政策、经济和法律等手段进行管理和调控。

(3)明确政府对民办职业教育相应的投入责任。职业教育既有作为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属性,也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一定的公共性,因而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应加快研究制定政府资金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

2.提高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提升“蓝领”素质

一是改革办学模式。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主要还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职业教育应据此改变办学模式,由重视学历转向重视能力培养,强化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体现职业能力的标志。二是加强专业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使新产业、新职业不断出现,职业院校必须花大力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变动进行调研,及时调整和加强专业建设。三是强化校企结合。通过校企业合作,建设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培养大批的“双师”型人才。专业建设、课程开发需要企业、行业的指导。实行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接轨国际标准。经济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要求产品的质量和服务都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因此许多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都应采取国际标准。五是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技能,培养创业精神。

3.实现教育培训与市场接轨,塑造*“蓝领”品牌

教育与市场接轨,学校与企业挂钩,市场需要什么样“蓝领”就培养什么样的“蓝领”,“蓝领”的培养机制应与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积极实施“订单式”教育。*是劳务输出大省,打造“蓝领”输出基地,应注重“蓝领”品牌的塑造。一是明确*“蓝领”的特性,*“老表”代表着亲切与淳朴,同时加上现代化的技术特征,构成*“蓝领”的独有品性。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蓝领”品牌的知名度。三是要通过提高“蓝领”的输出品质,使*“蓝领”得到用工单位充分认可,提升*“蓝领”品牌的美誉度。四是加强与用工单位的沟通,收集对*“蓝领”的需求与建议。

(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宽创业、就业舞台

我省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滞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对于提升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为企业生产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是积极应对国际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目前,我省正处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强省核心战略的重要时期,必须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与推动。

1.进一步深化服务行业改革

积极配合国家推进电信、铁路、民航、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竞争,加快发展。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抓紧制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及配套政策。对隶属政府及政府部门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要进行分类改革,加快脱钩;依法规范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行业协会、商会,推进行业自律。对部分利益关系较为复杂、改革难度较大的服务行业,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2.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务外包

鼓励工商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将非核心服务业务外包。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将能够由社会提供的服务业务推向市场,对经批准的信息咨询、会议展览、专业培训、软件开发等服务,实行公开招标或委托社会中介,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本省服务产品。

3.放宽生产性服务业的准入标准

凡新办生产性服务企业,注册资本按法定最低注册标准执行。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一律不得设置企业登记的前置条件。房屋、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产权证书或产权所属单位出具的同意使用该场所的证明,可作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的证明。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经营的行业、项目外,企业可根据需要自主调整经营范围和方式,工商部门依法予以核准登记。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优质高效服务,积极主动指导企业办理审核手续,对特种行业要依法及时办理专项许可。

4.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切实落实国家已出台的扶持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软件产业、涉农服务业、金融业和新办服务业等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从事联运业务的自开票物流企业、货运企业、拆迁单位、保险公司、知识产权公司、广告公司、会展公司,实行差额征收营业税。物流企业在省内设立跨区域分支机构并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所得税由总部统一缴纳。物流企业引进信息管理系统、更新运输工具等技改项目所需国产设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经报批后可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经省政府批准的转制科研机构,从转制注册之日起5年内免征科研开发自用土地、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到期后,再延长2年。

鼓励符合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拓宽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筹资渠道。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以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为纽带,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重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开发适应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创办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快建设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开展业务。加大政府引导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项目支持。省财政在服务业引导资金原有规模基础上,根据财力状况和服务业发展需要逐年适当增加投入,重点引导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培育、项目示范以及重大活动等。

(三)搞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夯实人与人及自身和谐的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要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各就其位,各展其能,各得其所”。这也是人与人及自身和谐的基础。今后工作重点是以培训提升人的素质,以创业激发人的潜能,来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以就业和再就业促进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政府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扩大就业,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实行促进就业的积极财税金融政策,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深化户籍、劳动就业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完善人员流动政策,规范发展就业服务机构。

1.大力发展服务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天然“蓄水池”。从自身优势上看,服务业就业容量最大。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服务业是1000个。从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来看,服务业从业人员由1978年不到5000万人,增长到*年的2.3亿人,平均每年净增826万人。这表明,服务业在就业方面发挥着第一、第二产业难以替代的作用。从1978年到*年的27年间,我国服务业平均增速超过10%,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可以预见,服务业将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同时也将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要加大开放力度,逐步清除障碍,促进服务业迅速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业对就业的重要作用。一是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二是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国内外资金进入服务业;三是加大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四是要理顺发展体制,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五是要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继续实施就业与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劳动力素质较低一直是影响就业与再就业的一大瓶颈,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突破这一就业瓶颈的良策。*年,全省外出务工人员649万人,其中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43.6%。*年,我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7.9万人,全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1.6万人,阳光培训工程332个,转移就业率达到86.7%。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必须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一是就业与再就业培训要把握市场需求,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培训必须与市场接轨。注重市场信息的调查和收集工作,与劳动力市场和企业进行广泛联系,根据市场需要,以市场需求确定培训专业、培训规模和培训目标,以就业定培训。二是围绕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着力实施“金蓝领”培训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机构和设施,大力发展公共培训机构和公共实训基地,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高技能人才带头制度,健全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和优秀技能人才表彰制度。三是抓好全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把扩大就业和职业培训结合起来,为职业培训提高优质、高效的供求信息服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促进全民创业

促进就业者创业、自谋职业是实现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自*年我省提出全民创业以来,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全民创业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创业大潮的涌起也进一步缓解了就业压力。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全面创业,一是要进一步降低企业设立标准,把企业设立首付比例降至10%;对10人以下的公司,可以先营业,然后由相关部门上门核发临时营业证,正常营业半年或一年后再补发正式营业执照。二是要成立全民创业项目代办中心,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三是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消除进入门槛。四是提高小额贷款的额度。建议把目前5万元的小额贷款上限提高到10万元。五是进一步放宽税收政策。建议:(1)适当调高营业税起征点;(2)对10人以下、企业年收入不超过5万元的微型企业,免除一至三年的企业所得税;(3)对技术开发费用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盈利企业,按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所得税;(4)对出口额占销售额70%以上的企业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4.完善人员流动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就业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主要通过市场的双向选择实现就业,人力资源的加速流动正是新时期就业的新特征。然而,陈旧繁乱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已严重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要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必须深化户籍、劳动就业等制度改革,完善人员流动政策,按照方便、快捷、公正的原则,消除市场的体制性障碍,特别是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一切歧视,为他们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服务。加快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规范发展就业服务机构,大力开展人本服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举办的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5.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

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弥补市场缺陷的基本职能,对就业困难群众实施特殊的扶持政策。一是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扶持对象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扩展到长期失业人员、青年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众。二是健全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广泛深入地开展基层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三是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困难群众进行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四是进一步加大对就业的财政投入。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做到对就业投入的优先安排,并保持投入资金的稳定增加。

(四)切实缩小收入差距,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和实现社会公平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扩大到*年的0.47左右,已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到达危险的边缘。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势必影响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加剧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威胁到社会政治的稳定性,还有可能危害民族团结和国土安全。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切实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理顺分配关系、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是当前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收入拉开差距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同时一定要处理好严重的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应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

2.加大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力度

当前,政府对垄断行业高收入的调节,只限于个人所得税,这既不会取消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也不会对职工的高收入发生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法律和规则的形式,对政府垄断的范围和垄断价格等等加以限制。按照国际惯例降低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国家垄断性行业的范围,减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控制和管理,防止该行业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3.加强收入再分配,实施有效的财税调控政策

由于市场机制在社会收入分配(主要是一次分配)中的调控是按照效率原则运行的,因而不能调节由于生产要素占有和劳动者劳动能力差异而造成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于社会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就需要由政府加以调节。财税政策是二次调控的最主要手段,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起一个综合协调配合,覆盖居民收入运行全过程的税收调控体系,以充分发挥税收在个人收入分配调控中的职能作用。二是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保证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大致相同。财政转移支付的重点是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并向贫困地区倾斜。

4.消除政策性因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应推进城市化,使农民向城市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2)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3)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4)保障进城就为农民的各项权益,消除农民进城的各种障碍。(5)继续加大对农民各种补贴的力度。(6)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5.大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缩小收入差距,不能通过限制合法的高收入来实现,只能想方设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法为弱势群体创造机会,争取资源。一是为低收入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大财政对扶贫的支持力度,提高扶贫标准。三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工资及时发放。四是加大对低收入者的政策支持,促进自主创业,比如信贷政策上,要给低收入者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由政府给银行贴息,在税收政策上,要对贫困人口和下岗失业职工从事的商业活动减免营业税和其他税费,等等。

6.积极引导三次分配,充分发挥社会的救助功能

政府应积极引导,实现第三次分配,鼓励发展各种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三次分配代表着一种社会责任,富裕者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在我国,富裕阶层对三次分配的参与程度并不高,据统计,我国的捐赠规模仅有美国的四百分之一,差距十分明显。政府应积极鼓励富人阶层和企业参与三次分配,实施社会救助。一是建立新的捐赠税收减免机制,建议把减免额度由3%提高到15%左右。二是对参与捐赠的富人阶层,给予一定的荣誉与奖励。三是加强对慈善机构的监管,让捐赠公平、透明、有效,提高捐赠者对捐赠项目的信任与认可。四是营造一个真诚的、高尚的、充满爱意的、公开的、法治的、平等竞争的大环境,增加富人阶层的捐赠意愿。

7.加强法制建设,整治非法收入

要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增加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要严惩贪污腐败、整治非法收入。要通过立法规定公务员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增强公务人员办事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程序性,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完善税法,加强征管,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条件与环境。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加快政府改革,减少审批项目,不断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而使"权力精英"和"经济精英"获得不当利益而引发的贫富差距。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筑基层民众“安全网”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一要坚持从省情出发,建立和完善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城乡统筹,探索符合农村经济和社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抓紧研究解决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养老保险问题,以及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二要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既要确保当期支付,解决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特殊问题,又要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1.加强社保资金的征缴和保值增值,弥补资金缺口

社保资金缺口严重几乎是世界各国的通病,富如美国、欧洲、日本等都在为庞大的社保资金黑洞而头疼。截至去年8月底,全国社保基金的总资产已经超过2300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截至*年底,国内个人账户“空账”已达到约8000亿元,并以每年约1000亿元的规模迅速扩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社保资金承载的是人民群众的希望,事关广大百姓的生存底线和社会的安定有序。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社保资金的缺口也在逐渐加大。数年前,国家为全国社保基金开拓了中央财政拨款、国有股减持收入、彩票发行收入、经营收益和国有资产划拨五条引入资金的渠道,但至今未见明显成效。缩小社保资金的缺口,必须加大社保资金的征缴面和征缴力度,与之同时,实现社保资金的投资增值也不失为弥补缺口的良策。例如,美国养老金基金规模从1990年的近4万亿,增加到*年的12.1万亿,其中,76%主要收益来源于国内外股票,大约16%主要来源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但是,社保资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收益是第二位的,投资的选择也应尽量降低风险。

2.加快法制化建设,确保社保资金安全

近几年,社保资金被侵占的案件层出不穷,老百姓“养命钱”的安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的社保资金的监管其实就是“左手管右手”,监管职能根本得不到有效发挥。要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必须制定一部完整而规范的社会保障法,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构筑完善、科学的监管体系,以从根源上改变“左手管右手”的监管框架。

以美国为例,早在1935年,就制定了《社会保障法案》,之后,逐渐完善,构筑起了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根据法律规定,美国联邦社保基金的各个账户直接开设在财政部内并由财政部专项管理,征缴的款项相应地存入各个基金,而不是存入一般的财政账户。而且,联邦社保基金只能投资于美国政府对其本息均予以担保的“孽息型有价证券”,不仅要联邦政府统一集中管理,而且收支节余和所获利息也必须100%存入联邦社保基金,从法律上保证了联邦社保基金的安全。无论社保基金的监管还是投资,法律等给予了非常明确和系统的规定,没有任何让人可以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从根本上保障了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增值。

目前,由于我国社保基金的法律基础不够稳固和完善,对社保基金的整个监管制度缺少足够的刚性,要弥补这一致命缺陷就必须尽快制定出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并依法重建监管体系,使社保基金的监管、投资等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同时,加大问责力度,对任何打社保基金主意的权力部门或个人,予以最严厉的惩处,确保社会监管的刚性原则真正成为不能碰的“高压线”。

3.加快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独立管理型社保管理机构。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保需求大,工作纷繁复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覆盖面的扩大,社会保障事业必然不断发展,社保行政管理工作量势必逐步增大。建立独立型社保管理机构,有助于对社会保障事业一体化的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要有效地培育两种机制,一是风险的事后补偿——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一是对风险的防范——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制度,同时考虑我国现行劳动管理制度,尽快建立起以社会保障机构为龙头,企业退管组织为主体;依托社区,统一管理,分级领导,专群结合,齐抓共管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逐步使离退管理服务工作由企业为主体向社会保险机构为主、单位管理服务和群众性自我管理服务为辅过渡,彻底解决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使企业摆脱繁杂的事业性负担。

4.加快“一体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实现“一体化”,是社会保障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一个标志。加快“一体化”建设首先是适应城镇各类企业和个人劳动者的“广覆盖”、“四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打破职工身份,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广阔的人才市场。其次,加快管理体制的“一体化”,不分行业部门,不搞特殊阶层,全国一盘棋,公平性原则,通过再就业工程,活跃人才市场,实行“择优录用与自由择业”的双向选择,给亏损企业职工、社会失业职工、下岗职工一个自谋生路的机会,发挥他们聪明才智,促进经济发展,逐步建立一个规范、有序、健全、完善的保障体系,推动“两个文明”深入开展。

5.加快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合理增加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形成制度性的预算安排,以促进就业部分替代保障功能。二是要切实解决好社会保障的城乡失衡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三是尽可能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覆盖深度。社保改革长期作为国企改革的配套政策,其注意力聚焦在国企职工上,而对城镇其他人员,尤其是农民顾及不够。目前仅有少部分人能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实惠,享受到的部分也仅仅是勉强解决温饱,至于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是很难兼顾的。四是加强个人基金帐户管理,尽快建立个人账户基金以省级为管理单位的、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的个人账户基金管理运营的制度框架,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五是明确各级政府责任。社保体系的建设还需采取统分结合模式,即中央确定统一的制度框架、基本法制并对有关社保事务进行垂直管理,同时让地方承担起其他社会保障的主导责任。

6.重视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弱势群体表现出低收入性、边缘性、脆弱性、被动性等特征,他们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远离社会权力中心,缺少话语权,较少参与政治、经济活动,往往是社会的被动接受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对落后于社会发展水平,对社会风险的承受力低,社会风险最容易在他们身上爆发,并构成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加之弱势群体有着较强的离散性,这不仅反映在地域、行业上的宽领域,反映在男女性别、各个年龄档次,而且也反映在人们不同的心态上。这使得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由于点多面广而困难重重。在当前的社会分化过程中,新生弱势群体还在不断地生成。所以,弱势群体问题实际上已经构成中国社会中一项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使之生活能够得到切实保障,使其能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一是社会保障资源的分配要尽量倾向于弱势群体。二是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特别是要倾听来自弱势群体的呼声。三是要尽快完善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比如说失地农民与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四是要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五是要推动关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六)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让民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当前,人民群众对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以及看病贵等问题的反映仍然相当突出,社会事业的规模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还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不断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力促教育公平的实现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曾指出,“经济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才是后天”。《决定》也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最基础部分。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历来被看作是人们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不均衡)、教育产业化与受教育权利的矛盾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持续推进。要实现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一是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二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三是不断健全助学政策体系,完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五是促进教育资源向落后地方(特别是农村)倾斜,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2.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要发挥政府在公共卫生事业方面的主导作用,向全社会成员提供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2)改善公费医疗管理机制,坚决杜绝浪费,创造条件进入社会医疗保险。(3)积极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4)加强医院、医疗服务点的管理,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限价管理。(5)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加快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6)大力支持乡镇卫生院,村级诊所的发展。在人才培训、职称、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7)综合治理药价虚高,逐步改变定价机制,建立合理的药品定价体系。

3.加大向百姓提供高质量精神文明产品的力度与深度

两年来,政府积极推进的“三项活动”在农村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丰富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激发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在城镇,文化进社区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广大市民享受精神文明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明产品应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可以在省财政支付的基础上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建设。二是精神文明产品的提供一定要契合群众需求,产品的种类要丰富,产品的质量要保证。三是产品的提供要适当向文化匮乏地区倾斜。四是覆盖面要尽可能的广,使群众能就近便利地享受到政府免费提供的精神文明产品。五是要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事业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

4.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1)大力推进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城市规划部门要将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并把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公建配套项目,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2)建设一批社区体育设施精品工程。加快推进市、区(县级市)体育公园和体育中心的建设,以高水平的体育设施服务于社区体育。(3)加强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配套体育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区、小区、组团和单体住宅楼,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积极开发各种简易的健身场所,满足市民日常的体育需求。(4)加大社区体育设施的改造、修缮力度。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各类设施的安全使用状况,分期分批进行更换和维修。(5)各级政府要加大体育事业经费投入,改革体育事业基本建设经费支出结构,把社区体育设施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维护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保经费及时足额拨付。

(七)打造先进的制造业基地,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先进的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其他产业起着非常强的带动作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与否,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事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自*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以来,我省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迅速。*年,全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70.0亿元,在*年比*年翻番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3.1%,比*年提高7.3个百分点;*年以来,*省制造业发展速度一直以两位数增长,*年更是达到34.4%,*~*年五年间,年平均增长28.0%。但相对发达地区来说,*的制造业发展仍显滞后,整体实力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大型制造企业少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制造业的发展,*要实现崛起,必须抓住制造业这个不可忽视的切入点。

1.壮大支柱产业,造就*制造业背景

支柱产业是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是支撑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背景。因此,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六大支柱产业,通过落实重大项目,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与改造,加快技术进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企业改革,推动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扩大支柱产业总量规模,提高支柱产业综合竞争力,使其成为*制造业的背景。

2.规范建设好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载体

推进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建设应该成为主要的着力点。一是大力提高园区领导者的集群意识,充分认识到群对园区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强化园区发展和招商引资的产业导向,强化区域产业发展布局规划,重点扶持初具规模和集聚效应的优势园区和优势产业的集群发展。三是加大对特色工业园区的扶持力度。四是积极构建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通过拓展工业园区的融资渠道、培育职业人才、培植园区企业的地方网络和根植性,使园区产业能够实现集群发展,形成集聚优势。

3.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先进制造业的技术支撑体系

高新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与生命,行业领先的前提是技术领先,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必须始终把技术放在第一位。一是加快传统制造企业的改造与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传统制造企业技术层次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等已远远被甩在了后面,如不进行改造和升级,唯一的结果就是破产倒闭。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并不是说要彻底抛弃传统的、落后的制造企业,而是要通过技术改造甚至企业兼并重组,使旧企业焕发新活力。我省的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基础较弱,升级改造传统的制造企业是我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一条重要出路。二是要适当注重技术引进,由于目前我省制造业的基础薄弱,研发力量也相对不足,短期内可能还是以技术引进为主,但技术引进不是长久之计,制造业的发展根本出路还是在于自主创新。三是要推进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以提升制造业的自主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四是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制订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和淘汰落后的技术和工艺。五是要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强组织、扶持和协调,制定技术扶持政策,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共同参与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4.加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培育制造业龙头企业

发展先进的制造企业并不是发展制造小作坊,打造先进的制造业基地,不仅要追求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追求该产业在质上、在知名度上的积累和变化,造就一大批具有高知度和影响力的制造企业。*在制造业方面的积累不够,现阶段应加大对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引进,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我省制造产业的先进性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快制造产业集聚的形成,促进整个制造产业的发展。在引进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本土制造企业的支持,通过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扶持,争取培育出更多的制造龙头企业。

5.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增强先进制造业的持续竞争力

一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人才和企业家参与*先进制造企业的发展。二要培育高素质人才,通过各种途径,为科技人员创造学习的良好条件,进一步提升科技人员的素质。三要留得住现有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四要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增强技术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技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技工队伍。

(八)建设世界旅游休闲后花园,打造绿色生态*第一品牌

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展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旅游的和谐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有天然的耦合关系,旅游是促进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决策,在今年的旅游大会上,孟建柱书记提出要把*打造成沿海地区乃至世界休闲旅游的后花园。丰富了“后花园”的内涵,提高了“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同时也对“后花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三个基地”的战略是短暂的,“后花园”战略则是永恒的,把*打造成世界休闲旅游的后花园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1.进一步发挥好政府在旅游“后花园”建设中的作用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和作用,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指导、调控,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实施赶超战略,明确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方针和政策措施。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全省一盘棋,协调行动。共同培育大市场、开拓大旅游、发展大产业。把旅游业纳入到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产业扶植政策、保证必要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和企业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和经营。做到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共同做好*旅游休闲后花园建设的大文章。

制定高水平的旅游区域和景点规划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要根据国家和*的宏观区域经济规划和专项经济规划,推进和完善全省主要旅游地、市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同时,尽快把各地、市的旅游发展规划落实到具体的项目规划上。认真抓好重点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旅游规划就重点突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应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突出*山水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重点在发展乡村休闲、山水度假等旅游。在进行旅游区域和景点的规划时,不能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和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协作发展机制

旅游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一个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组合效应比资源本身更具有吸引力,各具特色的不同地区对旅游者来说不是排他性的选择,而更主要是组合性的选择。发展区域旅游协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区域旅游协作的实质是要建立“有省无界”、“有区无墙”的无障碍旅游区,实现旅游服务的无缝链接,实现旅游产业要素的最完美整合。建立我省与“两洲一区”区域旅游协作发展机制,凝聚形成各具特色的综合旅游区,将是我省旅游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重大发展战略和有效途径。应充分利用沿海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建设旅游大通道、旅游经济产业带和大旅游网络体系,使“两洲一区”成为*最主要的省外旅游客源地和重要的旅游协作区域。要认真研究沿海发达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以及我省的旅游产品特征,明确主要旅游产品的对接、旅游客源市场的对接和旅游接待服务基地的对接。科学合理地设计主题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吸引力强的适合不同游客需求的海、陆、空立体型旅游线路网络,实现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的对接。与“两洲一区”联合开展旅游教育和人才培训,搞好旅游人才对接。通过以上对接,实现在大区域范围内整合提升我区旅游资源和产品。

3.进一步优化我省旅游发展环境

一是要加快交通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按照我省旅游资源和产品整合的总体框架,调整我省有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项目,特别是公路项目规划和实施计划。调整优化我省旅游交通结构,尽快形成立体型的大旅游交通网络。二是要完善旅游法规建设。要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旅游产业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加快营建公平公开公正的旅游市场环境,在维护我国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前提下,按照国际惯例调整旅游产业相关政策和法规。三是要加强旅游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优势是*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旅游业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效益为目的,环境效益为根本,力求三者有机统一。

4.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力度

目前,我省真正具有震撼力、吸引力的高品位资源和可作为国家级、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不多,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明显不足。应突出重点,整合提升我省旅游资源和产品,集中力量建设国家级、世界级的精品旅游区,是当前和今后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空间形态上整合提升我省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基本思路是,要以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按照规模化、高级化、垄断化的要求,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打破行政区划界线,跨区域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在品位高且特色较明显的区域,围绕1~2个主题,突出1~2个主体形象,实施“板块式”集约开发和整合提升;以线路为纽带,以1~2个特定主题为纲领,将沿线的若干特色景区(点)串联组合提升,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实施“点轴式”整合包装。

(九)把*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首先是矿产资源,铜、钨、稀土、铀等矿藏十分丰富,*的铜矿在亚洲是最大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奠定了我省冶金工业发展的基础;二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全省5A级景区3家,有4A级景区14家;三是劳动力资源优势,每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就达600万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自然资源、人力、市场五大因素中,*还不具备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要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资源优势,力促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

1.加大对资源型企业、产业的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发挥自然资源优势

资源的利用必须在政府引导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有序地开发与利用。在全球化的大形势下,资源型企业、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的余地越来越小,“人无我有”的优势只是暂时的,要使资源成为持续性的经济优势、竞争优势,政府必须加大对资源型企业、产业的政策支持,着力培育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一是通过技术提升、项目带动、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二是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拓宽资源型产业的融资渠道,催动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三是财政适当安排资金促进资源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革和创新,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企业的竞争力。四是建立资源型产业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促进企业与产业自我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

2.合理保护,有序开发,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优势

资源是财富,但如果过度使用,无序开发,只能是一夜暴富后“坐吃山空”。要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必须进行资源开发,但开发必须是科学有序的、可持续的,不是简单的“吃”资源、“卖”资源。一是对旅游资源,必须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因此,没有经过严密科学论证的旅游开发项目一律不准实施,宁缺勿滥。二是加大对稀有矿产资源的保护开发,随着稀有资源(如钨、钽等)价格的复苏,对资源的开采日益活跃,目前我省稀有资源流失问题仍不容忽视,应进一步提高稀有资源行业准入门槛,杜绝低水平生产和无序竞争,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尽快加大对部分稀有资源品种的保护力度和资源的战略储备,同时加快技术、产品的创新步伐,开展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严格控制原材料外运,把*的优势资源转变成自己独特的优势产业。三是对水资源,饮用水源头,严禁上可能带来污染危害的项目,省内五大河流域内,所有企业排入的水,必须经治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3.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已经从过剩向供给平衡乃至短缺转变,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预计数年后将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正可以从这种“短缺”中收获优势。在全国范围来看,*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都比较明显,在劳动力短缺的大背景下,发达地区的投资者出现了“工人在哪,工厂就办到哪”的现象。由此可见,劳动力资源正在成为吸引资本和项目的重大引力。有优势是基础,如何发挥优势是关键。一是劳动部门务必要对劳动力市场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工作重心,从劳务输出到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出劳动力的吸引力转变。二是加大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三是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四是清除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劳动力二元结构和体制分割。

(十)促进环境、资源与人的和谐发展,永保*青山绿水

同志曾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我省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期,对原本就紧缺的资源和承载力不断下降的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瓶颈“凸现”,部分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二是环境污染趋于严重,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渐显紧张,如历史遗留资产和自然资源破坏严重。随着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受到普遍的重视。环境资源是我省的一笔宝贵财富,如何在人类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1.重视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的保护

根据我省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比较优势,全省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环鄱阳湖、赣抚平原、吉泰盆地和赣西粮食高产片。这“三区一片”的粮食生产规模占全省70%以上,在着力保护好基本农田的同时,*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确保*的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300万亩的下限,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力争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

2.对赣、抚、信、饶、修“五大河系”实行重化工业限批

今年上半年,*实施“零点行动”,在5月31日零点前,取缔了全省137个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的排污口,并计划在*年底之前取缔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所有排污口。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的生命之水。一是要停止审批五大河系重污染工业项目;二是流域内所有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入运营的建设项目,必须立即停止建设或生产,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三是按照流域或地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应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仍未建设的,必须加快启动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已建成仍未正常运转的,必须尽快采取措施确保正常运转;四是要对流域内排污口进行清理,拆除饮用水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3.建议加快对鄱阳湖控湖工程的可行性论证

鄱阳湖控湖工程的可行性已争论了几十年,今年,随着50年一遇旱情的降临,该工程再次成为经济、社会、政治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能不能在湖口建一道闸,关键要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对生态的影响。随着鄱阳湖区域移民建镇工程顺利完成,目前在其他经济上的可行性争论并不大。社会效益方面,争论的焦点是能否实现江湖两利,如果把控湖工程定位为对鄱阳湖水位的调控枢纽工程,由于*主汛期和长江上游主汛期的交错性,于江于湖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我们认为,如果是以调控鄱阳湖水位为目的,鄱阳湖冬浅夏深的规律不会改变,对生态的影响可能大大低于部分专家学者的论断,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与其让干旱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的破坏,还不如“建闸”对生态的影响。当然,鄱阳湖控湖工程能否实施,还须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建议加快对控湖工程可行性论证。

4.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本,不盲目搞过去的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分区是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发展留下的产物,它把人们的生产生活空间隔离和相互对立起来,功能分区虽然对工业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后工业化国家已经逐渐摒弃了这一做法,生活生产一体化已成为城市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我省要尽量避免重蹈覆辙,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盲目搞功能分区。

5.加大对历史文化遗留资产、自然遗产的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和大自然给我们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需要好好珍惜和爱护。一是要加大对这些遗产的保护力度;二是在利用遗产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历史原貌;三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加以扶持,保持人类社会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