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8-08 04:19:00
导语: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丰富多彩的情感,可以组成色彩斑斓的心灵世界。从古代的“文以载道”、“诗言志”,到今天的文道统一,情理交融,情感教育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纽带。语文课是人文类课程的基础,其教学要求及特点决定了它肩负着发展和培养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它不仅仅要赋予学生雄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充实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感情。
一、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积极的情感。在21世纪的今天,民族素质的优劣决定国家、民族的前途。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物质世界极为丰富的同时,物欲横流、功利主义也较为盛行,一些人的精神世界荒漠贫乏,没有人生目标,情感偏激封闭,人际关系淡漠,道德滑坡。因此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高水平认知和高水平情感的人才,一个人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具有优秀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导师列宁还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智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于认知因素,80%取决于情感因素。因此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教育的四大支柱来看,它更多的是强调未来的学习不是以认知内容的获得为主,而是认知以外的情感知识的获得、情感能力的培养。教育应使学生明确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态度、人生的价值;教育应使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在当今这个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世界里,人必须有团队合作精神,要成就一项事业,不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需要一支队伍,一个组织,一个群体的作用;要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而且要让学生认识自己,帮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因此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为了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情感,用情感去理解情感,用情感去体味情感,用情感去欣赏情感,把语言文字背后丰富的情愫挖掘出来,艺术的光辉才能照亮读者心扉。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调动个人情感,去体会,去揣摩,去联想,去想象,伴随着心灵的颤动,情感的愉悦,在语文的学习活动中,去构筑自己的心灵世界。
二、在教学中找到情感激发点,形成与学生情感交流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善于运用好语文教学的特点,激发学生感情,陶冶学生情操。人的情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文学作品将是各种情感的综合。举杯对月、临风起舞、沙滩嬉戏,阳光明媚、风花雪月、花前月下、狂风骤雨、孤身一人……这些都会激发起人的微妙情感,用这些情感去引导学生体会作家笔下的这些情感,充分调动个人情感,去体味,去感动,去联想和想象。
通过形象的感染,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导入最佳学习心境。创设和谐、愉快、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境激情,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心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形成乐学的环境,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王国,使学生在轻松中紧张思考,在活泼中自觉学习和发展能力。整堂课的教学就处在特殊氛围之中,同学们既受到思想教育,又提高了语文能力。这样,学生处在适宜的情境中,就会愉快地接受知识的传播,产生积极相应的环境,主动兴奋地投入学习。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促进师生融洽的感情交流。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进行交流的活动,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共振、心灵的碰撞,能求得实现目标的一致性,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就能从中体会出什么样的情感,教师的一颦一笑,一笔一画,举手投足一旦辐射到学生身上,必会在他们心灵深处打上深深的烙印,使他们在感受老师美好情感的同时,召唤起自身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自觉投入到神奇无比、深邃广阔的语文天地中去。你娓娓道来,学生则如沐春风;你慷慨陈词,学生则悄然心动;你悲怆凄婉,学生则黯然神伤;你亦庄亦谐,学生则乐趣、理趣俱得。
诵读经典古诗文培养良好美感,增强学生领悟情感的能力。古诗平仄有序、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多读多诵能体味韵律美、音乐美。反复诵读,大胆想象,能领略意境美,绘画美。诗人或吟咏生情,或感物咏志,多读多诵能让学生体验情感美,感受到古诗蕴涵的崇高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从而让学生在感受着诗的情怀的同时思路更加开阔,想象力进一步增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美、感悟美,同时还要逐步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 上一篇:如何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 下一篇:关于求真务实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