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研究

时间:2022-08-07 05:38:00

导语: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研究

随着文化与语言教学的关系日益紧密起来,对外汉语教学担负起了文化传播的使命。有人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统一性,是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特性”;有人认为“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导入”或“文化揭示”的问题。还有人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内容是汉学,而不仅仅是语言培训”,进而提出“要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的教学”。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得到反映和体现呢?“国俗词语”则是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的桥梁。

一、国俗词语的产生

要了解“国俗词语”首先就要了解“语言国俗学”。“语言国俗学”这个概念最早是苏联学者在对外俄语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俄语名称是“дингвостраиоведенце”。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王德春教授引入中国,叫做“语言‘国俗学’”,后王德春教授在深入研究了汉语国俗语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国俗语义学”,而国俗词语是国俗语义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七十年代,中国便有了语言“国俗学”这一学说,而关于“国俗词语”的学术争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化的一种表现,是一个国家使用的本土语言在反映其概念的基础上,还添加了附加的民族文化特色,并且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的话就难以理解词语的含义。民族文化与语义相结合的体现方式就是国俗词语。

二、关于国俗词语的定义

关于国俗词语,大部分研究者都以王德春教授所定义的国俗词语为参考。

王德春教授所作的定义为:“所谓国俗词语就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简言之,即具有国俗语义的词语。”

从定义上看:我觉得王德春教授为国俗词语的定义很准确。他定义出了国俗词语的内涵。

从特征上看:国俗词语是具有中国民族特征的词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语义上附带了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特征。

从范围上看:国俗词语包含了宗教文化、人情风俗、地理环境、政治体制、历史发展和价值观念。

词汇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是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语言要素。汉语词汇中,能够从某一个或几个层面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或心理态势等方面的词汇就是国俗词语。

三、对外汉语教学与国俗词语

国俗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文化问题方面有着很大的比重。文化是人类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的总称。不同的民族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其生活方式也大不相同,因而文化带有民族性。

1、各民族的语言在语法方面有其共同的因素,同时也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反映出该民族思维等方面的文化特点对于语言的深刻影响,汉语也不例外。适当了解汉民族在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方面不同于西方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掌握非母语的第二语言。如果我们仅仅传授语法规则,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因素,学生很难感受到句子中所隐含的丰富的文化意义,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汉语语言规则涉及到广泛的文化内容,其中经历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对语言习惯的影响,是学习的难点。由于对汉语交际文化和规范不甚了解,学生不可避免地将一些母语的语言规则迁移到汉语的使用中来,造成“语用负迁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描述、解释和讨论的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习得汉语的语用特征。只有全面地介绍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学生才能在交际活动中恰如其分地选择最适合当时情景的表达方式。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诸多实践中,事实表明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国俗词语才能学好汉语,就像人们学习英语的同时需要学习英美文化概况一样。一些词语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文化背景;一些词语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宗教的信仰或是民族风俗,而被赋予了另一层的意义。不掌握相关的国俗词语,单从字面意思理解的话学生会闹出很多笑话,甚至会无意地伤害了别人的尊严、习俗和忌讳。例如,英语中的“forty-four”,表面理解是“四十四”,其引申义有三层,分别为:①妓女,语出押韵俚词,“forty-four”=awhore,即:[妓女]。②一杯咖啡。③0.44英寸口径的左轮手枪。如果去买咖啡的时候,你对女店员说:“forty-four”,估计会被女店员赏一巴掌。再如汉语中的“白开水”,本义是不掺入其它东西的开水。国俗语义是指平淡无味,不吸引人的事物。如:“他这篇散文,纯属白开水,没有什么东西可值得一读。”(《法制文学选刊》1988.7)

留学生在汉语理解中所产生的问题和障碍,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语言本身的差异,还有生活方式上的文化差异。文化上的差异,对于那些习惯了字母文字的欧美学生来说,在他们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设置了天然的屏障。因此,在汉语的学习中,无学生要想很好的掌握全文的意思,除了掌握必备的汉语词汇数量,还应该对一些词语相关的国俗语义进行系统性地学习。

2、国俗词语是一个国家特有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相结合产生的,有很多国俗词语是无法对等的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所以国俗词语属于“非等值词”。这个时候,如何更顺畅、更符合原文意义的翻译出一篇好的作品就成了中文译外文或外文译中文的难点。

翻译是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这种语言活动,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进行,它影响到文化和语言的发展。与翻译有关的可变因素很多,例如文化背景不同,语言难易不同,题材不同,读者不同等等,其中文化背景的不同与翻译有着很大的关联。

一个翻译者,不管水平多么高,也只能尽可能地接近源头语言,而不可能把原意和神韵完全传达过来。翻译者的任务就是处理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关于翻译工作,一般的看法是,逻辑的抽象的东西,比如说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著作,翻译起来比较容易。但是也有含义转移的危险。重在故事情节的作品,比如浅薄平庸的小说之类,翻译起来也比较容易。重在说理或鼓动的作品,比如格言诗、论战文章、政治演说、有倾向性的剧本,以及讽刺文学等等,翻译起来也不十分困难。但是重在表达感情的高级文学作品,翻译起来就极为困难。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中国的古典诗词有“三美”,即“音美、形美、意美”。中国古典诗词为了达到这“三美”,运用了大量的国俗词语。如何将其中的国俗词语完美地通过另一种语言体现出来,就是古典诗词翻译的时候所要克服的困难。然而翻译或多或少只能是再创作,只能做到尽可能地接近原作,原作的神韵、情调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完全仿制的。特别是源头语言中那些靠声音来产生的效果,在目的语言中是完全无法重新创造的。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国俗词语的翻译还存在着局限性。但是国俗词语英译的可译限度是可变的,它随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文化交流的深化和翻译技巧的积累而呈现开放性。翻译人员应同时具备翻译作品所涉及到的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对国俗词语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翻译的作品才能更接近原作的神韵和情调。

四、结语

自从“国俗语义学”的提出,对“国俗词语”的研究就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国俗词语”在语言研究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翻译等领域里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过热”现象。虽然对于国俗词语的命名或是定义都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国俗词语”是否改为“民族文化语言学”或者“民族文化语义学”需要进一步分析、探讨与研究,但是“国俗词语”在语言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本人认为,随着人们对国俗词语认识的加深,研究也会越来越科学和完善,其指导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将会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