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时间:2022-08-07 05:04:00

导语: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一种体现,它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深刻阐述,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动力和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同于传统道德和资本主义荣辱观,它是对传统道德的合理继承与发扬,吸收了传统道德中的优秀成分,与过去所提倡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不大相同。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的是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发展的目标理念上,主张共同富裕。因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为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这种价值导向,要求全社会不能唯利是图、不能个人主义、个人利益至上,要为全社会、为我们民族,为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去奋进。“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内涵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生动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相比,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体系构建的步伐则相对滞后,欺诈、腐败、挥霍浪费等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冲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另外,全球化导致利益多元化,以及由此造成价值观的多元化,这些无不影响着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当前综合国力的衡量标准不仅看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还看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以上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所以总书记提出来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前进的号角,它提得非常必要,非常及时。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

首先,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无序的社会是不可能构成和谐的。另外,物质的单方面发展也不可能构建起和谐社会,它需要精神文明来支撑,只有人们在道德素质上得到了提升,才不会在意识形态领域迷失,才能创造出先进文化、巩固和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富国安邦。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提出,就是用文化理念来补正原有发展模式之不足,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使文化理念走向具体化、可操作化。荣辱观是“德之大端”,是良好社会风气之“大端”,倡导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知荣辱方能创和谐。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给人们一个明确的“荣辱”标准,使其知道何可为、何不可为,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社会,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它规范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调节着人们的行为,使社会保持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从而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第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人的道德素质提升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一个社会和谐的程度,除了制度上的因素外,基本上取决于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水平的高低。而一个人的荣辱观状况,不仅决定了其文明的水平,也决定了其发展的限度,更决定了其能否与他人、自然和谐相处。总书记审时度势,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全局战略高度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给人们指出了最基本的日常行为道德规范,净化着人们的思想,营造了一个文明有序的发展环境,从而能对人们的道德素质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社会并重构和谐社会全新观念体系和信仰体系的基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路标、新尺度、新标准,它不仅是单一的道德意义上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关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文化、道德等多领域的一个当代哲学命题。因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