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1世纪建筑设计应走和谐发展的道路
时间:2022-08-07 04:46:00
导语:关于21世纪建筑设计应走和谐发展的道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1世纪的建筑相较于过去的建筑应该会有一个新的飞跃,应为我们所掌握的技术材料,信息理念的交流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但是如何把各种基础的优势发挥到具体的建筑上,就是对于当代建筑设计最大的挑战。理念当前,建筑的发展会向着更为广阔的方向去发展。到底什么又是建筑设计的方向呢,我做一个大胆的预测。
一、应该走和谐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要研究生态环境状况,考虑解决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解决好自然能源的利用,自然材料的合理利用、采光照明设计,内部空间物理性能调节设计,建筑装饰、装潢,室内设计中尽可能的多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创造出自然质朴的生活工作环境。建筑应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开发资源和材料再行利用,按“绿色建材”概念装修房屋,改变人们现存的世俗审美观判断标准。不搞病态空间,不搞过渡装饰,减少视觉污染,减少人力、物力的滥用和浪费,使建筑更贴近自然,使能源利用和景观创造都达到新的高度。
二、努力做好面向未来的设计。建筑设计应具有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两面性,设计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要创造出风格,意境和情趣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形象简洁,造型亲切,经济透明,功能多样,材料自然,无毒无害和可再生性以及细部设计要达到细致入微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21世纪的建设是个大问题,它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应该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运用高新科技,探索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按照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原则进行设计。
2、重结构体系将要以框架结构为主,众所周知目前大量的住宅均以砖混结构为主,这种建筑结构体系有很多的缺点,如抗震性能差,总高度受到施工限制,机构化程序难以提高,作业量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有利于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住宅的抗震性能,并可以为住户提供自由分割的空间,丰富住宅的立面造型,使用面积系数也可提高自重,比砖混结构的轻,单位面积造价与砖混结构持平,由此可见,框架结构是住宅在承重结构体系上的一大发展。
3、建筑时空的延续性。关怀自然,就是关怀人类本身,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在于此。因此,“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强调其自然方面的因素,由其自然性引发出其在时空中的循环延续,进而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建筑生命周期(life-cycle)构成设计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住宅建筑中时空的延续性,就是要求在住宅创作中,在遵循自然因素的前提下,从传统居住形态中汲养分,提取要素,结合当代住宅科技特点和居住需求,创建的再现建筑地域空间文化特点,以寻求住宅建筑的个性表达。这种延续形式的传统居民模式中的要素运用现代建筑语言创新的再现,其再现可以是局部或全部,有形的或无形的,均可兼而有之,目的就在于给传统居住形式一个延续和生存的空间,并使之与时代同步与传统居住文明相辅相成。
4、住宅建筑时空的全面性“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时空的延续性使其具有了某种低于建筑空间文化的特质,实现了抵御建筑空间文化创新的再现,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居住模式。然而,仅有时空的延续性,并不能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为此,还必须考虑其时空的全面性。在完成了人性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合理结合之后,需将适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一些必要因素考虑到其中,主要包括住宅建筑的舒适性、适应性、生态性、信息性、文化性和智能型等等。
其中生态的建筑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
2、整体、全面的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
3、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
4、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为实现这些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有效途径:
(1)开发地下空间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向城郊发展,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破坏,城市化程度增加。二是向高空发展,往往导致人口密度增加,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更加拥挤。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①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城市土壤的破坏,减轻地面上住宅,交通生产和生活服务,社会活动的相互干扰。②节约能源,土壤具有隔热和蓄热的双重功效,据测地下建筑比地上建筑可节省热能25-*%。③有利于生态平衡,不破坏植被,不侵占农田,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④防尘,防毒,下下空间无大气污染。⑤利于储存蔬菜、水果、粮食,地下环境相对湿度适宜,避免鼠害虫害。⑥抗震性能好,维护费用低。
(2)物质能量循环利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各种生态住房,低能耗住房大量兴建,将来的房屋建筑对能量的利用将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①自然能(太阳能、风能等)的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各种技术装置如风车,太阳能收集装置,将太阳能、风能转化为人们生活的动力来源。
②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生物能循环。*年9月,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进行的生物圈计划,八个人与3*0多个物种在一个建筑物内生存了2年,室内有微缩的沼泽,海洋、草原、沙漠、热带雨林等生态系统,空气、水、营养物质将在其中循环,以取得生物能循环的经验,生物能循环的简单形式是立体种植,通过绿化可以美化环境,利用空间,增加产量,同时又可以起到保温节水,净化空气,调节室内气候等效果。
(3)加强绿化设计城市与建筑的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绿色植物有时放氧,具有净化空气、杀菌、调节空气等作用。要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增加绿地面积。还可以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取屋顶绿化,窗、墙垂直绿化等手段。日本的“与环境共生的住宅”中,屋顶种植有地锦植物和蔬菜,在提高级绿化率的同时,加强了建筑的隔热功能。有效地防止了热辐射,改善了夏季室内环境,阳台上采用垂直绿化。同时装饰了中庭,用生物气候来调节室内气候。
(4)智能型建筑*世纪*年代以来,电子科技高度发达,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使智能建筑应运而生,人们的梦想成为现实。智能建筑是把现代的高新技术——智能型设计机,多媒保安,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建筑艺术相融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优化组合,使人获得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建筑空间。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我们要向着以上4个方面去创新。注意设计本身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其他学科的发展。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最新的材料,最新的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运用新的元素在材料和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一些大胆的设计。比如现在北京奥运会正在建筑中的鸟巢和水立方,以及德国世界杯的汉堡体育场都是很杰出的大胆创新设计。对于今天的建筑设计,无论是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设备上,都应有超前意识。随着生态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人心,设计师们的设计应该向更加和谐,更加智能的方向去努力。
- 上一篇:认真实施劳动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 下一篇:国外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