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游览参观点价值评价研究

时间:2022-08-01 04:44:00

导语:对于游览参观点价值评价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对于游览参观点价值评价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对游览参观点的价值尤其是资源价值缺乏一种科学的量化标准或者尺度来衡量。表现在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制定和调整没有完整反映资源价值,使政府管理尤其是价格管理失灵,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失衡、比价不合理,导致经营者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和过度使用资源,造成旅游资源损毁、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的后果。如何对游览参观点价值构成及其资源价值进行评价,以提高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的科学性,完善其价格形成机制,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为此,本课题从游览参观点价值构成及其评价意义出发,力图提出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的设想,以便合理制定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

一、游览参观点价值构成与评价意义

游览参观点价值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投入或成本,它的价值构成有别于一般商品,其资源价值虽然难以直接计量和比较,但通过分类或分级评价来获得一个相对量,以价格形式反映出来,是可以实现的。确立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观,合理界定资源价值,并通过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予以反映,有利于合理制定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为经营者决策提供基本尺度,促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一)游览参观点价值构成

游览参观点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其开发花费了人类劳动,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劳动价值;它能够满足人们游览、观赏、休闲等需要,具有使用价值。然而,游览参观点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除一般人类劳动形成的劳动价值外,还包括资源价值,是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的总和。财富论认为自然资源是一种财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效用论认为自然资源的价值取决于它对人类的有用性,其价值大小取决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认为资本化的地租表现为土地价格或土地价值。任何一个以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核心的游览参观点,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有两个因素:一是那些与生俱来的、自然形成的景观,如井冈山的龙潭,庐山的仙人洞,九寨沟的秀美湖水,雁荡山奇妙的夜景等;二是那些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如庐山的别墅群,龙虎山的道教文化和道教遗址,敦煌壁画,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这些资源是游览参观点的灵魂,构成了游览参观点的资源价值。因此,游览参观点价值由人类劳动投入形成的劳动价值和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构成.

1、游览参观点的劳动价值。从劳动价值角度看,游览参观点的价值实体和其它任何商品的价值实体一样,都是人类无差别的、一般的、抽象的劳动,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转移价值,即游览参观点的公用管理成本,包括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修缮费、会议费、设备购置费、人才培训费和其他费用等;专项开发建设成本,包括公用设施建设费、景区建设费、公路建设费、综合费用、防火费用、资源保护费以及游览参观点景区范围内的拆迁安置费等,这些专项开发建设费,应按不同投资类型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分摊后计入成本;其他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宣传促销费、财务费用等。二是新增价值,包括支付游览参观点从业人员用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消耗物质资料的价值和游览参观点从业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即人工成本(包括职工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税金、利润等。游览参观点劳动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形成的价值是客观的、有形的,也是可以计量和相互比较的,它是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形成的基础。

2、游览参观点的资源价值。从资源价值角度来看,游览参观点的价值有其特殊性。根据资源价值理论,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分为两部分: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游览参观点资源被使用或消费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偏好的能力,它可进一步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指游览参观点资源直接满足人们欣赏自然风光、增加阅历见识、登山甚至生产需要的价值,如旅游者可以亲临旅游参观点欣赏其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科学家可以到旅游参观点采集野生植物标本、进行考古活动等;电影、电视拍摄者可在此拍摄电影或电视剧。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满足旅游者猎奇心理、陶冶情操、减轻压力等需要以及从游览参观点资源各种功能中间接获得的效益。以三清山为例,其品牌效应和带动周边地区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旅店、旅游工艺品生产的发展等都属于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是人们为保护游览参观点资源以备未来之用的支付意愿表达,即为了保证个人以后使用资源的可能性而选择现在保护资源的支付意愿,简单地说是现在没用处,可能将来有用,为此现在需要支付保护费用,它取决于游览参观点资源需求不确定性的存在,并且依赖于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非使用价值是游览参观点资源的内在属性,它与人们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其中存在价值是非使用价值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存在价值也称“固有价值”,是指人们对游览参观点资源存在价值的支付意愿,是资源内在性的体现,是与任何实际使用或潜在使用无关的存在于资源“里面”的价值。如即使没有人类的存在,湖泊、河流、山川等都有其“固有”价值。遗赠价值是指游览参观点语言、文化、宗教、民俗、民情、民风等所具有的价值。国外关于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实践表明,直接使用价值占资源总价值的份额很小,不超过5%。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遗赠价值是资源价值的主体。

游览参观点价值构成表明,其劳动价值只占全部价值很小的部分,其资源价值才是价值构成的主体,占全部价值很小部分的劳动价值依托于那些并不为大众所识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资源价值,两者是不能割裂的。如游览参观点的人文景观即所谓文化遗产,是过去文明汇聚和交流的见证,也是未来的记忆和希望的表达,其本质属性应该是文化资源和知识资源,其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教育、历史借鉴和供人研究、鉴赏上,劳动价值不过是这些价值的衍生物。游览参观点价值构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与一般商品价值构成不同:一般商品价值由劳动价值决定,游览参观点价值包括劳动价值和资源价值两部分;一般商品价值是有形的、可以计量的,游览参观点价值中的资源价值则是无形的、难以计量的。虽然这种资源价值很难计量,但正是它造就了旅游市场,因而这种资源价值是比实际成本更有意义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形成基础。

(二)游览参观点价值分级评价的意义

虽然游览参观点的自然景观,一般是经过人类开发后具有了可进入性的吸引物,具有价值;游览参观点的人文景观如历史遗产、文物古迹、建筑物等,除了是前人劳动的结晶外,人们对它的维护保养也付出了大量劳动。但许多自然景观是天然造化的结果,并不是人工雕琢的结果,它没有劳动投入,按照政治经济学理论,它们是没有价值的。但正是这些没有“价值”的因素招徕了千百万旅游者,造就了旅游市场。很难想象,假如九寨沟没有秀美、奇特、天下无双的湖水,怎么每年会有几百万游人千里迢迢地涌入曾是人烟罕见的穷乡僻壤;如果没有和这两位政治上的对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偕同他们的夫人不仅同住过一座曾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楼,而且在这座小楼里分别作出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政治决策,也就不会吸引每年四、五十万游人登上“美庐”别墅的木级楼梯。因此,游览参观点资源具有价值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的现实,虽然这种价值不能以消耗多少劳动量去衡量,但我们可以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进行分级评价,其意义在于:

1、游览参观点价值分级评价是合理制定价格的基础。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是指游览参观点对旅游者开放时收取游览参观费用。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对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管理职能,合理制定和调整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保持不同游览参观点门票之间的合理比价,防止出现盲目攀比涨价现象,必须使门票价格反映其价值,对资源损耗、经营成本等给予合理补偿。过去由于没有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进行评价,其门票价格主要是根据劳动价值制定的,很少或没有反映其资源价值,导致一些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不符,造成某些游览参观点消费过度,超出其环境承载力,加剧了游览参观点资源环境恶化。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反映了资源的独特性、稀有性、不可再生性,与劳动价值一样,它也是门票价格形成的基础,应将资源损耗作为资源使用费纳入门票价格中。要使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全面反映其资源价值,就应对资源价值进行科学评价,通过对游览参观点资源质量等级的定性、定量评估,对其价值进行分级评价,为制定和调整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提供依据,为对游览参观点门票实行分级定价提供数据支持,使其价格更加科学地反映其价值,使价值高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与价值低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拉开距离,建立科学合理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形成机制以及灵活的运行机制,理顺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及其比价关系,形成合理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体系,从而优化游览参观点资源配置。

2、游览参观点价值评价可为经营者决策提供基本尺度。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旅游业是市场导向型产业。游览参观点经营者经营的是旅游资源,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经营让广大旅游者享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内在价值,如生态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甚至审美价值等。经营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作出符合市场的经营决策,需要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经营的游览参观点价值做到心中有数。对游览参观点价值进行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对游览参观点价值的评价,使经营者了解其游览参观点价值构成、各种价值的大小及其相对重要性,知道哪些旅游资源综合价值高,哪些旅游资源综合价值稍低;哪一景点的哪一方面的价值高,哪一方面的价值低,从而为经营者决策提供基本尺度,使经营者的决策建立在对游览参观点价值评价基础之上,进行效益-费用分析,权衡游览参观点的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和),决定对资源开发、保护投入费用的多少及经营重点,建立可持续旅游的绿色核算,将旅游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改善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只注重旅游经济增长的考核和计量,忽视旅游活动中所造成资源环境损失的现象。同时,游览参观点价值评价,还能为经营者合资开发旅游资源提供资源价值折算股份的科学依据,使合作开发成为可能,发挥相对落后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游览参观点价值评价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旅游业在给游览参观点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人们把旅游业当作“无烟工业”、“低投入、低风险、高收益”的观念受到了挑战。造成这种错误认识和盲目行动的根源在于:没有把旅游资源和游憩环境的消耗纳入旅游开发成本,扭曲了旅游成本的构成,低估了旅游成本水平,虚增了旅游新创造的价值,从而产生了私人开发成本大大低于社会成本,产生了外部不经济性。游览参观点资源具有脆弱性,必须将资源被利用和破坏的程度即消耗成本纳入游览参观点开发成本,从而增加开发者的经济责任,刺激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进行等量补偿,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进行科学评价,把它纳入旅游开发成本一收益系统中,实现环境成本的内在化,为游览参观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亦为游览参观点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保障。同时,通过对游览参观点价值评价,按照有利于游览参观点资源保护和适度开放的原则合理制定和调整其门票价格,使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得到合理补偿,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现游览参观点的可持续发展,使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能对游览参观点起到“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作用。

二、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的设想

游览参观点价值是其劳动价值和资源价值之和。劳动价值比较容易确定,各种劳动投入相加便可得出其价值。资源价值则不同,它无法直接计算得出结果,需要通过繁杂的评价来认定价值的大小。由于游览参观点资源既不同于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单一形式的自然资源,也不同于一般的国有资产,故难以用货币形式确定其价值。目前,国内外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旅行费用法、意愿调查法、市场价值法、收益还原法、替代花费法、机会价值法等。这些方法往往因为计算繁琐、适用条件限制、结果准确性不足而难于操作,也很难直接将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以货币来计量。我们认为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的评价思路和方法完全不同于人们所习惯的一般资产评估,它既不是按有形资产也不是按无形资产评估,而应根据其资源属性和特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源价值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其相对价值进行评定或估算。

(一)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

合理确定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是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作出科学判断的第一步。评价指标应能反映游览参观点资源质量与特征、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价值,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否则,不同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就难以对不同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进行比较。游览参观点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由于绝大部分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如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其价值就难以用支付意愿来表示。因此,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的评价,不能采用一般的资源性资产价值评估法。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的评价,目前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不同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目的,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在这里,我们从游览参观点门票分级定价的角度,提出一个较有适应性和推广意义的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1、游览观赏价值。即游览参观点资源满足人们游玩、观赏、娱乐的效用,带给旅游者新、奇、特、雄伟、宏大或富有深刻内涵等的感受。那些亲临其境游览、参观、欣赏游览参观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旅游者,会因此得到心理或生理上的满足,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和中华文化的熏陶。从本质上说,游览参观点资源的游览观赏价值是满足人们心理或生理需求的精神损益,一种虚幻的、不可度量的效用,只能根据大多数旅游者对游览参观点资源的感受,对其价值作出相应的评价。

2、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即游览参观点资源在历史、科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品味,或历史悠久,或体现历史重大事件,或与历史人物有关,或有利于科学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游览参观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往往是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如龙虎山天师府的历史价值;庐山植物园的科研价值,白麓书院的文化价值。某些重点保护文物在建筑结构、用材和施工等方面的科学成就,以及以建筑形式反映出的科技成果和科技水平,可以满足科技史以及建筑史研究的需要,且就建筑本身来说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往往是相互依托,不宜分开的。游览参观点资源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是一种无形资产,难以准确计量,只能通过客观评价得到相对的反映。

3、珍稀奇特程度。即游览参观点拥有珍稀物种、奇特景观的多少,以及这种珍稀物种、奇特景观在一定区域(如全国)的独特程度。正是游览参观点资源的珍稀奇特,使旅游者得到兴奋、愉悦的感受,使其新奇感得到满足。如黄果树瀑布、云南石林、龙虎山仙水岩的悬棺等皆因其奇特而有其“固有”价值。游览参观点资源的珍稀奇特程度越高,其价值越大。

4、规模和丰度。即游览参观点独立型旅游单体规模、体量大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程度。游览参观点的规模和丰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景区容量,即为旅游者提供活动空间大小。一个游览参观点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众多,并且分布密集,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大,其价值越高。反之,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小,价值越低。

5、知名度。即人们对游览参观点资源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以及认识的广泛程度。虽然知名度是抽象的、无形的,并且无法计量和相互比较,但通过评价是可以对其价值大小作出判断的。一般来说,游览参观点资源的知名度越高,其价值越大。如万里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国内外众多的旅游者对它都了解,因而它的价值比一般游览参观点资源的价值要高得多。

6、适游期。即游览参观点适宜游览日期的长短。由于自然原因,有些游览参观点常年适游,有的游览参观点则具有季节性,如到冬季到庐山旅游的人数就相对较少。一般来说适游期长的游览参观点比适游期短的游览参观点具有更高的价值。

由以上六大评价指标构成的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游览参观点资源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各项指标的划分是不重合、清楚的,并有较大的适应性。

(二)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的分级

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的分级是指根据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的特点,将其评价依据细分为若干子指标,以区分每一子指标在价值上的差异。分级的原则是以充分反映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等级为标准,如游览观赏价值可根据游览参观价值很高、游览参观价值较高、游览参观价值一般和游览参观价值较小分为A、B、C、D四级。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可按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级。目前国内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级方法:

1、按传统观念划分。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可分为五个等级:即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公园;地市级风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公园;县(市区)级风景区、公园等五类。

2、按质量等级划分。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根据“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得分,并参考“游客意见评价体系”的得分,将游览参观点划分为AAAA级、AAA级、AA级、A级四个等级,以区别不同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的大小。

3、按评价得分划分。2003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得分值域≥90分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为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为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为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为一级旅游资源。

借鉴以上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分级方法,结合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并从游览参观点门票分级定价出发,我们可以将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分为A、B、C、D四级,通过对不同等级赋值,得到相应等级。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六大指标综合得分≥76~100为A级,综合得分≥51~75为B级,综合得分≥26~50为C级,综合得分≥0~25为D级。

(三)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与等级赋值

在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和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的分级确定之后,要使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如实反映其资源价值,关键是要合理确定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不同等级资源赋予不同的值,这是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进行量化评价得以进行并保证其评价结果合理性的前提。

1、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完善的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明确各指标间的轻重关系,也就是要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一般是通过实践并借助权值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来完成的,具体方法如下:建立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选定一定数量的有关专家(一般以10~50人为宜)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给每个指标赋予权重值(权值之和为100),根据专家所赋权重以求绝对平均数的办法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将得出的第一轮各项指标权重值反馈给专家,并进行第二轮征询,得出最终权值。也可以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如我们可以应用国家发改委《关于建立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协调制度的通知》中关于景点价值评价量化体系,将观赏价值、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规模和丰度、知名度、适游期的权重值分别定为30、20、15、15、10、10,合计为100。

2、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等级赋值。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后,对其价值的量化评价还要确定不同等级资源的赋值范围。只有将对每个指标不同等级的评价以分值形式表达出来,才能将量化评价工作进行下去。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等级赋值,就是当某一评价指标达到某种情况时,赋予它应该得到的分值,以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反映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高低程度与分值的关系。如对游览参观点观赏价值的评价,游览参观价值很高的赋值范围为30~20分;游览参观价值较高的赋值范围为19~15分;游览参观价值一般的赋值范围为14~8分;游览参观价值较小的赋值范围为7~0分。其余类推。

(四)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体系

有了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的分级、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与等级赋值,便构成了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体系(见表一)。有了这个体系,便可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是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并通过文字来描述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如某游览参观点游览观赏价值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珍稀奇特程度高、规模和丰度大、知名度高、适游期长等,这种定性评价方法使用比较广泛。定量评定就是按照所规定的评价指标,对不同等级赋值,然后计算出所得分数,以得分高低来衡量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

依照参观游览点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可对不同的参观游览点资源价值作出相应的评价。依据表一评价指标、权重、依据、等级、赋值,可分别得出不同游览参观点资源的得分值,判断其价值的大小。这种定量评价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使诸多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标准明确。使用这一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评价指标包括的内容要统一,不得任意变动,不然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二是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给多少分要统一,并且要有权威性。

(五)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定

依据上述参观游览点资源价值评价体系,便可对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进行评价。如某省有甲、乙、丙、丁四个游览参观点,经过专家评定,其游览观赏价值、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和丰度、知名度、适游期等六个指标的得分.

三、合理制定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

科学合理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既能满足旅游者在支出一定旅游费用的情况下获得最大需求满足,又能使游览参观点经营者获得适当的利润,还能调节旅游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制定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就是要以价值为基础,综合考虑市场供求和旅游业的综合效益。由此形成的不同游览参观点门票之间的比价关系,不仅能反映它们之间价值量的比例,还能反映供求、“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服务对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影响,实现比价关系的合理化。

(一)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应以其价值为基础

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必须以其价值为基础,既考虑其实际投入即劳动形成的价值,更要注重其无形资产即资源的价值,这是制定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一个根本原则。目前制定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通常是以投资成本为基础,门票价格并未真正体现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造成游览参观点资源被免费或低价使用,资源所有者和经营者保护游览参观点资源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完全实现,导致资源的滥用和破坏。《中国2l世纪议程》明确规定,必须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在自然资源使用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使用者付费’原则”。因此,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在反映劳动价值的同时,应充分反映资源价值,使资源价值得到补偿。

然而,劳动价值是可以直接计量的,而资源价值却无法直接计量,即使计量也会因为计量方法繁琐、技术性太强难于操作,或计量结果无法准确反映资源真实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将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转化为价格呢?我们可以根据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确定不同等级资源的价值系数或直接以其得分作为不同等级资源的价值系数,用以反映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这时,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用公式表为:

P=W+G×R

式中:P为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W为每人次劳动价值即各种投入,它等于劳动价值之和除以游览参观点年旅游者人次;G为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如在全国或全省)设定的相对固定的常数,如在3年或5年时间内,某省在测算省内游览参观点价值时可以将参数G设定为100,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当改变参数G的赋值;R为不同等级资源的价值系数。

如假定前例中某省有甲、乙、丙、丁四个游览参观点的劳动价值分别为每人次60元、50元、40元、30元,以其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价值系数,参数G设定为100,那么其门票价格分别为60+100×0.88=148元、50+100×0.62=112元、40+100×0.41=81元、30+100×0.19=49元。

按照上述方法制定和调整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并由此形成不同游览参观点门票之间的比价关系,可使旅游参观点门票价格既反映劳动价值,又反映资源价值,补偿游览参观点成本,保障游览参观点的正常经营,合理补偿游览参观点资源价值,促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游览参观点门票反映的价值,不是游览参观点的个别价值,而是社会平均价值。

(二)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应充分考虑供求关系

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与市场供求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市场供求状况反映旅游者对门票价格的认同或接受程度,市场需求越旺,表明旅游者对该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认同度越高,其门票价格的调整空间则越大,反之亦然。另一方面,门票价格又会反过来影响市场供求状况,门票价格高将会抑制市场需求,门票价格低能够促进市场需求。因此,制定和调整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时,应及时、客观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状况,对供求两旺的游览参观点门票定价可以高些,而需求不旺的游览参观点门票定价则应低些。要使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就应对其供求弹性进行分析。

1、游览参观点供给弹性。游览参观点供给弹性是指其旅游供给量对门票价格的反应及变化关系。根据旅游供给规律,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旅游供给是门票价格变化而同方向变化的。为了测定两者之间的变化程度,即旅游供给对价格的敏感性,就必须计算旅游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所谓旅游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是指旅游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数与旅游产品价格变化的百分数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QS1-QS0)/QS0

ESP=

(P1-P0)/P0

式中:ESp为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P0,P1为变化前后的门票价格;QS0,QS1为变化前后的旅游供给量。

由于旅游供给量与门票价格同方向变化,因而其弹性系数为正值。根据旅游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ESp值的大小,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当ESp>1时,表明旅游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大于门票价格变动百分比,即旅游供给是富有价格弹性的,说明门票价格的微小变化将引起旅游供给量的大幅度变化。(2)当ESp=1时,表明旅游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同门票价格变动百分比是相等的,即旅游供给具有单位弹性。(3)当ESp<1时,表明旅游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小于门票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因而旅游供给弹性不足,说明门票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或下跌,对旅游供给量变化的作用不强。

2、游览参观点需求弹性。游览参观点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旅游需求量对门票价格的反应及变化关系。根据旅游需求规律,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不论门票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落,旅游需求量都会出现相应的减少或增加。为了测量旅游需求量随门票价格变化而相应变化的程度,就必须正确计算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所谓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主要是指门票价格变化的百分数与旅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QD1-QD0)/QD0

EDP=

(P1-P0)/P0

式中:EDp为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P0,P1为变化前后的门票价格;QD0,QD1为变化前后的旅游需求量。

由于价格与需求量成反向关系,因而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于是根据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p的绝对值大小,通常可区分为三种情况:(1)当|EDp|>1时,表明旅游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门票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旅游需求富于弹性说明门票价格提高,旅游产品需求量将减少,但减少的百分比大于价格提高的百分比,从而使旅游总收益减少;相反,如果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增加,但增加的百分比大于价格下降的百分比,从而使旅游总收益增加。(2)当|EDp|<1时,表明旅游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门票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旅游需求弹性不足说明门票价格提高,需求量将减少,但减少的百分比小于价格提高的百分比,从而使旅游总收益增加;相反,如果价格下降,需求量将增加,但增加的百分比的小于价格下降的百分比,从而使旅游总收益减少。(3)当|EDp|=1时,表明旅游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门票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相等,旅游需求价格弹性为单位弹性说明门票价格的变化对旅游经营者的收益影响不大。

游览参观点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分析表明,旅游供求与门票价格之间呈现复杂的关系,制定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应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考虑市场供求对门票价格的影响,建立依据市场供求变化灵活调整价格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使门票价格的变化适应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据此,不同游览参观点都依据供求变化合理制定门票价格,就能形成不同游览参观点门票之间的合理比价关系。如果游览参观点经营者不顾门票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片面追求高价格,便会使门票价格超过旅游者的意愿和支付能力,成为阻止旅游者进入游览参观点的屏障。

(三)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应以综合效益为目标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旅游经济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活动,它涉及到众多的行业和部门;旅游消费是一种综合性消费,它围绕着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需求涉及到繁多的旅游产品的交换。合理制定和调整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要兼顾食、住、行、游、购、娱综合服务水平,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正确处理游览参观点食、住、行、游、购、娱之间的比价关系。

在全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国外旅游景区往往通过灵活机动的价格策略来降低景区进入门槛。一般来说,“游”即门票价格收入只占综合服务总收入的10%~20%,其它服务所创造的收入则占80%~90%。有专家分析指出,美国旅游景区中平均餐饮收入占到景区总收入的35.4%,娱乐收入占15.8%,购物收入占5.5%,住宿收入占19%,这样的景区收入分布结构为景区价格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反观我国旅游参观点门票价格普遍偏高,一些地方领导及一些游览参观点的管理部门,着眼于自身的、眼前的利益,一年一次甚至一年几次地提价,造成一些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在短期内大幅度攀升,抬高了旅游门槛,阻碍了旅游者进入;部分游览参观点管理部门不注意食、住、行、游、购、娱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仅仅局限于“短、平、快”的门票收入,这种短视行为最终导致了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下降。

从合理安排游览参观点内部比价关系,获取最大综合效益出发,游览参观点管理部门不应单纯依靠提高门票价格来增加收益,而应通过改善游览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实现食、住、行、游、购、娱综合发展,达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要转换经营理念,全面认识价格功能,放弃“靠门票吃饭”的旧观念,将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放到景区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统筹考虑,逐步降低门票收入在游览参观点总收入中的比重,通过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支撑景区柔性定价,拓展价格调整和变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