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工业走廊发展思路研究
时间:2022-07-31 05:02:00
导语:新时期工业走廊发展思路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抓住京九铁路建设带来的契机,呼应国家开发浦东和沿长江开放开发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建设*工业走廊的重大战略举措,提出了以工业为主带动第一、第三产业高速、协调发展,参与以浦东为龙头的沿长江开放开发和“支持、跟进、接替”的发展思路。*工业走廊建设,改变了*经济整体框架主要自东向西、沿浙赣铁路线展开的状况,拉开了生产力布局自北向南沿京九线推进的序幕,对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十多年来,她的发展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工业走廊及沿长江产业带建设,使之成为内资外资密集、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经济增长带”,赋予了*工业走廊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
一、加快*工业走廊发展的理论基础
加快*工业走廊建设,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既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要突出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地位,充分借鉴和吸取其理论精华,以促进走廊地区又快又好发展。这里着重介绍有密切关联的后发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增长极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城市群理论等。
(一)后发优势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李斯特的动态比较费用学说最早提出了后发优势理论。按照后发优势理论,落后地区在直接利用先进地区技术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自己的技术成本,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低、技术范式和制度路径选择的便捷优势,使自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相关的辅助战略,实现后来居上的跨跃式发展。
后发优势概念的提出,从微观角度看是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比较优势而言。用好用足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跃式发展,其实质是对超常规、非平衡经济增长的形象概括。如日本、亚洲“四小龙”就是范例,说明利用后发优势理论指导区域经济实施赶超经济战略是可行的。在利用后发优势获取“后起之益”方面有四个优势:①选择的优势;②途径的优势;③精神的优势;④学习的优势等。后发优势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体系,根据其中某些因素在后发优势中的突出地位,可以把后发优势划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突出资源优势的资源型后发优势;二是突出特定发展时期某些重要机遇的引导性的机遇型后发优势;三是强调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实现创新改造的创新型后发优势;四是注重经济结构的前后关联性的传导型后发优势;五是主张“强政府”的干预型后发优势。
(二)经济增长极理论
20世纪50年代初由法国经济学家弗良索瓦·佩鲁(Perroux)提出的经济增长极理论在战略重点的选择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它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由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使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之后再通过上述要素的流动或溢出效应,把经济动力与创新成果传导到可辐射的广大腹地。但是增长极理论有明显的缺陷,极化效应在一时期内弱化了周围地区加快发展的条件,扩大了核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在增长极培育形成后,只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政府行为有利于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扩散效应大到足以克服回波效应,就能使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该理论的应用主要有两种:(1)点轴开发理论。“点”是增长极,“轴”是流域或交通线。具体思路是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轴,再在轴上确定增长极,再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2)网络开发理论。含三大要素:一是“节”点,即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二是“域面”,即沿轴线两侧“节点”所吸收的范围;三是“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及交通、通讯网组成。它在促进城乡一体化与促使区域经济成长方面有重要作用。
增长极理论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以不平衡发展为手段,以加快实现区域平衡发展为目的,它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构筑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等三大增长极,通过三个极点构建增长轴心,带动了整个东部地区经济整体起飞,这实际上就是增长极理论的成功运用。长三角和珠三角以不足全国2%的土地和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约三分之一的生产总值,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先行区和“大教室”,其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观念、经营思想和管理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其他地区提供重要借鉴。当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也是增长极理论的具体实践,最终将有助于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产业集群理论
1.产业集群的含义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简称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l998)。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属性和地理积聚特性。从专业化属性看,产业集群的成员构成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基础设施供应商以及技能与技术培训、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从地理集聚特性看,产业集群是产业关联企业及其相应的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
产业集群用公式可简约地表示为:
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龙头)+产业链(龙身、上下游)+特定空间竞争力集聚+各类支撑服务体系(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客户和行业公会等)
2.产业集群的特征
一般认为,产业集群的表现特征为:(1)相近性。主要指地理位置上的相近性。(2)完整性。主要指产业链条的完整性。(3)集中性。主要指产业领域相对集中,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4)规模性。主要指企业数量足够多。(5)竞争性与合作性。主要指产业集群内存在激烈的竞争以及纵向的合作。
3.主要流派的观点
国外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中,主要有以哈佛商学院波特教授为代表,基于直接经济因素的产业集群竞争理论,以及以“新产业区”、“加利福尼亚”和“北欧学习型经济”这三个相似学派为代表,强调非直接经济因素重要性的产业集群竞争理论。前者认为企业从产业集群中获得供应商、专业化的信息、公共服务以及获得有专业化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雇员,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并通过本地竞争对手和顾客需求的力量进一步加强竞争优势,微观层次的企业间由于地理接近性形成中观层次上的产业集聚,使本地化经济和外部经济得到加强,产生协同效应获得竞争优势。后者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和技术要素,强调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区域的创新能力(Isaksen*),同时强调特定的资源和制度背景是区域产业增长或衰退的重要因素,企业间的非市场关系,如信任、习俗、文化结构和非编码化的知识被视为极其重要,具有促进创新、鼓励企业家精神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产业集群的主要动力机制从“经济因素”(如外部规模经济)转变到“社会—文化的区域根植性”(如包括信任和非交易独立性在内的非市场形式间相互作用)。
4.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按不同标准可归纳为不同的模式体系。以内部市场结构为标准,可划分为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无形大工厂式五种模式。
(1)轴轮式产业集群。轴轮式集群是指众多相关中小企业围绕一个特大型成品商形成的产业集群。日本的丰田汽车城是轴轮式集群的典型代表。
(2)多核式产业集群。多核式集群是指众多小企业围绕三、五个大型成品商形成的产业集群。如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城,有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这三大全球知名企业带动了众多规模不同的汽车企业。
(3)网状式产业集+群。网状式集群是指众多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交叉联系,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种模式在意大利比较广泛,如马尔凯大区佩扎罗省的木器家具产业。
(4)混合式产业集群。混合式集群是由多核式与网状式混合而成的产业集群。集群内部既存在几个核心企业及相关的小企业,又存在着大量没有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例如美国的硅谷。
5.产业集群理论的现实意义
产业集群战略一般有“工业园区”和“板块经济”两种载体。在国外,产业集群战略以“板块经济”载体占多,以“工业园区”载体占少。在中国,由于城乡经济结构差异、东西部地理环境差别等特殊国情,“板块经济”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取得成功经验,“工业园区”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全国31个省(市区)得到成功实践。加快*工业走廊建设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南昌、九江两极,在*、沿江两线,在24个工业园区,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努力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综合竞争优势,促进*工业走廊又快又好发展。
(四)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转移是产业由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现象,是经济规律与空间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欠发达区域而言,是推动其经济现代化重要的外在变量。
1.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观点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如上海—南京、杭州—镇江、嘉兴的局部扩散和上海—北京、天津的大范围扩散)。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2.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应主动承接发达地区梯度转移的产业,增产业发展动力,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1)国际产业转移。遵循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发展规律,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欠发达和国家和地区加速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除英国等少数国家外,其余发达国家均为追赶型的现代化模式。国际间产业转移最典型的案例当数东亚地区。从20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出于全球化战略的考虑,将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日本,日本的产业结构迅速得到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NIES)转移。此后随着日本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继向外转移,带动了亚洲新兴工业国家与东盟国家和地区(ASEAN)的产业升级,从而形成了以日本为雁首的日本-NIES(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ASEAN(东盟国家和地区)的“雁行”发展模式,并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创造了“东亚奇迹”。
(2)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典型案例则是美国。美国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和采矿业有很强的比较优势,随着技术与运输成本的降低,这一优势进一步强化。美国早期开发阶段,制造业工厂通常设在靠近原料地,随着运输条件的改善,工厂逐步向产品销售市场转移,从而促进了美国工业由东部扩张转移到西部,由北方扩张转移到南方。
(3)我国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我国有灿烂夺目的古代农业文明,近代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错失及时发展工业文明的机会,文明古国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由于外部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和内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发展进程缓慢。与此同时,德国、日本、意大利等“二战”时期的战败国和“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以及拉美国家牢牢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从发展中国家转变为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通过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3.7亿元,是1978年的37.8倍,实现了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变。
(五)城市群理论
1.城市群理论的内涵
城市群是在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使整个区域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于是,把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结合起来,为城市群的形成创造条件,并更好地发挥城市群的作用,不仅成为城市群理论的主要研究课题,而且成为很多城市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实践内容。当然构成城市群的基本空间构架既可能是以一、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为核心的若干城市组成,也可能是由多个规模相近的大中城市组成。
城市群具有地理和经济双重属性,地域性、群聚性、中心性和联系性是城市群的基本特征。(1)地域性。城市群首先是一个地域概念,具有特定的空间地理范围。(2)群聚性。城市群是若干城市的集合体,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城市,或者说城市分布达到较高的密度。(3)中心性。城市群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城市为核心,这些城市成为城市群经济活动的集聚中心和扩散源,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组织和主导作用。中心城市可能是一个,出可能是多个,因而城市群既可以是单中心型,也可以是多中心型。城市群的中心性不仅指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体中处于经济活动的核心,而且也意味着中心城市在整个城市群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立。(4)联系性。城市群的联系性特征是指城市群内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并逐步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联系性是由城市群的中心性必然派生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现代意义的城市群与地理学意义的城市群的重要区别。
2.加快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速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相伴的是城市化的加速发展。26年来,城市化水平每年增加0.92个百分点。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拉动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经济结构、组织结构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新的影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很大。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使更多的农民脱离农业和农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地区就业、生活,将是中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
第二,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人口空间分布。从各国城市化的模式看,当城市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城市群已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日本的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伦敦、巴黎、米兰、慕尼黑和汉堡组成的五边形大都市区,集中了欧盟40%的人口和50%的国内生产总值;美国67%的国内生产总值集中在大纽约区、大洛杉矶区和五大湖区三大城市群地区。与经济集聚相伴,人口也呈现向城市群集中的趋势,如*年同1945年相比,日本全国人口增长了76%,而同期三大城市群人口增长了174%。
第三,我国城市群建设需要新突破。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极。但是这些地区的空间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所减弱,今后的主要总量是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中国现在有53个大都市区,居住着全国人口的53%,占全国城市人口的43%,产出的GDP占57%,二三产业GDP占60%。其中多数大都市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部分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都市区有可能成长为更大的城市群地区。政府要通过制度完善、规划引导、政策推动等措施,在城市群空间布局上,逐步形成以沿海、长江为带,主要铁路线为轴,十几个城市群为主体,城市群内经济经社生态环境相协调,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分工协作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布局的空间格局。
3.城市群主要发展模式
城市群的发展模式有多种。在国际上,一是以城市主导型的城市群发展“欧美模式”。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群大体上经历了二三百年的漫长演进过程,城市化与城市群形成和市场化、工业化的互动过程,形成了工业发展、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化的自然结果。二是以政府主导型的城市群发展“墨一印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城市群推进的速度相当快,人口高度向大城市聚集,城市群迅速发展。但是城市群发展缺乏经济基础,社会问题相当严重。政府主导的城市群发展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从长远来看,它不能解决城市及城市群中增长的动力机制问题,并导致城市群之间的不平衡增长,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我国珠三角在发展中走出了由点轴开发到网络扩散的模式。改革开放后,深圳崛起,以广州和深圳为双中心的城市群体成为珠三角城市群的结构特征。近年来,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江门、惠州、肇庆等相继进入大城市之列,双核模式逐渐向网络化、多中心模式演化。香港和澳门回归以来,珠三角城市群又以新的组团方式出现,东西两翼形成深港、珠澳两个极点,珠三角和港澳共同组成大珠三角城市群。
二、*工业走廊状况分析
(一)*工业走廊区域界定
上世纪90年代,*工业走廊建设主要沿*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展开布局,走廊北起九江市,南经省会南昌市抵南昌县向塘镇,按铁路里程计算全长为161.4公里,包括南昌、九江两个设区市的市区和南昌、新建、永修、德安、九江等五个县,属于走廊形地带和单轴开发模式。*工业走廊是全省境内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区域。
为充分发挥*唯一对外港口城市九江市及153公里长江岸线资源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把*工业走廊打造成我省大开放的平台和载体,建设成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从而形成*最重要的经济带和区域增长极,提升*走廊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新世纪、新起点应将南昌和九江两市整体纳入*工业走廊区域范围,并把交通优势和临江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将*工业走廊的内涵从沿路开发,拓展到沿路和沿江开发并重,从单轴模式向T形双轴模式转变。
目前,*工业走廊的地理范围应包括南昌、九江两市的7区13县1市1局;核心区域分布于沿江(长江)和沿路(*高速公路、京九铁路)两侧,包括7区8县1市,即南昌市的西湖区、东湖区、青山湖区、湾里区、青云谱区、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九江市的浔阳区、庐山区、永修县、德安县、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
(二)*工业走廊资源概况
*工业走廊位于*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地势南高北低,系垄岗低丘、河谷平原及侵蚀残丘地形,区域内大部分为第四纪冲堆积平原,并有庐山、云山、梅岭等中低山和部分丘陵岗地。这一区域既沿长江黄金水道,又沿京九铁路大动脉,处在国家沿长江开放开发和京九经济带这两大战略部署区域的重要区段,不仅显示出独特的区位优势,而且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1.土地资源。走廊地区土地总面积26229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5.7%。耕地面积4111平方公里,占走廊地区土地总面积的15.7%。森林覆盖率为37.9%,活立木蓄积量2758万立方米。
2.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年末,走廊地区人口911.7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3%。人口密度为347.6人/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5倍。就业人员279.6万人,占全省的23.5%,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47.1∶23.9∶29.0。
3.水资源。走廊地区北靠长江,东邻鄱阳湖,南有赣江汇进,西有修河流入,水资源丰富。*年,年降水量1302毫米,水资源总量166.9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45.74亿立方米。总供水量为49.4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7.63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1.83亿立方米。
4.矿产资源。走廊内发现矿产资源近100种,金、铜、铅锌、锑、硫、萤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其中,九江市硫铁矿、铅锌矿、建筑用砂及玻璃用砂居全省第一位,铜矿居全省第二位。
5.科教资源。走廊地区是全省科技、人才和高中等教育的重要基地。有科技活动人员3.49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27万人,分别占全省的51.1%和57.1%。R&D内部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7%,比全省高0.45个百分点。南昌有一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四所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一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全省三分之二的普通高等学校集中在走廊地区,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和专任教师分别达到44.9万人和2.8万人,占全省的91.6%和92.3%。南昌昌东和昌北两大高校新园区在校生设计规模为20万人,目前已有师生12万人。走廊地区还有中等专业学校37所,职业中学51所。
6.旅游资源。走廊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集匡庐之秀、鄱湖之美、楼阁之名于一身,有庐山、云居山、石钟山、梅岭、龙宫洞、滕王阁、浔阳楼、烟水亭、柘林湖、星子天沐温泉、安义千年古村群和举世闻名的鄱阳湖候鸟保护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岩溶岩洞景观琳琅满目。
(三)*工业走廊经济基础简析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工业走廊成为全省境内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区域。
1.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年,走廊实现生产总值1127.2亿元,占全省的32.2%,比人口比重高10.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236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5倍;财政总收入137.1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2.2%,比全省高2.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501.89亿元,占全省的27.6%,比人口比重高6.3个百分点。
2.基础设施渐趋完善。交通运输方面,走廊上建有4D级南昌昌北国际机场、4C级九江庐山机场,通往国内各主要城市及香港、新加坡的航线达40多条;铁路有京九复线、浙赣复线、武九、合九和沿江铁路(铜九段)等若干条线在走廊内交汇;全省已建成通车的1500多公里高速公路使走廊全面形成至省内的“四小时经济圈”和至长珠闽的“八小时经济圈”;九江港是东西水运、南北水陆中转的主要枢纽港,外贸码头有4个5000吨级的集装箱和散货泊位。电力能源方面,走廊地区有装机容量165万千瓦的两个大型火力发电厂和装机容量42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新的电源点也正在抓紧建设,成为华中和华东地区重要电力基地;走廊周边的丰城电厂和黄金埠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372万千瓦,远期电力供应充足。邮电通信方面,光缆、程控、微波、移动电话等多种通信手段完备,全省以南昌和九江为中心的快捷信息传输网络已经形成。
3.开放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走廊地区拥有九江出口加工区、昌北国际机场,九江是全省通江达海唯一的大通道,南昌地区开通了海铁联运。走廊地区招商引资水平高于全省和全国。*年,实际引进外商直接投资9.91亿美元,占全省的48.3%;实际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比全省和全国分别高2.4和3.6个百分点。走廊地区是全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年,海关出口11.62亿美元,占全省的58.2%;出口依存度为8.5%,比全省高3.8个百分点。
4.工业化水平较高。*年,走廊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30.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3.03亿元,均占全省的38.8%;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制造业的比重为92.2%,比全省高10.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9.29亿元,占全省的55.7%;走廊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占全省的40.5%,比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高1.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7.44万元/人·年,比全省高20.7%;企业资产负债率64.2%,比全省低0.9个百分点。
5.开发区建设生机勃勃,产业集聚效应初现。走廊地区有工业园区24家,累计开发面积87.5平方公里,投产工业企业1641家。*年,走廊内24家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43.85亿元、利税42.03亿元、从业人员24.51万人,分别占全省工业园区的47.8%、44.9%和32.9%,分别占走廊内规模以上工业的59.2%、60.1%和75.0%。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工业园区有2个、20~100亿元的有3个、10~20亿元的有4个。24个工业园区的产业基础各有特色,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南昌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快速发展中,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以家电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星火工业园区已具备10万吨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产量全国最大亚洲第二,初步形成以单体有机硅为上游产品的产业集群。*年初,已有18家从事有机硅单体及下游产品开发和研究的企业进入星火工业园。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已经形成以石化、汽车为主导产业的石化工业园区和汽车工业园;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内服装加工企业初具规模等。
6.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年,走廊地区粮食产量307.03万吨、肉类产量35.50万吨,分别占全省的17.0%和16.1%;牛奶、禽蛋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54.5%和31.3%;农业商品率为72.3%,比全省高8个百分点。走廊是全省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全省7个商品棉基地县有5个在该地区,棉花产量占全省的70.4%。走廊有4个商品粮基地县,其中南昌县的粮食产量在全省商品粮基地县中名列第二。走廊养殖水面达11.87万公顷,占全省的32.6%;水产品总产量占全省的34.2%,其中,虾蟹贝类、珍珠等特种水产品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47.4%和62.4%。
7.商贸、物流、旅游业日益繁荣。走廊地区是全省的商贸、物流中心,人流、物流、信息流密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有316家,占全省总数的54.7%,实现销售额519.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7.7%。九江港客、货运输量分别居长江主要港口的第二和第四位;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年进出港人数突破100万人次,占全省民航旅客运输量的90%以上。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23.23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67.58万户,分别占全省的32.2%和39.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1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1.3%。走廊地区旅游资源的品位高,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共有星级饭店55家,客房7820间,分别占全省的37.9%和49.0%。*年,境外旅游人数达11.47万人次,旅游创汇3386万美元,分别占全省的39.0%和42.5%。
8.金融、证券、保险体系健全。走廊地区是全省的金融、证券、保险业中心,已基本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在赣分支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银行体系。*年末,走廊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24.19亿元,占全省39.4%,比生产总值的比重高7.2个百分点。走廊内江南、国盛两家综合性证券公司有资格推荐企业上市,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的条件较为优越。保险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年保费收入26.51亿元,占全省的33.1%。
9.城镇体系健全完善。南昌、九江两大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年,南昌市、九江市市区人口分别为204.7万人和57.6万人,人口规模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位。两个中心城市总人口261.3万人,建成区面积183.4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21个城市总量的37.7%和29.0%。两个中心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比全省城市平均水平高6.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3%,比全省城市平均水平高6.3个百分点。走廊地区县(市)域城镇发展较好。*年,走廊地区共有13县(市)域城关镇,总人口118.0万人,相当于全省70个县城关镇总人口23.6%。城关镇自来水人口普及率为83.6%,燃气人口普及率为70.9%,分别比全省城关镇平均水平高4.0和12.8个百分点。走廊地区重点镇规模较大。*年,走廊地区建制镇131个,占全省建制镇总数的18.6%。建制镇总人口90.8人、镇区现状用地面积132.24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建制镇总量的20.8%和25.1%。
三、继续加快推进*工业走廊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条件
继续加快推进*工业走廊建设,是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然选择。准确判断和把握走廊地区“十一五”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机遇挑战,是落实走廊地区系列发展举措、实现各项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面向未来,走廊地区既有加快发展的许多有利机遇,也存在不少挑战。
(一)重要意义
1.从全省看,建设*工业走廊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南昌有综合功能相对完善的中心城市优势,九江有全省唯一的临江优势(比如航运方面,南京通航的货轮为2万吨,芜湖为1万吨,九江为5000吨,南昌为1000吨,樟树只有400吨),在我省石油、矿石、煤等重要资源的新增需求完全需要外购,即新增生产总值主要通过国内、国际市场实现的背景下,重点建设*工业走廊,进而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是最佳选择。
2.从国家战略看,中部省份在重点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国家利益所在。中部地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在东部地区因工业化、城市化导致耕地锐减、生态恶化的情况下,保护和提高中部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确保国家粮食在数量和品质上的双重安全,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意义。选择适宜地区重点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既是国家利益的根本要求,也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观的体现。*年以来,总理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并要求尽快落实到资金、政策和产业布局上。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农业政策措施可能惠及三农各个方面,而工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只能有选择地集中在区位较优、带动力较强、示范性较好的地区。*工业走廊作为一个经济区或增长极,在中部地区最早规划和建设,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继续加强*工业走廊建设,有利于*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得到国家更有力的支持。
3.从区域看,构建增长极是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点。*作为欠发达地区,只有集中力量,聚焦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实施好“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用好发展机遇。
4.从国际、国内看,以增长极带动区域发展是各国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总结。国际上,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日本沿太平洋开发(经济重心东京、大阪、神户),韩国三次开发(汉城都市圈,釜山沿太平洋带,韩国东线开发),都是以增长极带动各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功典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构筑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极,通过三个极点构建增长轴心,带动东部地区经济整体起飞。
(二)有利条件和机遇
1.走廊地区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对外和对内开放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这是走廊地区最大的优势之一,“对接长球闽,融入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走廊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扩展了走廊地区的发展空间;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特征比较明显,重化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带动力、竞争力较强,产业配套能力和体系较为完整;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市场意识较强,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较高。
2.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随着全球经济的稳定复苏,经济全球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会更加迅猛,将有利于中国经济与东盟、亚太以及世界经济的加速融合,为走廊地区扩大出口、引进技术和资金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明显加强,欧盟在统一货币的基础上,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统一宪法),全球各种形式的国际区域合作将继续发展;亚洲包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经济合作将继续深化;我国包括泛珠三角、大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合作将继续发展。这一切将为走廊地区在区域合作中加快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运行与世界经济运行逐渐趋于一致是我国与世界经济融合的重要表现,就是说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形成对我国的巨大需求,扩大我国的外需,拉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面临全球性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机遇。经济梯度和产业梯度的累积为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当今世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性较大,有知识化国家(或称发达工业化国家,如美国、日本、欧洲主要国家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部分拉美国家)、半工业化国家(东盟国家、中国等)和农业化国家(非洲部分国家、尼泊尔、蒙古国等)。从产业层面上分析,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不仅出现了一、二、三产业的分化,而且区域的产业分工呈现出梯级分布特征: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直接面对激烈的国际间、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经济联系的深度与广度,将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使欠发达地区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知识经济掀起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从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以知识、人才为基础的经济与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为赢得全球竞争的优势,抢占全球产业结构的制高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基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战略,纷纷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海外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新的产业转移浪潮。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能够弥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内资金的不足,并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其国内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
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国内产业转移已崭露头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使东部地区依靠区位、劳动力与政策的优势,承接亚洲新兴工业国家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根据统计,*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276美元,而上海市人均GDP已经达到6680美元,接近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水平,上海市与贵州省人均GDP之比超过了13:1,我国经济梯度已经明显产生。按照国际惯例,东部发达地区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劳动力、土地等投入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原有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企业的利润率开始下滑;同时,随着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结构也应呈现出相应的变化。为保持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以东部地区为龙头,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初级加工产业、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大以及运输量大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正在逐步形成,从而带动全国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地域分工的调整。
4.全球制造业向中国流动的趋势明显。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趋势会加强,将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对走廊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与融合,为走廊地区加快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持久的动力。世界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正在把我国推向制造产业链的最终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国家与我国的经济结构互补性较强。亚洲四小虎与我国经济结构比较相近,但我国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世界经济的这一发展格局把我国推向了制造业链的最终环节,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加工基地,为我国经济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样这也是走廊地区难得的机遇。
(三)不利条件和挑战
1.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同中部六省其他区域经济增长极比较,*工业走廊仍然存在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基础较弱、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比如,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800多万,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全省60%的城市分布于此,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一半,其发展规模远远高于*工业走廊地区。“武汉1+8城市圈”,包括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和潜江九城市,直径为200公里,总面积占全省33%,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占全省的70%以上,土地经济密度大大高于*工业走廊。“长株潭一体化”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设区市,人口占全省13.3%,而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3.2%,其人口经济密度明显高于我省*工业走廊地区。对比中的差距既是发展的压力,也是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2.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竞争激烈。目前,整个长珠闽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集聚功能大于扩散功能的状态,梯度转移出来的产业面临围追堵截。一是中西部地区竞相承接,产业转移供不应求。新世纪以来,中西部地区都先后把大开放、工业化列为各自加快发展的主战略,尽管*在这方面有先发优势,但效果正在递减。二是产业转移在东部地区内部进行的趋势增强,没有出现大规模向中西地区转移的现象。东部沿海各省市都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状况,如广东有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江苏有相对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浙江有发展滞后的西北地区等,各省市从统筹各自区域发展出发,制定有力政策措施,引导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在“融入全球化”上,承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部地区总体上竞争不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东盟、印度等国家开放意识增强、开放水平提高,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削弱,加上不具备东部沿海的港口优势,竞争处于不利位置。
3.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第一,走廊地区甚至全省的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全省人均煤炭、铁矿的基础储量只有全国的7.4%和17.2%,石油、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省外、境外、国外)依存度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第二,走廊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特征比较明显,这阶段将导致能源、重要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的紧张。重化工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较长、产业带动力强等特点,重化工业行业及其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大都是能源和原材料消费大户,大都对交通运输需求巨大。如美国在重化工业阶段油电煤钢产量大,增长快,占世界比重高。第三,走廊地区重化工业阶段将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许多重化工业(如化工等)的生产排放的“三废”较多,对环境的破坏较大;另一方面,一些重化工业产品(如汽车)的使用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从世界范围来看,氮氧化物的60%、一氧化碳的78%、炭化氢的50%是由汽车交通引起,我国城市大气中由汽车交通所造成的污染占50%以上。第四,当前经济粗放型增长特征比较明显。从全省看,每亿元GDP消耗的煤炭是全国的1.14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比全国低6.1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比全国低32.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全国的4/5。走廊地区的增长质量虽然好于全省,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特征仍然比较明显。随着走廊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那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支撑走廊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
四、推进*工业走廊加快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工业走廊发展的指导思想
*工业走廊“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和谐平安*”的要求,全方位深入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以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为强动力,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工业发达、社会文明、文化昌盛、环境优美的新兴城市群,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极,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成为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二)*工业走廊发展的基本原则
1.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在科学发展中率先崛起。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是须臾不容放松的第一要务。培育创业精神,激活创业主体,优化创业环境,尽快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是*工业走廊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加快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在发展动力上,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实现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良性互动,增强走廊地区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大力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全省率先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
3.在增长方式上,坚持加快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过于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转移到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用低成本、低消耗、高产出、可持续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取代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在开发步骤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由点到线到面逐步展开。当前先集中力量使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2个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尽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加快沿江产业带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向线和面拓展延伸,使之成为对全省加快发展起带动作用的强大经济板块。
5.在产业选择上,坚持“四个面向”、“三个为主”、“五个协调”。“四个面向”即面向市场、面向沿海、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三个为主”即以做大、做强、做优支柱产业为主,以高销售率、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以现代第三产业为主;“五个协调”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贸工农协调发展,科教文卫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6.在企业组织形式上,坚持发展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社会化生产方式。尽可能将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地理空间上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生产经营网络,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专业化大规模生产,使每一个企业都在互动中分享生产、销售、信息及辅助性服务等方面的整体规模效益,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7.在技术政策上,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相结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以人才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运行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促进大型企业普遍建立高新技术研发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8.在城镇布局上,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功能互补。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建设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市群,在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南昌和九江这两座城市集聚,形成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核型城市群。
9.在生态环境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遵循“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方针,在开发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发展优势,将*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经济发达、资源节约、生态优越、环境友好的区域。
(三)*工业走廊发展的战略定位
1.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紧紧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依托走廊核心地区的区位、机制、科技、人才和产业优势,加快建立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生产体系、面向国际国内的市场营销体系和与国际国内惯例接轨的生产服务体系,形成沿江和中部地区重要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基地。
2.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在*率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便捷的交通通讯网络,建设面向国际市场的区域性进出口商品集散枢纽。依托南昌、九江两个中心城市,建设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强投资高密集区。依托九江出口加工区及24个工业园区,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加工制造基地。
4.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缩小区域差距的传导纽带。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开放,增强走廊地区的综合实力和集聚辐射功能,使走廊地区成为对接长三角、融入全球化,辐射赣鄂皖湘,缩小东中部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5.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综合性物流中心。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构筑与国际、国内接轨的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把走廊地区建设成*外向型物流的主通道、中部地区综合性物流中心、南北陆运和东西水运转运的主枢纽、全国物流网络重要的节点,使现代物流业成为走廊地区的优势产业。
6.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打造世界景观、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品牌,使旅游景点融入区域性和国际性旅游精品线路网,使旅游产业成为走廊地区充满活力的支柱产业、动力产业、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使走廊地区真正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7.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城市群落密集区。环绕南昌和九江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壮大一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使不同层次的城镇功能在一个比较密集的空间范围内相互联动。通过高速、大容量的现代化交通轴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和经济距离,形成交流和交易快捷、频繁,产业集群比较发达,技术和资金相对密集的新兴城市群,提升走廊的区域竞争力。
五、*工业走廊的发展目标预测
(一)*工业走廊发展的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密集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50%以上),建设成为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市群落密集区(城市化程度达65%以上),建设成为开放程度高、外向型明显的开放型经济密集区(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达15%),使走廊地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1.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走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60亿元,年均增长13.5%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2%,其中:南昌市23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占走廊地区68.5%;九江市1060亿元,年均增长15%,占走廊地区31.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25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5∶60∶3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
2.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强化,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到2010年,走廊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占全省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5%,总量达到1050亿元,其中:南昌市735亿元,年均增长22%,占走廊地区70%;九江市315亿元,年均增长25%,占走廊地区3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70亿元,年均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
3.开放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外向度显著上升。民间资本和外资大量引入,成为走廊地区投资、消费、出口、生产的重要主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2010年,走廊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4亿美元,占全省的62%,年均增长15%;外贸出口达到33亿美元,占全省的68%以上,年均增长18%。
4.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到2010年,走廊地区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
5.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走廊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中心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目标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方针,不断创新机制体制,以城市为依托,以壮大经济总量和优化经济结构为目标,着力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提升产业层次,培植新的财源,增加就业岗位,真正把24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走廊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对接长珠闽和融入全球化的前沿区。
1.到2010年,*工业走廊24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60亿元,占走廊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0%。
2.到2010年,24个工业园区完成销售收入3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实现利税总额290亿元,安排就业200万人。
3.到2010年,建成工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工业园区18个以上,其中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10个以上,超200亿元的工业园区4个以上。
(三)沿江产业发展目标
1.沿江开发总体目标。到2010年,沿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占九江市生产总值的8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约5000美元。
2.产业发展目标。到2010年,沿江产业实现突破、形成优势,工业增加值达到285亿元,占九江市9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4∶33。
3.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并合理利用沿江自然和生态环境资源,坚持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到2010年,长江九江段保持三类水质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饮用水源达标率达10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四)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能源建设。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建设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能源建设以电力为主,合理增加火电,积极开发水电,着力发展风电,努力推进核电,保持走廊地区的发电能力适度超前,到2010年在*工业走廊形成510万千瓦发电能力。积极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醇醚燃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交通建设。以增强走廊地区对外通道能力和完善区域内交通网络为重点,进一步形成以南昌、九江为枢纽,以京九铁路、浙赣铁路、*高速公路、长江及赣江航道、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九江庐山机场为骨干,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相结合的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到2010年,形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约500公里;鄱阳湖、赣江*吨级的Ⅱ级航道通行能力;昌北、九江机场稳定的国际国内航线50条。
(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加快构筑走廊区域旅游网络和旅游精品,打造世界景观、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品牌。到2010年,走廊地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0亿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98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4090万人次,境外游客29万人次。
六、*工业走廊的产业规划与布局分析
*工业走廊产业发展的重点和要求为:增强六大能力,抓好三大产业。增强六大能力,即增强重大基础工业生产能力,增强重大加工业制造能力,增强聚集力强、人气旺的商贸旅游发展能力,增强特色鲜明、贸工农结合的农业产业化能力,增强以电力、交通、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能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创新能力。抓好三大产业,即做大做强重大基础产业、加工制造业和现代商贸旅游业。
(一)工业规划与布局
分层次展开工业布局,依托中心城市,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增强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为重点,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块状经济。力争到“十一五”末,在*工业走廊地区形成以基础工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特色传统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全面发展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
1.基本任务
(1)做大做强核心龙头企业。鼓励采取合资嫁接、强强联合、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加大重点企业的资产重组力度,集中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以建设重大项目为抓手,在走廊地区尽快形成若干以骨干企业、上市公司为核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产品竞争力强、市场覆盖率高、发展爆发力大的企业航空母舰。到2010年,力争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和江铃汽车集团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南昌钢铁等8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大力激发民间巨大的创业潜力和强烈的创业热情,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推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开放除法律法规禁止的所有投资行业和领域,坚决消除各种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政策障碍,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满足社会需要、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机制形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构筑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围绕核心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在走廊地区发展一批“专、优、特、精”中小企业。
(3)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知名品牌。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把引进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在重大装备研制、生产技术改造、产品科技创新等方面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增强走廊地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以特色化和系列化为目标,迅速形成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提升走廊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2.产业发展重点
充分发挥南昌作为中心城市适宜发展现代制造业和九江作为临江城市适宜布局大运输量、大吞吐量、大进大出产业的优势,在*工业走廊地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和基础产业。通过产业的上下游、前后向及旁侧链接,延伸产业链,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和化学工业、特色冶金、新型建材、现代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八大产业集群。
(1)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汽车、航空、船舶、机械、机电成套设备等为重点,尽快形成机械基础件—关键零部件—先进重大技术装备的装备制造产业集聚。汽车工业坚持走开放与合作的道路,靠大联大,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务用车、家用轿车和越野车,提高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零部件配套水平。航空工业鼓励国际合作和投资多元化,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重点型号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船舶和港口机械工业走规模化和专业化并重的道路,提高设计开发水平,重点发展油轮、散货轮等高等级船舶以及工程船、化学品船等特种船舶,加快发展集装箱、港口装卸设备、港口运输设备等港口机械及零部件制造业,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港口工业。机电设备制造业大力提高现有机械加工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重点发展发电机组、移动电站和智能楼宇控制器系统、大型循环硫化床锅炉、数控机床、整流变压器、大中型电机、水轮发电机组等产品。
(2)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强和突出走廊地区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优势,尽快形成电子元器件—现代家电、数字信息产品、软件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把握行业发展前沿和动态,突出整机扩产、重要零部件配套,采取独资或股份转让、异地新建或就地改造等多种途径,积极发展技术先进的产品,如特色电子元器件、现代数字显示产品、空调和空调压缩机、冰箱无氟压缩机等产品,争取在8寸晶元片、单晶硅、新型光电子器件、新一代手机等高新产品的开发中取得进展。加强与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的合作,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研制,积极做大做强软件产业。
(3)石油和化学产业集群。以石油化工为龙头,尽快形成基础石化原料—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合成材料的化工产业集聚。按照专业化、集聚化、规模化的要求,积极发展大型化工企业,注重提高化工产业的技术含量,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力争扩大原油加工能力,积极调整石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三烯一炔”和苯系有机原料,加快开发石油化工中下游系列产品,鼓励发展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聚合物等三大合成材料。根据市场需求,着重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和有机硅单体及其精深加工。
(4)特色冶金产业集群。以特种钢为重点,尽快形成钢铁冶炼—特种钢材—金属制品的冶金产业集聚。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需求,着重在产业链延伸深度加工上拓展重大项目。通过合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切实提高特种钢材的产品质量,重点发展冷轧薄带、镀锌板、涂镀层板、螺纹钢、细径高强盘条、拉丝盘条等优特钢产品,扩大无缝管、高压锅炉管的市场优势。
(5)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尽快形成大中型干法水泥、新型铝材和塑钢、新型涂料、轻质建材、中高档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6)现代医药产业集群。以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为目标,按照GMP和GLP改造的要求,尽快形成规范化种植—标准提取与加工—新药研发及生产的产业链,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重点发展中成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新型保健品等领域,加快发展医疗器械生产。
(7)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巩固现有纺织服装产业为基础进行布局,形成原料(棉花、蚕丝、化学纤维)—布料织造—整理、印染—品牌服装加工的产业链,不断提高棉纺、针织、印染等产品的档次,扩大工业用布、中高档面料生产,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和产业装饰用面料、聚酯无纺系列产品、中高档纯棉系列产品,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和品牌服装的市场占有率。
(8)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形成以功能性特色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集聚,做大做强烟草工业。以高附加值出口农产品为重点,形成种子种苗开发—农产品生产—深加工增值—出口创汇的外向型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在食品的深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方面开发重大项目,着重推进粮食、油料、畜禽、水产、果蔬等农产品精深加工。
3.产业重点布局
在区域布局上,南昌主要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建设十大产品制造基地:即汽车生产基地、飞机生产基地、空调生产基地、光电产品生产基地、机电设备生产基地、建材和新材料生产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基地、食品生产基地、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基地、造纸生产基地;九江主要以港口为依托,发挥大物流的优势,重点发展石化、建材、冶金、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加快形成以重工、化工为主的临港产业带。
(1)汽车工业。把规模集聚作为汽车工业布局的首要条件,建设以南昌江铃汽车集团和九江昌河铃木公司为依托的汽车制造基地,大力发展汽车整车和发动机,引导零部件配套企业和相关产业围绕江铃和九江昌河集聚。到“十一五”末期,形成75万台整车、50万台发动机生产能力,汽车零部件80%以上由走廊内企业配套。
(2)航空工业。以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为主体,加快现有主导产品的改进改型,大力发展教练机、强击机、K8出口型飞机、农林飞机、小型通用飞机以及无人飞机等重点型号产品,重点进行麦道直升机和轻型公务机等转包机型的生产和组装。到“十一五”末期,形成30架K8高级教练机、300架麦道直升机生产能力。
(3)船舶和港口机械工业。根据比较效益原则和资源禀赋条件,船舶产业集中布局在九江沿江地区。依托九江港的优越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以中船九江公司、九江银兴造船厂、九江东海船业公司为龙头,通过企业联合与兼并,重点整合沿江地区的造船业及船舶设计制造资源,促进企业规模集聚和产品升级,把九江建成国内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
(4)机电设备制造业。依托清华泰豪、江联、华源机电、银河江变、东元电机等核心企业为主体建设机电设备制造基地,强化专业化分工,注重采用信息技术大力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积极发展大型机械和整机装备。
(5)现代家电产业。集中布局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依托奥克斯、东元空调、TCL、先科、美的等龙头企业,瞄准引进压缩机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强建设产业配套协作区,尽快形成专业化协作配套能力。
(6)电子信息产业。南昌依托晶湛科技、联创光电、新索丽、瑞显光电、鸿源数显、中国普天、先锋软件等核心企业,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人才密集、科技雄厚的优势,大力建设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基地。九江主要布局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工业区,鼓励配套企业围绕3T光电和清华同方713厂形成集聚。
(7)石化工业。以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石化工业组团为基地,依托九江石化总厂,加快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延伸,重点支持九江石化公司“炼化一体化”工程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时期开工建设100万吨乙烯项目,把九江沿江地区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石油化工产业密集区。限制基础石化产业在九江沿江地区以外的区域布局。
(8)冶金工业。依托南昌现有的南钢、洪都钢厂两家核心企业,注重发展冶金下游产品,吸引关联性强的企业集聚,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特、精、优钢材产品,限制发展炼铁等冶金前道产业。
(9)新材料产业。走廊地区具有发展新材料产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建设深圳方大(*)新材料产业基地、以联创光电为主体的半导体发光材料产业化基地、以江钨集团和南昌硬质合金公司为依托的钨制品材料基地、以晶安高科为依托的锆材料基地,力争到2010年把南昌建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新材料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依托江铜集团的铜冶炼能力,建设好南昌高新区的江铜工业园,重点发展高性能铜板带、电解铜箔、新型合金铜管、特种漆包线等铜精深加工产品,形成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永修星火的有机硅产业,注重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建成国内最重要的有机硅产业基地。
(10)建材工业。主要依托沿江和沿*高速公路的大型建材企业布局。水泥工业围绕亚东水泥等骨干企业发展规模化生产,重点布局在瑞昌市(码头镇)、彭泽县、德安县、九江县等地;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依托巨石九江公司等企业,重点布局在沿江地区;新型建材及墙体材料重点布局在靠近主要原料来源的地区,如沿江、大型电源点附近,依托资源形成成本优势。
(11)医药产业。南昌主要依托江中药业、汇仁集团、诚志股份、济民可信、桑海集团、洪达医疗器械等核心企业,建设现代医药和医疗器械基地,重点发展中成药、化学原料药、新型保健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产品,注重开发一、二类新药,培植药品种植基地。九江充分利用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主要布局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在优质中药材GAP种植和开发、中成药加工、中药标准提取物、中药饮片等方面开发项目。
(12)纺织服装产业。南昌建设以银志服装城为龙头,以华源江纺、江涤、罗家集针织为主体的纺织服装基地,加强拉链、纽扣、水洗、中高档后染整等一系列专业化协作配套建设。九江的化纤纺织主要依托赛得利化纤(*)有限责任公司,集中布局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化纤工业组团;棉纺工业主要布局在九江市区、共青开发区以及德安县、彭泽县、瑞昌市等地的工业园区,积极扩大规模和提高水平,九江市区的棉纺企业应加快向工业园区集中;服装产业以九江市区、共青开发区为重点,努力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
(13)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业。根据产业特点和现有基础,南昌的食品工业依托南昌卷烟总厂、娃哈哈、统一集团、润田、汪氏蜜蜂、亚啤、雪津、阳光乳业等核心企业,重点发展卷烟、啤酒、饮料、方便食品、乳制品、休闲食品和保健品等七大类产品,并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食品制造业。九江的食品工业重点布局在共青开发区以及都昌县、星子县、瑞昌市等地的工业园区内,主要依托优势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粮油、水产品、茶叶、果蔬、特色家畜禽、茧丝绸等深加工,建设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群。
(14)造纸工业。主要以晨鸣纸业为依托,以高档造纸为重点,形成进口纸浆—纸或纸板—高档纸制品的造纸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档文化用纸、中高级生活用纸、包装用纸及特种用纸等产品。
(二)沿江产业规划与布局
沿江产业带重点壮大石油化工、汽车机械、建材冶金、纺织服装、旅游休闲、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培育现代造船、数字家电、环保能源、现代物流等四大新兴产业,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确立在全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通过对重点产业的规划与布局,形成五个重点发展区域:
1.机械和船舶制造、建材产业基地(西区)。以瑞昌市为中心,形成以瑞昌市黄金工业园和码头镇为依托,以江洲联合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亚东水泥等大企业为支撑的现代船舶制造、机械建材产业基地。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强化集聚效益,引进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中国的游轮和游艇生产基地。
2.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临港工业区)。以九江出口加工区为依托,将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外贸口岸港区的腹地,整合港口资源,提高外向化水平,重点发展机械电子、汽车、数字家电等产业,形成以昌河铃木、清华同方713厂、3T数字光电、赛得利化纤、汇源果汁等企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3.商贸物流区(核心区)。充分利用长江港口水运优势,形成以九江港区、官湖港区、城市濂溪片区为依托,以京九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华东装饰市场、南方粮食交易市场、国际汽车城市等十大商品市场为支撑的商贸物流区。
4.重化工产业基地(重化产业区)。以九江石化总厂和湖口金沙湾工业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石化、钢铁、冶金、电力工业,形成重化产业区。
5.轻纺、环保能源产业基地(东区)。以彭泽县工业园为依托,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化工、皮革、造纸、建材工业,形成以帽子山核电、20万纱锭棉纺等项目为支撑的轻纺、核电工业区。
(三)基础设施规划与布局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继续加强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走廊地区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适度超前经济发展水平。
1.电力规划与布局
*工业走廊由南昌电网、九江电网供电,现有装机容量205万千瓦,有500千伏变电所2座、220千伏变电所13座、110千伏变电所28座。*年,走廊地区完成供电量91.45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为202万千瓦。“十一五”时期走廊地区电力和电网建设的重点是:
(1)电力。尽快建成2×60万千瓦新昌火力发电厂、4×30万千瓦洪屏抽水蓄能调峰电站。加快实施天然气入赣工程,确保建设好2×33千瓦南昌燃气电厂。加快启动环鄱阳湖风电开发,争取开工建设1~2个风电场。积极推进九江彭泽帽子山核电站建设前期工作,力争“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2)电网。新建500千伏变电所1座,扩建2座,改造1座。新建500千伏开关站1座。新建220千伏10座,扩建11座。相应新建500千伏线路480公里、220千伏线路298公里,改造220千伏线路110公里。
2.交通运输规划与布局
按照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要求,加快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完善走廊地区整体路网结构,增强综合运输能力。“十一五”时期走廊地区交通建设的重点是:
(1)铁路。尽快完成浙赣线电气化改造,加快建设铜九铁路、九江—景德镇—衢州铁路、南昌枢纽西环线,适时开工建设南昌至九江的城际轨道交通、向莆铁路、京九线电气化改造等工程。
(2)公路。加快建设南昌绕城高速公路乐化—生米段(41公里)、大庆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九江段、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公路九江—瑞昌段(49公里)、福州至银川国家高速公路九江长江二桥及连接线段(13公里)等4条高速公路。走廊地区国道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省道至少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南昌市区、九江市区至各县(市)通二级以上公路,县至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绝大部分乡镇至行政村通油(砼)路。
(3)水运。继续加快赣江、鄱阳湖水运主通道的升级改造,建设与长江多式联运相配套的集装箱码头及货场,建成多用途码头。力争完成赣江南昌—湖口段156公里Ⅱ级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赣江东河段87公里、修河永修—吴城段35公里Ⅳ级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加快港口建设,完善港口布局,重点建设好九江、南昌两个主枢纽港,提高码头泊位吨级结构,提高机械作业水平,调整港口功能结构,适应专业化、集约化运输的发展趋势,同时加快九江港两翼的彭泽、瑞昌、湖口等港区建设。九江港新建阎家渡、官湖两个新作业区,建设2个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南昌港重点建设鸡鸣山、东新、五星、周家、昌东、樵舍等6个港区,8个1000吨级泊位、2个500吨级泊位,其中鸡鸣山港区为集装箱专用港区。
(4)航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加快建成4万平方米候机楼、8万平方米机坪、延伸400米跑道等扩建工程,使机场等级由4D提升到4E,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的主要辅助机场。九江庐山机场重点改造机场通讯导航设施,完善其他保障服务设施,力争*年复航。
(四)农林水规划与布局
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思路,着力提高走廊地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立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1.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大型油料基地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灌溉等工程的实施,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力度,着力提高经济作物产值在种植业的比重,提高养殖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突出抓好走廊地区的优质棉基地、早熟梨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有机茶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畜禽水产业,在南昌、九江郊区发展优质奶牛养殖专业户和饲养场,利用走廊内水网密布的条件,大力建设虾蟹养殖加工产业区、珍珠养殖加工产业区、龟鳖养殖区。
2.林业建设。通过点、线、面结合,以点控面,面带相间,形成具有走廊特色的林业体系。大力实施绿色银行工程,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工程,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生态优势,重点建设好环鄱阳湖森林生态圈和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苗木花卉、木本药材、经济果木林、森林旅游等特色林业产业,形成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良性机制。
3.水利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继续建设完善鄱阳湖区保护耕地5万亩以上或保护重要设施的重点堤防设施,加强南昌、九江及沿线县城的河段堤防建设与综合治理。加大九江长江干流等重要江河河段的河势控制和清淤疏浚力度,切实加强重点河段崩岸整治和河道整治。加快现有机电泵站等排涝设施的更新改造,加强城区、粮食主产区及鄱阳湖区排涝工程建设,提高低洼地区的排涝能力,逐步提高排涝标准。积极推动中型水库工程建设,*年底前全面完成走廊地区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确保病险水库隐患基本消除。
(五)第三产业规划与布局
全面推进走廊地区现代服务业的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旅游、物流、金融、房地产、会展等新兴服务业,构筑“多层次、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1.旅游产业。突出“一山(庐山)一水(长江)二湖(鄱阳湖、柘林湖)一古城(浔阳)”的旅游资源特色,切实解决庐山旅游管理体制问题,打破区划界限,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组建庐山旅游股份公司,强化旅游资源统一营销。突出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把南昌、共青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主题的旅游资源统一整合,形成红色精品线路。突出生态旅游的品牌,近期把鄱阳湖生态旅游区、庐山生态旅游区、柘林湖生态旅游区、修河生态旅游区做大做强,打响以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与文化复合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共青(庐山)国家高尔夫球场、共青生态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工业走廊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精心设计风格多样旅游线路,合理配置交通、旅行社、饭店、购物、餐饮、娱乐等旅游要素,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和质量。积极抓好*工业走廊旅游市场营销,推进走廊与上海、广东、浙江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资源、网络、信息、市场等共享机制。
2.商贸流通业。充分发挥*走廊的交通枢纽作用和区位优势,按照“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思路,加快构建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大型物流园区为平台,以港口码头、车站、批发市场等物流节点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和配送中心为重点,积极发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物流业。加快商品批发市场向中高级批发市场转变。南昌重点培育洪城大市场及农产品、果品、生猪、肉食品、水产品、日用品、建材、摩托车、汽车及配件等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十大区域性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九江着力培育京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华东装饰材料市场、鄱阳湖水产批发市场、九江花卉苗木市场、九江国际汽车城、京九天马建材家具城、南方粮食交易市场、九江果品批发市场、九江旧货交易市场等九大中心市场。加快建设好南方粮食交易市场,形成长江流域大米以九江为中心的全国粮食市场新格局,使之成为指导我国南方水稻生产的全国性粮食交易市场。在沿走廊的各城镇,依托产业基地、商业及消费区或运输枢纽,发展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专业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充分利用庐山的品牌优势,建设好庐山国际会议中心,以承办好每年的赣台经贸洽谈会为契机,整合走廊地区资源,使*工业走廊纳入全国性的展览网络,把会展业培育成走廊的都市型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金融服务业。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体,地方、民营外资等金融机构竞相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为*走廊加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各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增加金融机构数量,营造国有、民资、外资等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相互竞争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率先在南昌和九江组建城市发展银行,创造条件试办民营股份制银行。着手建立融资租赁网络和服务体系,完善二手设备市场,加强租赁设备的流通性,降低出租人的经营风险。多渠道增强融资能力,搞活融资机制,拓展信托贷款、法人帐户透支、买方信贷、风险投资等业务,积极探索和尝试收费权质押、出口退税质押、订单质押、应收帐款质押、保全仓库业务、联保协议贷款等信贷新品种。按照自主、平等、信用、互利的原则,多形式发展银企合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银企关系。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多形式、多渠道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如政府组建、政府运作,政府组建、市场运作,市场组建、市场运作,尤其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设立担保机构,逐步形成由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民办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组成的担保体系。改进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在简化担保手续的同时,采取必要的反担保、抵押、质押等防范措施,协作银行合理分担部分风险,税务部门减免有关税费,促进信用担保机构良性发展。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步伐,高度重视信用环境建设,加大金融秩序整治力度,在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和金融债权管理信息系统,健全企业及个人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制度,增强企业及经营者的诚信观念。
4.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加快发展和完善二、三级市场,培育、规范房屋租赁市场,鼓励居住性购房,控制投资性购房,扩大房地产有效需求。发展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装修服务等房地产服务业,形成现代房地产业和住宅服务业发展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征地拆迁制度、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拍挂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南昌、九江市区加强城区整体规划设计,围绕美化人居环境,围绕适应人流物流扩大趋势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新区地块的房地产开发,注重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改善综合品质,实施信用住宅、品牌小区和品牌企业工程,合理发展风格多样、品味较高、功能完善的中高档商品房和住宅区,推广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设施配套、运行高效的现代商务区建设,同时要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规模,切实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走廊各重点城镇围绕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重点建设分布合理、连片开发的普通商品住宅。
七、*工业走廊区域发展重点分析
经济节点和重要产业带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把走廊上24个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和沿江产业带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带动*工业走廊跨越式发展。
(一)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
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昌东工业园区、南昌小蓝工业园区、新建长堎工业园区、安义工业园区、南昌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昌南工业园区、南昌市向塘开发区、南昌民营科技园、南昌英雄经济技术开发区、九江经济开发区、共青城开放开发区、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星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德安工业园区、九江沙城工业园区、瑞昌工业园区、湖口工业园区、彭泽工业园区、武宁工业园区、修水工业园区、都昌工业园区、星子工业园区等24个工业园区为平台,着力优化综合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1.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高新区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电子信息、应用软件、生物医药、资源深加工、机电一体化等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格局,已成为全省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全区进区企业达68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75%以上,有上市公司和上市控股公司13家。*年,完成销售收入200.05亿元,从业人员5.3万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和定位为:充分依托省会城市和高等院校密集的优势,构筑资本融资、自主创新、人才支撑、社会保障等四大体系,注重实现产业化水平和产业特色的新突破,实现产业规模和产业优势的新突破,建成全省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辐射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使之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辐射中心。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
2.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开发区形成以格林柯尔、奥克斯为龙头的现代家电,以奔驰中客、江铃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以中国普天、L-COS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年,完成销售收入141.2亿元,从业人员4.9万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和特色定位为:发展壮大现代家电、汽车和电子信息等三大支柱产业,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3.南昌小蓝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区内入驻企业368家,投产110家,在建176家,基本形成医药医疗器械、汽车汽配、机电信息、轻纺服装、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年,完成销售收入61.0亿元,从业人员2.6万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为:围绕五大支柱产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聚。通过加强与江铃、长安、福特三大汽车企业的合作,在汽车制造方向找到快速突破的切入点,着重发展壮大汽车汽配和机电加工产业。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4.九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51.95平方公里。全区工业企业达190余家,初步形成以汽车及零配件制造、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等为主的产业基础。*年,完成销售收入26.5亿元,从业人员2.9万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思路和定位为:以出口加工区、综合工业组团、汽车工业组团为主平台,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更多的关联项目入园建设,利用产业的聚集优势和链变效应,走规模经济的发展道路。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动力,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通过引进与吸收并举、建设与改造同步,全面拉动产业规模扩张,迅速提升产业质量,把开发区建成承接国际、国内制造业与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90亿元。
5.共青城开放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开发区初步建设成为了以服装纺织、生态休闲、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滨湖生态城。*年,完成销售收入8.8亿元,从业人员1.5万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思路和定位为:建成国际国内著名服装品牌承接和培育的载体,生态人文旅游度假的休闲胜地,青年学习和交流创业的平台。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6.星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区内累计引进投资13.5亿元,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卡博特公司等国内外专业企业,现有有机硅高新技术企业20家,已开发有机硅下游产品40余种。*年,完成销售收入13.2亿元,从业人员2500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思路和定位为:以有机硅单体及其下游产品生产、研发为主导产业,以提高我国有机硅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加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有机硅产业基地。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二)九江出口加工区发展
九江出口加工区于*年6月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依托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规划面积2.8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东至白马岭、西至*高速公路、南至双瑞路、北至彭塘湾。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九江出口加工区建设分为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即起步区的范围为东至外环东路、西至*高速公路、南至绿冬路、北至凤栖路,规划面积0.98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为1.823平方公里。
九江出口加工区对于推进*工业走廊跨越式发展乃至全省加快发展都有着关键性意义。要充分发挥九江的口岸优势,整合资源,提高外向化水平,吸引更多的外向型企业入区聚集,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扩大外贸出口,把九江出口加工区建设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先导区、高新技术的聚集区和出口创汇的重点区。到2010年,力争九江出口加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到202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0亿元。
(三)沿江产业带发展
沿江产业带主要是指152公里沿长江岸线区域,包括浔阳区、庐山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和彭泽县三区一市三县,重点建设范围为东至彭泽县马当镇、西至瑞昌市码头镇、北至长江、南至武九线和规划中的铜九线,涉及84个乡镇,可供开发面积760平方公里。
沿江产业带是*工业走廊的重要开发带。要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构筑生产要素集聚的平台和载体,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带、以区域中心城市为轴心的城镇密集带、以自然人文景观为内容的大江风貌带以及集约型开发示范区、现代商贸物流核心区的“三带两区”开发格局,把沿江产业带建成承接国际和长珠闽地区产业转移及武汉经济圈辐射的主战场、联系长三角与武汉经济圈的纽带、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物流中转区域。
八、*工业走廊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分析
以产业为依托,加速走廊地区人口有序集中,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走廊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南昌、九江对*工业走廊的带动辐射作用,把*工业走廊建成大中小城市相互呼应、功能互补的新型城市带,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大幅度提高走廊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一)着力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
做大、做强、做优、做活南昌、九江两个中心城市,利用两个极点的双向经济辐射能力,带动整个走廊地区快速发展。把南昌加快建设成为制造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功能完善、集聚扩散能力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一核五片”组团结构,实现“一江两岸”布局,大力提高南昌在商贸、金融、科技、教育、信息与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对走廊的辐射能力。到2010年,南昌城市人口达到25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30平方公里。把九江市加快建设成为*外向型经济的港口城市、重化工业带、区域物流中心和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加快沿江开发,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撑。到2010年,九江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二)加快培育形成城市群
围绕南昌和九江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以*高速公路和长江岸线为主轴,在走廊地区形成中心城—中小城市—重点镇的城市体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建设由工业重镇、商贸集镇、交通枢纽型城镇、物资集散型城镇、旅游带动型城镇、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城镇构成的*工业走廊城镇网络。按照规划科学、经济发达、功能健全、特色明显、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要求,着力建设33个重点城镇。
1.沿路重点城镇建设。建设好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共青城、德安县、永修县等6个沿路卫星城,力争各城市人口超过20万。重点建设南昌市的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等11个重点城镇,九江的涂家埠、艾城、军山、江益、甘露、蒲亭、宝塔、马迴岭、沙河街等9个重点城镇。
2.沿江重点城镇建设。建设好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等4个沿江卫星城,其中九江县、瑞昌市城市人口超过20万,湖口县、彭泽县城市人口力争超过15万。重点建设码头、武蛟、白杨、港口街、新合、金鸡坡、新港、双钟、马影、凰村、流泗、红光、芙蓉墩、龙城镇等14个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
(三)全面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水平
以县城和重点城镇为基础,找准优势,强化特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六个经济”,推进“两化”进程。
1.壮大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具有较强的动力机制,是典型的“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的经济形态。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发展民营经济实质就是最广泛地调动和激发“发百姓创家、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热情,走立足自身、自主创业、自我发展之路。要进一步放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大准入领域,推进内、外资待遇一体化,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活百姓创业的潜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发展工业经济。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和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培植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一是充分发挥农副产品丰富和劳动力廉价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二是集中力量搞好县域工业园区的规划、开发、管理和运营工作,为工业化搭建良好的平台,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实现集约发展;三是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骨干和拳头企业,增强示范、辐射、带动能力;四是在发展劳动密集型等优势企业的同时,抓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带动整个产品结构升级,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五是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公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工业的发展活力和整个县域经济实力;六是依托核心企业和中心城市,发展配套经济。
3.提升劳务经济。县域经济既要富县,又要富民。提高劳务输出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要务。大力发展和建立健全包括就业咨询、就业培训、中高级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职业介绍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以满足市场对较高素质劳务输出的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4.扩大开放型经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借助外力求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抓住新的机遇谋求发展,构筑新的开放格局促进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创新招商理念,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全面实现由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以商养商、全民安商转变,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和实效,扩大利用内资和外资的规模。
5.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是农业人口密集区,农民富则县域富,农民兴则县域兴。各县应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确定相应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形成合理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区域布局,有选择地重点培育几个以种养业、加工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引导农民建立各类民间合作经济组织,使之发展成为未来我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龙头”形式。加快涉农企业上市步伐,促进龙头组织超常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县、乡农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6.加快城镇化。城镇化上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主要标志。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建设、管理和经营城市,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品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城镇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的优势,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增加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用工制度,消除一切不利于城镇发展的政策性障碍,为城镇化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增强城镇的聚集规模效应,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城镇所在位置和特色,发展一批工业主导型、商贸推动型、旅游开发型、生态经济型城镇,避免“百城一面”。
九、促进*走廊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1.培植壮大支柱产业,构筑支撑新型工业化的产业体系。以结构调整、扩大投入为主线,以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壮大和发展走廊地区的支柱产业,全面提升走廊工业整体竞争力。
2.做优做强工业园区,打造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着力提升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进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加快建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程度高、商务成本低的高成长型工业园区。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走廊发展空间。加快与长珠闽地区对接步伐,加快融入世界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平台。
4.加快培育上市企业,为走廊加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依托优势产业培育上市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上市企业,依靠改革转制培育上市企业。
5.实施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建设走廊加速发展的人才科技支撑体系。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强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技能振兴行动。
6.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走廊地区可持续发展。要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集约经济,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7.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后劲。必须不断地筹备、启动、建设大批项目,实现项目的跟进接替,特别是要集中力量紧紧抓好一批带动力大、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