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建设现代化港口注重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时间:2022-07-30 10:56:00

导语:着眼建设现代化港口注重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着眼建设现代化港口注重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于*年的*港地处我国沿海脐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现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全国二十五个沿海主要港口和十二个区域性主枢纽港之一,江苏省最大的海港。港口现有生产性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年设计吞吐能力4177万吨,最大散货泊位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7万吨级,主要经营集装箱、煤炭、矿石、散杂货、液体化工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客运服务。*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232万吨,集装箱13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前十位。

*港现有技术工人3329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35%,高级技工982人,技师182人。多年来,*港始终坚持人人都可成才的人才观、德才兼备的育人观、谁能干谁干的用人观,德为重、信得过、靠得住、能干事的选人观,积极构筑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教育、分配、用人机制,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开发体系,形成了人才辈出的可喜局面,为*港建设成为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之间重要的区域性国际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枢纽;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窗口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有一种培养技能人才的全新观念。一是育才先行。港口局党组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新型设备多、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的单位,港口要发展,育才须先行,消极等靠不是上策,敢想敢干才有出路。几年来,港口系统积极开展“学习高科技、驾驭新设备”等活动,并主动与设备研究生产厂家协作,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办法,逐步扭转了人才短缺、设备等人才的被动局面。二是借梯上楼。*港先后借助港口培训中心、职业技校等师资力量,创建了多个教育基地,实行共建共育。采取与武汉等水运学校联合办班,港口集团、各分公司、基层队分别开办夜校和补习班等形式,区分层次,组织全体技工人员进行学历升级系列教育和培训,形成了课堂、基地、院校“三位一体”的联合育人格局。三是登高望远。坚持提高一级抓培训,把高级工当技师训,把技师当高级技师训,并依次类推升格;对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技术工人,通过交叉培训、换岗锻炼的方法,搞好素质能力补差;发挥技能人才密集的优势和尖子人才的“酵母”作用,组织职工进行新设备的“网上操作”、“网上维修”等知识的探索和实践,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层次的提高。

二、有一套培养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

政策是导向,创新是动力,措施是保障,质量是关键。

(一)完善制度体系,提供培训保证。

05年以来,*港经历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港口总体规划报批完成、疏港道路紧张施工、专业码头陆续开工建设,新设备、新技术、新操作方法的不断应用,使港口生产模式已由劳动密集性转变为技术密集型,技术工人的素质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港口国际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面对这一新形势,港口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是关系到港口发展的大事,把抓好技能培训工作,提升技术工人素质作为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港口成立了工人技术业务考核委员会,负责抓培训和考核工作。抽调了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成立考核办公室,负责整个港口的培训和考核的具体工作。港口集团各分公司、基层队也分别成立工人技术业务领导机构,负责本单位技术工人的日常培训和考核工作。建立健全了三级技能培训网络。

为使技能人才培训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港口充分利用ISO2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质量管理奖评审的机遇,将港口的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细化到月度计划,并将总体目标分解、转化为员工的具体目标。先后制定、完善了《关于加强后备人才库建设的意见》、《技术工人职业资格年审试行办法》、《技术工人技术津贴试行办法》、《新增技师培训和一专多能培训考核办法》等多个员工培训制度,使港口的职工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为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港口局把各单位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定期进行检查通报,保证了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创新有效载体,提高培训效果。

一是抓好教材开发。为了便于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东泰公司将原有的7个港口专业工种细化为22个,并结合生产实际,专门组织、抽调一批专业人员根据各工种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鉴定规范、教学计划、培训大纲等内容,结合港口实际编写了港口专业工种中、高级学习材料和习题集,使技能培训更具针对性,培训质量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二是合理配置培训资源。随着港口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确,我们依靠各分公司,充分发挥他们的各自技术优势,成立了以分公司为基础的专业化培训基地,在每年技术工人考核前,分批组织重点培训,将技术工人日常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理顺提高。东联公司是集团最大的杂货公司,流动机械最多,整体技术水平较高,拥有一支唐艳、王永进式的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我们充分发挥东联公司这一优势,将流动机械培训基地设在该公司,负责港口集团该工种技术工人考前强化培训。

三是加强技术工人的技能培训。为保证培训工作在基层得以顺利开展,我们在港口范围内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每周一题”,由各基层队结合生产实际和机械设备的特点,以技术问答的形式,每周对技术工人进行考试,考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每月一卷”,各基层队每月对全部技术工人进行技术考试,考试形式结合培训情况制定答卷或人为制造“故障”现场排除,考试成绩同职工年终评比挂钩;“每季一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技术专题研讨会或设备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对有关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每年一评”,对技术工人资格考核和工人技师评聘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比。“四个一”工程的实施为提高技术工人整体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证了技术工人培训率达到100%。

四是加强一专多能培训。现代港口的生产岗位已打破操作工人与技术人员的界限,要求技术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技能水平,既要会使用,也要会修理,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技术革新能力。因此我们把培养生产需要的复合型技术工人作为技能培训的重点,由原来单一工种培训向一专多能培训,即一人多岗、一岗多能,侧重于技术操作和革新能力的综合提高。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我们注重专业知识的渗透与结合,注重专业工种的纵向发展和延伸,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使用,鼓励技术工人跨机型、跨工种学习技能,并在分配、待遇上予以倾斜。目前,港口系统大约有15%的技术工人获得第二技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和人力资源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进一步增强了港口的竞争力。

五是组织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技能竞赛,在全系统形成学习技术、钻研技能和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参加以高级技能为标准的市级技能竞赛,获前三名的选手可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并可破格申报技师职业资格评审,获第一名的选手作为市“五一劳动奖章”评选候选人,在竞赛中应知、应会均合格的选手颁发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按高级工标准组织的技能竞赛,经市劳动保障部门确认后,应知、应会均合格的前三名选手,可破格申报技师职业资格评审。

(三)强化技能考核,提升培训质量。多年来,我们始终把考核作为对港口系统培训工作实际效果和技术工人整体素质的检验和提高的有效手段,不走过场,力求实效。着重把好三关:

一是技术工人上岗前的“入门关”。在新工人招收中我们变招工为招生,所需人员全部从院校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专业对口并持有双证的要进行岗前安全生产、劳动纪律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的择优上岗,不合格的不录用;专业不对口的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在考取职业资格证和操作证双合格后方可录用,从而保证了新生技术力量的基础素质。

二是把好在岗人员的“提高关”。港口每年组织一次全体技术工人参加的资格考核,考核分为理论、实际操作、劳动态度与劳动贡献三部分,始终采取封闭出题和阅卷,并严格考试纪律。同时将每年的资格考核工作与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相结合,对无证或需要升级的技术工人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者由*市发放国家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结合港口生产实际,制定了《职业资格年审试行办法》和《工人技师管理办法》,每年在高级技术工人中进行一次技师考评,合格者聘任为技师,享受相应津贴待遇。为鼓励高级技术工人进行传、帮、带,港口还开展了师傅带徒弟活动,签订《师徒合同》根据带徒的实际效果,每带一名徒弟给予师傅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较好地解决了老同志不愿带徒的现象。

三是把好技术队伍的“更新关”。按照《工人技师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们每年对技师进行一次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突出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不予上岗。一般技术工人连续两年资格考核不合格则撤离技术岗位,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三、有一颗培养技能人才的拳拳爱心。一是诚心招才。自觉把引进人才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各大院校毕业分配前,及时派人前去挖掘人才;外出开会、集训、参观时,不忘发现和引进人才,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内,利用特殊方式招贤纳才。二是公心用才。严格按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重德才、看发展,重公论、看实绩。建港指挥部爆破专家高兆福,港口集团破格将他提到领导岗位,并从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上予以扶植,使他在新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带领大家先后取得了爆破挤淤法、真空预压法等科技革新成果,先后荣获交通部科技英才、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诸多称号。三是热心护才。港口集团党委领导经常了解职工遇到的实际困难,每年都要集中财力为一线职工办几件实事。对有各种专长的技能人才,在资金补助、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四是苦心留才。为把人才留住,港口先后制定了很多优惠和激励措施。一是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每三年评选一次,对技术能手每年评选一次,当选者按《*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前3名、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前6名的选手可破格晋升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二是建立职工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根据职工技能水平和实际工作业绩,在工资待遇方面向技术岗位和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倾斜。对从事国家公布就业准入工种的在岗技术工人,具备高级工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被单位聘用在相应技术工种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给予80-160元的经济补助;在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技术明星”称号的,月度技术津贴标准增加100元;在省部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技能大奖”或“技术能手”称号的,月度技术津贴标准增加200元、300元;经培训取得技师资格证书的,由集团和单位共同给予个人一次性奖励(技师1000元,高级技师4000元)。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技术工人学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目前,*港共有8名同志补评为省、部级技术能手,6名同志被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

四、有一个培养技能人才的良好环境。*港口系统特别注重下功夫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职工时时受到鞭策,处处受到熏陶,经常受到激励。一是目标牵引。在制定谋划港口建设发展时首先规划育人工作,每年都要逐级理思路、搞计划、定措施。并建立完善了党委负总责、主官亲自抓、机关合力管的责任机制,定期分析形势,经常检查督导,跟踪抓好落实。二是领导带头。港口系统领导身体力行、自我加压、带头创新、自觉以模范行为影响和感召全体职工不断创新创优,树立岗位成才的理念。三是广造舆论。依托宣传版面、港口网站、*港报、*港文集、*电台、电视台、报社等舆论工具,大张旗鼓地宣扬了高兆神速、唐艳等先进典型和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精”和“在本职专业技能上求精、在相关专业技能上求通、在科技理论

着眼建设现代化港口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臧玉臣王保斌

*于*年的*港地处我国沿海脐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现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全国二十五个沿海主要港口和十二个区域性主枢纽港之一,江苏省最大的海港。港口现有生产性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年设计吞吐能力4177万吨,最大散货泊位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7万吨级,主要经营集装箱、煤炭、矿石、散杂货、液体化工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客运服务。*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232万吨,集装箱13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前十位。

*港现有技术工人3329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35%,高级技工982人,技师182人。多年来,*港始终坚持人人都可成才的人才观、德才兼备的育人观、谁能干谁干的用人观,德为重、信得过、靠得住、能干事的选人观,积极构筑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教育、分配、用人机制,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开发体系,形成了人才辈出的可喜局面,为*港建设成为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之间重要的区域性国际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枢纽;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窗口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有一种培养技能人才的全新观念。一是育才先行。港口局党组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新型设备多、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的单位,港口要发展,育才须先行,消极等靠不是上策,敢想敢干才有出路。几年来,港口系统积极开展“学习高科技、驾驭新设备”等活动,并主动与设备研究生产厂家协作,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办法,逐步扭转了人才短缺、设备等人才的被动局面。二是借梯上楼。*港先后借助港口培训中心、职业技校等师资力量,创建了多个教育基地,实行共建共育。采取与武汉等水运学校联合办班,港口集团、各分公司、基层队分别开办夜校和补习班等形式,区分层次,组织全体技工人员进行学历升级系列教育和培训,形成了课堂、基地、院校“三位一体”的联合育人格局。三是登高望远。坚持提高一级抓培训,把高级工当技师训,把技师当高级技师训,并依次类推升格;对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技术工人,通过交叉培训、换岗锻炼的方法,搞好素质能力补差;发挥技能人才密集的优势和尖子人才的“酵母”作用,组织职工进行新设备的“网上操作”、“网上维修”等知识的探索和实践,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层次的提高。

政策是导向,创新是动力,措施是保障,质量是关键。

(一)完善制度体系,提供培训保证。

05年以来,*港经历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港口总体规划报批完成、疏港道路紧张施工、专业码头陆续开工建设,新设备、新技术、新操作方法的不断应用,使港口生产模式已由劳动密集性转变为技术密集型,技术工人的素质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港口国际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面对这一新形势,港口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是关系到港口发展的大事,把抓好技能培训工作,提升技术工人素质作为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港口成立了工人技术业务考核委员会,负责抓培训和考核工作。抽调了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成立考核办公室,负责整个港口的培训和考核的具体工作。港口集团各分公司、基层队也分别成立工人技术业务领导机构,负责本单位技术工人的日常培训和考核工作。建立健全了三级技能培训网络。

为使技能人才培训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港口充分利用ISO2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质量管理奖评审的机遇,将港口的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细化到月度计划,并将总体目标分解、转化为员工的具体目标。先后制定、完善了《关于加强后备人才库建设的意见》、《技术工人职业资格年审试行办法》、《技术工人技术津贴试行办法》、《新增技师培训和一专多能培训考核办法》等多个员工培训制度,使港口的职工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为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港口局把各单位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定期进行检查通报,保证了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创新有效载体,提高培训效果。

一是抓好教材开发。为了便于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东泰公司将原有的7个港口专业工种细化为22个,并结合生产实际,专门组织、抽调一批专业人员根据各工种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鉴定规范、教学计划、培训大纲等内容,结合港口实际编写了港口专业工种中、高级学习材料和习题集,使技能培训更具针对性,培训质量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二是合理配置培训资源。随着港口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确,我们依靠各分公司,充分发挥他们的各自技术优势,成立了以分公司为基础的专业化培训基地,在每年技术工人考核前,分批组织重点培训,将技术工人日常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理顺提高。东联公司是集团最大的杂货公司,流动机械最多,整体技术水平较高,拥有一支唐艳、王永进式的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我们充分发挥东联公司这一优势,将流动机械培训基地设在该公司,负责港口集团该工种技术工人考前强化培训。

三是加强技术工人的技能培训。为保证培训工作在基层得以顺利开展,我们在港口范围内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每周一题”,由各基层队结合生产实际和机械设备的特点,以技术问答的形式,每周对技术工人进行考试,考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每月一卷”,各基层队每月对全部技术工人进行技术考试,考试形式结合培训情况制定答卷或人为制造“故障”现场排除,考试成绩同职工年终评比挂钩;“每季一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技术专题研讨会或设备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对有关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每年一评”,对技术工人资格考核和工人技师评聘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比。“四个一”工程的实施为提高技术工人整体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证了技术工人培训率达到100%。

四是加强一专多能培训。现代港口的生产岗位已打破操作工人与技术人员的界限,要求技术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技能水平,既要会使用,也要会修理,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技术革新能力。因此我们把培养生产需要的复合型技术工人作为技能培训的重点,由原来单一工种培训向一专多能培训,即一人多岗、一岗多能,侧重于技术操作和革新能力的综合提高。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我们注重专业知识的渗透与结合,注重专业工种的纵向发展和延伸,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使用,鼓励技术工人跨机型、跨工种学习技能,并在分配、待遇上予以倾斜。目前,港口系统大约有15%的技术工人获得第二技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和人力资源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进一步增强了港口的竞争力。

五是组织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技能竞赛,在全系统形成学习技术、钻研技能和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参加以高级技能为标准的市级技能竞赛,获前三名的选手可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并可破格申报技师职业资格评审,获第一名的选手作为市“五一劳动奖章”评选候选人,在竞赛中应知、应会均合格的选手颁发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按高级工标准组织的技能竞赛,经市劳动保障部门确认后,应知、应会均合格的前三名选手,可破格申报技师职业资格评审。

(三)强化技能考核,提升培训质量。多年来,我们始终把考核作为对港口系统培训工作实际效果和技术工人整体素质的检验和提高的有效手段,不走过场,力求实效。着重把好三关:

一是技术工人上岗前的“入门关”。在新工人招收中我们变招工为招生,所需人员全部从院校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专业对口并持有双证的要进行岗前安全生产、劳动纪律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的择优上岗,不合格的不录用;专业不对口的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在考取职业资格证和操作证双合格后方可录用,从而保证了新生技术力量的基础素质。

二是把好在岗人员的“提高关”。港口每年组织一次全体技术工人参加的资格考核,考核分为理论、实际操作、劳动态度与劳动贡献三部分,始终采取封闭出题和阅卷,并严格考试纪律。同时将每年的资格考核工作与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相结合,对无证或需要升级的技术工人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者由*市发放国家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结合港口生产实际,制定了《职业资格年审试行办法》和《工人技师管理办法》,每年在高级技术工人中进行一次技师考评,合格者聘任为技师,享受相应津贴待遇。为鼓励高级技术工人进行传、帮、带,港口还开展了师傅带徒弟活动,签订《师徒合同》根据带徒的实际效果,每带一名徒弟给予师傅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较好地解决了老同志不愿带徒的现象。

三是把好技术队伍的“更新关”。按照《工人技师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们每年对技师进行一次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突出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不予上岗。一般技术工人连续两年资格考核不合格则撤离技术岗位,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三、有一颗培养技能人才的拳拳爱心。一是诚心招才。自觉把引进人才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各大院校毕业分配前,及时派人前去挖掘人才;外出开会、集训、参观时,不忘发现和引进人才,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内,利用特殊方式招贤纳才。二是公心用才。严格按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重德才、看发展,重公论、看实绩。建港指挥部爆破专家高兆福,港口集团破格将他提到领导岗位,并从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上予以扶植,使他在新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带领大家先后取得了爆破挤淤法、真空预压法等科技革新成果,先后荣获交通部科技英才、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诸多称号。三是热心护才。港口集团党委领导经常了解职工遇到的实际困难,每年都要集中财力为一线职工办几件实事。对有各种专长的技能人才,在资金补助、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四是苦心留才。为把人才留住,港口先后制定了很多优惠和激励措施。一是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每三年评选一次,对技术能手每年评选一次,当选者按《*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前3名、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前6名的选手可破格晋升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二是建立职工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根据职工技能水平和实际工作业绩,在工资待遇方面向技术岗位和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倾斜。对从事国家公布就业准入工种的在岗技术工人,具备高级工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被单位聘用在相应技术工种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给予80-160元的经济补助;在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技术明星”称号的,月度技术津贴标准增加100元;在省部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技能大奖”或“技术能手”称号的,月度技术津贴标准增加200元、300元;经培训取得技师资格证书的,由集团和单位共同给予个人一次性奖励(技师1000元,高级技师4000元)。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技术工人学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目前,*港共有8名同志补评为省、部级技术能手,6名同志被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

四、有一个培养技能人才的良好环境。*港口系统特别注重下功夫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职工时时受到鞭策,处处受到熏陶,经常受到激励。一是目标牵引。在制定谋划港口建设发展时首先规划育人工作,每年都要逐级理思路、搞计划、定措施。并建立完善了党委负总责、主官亲自抓、机关合力管的责任机制,定期分析形势,经常检查督导,跟踪抓好落实。二是领导带头。港口系统领导身体力行、自我加压、带头创新、自觉以模范行为影响和感召全体职工不断创新创优,树立岗位成才的理念。三是广造舆论。依托宣传版面、港口网站、*港报、*港文集、*电台、电视台、报社等舆论工具,大张旗鼓地宣扬了高兆神速、唐艳等先进典型和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精”和“在本职专业技能上求精、在相关专业技能上求通、在科技理论素质上求高”的良好格局,使打头阵、当尖兵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广大技术工人一种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

素质上求高”的良好格局,使打头阵、当尖兵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广大技术工人一种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