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成为指引实践的火炬

时间:2022-07-24 06:19:00

导语:让思想成为指引实践的火炬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让思想成为指引实践的火炬

当前,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兴起。通过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事业的大发展,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是人们对此次解放思想的殷切期望。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不能把讨论仅仅停留在解放思想的客观依据、必要性、重要意义等认识

上,而是要在提高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把新一轮解放思想扎扎实实引向深入方面多动脑筋,真正使思想成为指引创造性实践的明亮火炬

触及思想深处:既要向前看又要回头看

向前看,就是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给思想提出任务和要求、提供原料和动力,使思想跟上实践的节拍,形成新的认识成果,更好地指导实践。它要求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趋势,紧跟时代进步潮流。树立世界眼光,深刻认识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既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又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谦虚的态度放眼世界。系统深入地研究国际问题,不断增强观察国际问题的能力;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对敌对势力的各种图谋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把国家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积极参与国际交往,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增长搏击风浪的本领,在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发现机遇、应对挑战,在与世界各国普遍交往中知彼知己,确立自信、大度和从容,用时展的要求审视我们的思想观念、冲刷旧的思想尘埃。同时,必须准确把握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认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将面临大量全新的矛盾、深层次的矛盾、积累性的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解决这些矛盾,需要以敏锐的问题意识,敢为人先的大智慧、大气魄、大本领打破思维定式,突破思想桎梏,以新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此外,必须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面对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复杂的利益诉求,首先要有新创意;面对人们多元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首先要有大胸襟;面对人们在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干部作风形象等问题上的新期盼,首先要有新理念,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查找思想差距、振作精神状态,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走在时代前列。

做到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充分发挥思想的指引作用,不仅要向前看,还要回头看。通过经常的、深入细致的回头看,系统总结经验,从中发现社会活动规律、提升认识水平,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指导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避免随意性。这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切入点。马克思在1868年3月致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说:“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和古生物学中一样的情形。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甚至最杰出的人物也会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后来,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惊奇地发现,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现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为我们发现社会活动规律的“痕迹”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为我们辨别真伪、验证对错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探索真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有道理的东西是没有时间的,被经验证实的东西不能随便抛弃,或任意更改。凡是实践证明为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就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凡是实践证明行不通、或者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措施(即使在当时是解放思想的标志性改革举措),必须毫不留情地予以纠正。比如,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推行干部年轻化过程中,片面地把年轻化等同于低龄化,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有的地方在换届中规定,党政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市级不超过45岁,县级不超过40岁,乡镇不超过35岁;有的规定,干部年满40岁不再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年满35岁不再提任乡科级领导职务;有的要求,新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有的选拔县级后备干部,年龄限定在33岁以下。这种做法,使一些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因年龄原因得不到合理使用,不仅挫伤了大批干部的积极性,而且助长了一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应当坚决纠正。而实行老中青相结合,形成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梯次搭配,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作用,大大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而且有利于形成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坚强领导集体,应当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总之,经常回头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解放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解放思想不容忽略的重要方面。

触及利益深处:

大胆打破和调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

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解放思想要见诸行动、推动工作、取得实效,就一定离不开利益问题,就一定要把着力点放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上,放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归根到底,要放在大胆打破和调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收入差距扩大、贫富分化加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普通职工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私营企业和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水准低、增长慢,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是一个绕不开、推不了、躲不过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任其发展,不仅会严重背离社会主义公平原则,严重影响相当大部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

利益格局一旦形成便具有天然的惰性、刚性和顽固性,不易变更,很难打破,并作为一种客观现实强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因为“不易”、惟其“很难”,思想往往容易俯就现实,成为事实的俘虏、存在的看客,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面对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共产党人没有任何理由视而不见、无所作为,而必须知难而进,在克难攻坚中破浪前进。在此,最紧要的是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公平意识。牢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重要指针。这样的公平意识在脑子里牢固树立了、深深扎根了,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我们就会更加自觉地把促进社会公平体现到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及时纠正顾此失彼、畸轻畸重的偏颇。

二是干预意识。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不会自动打破,也不会自行调整,必须依靠党和政府的积极干预、强力干预、有效干预。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调整经济增长成果在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居民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打破经营垄断,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帮扶困难群体,加大政府投入,把更多的财政资金、土地出让资金投向农村,投向困难群众;从小事入手,从具体实事办起,在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生存问题、生计问题、温饱问题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能力;畅通他们的利益表达渠道,保护他们在政府决策、执行、监督过程中的话语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坚决纠正和防止各种侵权行为。引导高收入群体,在鼓励、支持他们继续创造财富的同时,教育他们合法经营、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文明消费,摈弃奢侈消费、炫富消费、畸形消费。

三是自我革命意识。共产党人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实践的政治信念。打破和调整不合理利益格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革自己的命。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敢于放弃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行政权力、部门利益、眼前利益,做改革的促进派;在公务消费改革中,敢于放弃一切助长铺张浪费的“方便”、“舒适”、“好处”,做厉行节约的排头兵;在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中,敢于打破一切不合理不合规而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潜规则”,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自我革命,需要的是一种简约自守、清心寡欲的淡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服从大局、乐于吃亏的觉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

触及灵魂深处:把自己摆进去

解放思想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领导干部不仅是解放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而且是解放思想的实践者、参与者,应当自觉把自己摆进去,躬身内省、克己正心,对灵魂进行一番彻底的洗礼,努力使自己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模范,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模范,加强修养、提高境界的模范。

第一,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自己的干事创业,使解放思想成为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的过程。面对已有的工作业绩,面对未来的目标任务,面对肩负的领导重任,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当扪心自问:是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奉行“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惟有哗众取宠之心而无实事求是之意,为了个人升迁热衷于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呢,还是求真务实、因地制宜,埋头于打基础、利长远,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是只见物、不见人,怀抱“唯大是举,领导欣喜”,不顾基础和条件,不顾群众愿望和需求,沉醉于“大手笔”、“大跨越”、“大台阶”,满足于有增长、无发展呢,还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强调物化指标的同时注重诸如城镇下岗失业率、贫困人口脱贫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人文指标,着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只管显绩、不顾潜绩,迷信单纯的GDP,搞所谓先发展、后治理,为了任内的经济增长而无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呢,还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通过对诸如此类问题的深刻反省,通过叩问自己的良知、动机、出发点,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政绩观。

第二,用人民公仆的要求审视自己的权力行使,使解放思想成为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的过程。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己命运的主人,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把它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过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就是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过程。树立和实践这样的权力观,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把权力用在讲政治、讲原则、讲纪律上,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任务上,用在谋一方发展、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上,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越轨、不出格,始终做到公正用权;就要按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力、不突破权力的边界,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不任意妄为,按法律规定的责任行使权力,不逃避约束,始终做到依法用权;就要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管住自己,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始终做到廉洁用权。

第三,用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审视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使解放思想成为加强党性锻炼、提升精神境界、增强人格魅力的过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品德、能力和行为的各个方面,而具有高尚的品德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显著标志,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崇高的一切美德”。为此,就要结合时展的要求,用共产党员的高标准,查找剖析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一方面,要善于取德于祖,从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思想典籍、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思想道德滋养。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等等。另一方面,要善于取德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优良品德中吸取提升境界、经受考验、抵御诱惑的精神营养。面对事业,要学习人民群众任劳任怨、敬业奉献的精神,警惕官僚主义的潜滋暗长;面对利诱,要学习人民群众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常思贪欲之害;面对失意,要学习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品格,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面对消费,要学习人民群众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面对他人,要学习人民群众善良本分、正直厚道的品德,与人为善、光明磊落,真正把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格魅力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美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