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思想的解放
时间:2022-07-24 06:14:00
导语:开放是思想的解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什么要发展对外贸易,直接把别人的东西抢来岂不更好?但历史上,这种思维所带来的封闭、敌对和战乱总是导致人员损伤、物资消耗、生产下降。相反,凡是和平开放、互市发达的地方,则经济繁荣、民生富足。人类经济发展史证明,开放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天然是开放的,它立足于交换,
着力于获取不尽的价值,因而创造出源源不绝的财富。而自然经济之所以长期停滞,就在于它是封闭的,其生产的目的是自给自足。经济的开放、贸易的发展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市场的扩大使得人们只需从事自己最擅长的经济活动,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就是社会分工的深化和比较优势的发挥。社会分工的深化必然带来生产要素的流动,即各种生产要素向更能高效利用它们的地方和生产者集中——这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这些反过来又强化了专业分工,并使不同区域和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市场交换更加扩大。
起初,比较优势通常被理解为要素禀赋的不同,也就是说人力和资源丰歉是决定分工和交换的基本条件。但后来人们发现,很多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部资源,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成绩。这是由于,社会生产不仅仅是资源投入和技术活动,而且是经营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经济竞争不仅仅是商品和技术的竞争,而且是管理能力和制度效率的竞争;因而比较优势不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和人力,而且包括对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安排的相对优势。
最近几十年,信息技术革命和交通运输发展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全球贸易和世界市场迅猛发展,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真正成为可能,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阶段,并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相应地,人们发现管理能力和制度环境日益成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比较优势。拥有这方面的优势,就可以高效组合利用全球资源,就可以占据全球生产价值链的高端。相反,资源禀赋条件虽好却不善于组织利用,则往往会沦为简单的资源提供者和打工者,难以在国际分工中获得较高利益。
可见,开放是有层次的。从最初的商品贸易、互通有无,到生产要素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再到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的传播扩散,开放的层次不断提高。开放进入制度竞争的层次,就为制度创新创造了条件。因为,开放带来更激烈的竞争,也带来更广泛的合作;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是扬长避短,也是互相学习。伴随着全球生产、技术扩散,制度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知识也在传播、变革、创新。另一方面,只有开放的、善于学习的制度,才能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变革能力,才能获得和保持比较优势。
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竞争——这就是市场经济在开放中发展的奥秘。而竞争、学习、创新都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制度也是人创立并用来激励和约束人的,因而开放中的经济竞争和制度创新,比的主要是人的因素。从杀出一条血路、设立经济特区,到加入世贸组织、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表明,开放说到底是思维的开放,是思想的解放。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这并非说人的体力有多么强大,而是指人的思想潜力是无限的、创造能力是无穷的。思想解放、开风气之先,必然引领时代;思想僵化、闭关自守,难免落后于人。
思想意识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而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往往是由思想观念的更新引起的。文艺复兴开启了欧洲资本主义时代,新文化运动砸烂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精神枷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引领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开放兼容才能强国——《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掷地有声的论断,其内涵已不局限于经济贸易领域,而且涉及制度创新、观念变革、思想解放,涉及当代中国人对世界的基本态度。
- 上一篇:我国的政治发展怎样推动了经济发展
- 下一篇:当前理论学术界关于解放思想的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