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
时间:2022-07-23 06:17:00
导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建设都以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首要任务。意识形态是系统、自觉、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观念。从本质上说,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和自身利益的反映。任何阶级、国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都总是努力形成和不断巩固其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和理想信念、推行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既取得过重大成果,也有过惨痛教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把非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化、或者把意识形态问题非意识形态化的情况,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汲取这些经验教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意识形态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重要论断,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到新境界。把意识形态中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社会理想、精神状态、伦理规范等社会意识形式集中到核心价值体系上来,确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就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核心,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深刻把握时展要求、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趋势、与时俱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迫切要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一方面,出现了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别积极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趋势;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又力图将其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扩张到世界每个角落,从而激化了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对立和交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重点。因此,在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既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西方的思想文化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辩证的对待,透过表面分析其背后隐藏的国家利益;又要旗帜鲜明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独立的思想文化价值影响国际社会,不断增强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丰富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作出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承担起引领社会思潮的重大使命。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旺盛,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这就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想观念,毫不动摇地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要密切关注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动向,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新问题。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认真做好解疑释惑、澄清误区的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努力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迫切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认识、凝聚力量。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进一步丰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事实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科学把握着力点,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解读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特点,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变化的实践,才能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认清本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主动性、提高预见性。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应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理论真正掌握群众,从而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核心价值,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与特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切实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鼓舞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和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人生态度、个人道德、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相承接的系统的伦理规范和价值认同。它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指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什么和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和抵制什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得失、分清是非、明辨善恶提供了基本价值标尺,在引领社会风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上一篇: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 下一篇: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