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发展

时间:2022-07-22 06:38:00

导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可持续发展,也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发展

一、发展观理论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理智地认识自身和世界,以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重新审视现有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合理性,而提出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发展观理论的核心。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是人类诀别传统发展观进而开拓现代文明的一个里程碑,是对发展问题做出的理性选择。

1.传统发展观的极限。

传统发展观,就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作为发展的惟一目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基础上,是一条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掠夺自然资源为特征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是人类的一种“自杀式”的经济增长,即是对自身的生存条件的毁灭为前提的增长。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关心的只是经济增长,不关心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以一种近视的纯功利的思维方式,支配着人们无休止地追求和索取自然资源,征服自然,支配、统治、处置一切自然物,把人类看成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和世界的绝对主人。人类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却全然忘却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违背了一个简单的常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自然界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所以,这种发展观使人类在尝到甘甜的同时,也吞下了自身错误行为所酿成的苦果,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等,使人类自身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遭到大自然无声而有力的报复。人类伤害自然必然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不仅直接危及现代的生存与发展,也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由此说明,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不完整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只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人类一旦沉溺于对物质财富的疯狂占有,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那也就意味着整体人文精神的衰微。

2.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进的发展。

人类自诞生以来,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处理两大关系,即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而人类社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要求的。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适应和协调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自然的演变、人类价值观念和活动能力的变化而变化,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价值选择和最终归宿。

可持续发展观,首先凸现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一体性的内在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界中其他存在物一样,都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其他自然物是“平等”的关系;从价值的角度看,人类具有其他自然物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即人类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人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人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物,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己服务。同时,人还有认识和改造自身的自觉性和能力,即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使人类自身得到改造。可持续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就在于,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要做到这一点,人类就必须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界,合理调节自己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类在与自然界的各种变换关系中,必须把自己置身于生物圈的相互关联中,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树立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自觉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及良性运行的环境意识。人类必须站在整个自然界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还应维护自然的权益。必须明确,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并不是要制造人与自然的对立,而要在自身的发展中促进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在人与自然一体化发展中实现人类从自然界的真正提升和不断解放,从而确立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即人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人的能动活动自觉地实现人类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目标。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还隐藏着起支配作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综合协调发展,既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后者还直接影响前者。生态危机暴露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但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人与人关系的对立,既包括代内之间的对立,如不同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个人之间的对立;也包括代际之间的对立,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对立。这种对立表现为:一些发达国家、地区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不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某一部分或某一时期人的发展而损害另一部分或时期人的发展。可以想像当一个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肆无忌惮地去掠夺发展中国家资源,实现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而给发展中国家却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时,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怎么可能实现!在全球强烈呼吁,防止地球变暖,保护热带雨林,并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同时,发达国家对热带雨林却在肆意掠夺。“日本占全球热带硬木贸易额的53%以上,美国占15%,估计到本世纪末需求量将增加1倍。整个欧洲占硬木贸易额的32%。此外,硬木也变成身份较低的纸浆。有报道说,单是一家日本公司就把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处丰富的热带雨林变成照相机、计算机和其它电器产品的包装材料。”大量事实表明,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不公正与不公平,制约着人类行为的协调统一,是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人与人平等发展的价值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种平等发展,既是代内的又是代际的,认为同一时代的任何国家、地区或个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别的国家、地区或个人的发展为代价,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当代人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要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从而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正与公平。

二、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人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人本身的发展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的区别,就在于它重新诠释了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1992年6月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第一条原则就是“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两年后,在开罗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又再次重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1.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传统发展观只是把经济增长设定为发展目标,而有关人的发展则被排除在目标设定之外。与传统发展观不同,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最终目标。人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发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人们要积极的活动,来获取一定的有用物,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活动具有自觉的目的。而促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根本动因,就是人们的需要。人的任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的需要是有不同层次的。一般来说,对人类的需要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人口再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包括对生活资料的需要和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精神需要,是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发展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寻求智力发展的需要,是展示个人才能的需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中,都分别包括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的统一,随着需要层次的提高,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的需要将上升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态环境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绝对永恒的自然基础,是人类生存方式的直接限制因素,它为人类提供了形形色色的生存境遇。如果没有自然的持续发展,也就失去了人的生存家园。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作为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则是以人的生存和需要为根本目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从人类的能力与个性的自由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环境与资源的供给能力出发,来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它要求人们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类的永续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从而使人类求得全方位的进步。

2.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时,人的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才有可能;而社会的行为主体是人,因此,人的发展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基于这一点,可持续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的发展。但是,人们在研究可持续发展时,往往更多地去考察经济的可持续性、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即人的可持续性。在人的发展中,必须要有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其提供继续发展的物质前提,还要有优良的自然环境,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延长人的寿命。但更重要的是,人是这些物质条件的创造者,只有人才有能力使这些物质因素协调发展,使这些物的要素既能最大限度地、合乎其发展规律地发挥其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又可以使他们自身得到持续发展。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影响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真正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与技术、自然资源、资本等物的因素相比,人是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的要素。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尤其是人类已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杠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诸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不能不承认,科学技术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但也正是科技的广泛和深入的应用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导致全球性灾难,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科技不是万能的,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发明、创造、应用都离不开人,只有与人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而且科技、知识本身都是人创造出来的。离开了人,科技、知识就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可见,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了发展主体由物到人的转变,否定了经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它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追求和谐完美,以达到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战略,尤其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是至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认识达到的较高境界,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观念,也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所在。

1.发展理念的新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提出来,使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上升到新的高度。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脆弱,发展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消耗构成了巨大压力,同时我国在相当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摆脱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因此,只有更新发展思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才能使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使中华民族的发展长盛不衰。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更高、更明确的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它们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全体人民,而“本”就是本位。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享受权为本;就是人民利益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尺度和最高目标。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即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地位,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可见,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2.发展的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表明了我国发展要以人为发展的动力,以人民的利益为发展的根本目标,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宗旨和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发展都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发展必须立足于人的能力的发展,尽最大可能释放人们的创造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只有真正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热情参与和支持基础上的发展,才能持续与长久。依托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应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与创造精神;应依靠群众,注重把发展这个主题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发展的价值需要。以人为本,意味着发展必须“服务与人”,人是发展的参与者,又是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人推动着发展,发展必惠及于人,人相应的贡献必须得到相应的回报与满足,从而实现自身的自我价值。人的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也是价值创造者与价值享用者的统一。以人为本,不仅要承认和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中心,而且要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既要做到一切依靠人,又要做到一切为了人。在确定社会发展目标时,既要有“物”的目标,更要有“人”的目标,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只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不顾或较少顾及人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改善及提高的程度,而是要一切以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展其外在形式往往表现为物质的、经济的方面,但它的目的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重视人、关怀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人的生命和生活始终是第一位的,关爱人的生命,改善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是发展的第一要义。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与物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没有先进的生产力,没有先进的社会制度,就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也就失去了内在价值。因此,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才为本。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伴随着人类及个体的本质力量或人的才能的不断生成与升华的历史。发展依靠人才,人才又推动发展。就我国来说,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业,人才为本。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的另一重要含义,就是以人才为本,而且以人才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强的人才保证与广泛的智力支持。

以人为本,升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体现了我们党一贯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我们党执掌政权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在社会主义中国,绝大多数人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而存在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必须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的发展。人民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受者。作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发展核心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为人民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正如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党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在坚持党的宗旨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对21世纪新的国内外形势的严峻挑战在发展理念上的一次伟大创新。坚持这样的发展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