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视野下的党内民主诉求
时间:2022-07-21 05:58:00
导语:制度视野下的党内民主诉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党内的权威分析人士20日说,从中共十七大报告的有关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共已经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以便更多地积累成功实践的经验。
要将党内民主原则切实贯穿于党内生活,就必须将党内民主制度化。一般说来,“制度就是行为规则,并由此而成为引导人们行动的手段”,“制度使他人的行为变得更可预见,为社会交往提供一种确定的结构”。因此,什么样的制度结构决定着党内成员之间的互动性质和互动状态,这种互动性质及其互动状态所产生的能量决定一个政党组织的行动力。执政党要具有强大的行动力,要顺利实现自己提出的纲领目标,就必须建立一个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党员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制度结构。不少地方党组织为此做出了大量努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便是推动党内民主的新实践。
列宁曾经指出,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指全体党员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处理党内一切事务,即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人”,党内事务归根结底由党员当家作主。在政党民主问题上,西方精英民主理论家托·米歇尔斯更是提出了其著名的“寡头统治铁律”。他根据对世纪之交的欧洲社会的研究,发现即使那些以民主原则为宗旨的组织在结构上也是寡头式的。在当时欧洲的社会中,其领袖们由于有了既得利益便不再追求社会主义的远大目标,而借助组织来维护其既得利益。无产阶级政党没有自身的利益,而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社会发展和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也愈加复杂,不和谐的因素也在逐渐滋长。从一般意义上而言,政党本身就是沟通国家与社会的一个桥梁,即利益表达的通道。而党内民主则是表达党内不同政治力量、不同阶层利益的一个重要的通道,通过党内民主,可以完善各阶级阶层利益表达渠道,扩大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因而,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推动党内民主新实践,这是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党内民主的重要举动,是中共推动党内民主的一次新的实践。
在党的工作的各个方面,由于不同党员和机关在认识和利益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意见分歧和观点差异,即便是通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也不可能取得完全的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党内无休止的争论,影响党的意志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就必须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党内民主就是按照大多数党员的意志和利益决定和处理问题。实践证明,党代会常任制的效果优于几年开一次会和每次开会都要重新选举党代表的制度规定,已经开展的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推进和扩大试行这一制度积累了经验。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它对于塑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党,对于人民民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提出党内民主的制度设计,意在发展党内民主时做到更多的理性把握,减少因盲目行动而带来的失误,包括可能引发的政治风险。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在谈到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的选择时讲了三点意见,笔者非常认同,这应该也可以作为指导我们选择党内民主路径的基本原则:一是实质性和联动性原则,必须能起到“牵一发”而“带全身”的功效;二是难度和风险较小原则,做起来不致引发大的动荡;三是相对独立性原则,要使所选定的路径不会由于不适当干涉而发生扭曲和变形,以至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这三个原则每一个都是必要的,合起来才能是充分的。党代会常任制从体制、形式、内容三个方面对党内民主展开积极探索,这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实现方式,加强了党内民主决策和党内监督,我们有理由对这次新的实践充满期待。
- 上一篇: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与实做
- 下一篇:为推进基层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思想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