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价值的光辉在大震大灾中闪烁
时间:2022-07-21 04:31:00
导语:民族价值的光辉在大震大灾中闪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已故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说过,“中国人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中国人关心人与人之间如何共处的问题”。在四川汶川这场大震灾中,中国人最宝贵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共处通过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灾难之中见人心,大震大灾是考验。它考验我们政府的决策能力和动员能力,考验民
众的价值取向和参与能力,考验民族的文化价值,考验国家的软实力。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在大灾中闪烁。
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来源于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本。我们看到,总书记、总理亲临现场,不只一次掷地有声地强调:救人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尽百分百的努力!我们看到,大灾面前所有人都放下了分歧,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与灾区同胞,与抗灾官兵、民众一道,共渡难关。我们看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政府各部委、军队、武警,在第一时间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预案,数十万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数不清的抢险救灾队伍赶往抗震救灾第一线。我们看到,灾区干部和群众、其他地区干部和群众、企业和民间组织员工自觉行动,用一切力所能及的方式自救、互救、互助;举国上下、男女老少纷纷捐款、献血排成长龙……这些,是中国人心底蕴藏的以人为本的民族价值力量的迸发。
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在社会的认同和沟通面前得以实现。“人们乐于遵守自然法则和端正行为准则,因为大家都知道,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真正办法是建立在一定原则基础上的,那就是共同的愿景和协同。”(费孝通语)核心价值的特有性质意味着,它必然对主体的行为起着深层导向的作用。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作为我们民族的价值,激励我国人民不断追求,并维系我们这个民族。在大震大灾中,在相互理解中得以体现。费孝通教授说:“由于文化的隔阂而引起的矛盾会威胁人们的共同生存”。要消除人们之间的误解和隔阂,沟通、了解是非常重要的。马丁·路德·金曾经说,人们之所以相互仇恨,是因为他们相互害怕。他们之所以相互害怕,是因为他们相互不了解。他们之所以相互不了解,是因为他们相互不能交流。他们之所以相互不能交流,是因为他们相互隔离。我们经历中令人悲哀的教训是,有时我们相邻而立,却仍彼此隔离,心与心之间相距千里。如果想要建立稳固的社区,我们就必须缩短这种距离。这次大震大灾,缩短了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群体的距离,大家在共同的人性面前、在人民利益面前展现了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
通过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软实力得以提升。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政策。一个国家的政策在别国眼里看起来合法合理,那么该国的软实力就会得到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有吸引力,那么其他国家就会追随;一个国家能够用自己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塑造世界秩序,它的行为在其他国家眼里就更具有合法合理性,它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和制度力量来规范世界秩序。大震大灾,是人类的共同灾难。中华民族在这场大震大灾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固有的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等精神品质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欣赏和支持。
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这些在这场大震大灾中表现出来的民族价值,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同一社会虽然可以有多个层次多元并存的行为价值,但在民族和国家层面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意识形态应当是共同的、一元的。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保证,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大灾大难面前不屈不挠的根本所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生活也日趋多样化。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要承认、推动和发展这种多样化。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强调和坚持我们民族、我们国家、我们社会固有的价值,重视确立和巩固这种价值,确立和巩固民族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