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和应对城市运行中的各类风险

时间:2022-07-21 03:44:00

导语:规避和应对城市运行中的各类风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规避和应对城市运行中的各类风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众多衡量“美好”的标准中,“安全”无疑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城市的公共安全是城市公民在参与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其人身和财产不受损害或不受威胁的一种客观状态。这种状态,随时因城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

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因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与此同时,超负荷的生产以及自然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事故灾难频繁发生;卫生条件和基础相对薄弱,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出现;在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的影响下,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加大;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使得恐怖活动对我国主要城市的社会安全构成巨大威胁。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风险不断积聚,城市的脆弱性愈发显现。在此复杂情形下,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提升应对灾害和风险的能力,努力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成为当前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

抵御风险,包括规避风险和应对风险。规避和应对风险的首要前提是正确识别和预测风险。对于收入差距等因素可能引发的社会危机,可以通过建立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并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予以逐步化解;对于难以预测的风险,或即便能预测到可能发生但不能避免的灾害事故,主要是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可通过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城市抵御灾害的基础条件和能力,以减轻风险造成的损失。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不仅要判断将会发生什么类型的灾害,更重要的是必须对预测到的灾害可能给城市运行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但很遗憾的是,缺乏风险评估是当前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在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下一步应积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预防规划和应急预案。预防规划除了加强公共设施抗风险设计、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应急物资的储存等工程性规划外,还应包括加强公共安全教育、组织防灾演习、建立志愿者组织体系等提高民众安全意识和应对技能的非工程性规划。政府需要在全面分析和认识城市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隐患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预防和应急预案,以实现有效联动、快速处置和及时的信息通报;民众则需要对自己生活、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确认安全场所的位置和安全通道的路径,掌握防身和自救的基本技能。

至于影响公共秩序和安全的社会危机,由于其具有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政府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危机或群体性事件前,我国城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其中,确保政府程序化规范化管理以及公正公开执法,也许是化解矛盾和危机的最好办法。

另外,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安全体系,切实提升市民的安全感,是维护城市公共安全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有必要继续坚持并完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