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深化社区党建工作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2-07-08 07:52:00

导语:如何对深化社区党建工作的理性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如何对深化社区党建工作的理性思考

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城市社区化的步伐逐渐加快,社会结构由单位制向社会制转化,社会重心和社会矛盾逐步向社区转移。这些变比,都对党在社会层画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正是执政党对社会转型的理性回应,也为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

社区党建的重要性

政治现象从来就是一种系统现象。如果引入“国家—社会”的一元分析框架,可以把政治系统定义为政党、国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创新本质上就是党、社会与国家二者之间与在契合度的调整。社区党建正是一种由政党组织与国家、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而引发的政党改革行为。

社区党建是对社会结构和国家公共权力转型的应对。城巾社区化是市场经济中国家和社会互动的必然结果。因此社区建设的提出,实际是“国家—社会”二元动力机制的结果,是国家公共权力转型的表现。对于国家来说,在全能政府“失效”及“单位制”解体的背景下,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加剧了社会分层,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积极寻求新的城市管理体制和组织秩序,以期政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与此相比,来自民间对社区建设的需求也正逐步加大。在单位制解体的大背景下,“单位办社会”所负担的多元化职能回归社区.原有体制外的民工、流动人口等社会空间急剧膨胀,加上市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公民意识的提高,都对社区安全、服务、环境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社区建设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公共权力转型的标志,已成为城区的中心工作和永恒主题。

社会结构和公共权力结构的转犁,预示着党与社会的关系必然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社区是城市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处于城市管理体制中的基础性地位;社区是城市党群关系的最基层的纽带,社区建设对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整合、完成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些都决定了党的建设毫无疑问要以社区党建为基础。社区党建是我国社区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积极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对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区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区党建是政党巩固合法性基础的现实要求。“合法性基础”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的正当性表示的认可程度。对合法性基础的检验是一个永恒的过程,群众天然会把切身权利的保障视为检验的第一标准。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组织结构是以单位作为社会的基础,在这样的社会结构条件下,“政治正确”决定了经济生活和社会资源配置,加之社会分化程度较小,因而对执政党的合法性的检验处于空缺状态。但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合法性危机的产生伴随着社会公共领域的转型而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社会互动必将催生一个呼唤参与、呼唤权利的“公民社会”。对于执政党建设来说,这已经由一个行政管理效率问题上升到执政基础的政治问题。事实上,尽管城市居民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依赖程度不如农村村民委员会那么大,但其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动员能力则远远大于前者。特别是当社会分层进一步加剧时,一部分未能进入国家权力体系的经济精英和团体,会转身把城市社区作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场所。基层党建如果不能正视这一社会现实,不着眼对“公民社会”这一新公共领域的领导和掌控,就会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社区党建已经成为整个党建工作中迫在眉睫的课题。

社区党建是政党自身建设的创新。党建工作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围绕着党的基层组织网络而构筑起来,形成了集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为一体的“单位社会”体系,党和国家只要掌握单位,就掌握了社会。因而我们党的建设始终是以控制系统、单位为主线而展开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特别是面对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执政党对社会基层的“控制”已经不能简单地沿用以往作为革命党和以往计划经济时代所积累的经验和模式,而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逐渐引向社区。如果我们仅仅从填补空白点、扩大组织覆盖的自身建设角度来理解社区党建,那就进入了认识上的误区。应该把社区党建看成为在新时期我党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本、政治资源与执政经验的实际需要,是我们党适应社会转型,加强自身建设的工作和体制的创新,是使我们党发出更大的活力和更强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社区党建的特点

社区党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传统的党建工作相比,存在着网络性、纽带性、开放性、服务性、多元性等五个方面的特点。

网络性。与传统党建工作相比,社区党建的横向联系得到大大加强,这使其具有更为宽泛和复杂的工作范畴。从纵向看,社区党建的基本单元是具有严格层级制度的政党组织;从横向看,它涵盖了多种组织实体、互动行为等多个层面的有机联系;从整体看,系统内各种党组织、社区组织以及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全通式”的相互作用关系。因之,这个系统具有高度的网络结构性。社区党的工作以地方党委为主导和核心,街道、社区党组织为节点,和各级各类社区单位党组织一起构成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网络化的资源结构和网络化的信息结构。正是这种横向联系使社区党的工作除领导而外,更多地是肩负指导、协调、整合的职能,要更多地采取各种联席会议等方式。

纽带性。由于社区党建主要是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的横向组织活动,因此就必须具有很强的联系纽带支撑。这种纽带作用通过三个方面的引力来实现。包括:地方党委与社区单位党组织之间的组织凝聚力,社区单位和社区群众参与资源分配权的利益驱动力,党纪党规授予社区党员参与义务的监管约束力。通过这三方面引力,形成资源(包括党建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社区党建的优势互补,真正把社区凝聚起来。

服务性。社区党建的服务包括为社区成员服务,和为巩固党的社会执政基础服务。社区内的各级各类党组织必须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服务,使社区单位、居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使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正是这种服务,才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才能巩固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服务好.是社区党建活动的中心内容之一。

多元性。社区党建工作的多元化表现为:一是工作对象多元化。社区党建的工作对象极其复杂,既有社区组织。又有个体性的流动党员;既有纵向的,即具有隶属行政关系的单位,也有横向性的,即没有隶属行政关系自6单位;既有基层政权内部的党组织,又有社区单位党组织等等:从当前实际来看,社区内部权力结构已经呈现出由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其他组织等共同分享的局面。二是工作内容多元化。社区党建管理的内容涉及面广。既有区属党组织自身建设,又有社区服务、协调等社会事务。三是主体客体多元化。社区党建系统中有各级各类党组织,地方党委只是作为核心,而不是母系统:各级各类党组织围绕政治核心而形成互动关系。

开放性。社区党建具有现代开放式的结构特征。党员和党组织的流动性逐步强化。企业被兼并或破产会使原有党组织解体。新迁入和成立的单位使新的党组织不断涌现,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以及流动党员在不断增加,居民党支部必须不断接纳新转入的党员。与此同时,围绕社区建设任务,社区内各级各类党组织之间的合作交往不断;原来隶属于不同层级党组织的党员个体,通过社区党建的组织建设、活动载体建设走到一起;社区自治组织、非盈利组织以及企业等等都要和社区党组织发生联系,通过协商、交流、引导和参与等手段以达成社区“共同体”的利益一体化。这些都反映了社区党组织的开放性。

社区党建的重点

社区党建的上述特点要求社区党务工作者必须着眼于工作的“有效”度,决不能为党建而党建,满足于挂挂牌子、搞搞活动、装装门面上。当前社区党建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优化社区内党组织结构。社区党建要努力构建三种基本组织构架形式。一是加强“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党建议事会”等“横向组织”建设。驻区各种党组织负责人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社区发展大计,促进驻区单位党组织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认同、支持和参与,达成同驻共建的共识,真正依靠驻区力量,利用驻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在居委会层面,则将辖区内各方面的党员代表组成“社区党建议事会”开展活动。这样就能较好地实现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员的共同参与,较好地把党的领导和社区自治融为一体,构筑起比较完善的“领导、议事、决策、执行”社区自治框架。二是加强社区居民党组织建设。社区党支部要逐步建立党总支和党委,同时,要逐步把支部建在居民楼幢里。三是加强各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改制后企业党建工作。

重塑社区党员和党组织的形象,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调动社区党员参加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改变“八小时党员”的现象,使其不仅在单位,而且在社区,处处时时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党员家庭挂牌”、“驻区党员家庭走访”,以及组织社区内党员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惠民工程”和“帮扶结对”,把党员的先进性从单位扩展到社区,从8小时以内扩展到8小时以外。在为社区群众帮困解难中,增强社区群众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可程度,切实把社区党建的落脚点放在服务群众根本宗旨上。

保障社区党建的人力资源,强化社区党建队伍建设。做好社区党的工作,关键是把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好,锻造一批忠诚党的事业、有较高思想觉悟、热心社区工作的党务工作者。要建立社区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广泛吸纳政治素质好、有公益心、热心社区事务的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要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的针对性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适应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要有一定的党务工作经历和文化层次,热爱社区事业,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密切联系群众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大胆探索社区居委会直选的方式、方法,在直选中发现社区精英,挖掘社区人才,并把他们有效地团结到党组织周围,吸纳到党组织内部,变社区人才为党的人才。

努力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各地社区党建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初步构建起一套有效的工作制度,但这些还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体包括七个方面: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社区评价考核机制,规范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机制,不断推进“党工团共建”活动机制,完善社区党建研讨制度,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条件保障机制,培育社区群众参与机制。

党的建设历经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误的教训。但共产党人从来就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先进群体。社区党建作为执政党对社会结构战略转型的积极应对,再次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和创新勇气。从终极意义上说,党与社会的关系,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党能否领导和继续执政的关键所在。只有让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党拥有了社区,才能确保党对全社会领导的岿然不动,党的执政之基方能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