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党内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02 04:21:00
导语:对于党内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从*党内监督机制的发展与演变中我们看到,*在长达70多年的执政时间里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切实有效的监督体制,党内的民主与监督机制对于高层领导的决策和行为基本发挥不了作用,这是*犯错误、走弯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共产党直接领导党和国家的一切事务,因此,在党的监督机制不起作用的同时,国家监察体制也没有独立发挥过作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从客观上看,*缺少民主的传统,个人的自主性、公民意识缺乏,他们更希望出现一位好皇帝,而不是自己对社会发展起主导和推动的作用。更主要的还在于主观方面,布尔什维克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国家机器的制度设计中,缺少对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的意识和机制。
首先,领导人没有接受监督的意识。列宁打算建立包括最高领导人都毫无例外接受监督的监察体制,但是,列宁没来得及把他的设想变成现实就病逝了,*的体制实际上是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斯大林的领导风格与列宁不同,在掌握最高权力的过程中,斯大林强调的是集中、统一、纪律和服从,他把党看成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强调党是意志的统一,他一再强调“应当采取措施,使政治局各个委员和候补委员在会议上发言时不说出任何离开党的路线、离开中央和中央各机关的决议的话。”“应当采取措施,使党和苏维埃的机关刊物,无论是报纸或杂志,都完全执行党的路线和党的各个领导机关的决议。”“应当规定特别办法(直至取消中央委员资格和开除出党)来对付那些企图泄露党、党中央、党政治局的决议的机密的人。”他认为党内民主并不是让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有关党的方针政策的讨论,而是“提高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加强党的气统一,加强党内自觉的无产阶级纪律。在党内与斯大林意见不同的同志都受到了批判和处罚,失去了发言权。斯大林改变了党的政策的广泛的公开性,强调保密,广大党员干部失去了知情权和监督权。在20年代末,*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斯大林成了党的化身和国家的代表,监督机制对他不可能起作用。继斯大林之后的*领导人,虽然比斯大林重视监督机制的建设,但他们(包括戈尔巴乔夫)同样在思想上没有接受监督的意识,监督机制仍然是对下不对上,监督机制对于掌握实权的领导仍然不起作用。
第二,*的政治体制,特别是干部任命制度,是监督机制失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斯大林开始,中央监察委员会成了中央委员会的下属机构,其成员不再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监督者的权力都来源于领导者。这种被监督者领导着监督者来监察自己的体制,使监督者笼罩在被监督者的权势之下,监督机制无法发挥作用。掌握着各种资源的干部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逐渐成了特权阶层,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不仅如此,监督机构本身也逐渐官僚化了,也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并没有随着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扩大他们的民主权利,公民的选举权实际上变成了投票权,公民无法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第三,*单一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社会结构的单一性,使*社会缺少监督的力量。从20年代末开始,斯大林成了*党和国家唯一的最高决策者,他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改变了党代表大会确定的新经济政策,建立了以单一公有制为基础,以指令性计划为手段的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社会只存在工人、农民两个阶级加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活动空间,依靠国家生活,各级领导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不敢对之进行监督。正如俄共领导人所说的那样,*垮台的基本原因是对财产、权力和真理的垄断。在*包办一切的情况下,社会不存在任何批评机制,一旦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或领导人出了问题,也难以得到纠正。有人说戈尔巴乔夫背叛了社会主义,搞垮了*和*,这恰恰是*缺少党内外监督机制带来的恶果。*共产党的教训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