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创新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时间:2022-06-27 06:24:00

导语: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创新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创新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党的基层组织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组织、推动和实施者,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不断完善设置模式,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们宁波市在开展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积极适应城镇化、工业化加快推进条件下“两新”组织迅猛发展的新趋势,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目标要求,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探索实施了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模式,成片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从而使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也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层基础,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区域性党建模式,突破了单位建党模式的条框制约,有利于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更好地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领导职能

长期以来,我们党实行的是一种被称为“计划全控型”的社会结构方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党依靠执政权力将社会成员纳入到各种行政单位之中,同时将党的组织系统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对社会成员实施有力的影响,即以具体单位为单元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建党模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脱离行政机构的“两新”组织,这使党的垂直型、行政化、单位式的组织体系出现了“空白点”,党的工作出现了“盲点”,一定程度上将制约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基于这一情况,我们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有利于实现‘两个全覆盖’”的原则,顺应经济区域化、人才集聚化的趋势,制订出台了《关于推进区域性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党建工作的意见(试行)》。

在实践中,我们依托社区、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商务楼宇、大型商贸区、专业市场、行业协会或专业团体、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建立区域性基层党组织,改变传统的以纵向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单位建党”模式,注重横向联合,以区域为主体,把区域内所有“两新”组织纳入建党范畴。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考虑基层组织设置、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统筹开展党组织活动,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全覆盖,使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者。如,在奉化西坞街道依托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小区——力邦村,建立力邦村党总支,对周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统一管理,工作涵盖周边企业3000多名外来员工,将党的组织和工作渗透到了区域内各个企业,创造了社会、企业、员工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海曙、江东两个中心城区针对区域内楼宇经济迅猛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楼宇党建工作,有力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对“两新”组织的渗透力,走出了一条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2区域性党建模式,克服了非公有制党建对企业主的过分依赖,有利于基层党组织站在工作制高点,更好地发挥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职能

传统的“单位建党”模式,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践中,受企业主制肘较大,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常常会处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两难境地,企业党组织在协调企业、职工、社会三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促进企业、社会和谐发展上难有作为。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还由于在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方面过分依赖企业主的支持,甚至出现组织依附、角色迷乱、职能错位的现象,从而使党组织在党员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面临挑战,基层党组织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组织实施者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而区域性党建模式,作为对传统“单位建党”模式的拓展,党建的对象不仅仅是单个企业,而是把区域内的所有单位作为一个党建整体,推进组织建设,开展组织工作,从而克服了非公有制党建对某个具体企业主过分依赖的弊端,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品格更加独立,工作更加自主,有利于基层党组织登上工作制高点;赋予了基层党组织在更大范围内协调经济社会关系的职能,更加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发挥好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职能。

在区域性党建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立足更好地发挥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着眼顺利推进、提高成效。在组织领导上,建立了县(市)区主抓、乡镇(街道、园区)负主责的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了区域性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党员、区域性党组织——楼宇(楼幢、楼道)党员组织——党员等多种组织构架;在组织阵地建设上,依托党员服务中心,采取集中建设、规范配套、共享共用方式予以解决;在经费保障上,通过设立党费专项补助基金、财政列支、企业赞助等方式,确保区域性党组织必要的工作经费;在党务干部配备上,通过下派兼职、区内公推、公开招聘等多种形式,拓宽党务工作者的选拔渠道,选配好区域性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同时通过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训管理,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适应工作需要。

3区域性党建模式,顺应了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更好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

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广大党员永葆先进性,做和谐社会建设排头兵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择业的高度自由化,大量的基层党员在城乡和产业之间频繁流动,一些党员长期甘当“地下”党员、“口袋党员”、“隐性党员”和“三不”党员,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要把这些分布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处于不断流动之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开展活动,让其时时在组织视线之内,人人在组织管理教育之中,处处成为促进和谐社会的表率,单纯的“单位建党”模式下的传统教育管理手段已越来越难以胜任,显得力不从心,急需一种新的组织设置模式和教育管理手段来补充加强。

为此,我们进行了各种探索,先后在基层党组织的组建方式上,形成了挂靠联建、强弱联建、村企联建、行业统建等组建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了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的成效。但这些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众多小型企业的党员人数及有关情况常常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再加新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两新”组织的成立发展速度,总是快于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发展速度,从而使在这部分单位流动的党员成了教育管理的“盲点”,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淡化,表率作用不明显,与和谐社会建设对党员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推行区域性党建后,以区域的理念来涵盖单位的概念,以动态的管理来突破条框的束缚,从而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规定:流入区域内的党员,区域性基层党组织均应主动接纳,及时为其提供各种服务,对其加强教育管理;不管流动党员所在单位有无建立党组织,均应在区域性党组织中登记报到,并参加区域性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从而形成了一种“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企业职责岗和社会义务岗)”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使党员的教育管理从单位封闭式向区域性的开放式转变,从原来的静态向动态转变,尤其是党员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党员的责任要求

4区域性党建模式,体现了“集约利用、共建共抓”的理念,有利于整合党建工作资源和力量,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传统的“单位式建党”模式,将每个具体单位作为一个单元,对基层党组织进行规划建设,容易造成党建设施的重复建设,工作力量的分散弱化,不利于集约利用、形成合力、提高成效。区域性党建模式,将某个区域作为一个党建整体,对区域内党建进行通盘考虑,科学规划,以“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设施共享、活动共搞”的形式,对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工作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有利于提高各种党建设施的利用率,又可以避免工作力量分散后的弱化,利于工作合力的形成,能让基层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如:我们在推进区域性党建过程中,在相应的区域内,集中有限的财力人力,采取财政和党费拨一点、区域内企业赞助一点的办法,建起相应的党员服务中心,对区域内的活动场地、党建力量、教育培训等方面党建资源进行整合,作为区域内各企业党建工作的共同平台,由区域性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不但充分做到了党建资源的集约利用,也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向社会化、开放式和服务型的转变,使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优势得到更为充分的显示。

此外,我们在各区域性党组织均建立了工作联系协调制度,通过定期召集区域内各企业,召开党建工作协调会,广泛听取各企业意见建议,共同研究部署有关工作,以群策群力方式,赢得支持,协调一致,确保党建工作顺利推进,也让各企业在联系协调中,加强了解,增进友谊,和谐相处,不但区域内党建工作在共抓中落实、在和谐中发展,也为社会其他领域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作出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