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两推一述提名
时间:2022-06-27 06:17:00
导语:如何两推一述提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始终抓住社会广泛关注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这个焦点,不断深化改革,受到社会的广泛瞩目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有人以“重建干部选用流水线”来形容*干部选任制度的改革。在这条“流水线”上,最令人注目的一道崭新程序,就是采用“两推一述”方法,产生考察人选。
顾名思义,“两推一述”就是由两次民主推荐和个人陈述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即在首次民主推荐人选普遍不过半的情况下,确定得票相对较多的人选进行个人陈述,再在一定范围进行第二次民主推荐,最后根据第二次推荐结果,由党委(党组)在得票过半的人选中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从2003年开始,这项改革措施全面启动,全省新提拔900多名市厅级领导干部,都采取了“两推一述”方法。目前,全省新提拔市厅、县处、乡科级领导干部都普遍按照“两推一述”的精神,采取民主推荐方式提名产生干部考察人选。采用“两推一述”方法产生干部考察对象,从根本上取代了沿袭已久、沿用甚广的由组织或个人提名干部考察人选的做法。
这项改革触及了关键而敏感的干部首次提名环节,扩大了干部提名环节的民主,破解了干部选任中的一大难题,成为*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标志性举措,这一方法被誉为“干部工作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干部选任一个待解的“结”
某地曾作过这样一个调查,按照现有的干部选任程序,干部只要被提名进入考察环节,90%以上都能顺利通过之后的一系列程序而得到任用。如果没有提名进入考察环节,几乎没有可能被任用。这一事实表明:干部提名环节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环节;“谁提名”的问题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要害问题;“提名谁”的问题成为干部选拔任用最敏感的问题;“怎样提名”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
事实上,在不少地方,干部提名的主体不够明确,提名的方式不够规范,提名的责任不够明晰,干部的提名权往往集中在少数人甚至个人手中。由于干部提名权是非显性的、不确定的,导致这个关键性的权力缺乏应有的制约和监督,使少数人在行使提名权时出现盲目性、随意性,甚至营私舞弊,这就使提名环节成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风源”,成为滋生吏治腐败的“温床”。从这个角度讲,干部提名问题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个待解的“结”。
还应看到,我们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不少措施集中在干部任用环节,而在干部提名环节扩大民主不够,落实群众“四权”不够,不但给少数人留下了较大的“权力空间”,也给干部群众留下巨大的“猜疑空间”。因此,干部提名环节真正成了一个待解的“结”。要解开这个“结”,呼唤着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两推一述”在川蜀大地呼之欲出,应运而生。
大胆的制度创新
2003年5月,*在确定省林业厅副厅长考察人选时,首次试行“两推一述”方法,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的称这是“阳光下的操作”,甚至称这是*政改的信号。
褒扬背后也伴生着争议。有的担心实行“两推一述”会出现简单地以票取人,有的担心会出现“拉票”泛滥,也有的担心党管干部的权力会旁落。面对种种担忧,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同志认为,党委选干部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群众公认,党委的意见本质上是与群众意见一致的。他还讲,实行“两推一述”后,“党管干部原则并没有改变,干部使用的决策权、选择权仍在党委(党组),这更体现了党委用人上的公道无私,更能够在群众中产生公信力,更有利于党委实施有效领导。”
2003年6月,在多所高校合并成立西华大学的班子考察中,再次推行“两推一述”做法,并尝试向群众反馈民主推荐结果。参加投票的教授评价“两推一述”方法集中了选任制、委任制和考任制的优点。一位落选者说:“看到推荐结果,我和其他人选之间的差距就显出来了,不得不承认自己虽然也能干好这项工作,但有比我更适合的人。”
从此,“两推一述”方法在*由星火之光渐成燎原之势。
——2003年7月,“两推一述”方法在遂宁市级班子调整中全面采用;
——2003年9月,《*省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推荐试行办法》出台,明确规定“首次推荐不能确定考察对象的,可采用‘两推一述’方法”。“两推一述”正式步入制度层面;
——2004年3月,《关于民主推荐市级党政领导干部“两推一述”暂行办法》出台,“两推一述”方法被完整地制度化、规范化;
——2004年8月,在市(州)组织部长会议上,*新出台《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中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五条规定》,把“两推一述”方法列入干部选任“五项联动”的改革措施;
——2005年5月,《*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出台,“两推一述”方法被列入重要的干部选任工作程序,用以规范和指导全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两推一述”方法引起中组部的关注。2005年下半年,中组部在*试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就吸纳了两次推荐的基本方法。今年年初,中组部出台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核评价体系中,“两推一述”的两次推荐步骤更是被明确吸纳到换届考察程序中,正式进入了党内的干部选任章程。
强大的制度力
三年多过去了,“两推一述”方法在实践中彰显出生命力、制度力,在构建科学的用人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方面发挥了良好的效应。
——实行“两推一述”方法,在干部提名环节更好地体现了“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原则的统一。参加第一次推荐的人员范围,大多超出了《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人员范围,两次推荐都请同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参加,在两次推荐之后,由同级党委和上级组织部门在得票过半的人选中集体研究确定考察人选。这些做法,实际对干部提名权进行了有效地分解和制衡,既在对干部知情的范围内充分征集了民意、发扬了民主,又充分体现了党委的用人决策权;既防止了单纯“群众提名”、“以票取人”的简单民主倾向,又避免了传统意义上由少数人或个人以组织名义提名可能带来的弊端,在干部提名环节更多充分地体现了“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原则的有机统一,提高了干部首次提名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程度。
——实行“两推一述”方法,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构成了对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效制约。不难发现,在过去领导班子换届或集中调整期间,个别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或组织部门门庭若市、应接不暇,因为他们深知干部提名权就在少数领导或组织部门手里。然而,2006年*市、县、乡三级班子换届却出现了反常的现象:找领导的少了,跑组织部的少了。因为每一位干部深知,过不了“两推一述”的推荐票过半这个“坎”,自己连纳入考察的资格都没有,谁也“救”不了他。而当一些人按照过去的思维方式找到领导或组织部希望“照顾”时,他们几乎都会首先面临一个问题,“你能被推出来吗?”或“你推出来了吗?”。言外之意:“推”不出来,谁也“照顾”不了你。不少组织部长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换届,我们当部长的轻松多了。因为有了“两推一述”这道程序设置,找组织部的人“勾兑”的少了,社会上怀疑组织部的少了,骂组织部的少了。
——实行“两推一述”方法,从很大程度端正了干部的行为价值取向。*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同志对此谈到:“我们不仅仅是要通过好的方法选拔出好干部,更重要的通过选拔过程产生出激励好干部的价值导向”。实行“两推一述”,意味着我们的选人用人不但在选举、任用、考察等环节扩大了民主,而且在提名环节扩大了民主,使干部越来越感受到民心、民意的份量,也使我们的干部在扩大民主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着民主的意识、养成着民主的习惯、形成着民主的性格。
- 上一篇:实践上的新创造和理论上的新发展
- 下一篇:关于提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实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