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上的新创造和理论上的新发展
时间:2022-06-27 06:16:00
导语:实践上的新创造和理论上的新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品格。党的建设的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党赢得先进性、保持先进性、发展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以改革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实践上有许多新创造,在理论上有许多新发展。
一、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的主要成果
党的十六大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十六大以来,经过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的进一步具体部署,新世纪新阶段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针进一步明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为基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工作指导。回顾十六大以来的党建工作可以看到,在以往坚实工作的基础上,这几年是我们党抓党的建设思路新、措施实、重点突出、成效显著的几年,也是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力度大、亮点多、成果丰的几年。具体说来,党的建设的实践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创造性地抓理论武装工作,在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部署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出版《文选》等,并同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和统一起来,不断把理论武装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与教材建设的意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积极推进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都取得重大进展和丰硕成果。这些新举措,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造性地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建立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这场历时一年半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在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以此为契机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党员理论业务学习、教育管理、党内监督、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制度,在如何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经常性工作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三)创造性地抓干部培训工作,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健全并坚持集体学习制度,至今已学习36次,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党的学习。这几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该说是整个党的建设工作的一个新亮点。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思路和理念,党中央从2003年初启动了5年内将县处级以上现职干部轮训一遍的计划,先后举办了多种专题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分期分批对全国5300多名县委书记和县长进行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等等,这些重大新举措都是以往少有的,效果很好。在干部培训规范化方面,制定了《2006年―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几年来,培训工作注重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创造性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取得新进展。十六大以后,建立了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了在市、县进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党的十七大代表的选举工作有不少新举措新办法,不仅扩大了差额选举比例和提高了生产、工作一线代表的比例,而且在代表产生程序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注重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一些重要文件征求意见的范围开始扩大到同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一些地方还实行了党代表质询县委工作制度、党代表评议县委常委会班子及成员制度。有的县委还明确规定了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的职责和任务。中央制定颁发了《党员权利保障条例》,逐步扩大党务公开范围,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广大党员更多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
(五)创造性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十六大以来这几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目标明确、创新点多,呈现出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新局面。几年来,先后颁布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公务员法》,下发了“5+1”和“1+5”法规性文件,形成了比较完整配套的干部人事工作法规体系,为提高选任干部的质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制定和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等。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下发了《2004—200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先后部署并不断推进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全国高校和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使这项工作纵向延伸到市县、横向扩展到企业和高校,呈现出整体推进的局面;加强和改进对后备干部队伍的管理,在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在正在进行的地方党委换届中,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在提名、考察和选举三个环节上的民主程度都有新的提高。换届中领导班子配备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减少副书记职数、适当扩大党政交叉任职等改革要求已经和正在贯彻落实。
(六)创造性地抓人才工作,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方面取得新进展。十六大以来,成立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加强了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几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各尽其能的人才开发机制;健全和完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党政干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基本素质;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这些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对国防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西部地区人才开发、东北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深入进行研究并作出了工作部署。这几年,国有企业公开选拔高级人才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国资委连续4年组织开展了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推进了人才选用机制的市场化改革。
(七)创造性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十六大以来,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党委在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得到扩大,凝聚力得到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普遍推行村党组织“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制度。拨专款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在全国部署并稳步推进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反响大、效果好。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这是自1997年以来根据新情况制定的又一个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大了在新的经济组织的社会组织设置和调整党组织的力度。
(八)创造性地抓党员队伍建设,在探索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十六大以来,各地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如实施“双带活动”,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实施“三培养活动”,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党员责任岗”活动,使无职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等。一些地方摸索出依托乡镇党校发展农村党员的新模式,把过去由村党支部发展本村党员的唯一模式变为乡镇和村级的两个平台。中央有关部门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开展了发展党员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对发展党员工作包括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开展发展党员工作作出了部署。
(九)创造性地抓党风廉政建设,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腐败方面取得新进展。十六大以来,从中央做起带头精简会议、文件和简报,切实改进文风会风。严格规范和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在反腐败方面,颁布实施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使反腐败工作更加配套、更加系统。在保持对腐败分子严惩态势的同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促进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改革反腐倡廉制度,减少行政审批权力,规范公共权力运行,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相得益彰;强化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逐步扩大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使预防腐败的关口加快前移。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基本做到“逢离必审”。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着力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积极探索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采取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赞誉。
(十)创造性地抓党内制度体系建设,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党内监督方面取得新进展。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既用制度建设来促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又用制度建设来巩固党的建设取得的成果,这是十六大以来党建工作遵循的一个指导原则。四年来,先后以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名义制定和修订的涉及党的建设的法规、制度已达上百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探索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认真做好《地方党委工作条例》的修订和党组工作条例的制定工作。研究制定规范各类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的改革措施。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我们党第一部党内监督的法规性文件。这几年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中央纪委对派驻中央国家机关纪检监察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中央纪委、中组部组建了巡视机构,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中央部门、企业开展了巡视。为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规定地方各级党委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检验理论创新成果的唯一标准。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生动、丰富、创新的实践,为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党建理论创新取得了重大成果。
第一,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关于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有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也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历史和现实表明,党的先进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在长期不懈的奋斗中去赢得、去保持、去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要求。2005年1月,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新命题,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认识提升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层面。此后,同志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多种场合、多次讲话中,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怎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基本问题。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一个重大创新成果。
第二,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共产党在一个国家执政、到共产党在多个国家执政、再到一些执政多年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使党始终经受住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考验,越来越成为引人关注和促人深思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高瞻远瞩,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命题和重大战略任务。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鲜明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思想,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指导全党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纲领性文件。2006年6月,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体学习时,又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刻阐述,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三个执政”的重要思想。
第三,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增添了新内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紧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提出了关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关于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思想;关于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思想;关于党校工作要贯彻“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二十字办学方针的思想;关于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政绩观,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制度的思想;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思想;关于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的思想;关于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关于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加强城乡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的思想;关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思想;关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想;关于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思想,等等。这些重要思想,反映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一起,构成一个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个思想理论体系,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和国际战略、党的建设等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展开,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指导作用。
三、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创新提供的几点重要启示
第一,党的建设创新一定要领导重视、真抓实干。十六大以来这几年,之所以党的建设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坚持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同志总揽全局、深谋远虑,把党的建设放在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不仅经常讲、反复讲,而且精心抓、深入抓,每到基层调研都非常注重党的建设新情况的了解和新经验的总结推广,在聚精会神抓党建和积极倡导党建工作创新上作出了表率。中央分管党建工作的领导同志和中央有关部门抓党的建设有很多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和创新的举措,在推进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在党中央率先垂范抓党建的带动和激励下,经过这几年各级党组织的努力工作,齐心协力抓党建、围绕发展抓党建、与时俱进抓党建的良好氛围在全党进一步形成,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开拓创新的主旋律更加突出,伟大工程对伟大事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实践充分表明,党的建设作为全国各族人民领导核心的建设,作为先锋队和指挥部的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非常重要、大有可为,只能大大加强不能有任何忽视,只能改进提高不能止步不前。坚持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贯彻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党的建设就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第二,党的建设创新一定要坚持面向实际,着眼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党的建设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针对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的,是以指导和推动党的建设实践发展为目的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动力,给党的建设注入强大活力,也使党的建设面临这样那样的新问题新矛盾。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一系列成果,正是在深入研究实际工作中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来自实践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实践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国亿万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干部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我们党生动、丰富的治党、管党的实践,是党的建设创新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不断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认真总结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从亿万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的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党的建设创新就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第三,党的建设创新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大力发扬求真务实之风。创新,是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的创造性活动。推进党的建设创新,不能满足于既有的成果,不能拘泥于现成的结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敢于研究和回答实践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这就必然要解放思想。回过头来看,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创新的众多成果无一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无一不是脚踏实地抓落实的结果。十六大以来这几年,围绕十六大确定的党的建设总目标和各项战略任务,党中央坚持不懈抓落实,一些重大工作部署还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到有关部门和单位,明确责任和具体要求,一项一项抓落实。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还注重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从调研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几年,党的建设的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往往都列出题目,安排进行调查研究。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重要部署正式出台前,一般都先进行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使决策建立在扎实的实践基础之上。十六大以来,部署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试点工作、县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等,都达到了预期目的。实践充分表明,党的建设创新的源泉和本质是解放思想,离开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创新。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发扬求真务实之风,在抓落实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的规律,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在实践上有新开拓,在理论上有新成果。
第四,党的建设创新一定要同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结合起来,使党建工作在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富于创造性。我们党作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建设的创新不仅要有现实实践的支撑,而且要有历史实践的支持;不仅要有直接经验的认识升华,而且要有间接经验的深刻思考。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党的各方面经验进行过多次系统的总结。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的我们党50多年来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同志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总结的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五条基本经验,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这几年党的建设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都是与深刻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以及世界上执政党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分不开的。实践充分表明,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善于总结和汲取经验十分重要。不仅要科学总结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经验,而且要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不仅要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而且要科学研究西方国家政党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通过这种多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比较研究,使我们推进党的建设创新的理论视野更加开阔,战略思维更加深邃,这样才会取得更有深度、更有高度、更有广度、更有力度的创新成果。
- 上一篇: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的困难与对策
- 下一篇:如何两推一述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