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党委换届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6-26 04:10:00
导语:县党委换届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委在换届中领导班子成员从原来的13名减少到11名。其中,副书记减少1人。在现任的11名常委中,专职副书记1名,兼任县长和纪委书记的副书记各1名。平均年龄43.5岁;全部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研究生4名;女干部1名。去年以来,*县委对如何适应新的领导体制,建立科学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进行了积极实践和探索。
一、主要作法
去年来,*县委针对领导班子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在县领导和有关部门、乡镇负责人及部分党代表中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查论证,合理确定了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制定常委会、全委会议事与决策规则,以明晰权责、推行目标管理为手段,强化监督制约,较好地实现了新的领导体制下县委各项工作的有序、科学、高效运转,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1、科学合理分工保证新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序运转。针对过去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交叉、职责不明的问题,我们从有利于提升党委领导水平、有利于理顺各方面关系、有利于调动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性出发,按照全覆盖、不交叉的原则,明确了常委的职责,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工。将专职副书记定位于综合协调加分管农业、农村和维稳工作,其他常委根据兼任的政府或部门职务进行合理分工。自调整分工以来,常委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我县原有一位常委副县长,分管招商工作,同时又有一位常委兼任开发区书记,而开发区很多工作和招商工作密不可分,部门负责人工作中感觉多头请示、效率不高,两位常委本人也感觉工作不顺。现在,分工调整后,开发区、招商工作都由一位常委分管,常委个人开展工作的空间增大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分管部门反映很好。
2、规范议事决策规则保证新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运转。按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要求,我们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县委常委会议事与决策规则》和《县委全委会议事与决策规则》进行了补充完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县委工作运行机制的试行办法》。常委会实行例会制度,一般每月召开两次,议事内容除学习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审议党代会有关准备事项外,主要包括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和干部的选拔任用、奖惩等。全委会议事内容更加宏观,除讨论全县重大事项、党代会有关事项、重要选举工作、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外,还增加了讨论决定各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新提拔的正职拟任人选等内容。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发挥党代会的作用,切实做到科学地议事决策。我县是全省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单位,党代表是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的。重大决策之前,县委都要采取召开党代表活动小组会议或发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党代表意见。去年来,各乡镇、各战线共召开专题座谈会38次,发放调查问卷800多份。在去年“七一”评选*县首届四个“十佳”的活动中,我们请全县225名县党代表直接投票“海选”产生了30名由县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流动党员和10个基层党组织,落实了党代表的对党的重大事务的参与权、决策权,议事决策的民主程度进一步增强。
3、实施目标管理保证新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效运转。我们根据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上级对我县总的目标考核任务,按照业务工作、中心工作、联系点工作三大块制定目标管理,并对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权责。建立了县委常委工作联系点,制定了“三联三帮”工作制度,每个县委常委联系1个乡镇、规模以上企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1—2名困难户,将联系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范围。县委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听取常委分管的各条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加大督查落实推进力度。去年9月,11名县委常委完成工作目标情况,均以“云办通报”的形式向全县进行了书面述职。在2007年县委实施的“八大为民工程”中,较好地解决了老百姓行路、住房、看病等重大问题。
4、强化监督制约保证新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运转。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委常委班子作风建设的意见》,以创建“团结、廉洁、创新、实干”好班子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述职述廉工作制度等,切实加强了县委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推进党务公开、发挥党代表监督作用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完善重大事项票决制,坚持实行调整干部常委会票决制、下级领导班子新提拔正职人选全委会票决制,切实加强了对县委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我县的党务公开工作是全省的试点,为了使党内事务更加公开化、透明化,我们按照规范内容、程序、形式、反馈和党员、群众满意的要求,县委把“用人、管钱、制权”作为党务公开的重点,将党务、经济发展、公共建设、社会福利、干部选用、党风廉政建设六大类40多项内容,通过电子屏幕滚动式向群众公布,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2007年,我们邀请了8名市县党代表列席参加了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聘请了12名党代表为党务公开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在县电视台组织开展了县委领导与党代表就有关问题进行“坦诚对话”的活动,向全县干部群众进行了现场直播。在去年的干部调整工作中,我们全部实行常委无记名投票表决,现场唱票、计票,现场公布得票情况,根据票决结果进行任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副书记在职责定位上虚与实的问题。一是专职副书记。由于专职副书记的职责界定还比较粗,实际操作不好把握,容易出现“专职不专”的现象,实职可能“虚设”,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职责“挂空”。在工作时怎样做到“到位”不“越位”,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实际把握起来比较困难。二是兼职副书记。取消书记办公会后,副书记职务有名无实,实行的又是常委分工负责制,副书记没有发挥作用的载体,职务形同虚设。
2、议事决策规则在内容上的巨与细的问题。议事决策规则是本地指导常委会、全委会在权限范围内议事的基本制度。如果内容规定过粗,会使一些应该上会的事情没有上会,甚至一些常委超越权限“乱拍板”,违背扩大民主的初衷。而内容如果过于细枝末节,如组织部工作中的领导干部出国政审、干部的调配、离退休、选调生的分配等等很多具体的事项,就会事无巨细地都上常委会,常委大多数时间就是坐在一起开会,有时候甚至一次会议开两天、每天开到深更半夜,议题还没有讨论完,使常委会陷入会务中、陷入过于具体的事务中,违背高效运转的初衷。
3、常委之间在工作职责上的分与合的问题。换届后,常委工作自主权相对变大,分工相对独立,客观上造成信息不畅,又缺少了副书记这一层次的协调,使书记与常委、常委之间的沟通或多或少的出现障碍,书记的协调难度变大,常委工作的配合程度减弱,县委与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之间协调难度加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常委会议事决策作用的发挥。同时,在一些需要几个常委共同配合完成的工作上,沟通不及时、协调不到位,容易出现多人负责又都不负责,相互依赖、相互推诿的现象。这些工作如果都由书记来完成,会使书记陷入事务性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宏观决策。
三、几点建议
1、逐步取消副书记层次。由于专职副书记职责定位很难把握,角色身份极为尴尬,专职副书记无论分管什么都有悖于减少层次的改革目的,如果和其他常委一样分工,就会失去设副书记的意义,如果不分管或兼任其它职务,又会使其职责“挂空”。所以,从长远来说,应逐步取消副书记层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常委分工负责。目前专职副书记的工作可以由县委办公室主任承担,充分发挥其沟通协调服务的作用。这样也可以解决专职副书记权力过大或权力过小、责任无限大或没有责任的问题,使每一名常委权、责对等统一。
2、进一步强化“三会”功能。党代会应当进一步强化最高决策机构的职能,建立党代会任期制,每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对全县社会经济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全面落实党代会对全委会决定的重大事项的最后表决权、监督权和质询权。适当增加全委会召开次数,原则上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如遇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具体制度,发挥全委会的作用,确保委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得到充分落实。除保密事项外,对全委会决策的事项,一般应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3、逐步细化议事决策规则。要对议事决策规则进行通盘考虑,科学制定,什么事情必须上常委会讨论,什么事情可以只是通气,什么事情常委可以独自处理完成,应该逐步进行细化完善,形成制度。做到必须上会讨论的工作坚决集体讨论、集体决策,聚集全体常委的才智,真正体现集体领导效能;只需要通气的常规性工作,可以探索建立以电话、书面或内部局域网、电子政务网等形式进行信息传递的工作制度;只需要常委独自完成的一般事务性工作,由常委独自完成,不牵扯主要领导和其他常委的精力。切实发挥常委会集思广益、高度民主、高效运转、科学决策的作用,使新的工作运行机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