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时间:2022-06-16 05:33:00
导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年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次理论飞跃,产生了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两个理论体系,一个是思想体系,再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深入,相继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写入党章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从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成熟的执政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86年的历程中,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年完成了新民主义革命,又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代领导集体没有完成。从*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新的探索,到党的十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后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9年的艰难探索,提出、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标志着我们的党和国家已经攀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站到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主要体现在,经济基础更加雄厚,发展思路更加科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关系更加和谐。这个高起点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在:
第一,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加强,国民经济连续4年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年的1000多美元增加到了*年的2000多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7元。
第二,我们党和国家拥有了驾驭发展的基本经验。有改革开放的经验,有驾驭市场经济的经验;有应对国际复杂局势的经验;有一整套完整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等。
第三,有了更加远大的发展目标。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第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的和谐发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决策,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及体系内容
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借鉴和前提。年,我们党由农村进入城市,由革命党变成执政党。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长期的曲折探索过程。/年党的“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经过1957年反右,1958年“”,*年四清运动,阶级斗争的调子越来越高,运动一个接着一个,直到“”,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可以说,到*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没有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革命党的目的是要破坏旧的社会秩序,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执政党则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政权。像发动“”,想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是典型的革命党的做法。这些探索为新的理论体系的提出、形成和成熟,提供了借鉴和前提。
从*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形成一个完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经过党的五次党代表大会的反复探索。*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个里程碑。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序幕。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十四大全面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在初级阶段必须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十六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回答了一系列基本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这个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具有先进性的政党,靠谁执政、为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去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
三、党的十七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新鲜实践经验与认识经验,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作出了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简明扼要、完整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复兴的伟大旗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简要系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新时期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和社会文明。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四个文明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展开。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关键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更加具体、细致的奋斗蓝图。
第四,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提出了“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五,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
第六,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命题。同时还要把民主政治、文化创新、社会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上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
第七,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主题。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战略任务,这个核心的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八,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和军队的改革与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强大支柱与安全保障。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先进性。二是加强现代化军队和国防建设。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第九,提出了充分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命题,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首次把民主理念扩展到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高度”;首次提出了“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民主新要求;首次提出了“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首次提出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首次明确提出了“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党内民主要求。
第十,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新观念。针对当今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多元化的格局,更加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政外交的统一性、协调性、整体性:对内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台湾强调“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对外强调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外交路线,力求和平稳定的国际战略新格局。
- 上一篇:干部学风建设的启示
- 下一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