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乡镇干部教育新突破

时间:2022-06-13 08:28:00

导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乡镇干部教育新突破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乡镇干部教育新突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央对加快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日益重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同志也曾经指出:“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乡村两级主要干部的素质,这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题是提前实现现代化。就宁波农村来说,要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更大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这就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乡镇领导干部的培养工作,逐步建立比较系统、规范的乡镇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全面实施乡镇干部素质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强调乡镇干部素质教育,是由乡镇及乡镇干部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和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乡镇是政权序列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从组织结构上看,乡镇有党政工农商学等各种组织:从工作内容上看,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工作;从所处位置看,对上连接城市,对下面向农村。广大乡镇干部既是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走向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乡镇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县级甚至更高层次干部的重要来源和基地,被称为“基层的领导,领导的基层”。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实际上也是一项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县级领导干部乃至更高层次领导干部的基础性工作。

近几年来,宁波市按照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对乡镇干部开展了广泛的培训,这对提高他们的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应当看到,农村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宁波市农村来看,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打破了工农、城乡原有的格局,市场机制已全面介入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被置于一个崭新而又充满挑战的环境之中。这就使乡镇干部的素质状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产生了新的不适应性。据我们对180名乡镇干部的问卷调查,其中一栏多项选择表明,这种新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1、有21%的人认为,随着农村“经济总量增加,经济整体素质提高”,乡镇工业正在逐步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开始步入科技型、规模型、效益型的轨道。农村经济发展已由早期的“粗放经营”走向“精耕细作”,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这种发展和变化的态势,赋予乡镇干部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使命,对担当跨世纪历史重任的乡镇干部来说,靠现成的、原有的知识以及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显然是不够了,必须相应提高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才能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2、有87%的人认为,由于“农村快速走向市场化带来的多方面深刻变革”,诸如:所有制结构已由集体所有制向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转变,经济结构已由单一的种植业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经营方式已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向家庭承包、股份合作、租赁经营、个体私营等多元化转变,农业生产已由单家独户经营向实行产业化转变。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工作由过去的执行型为主转向自主型为主。农村市场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造成部分乡镇干部处于滞后状态,对传统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3、有51%的人认为,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小城镇的发展”,带动着农村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镇干部对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知识和能力有待新的增强;4、有29%的人认为,由于“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和工作背景”,多种思潮和文化都在农村这块阵地有所表现,既有交锋,也有磨合,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抵制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乡镇干部面临着新的考验;5、有19%的人认为,随着“农村工作对象素质的提高”,农民不再是本来意义上的农民,而是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新型农民,他们的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必须具有相当或超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实现有效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干部的素质面临着一个新的提高。

二、以全面提高乡镇干部素质为目标,实现从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向素质教育转变

提出素质教育概念,是个全新的命题,不仅是名称意义上的改变,而且是一个新的突破。一是教育观念的转换。素质教育适应从学历社会向学习社会转变的需要,是终生教育,更加着力于开发干部作为稀有资源的潜能。二是教育模式的转换。素质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的模式,集品德、知识、能力于一体。学历教育、岗位培训也可纳入素质教育范畴,但素质教育是更系统、更全面、更高层次的教育。三是教育机制的转换。促使乡镇干部教育从零碎的、拼盘式的、不规范的教育到科学的、规范的、系统的教育转变。总之,乡镇干部素质教育要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变迁为坐标,从沿海地区乡镇领导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的理论知识结构,改进思维方式,提高素质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使乡镇干部对所处时代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对农村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有个基本的了解,并且懂得在这样历史条件下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从而成为能够有效地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业的一级政权。

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保证教育质量,必须建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根据宁波市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结合现阶段农村现代化工作实际,我们对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确定了如下素质目标:

(一)整体素质要求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整体素质包括:(1)思想政治素质,即体现在政治、理论水平、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其中关键是政治素质,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这是领导干部取得事业成功的前提。(2)科学文化素质,即体现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掌握,扎实的文化底蕴,广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方面,这是领导干部提高领导水平的基础。(3)实践能力素质,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善于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的决策能力;善于知人善任,调动下属积极性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各方面人际关系的交际协调能力;善于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出色而科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领导干部知识和智慧的实践中的综合体现。(4)心理与身体素质,即体现在良好的心理特征和健康的体魄等方面,这是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心理特征是:情绪稳定、态度明确、专一;始终充满工作热情,不忽冷忽热;意志刚强,不怕挫折,并有很强的自制力和自信心,常能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兴趣广泛,有旺盛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在诸多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既体现在其他各项素质的表现之中,又是诸多素质的基础和首要的因素。

(二)乡镇党委书记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在乡镇领导班子中,党委书记的职位、权限、责任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工作角度讲,在一个乡镇的全局工作中,党委书记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从班子角度看,党委书记列班子成员之首,负有统管班子整体和最终“决断”的职责;从自身影响讲,党委书记的学识、修养、能力、精神状态如何,既决定其在班子中的威望高低,也关系到班子的集体形象。一句话,乡镇党委书记是乡镇领导班子中的核心。以上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乡镇党委书记必须具备的主要素质是:党性强、作风正、能力强。所谓党性强,主要体现在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所谓作风正,主要体现在摆正自己在群众中的位置,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倾向,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上来。所谓能力强,主要体现在正确处理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它包括:把握政策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协调协作能力、感召能力。作为乡镇党委书记要努力具备以上的特质,才能更好地适应“一把手”工作的需要。

(三)乡镇长必须具备的主要素质

乡镇长在具备一般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的特质是:(1)具有扎实的政策理论水平。(2)有迅速适应农村生活习惯,与群众打成一片的适应能力。(3)有律己容人的宽阔胸怀。(4)有强烈的决策意识和果断的决断能力。(5)有一定的综合协调能力。(6)有扎实的工作作风。作为乡镇长要努力具备以上的特殊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特质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是开放型经济的较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一般具有开放性、竞争性、风险性等特点。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主要领导干部,除具备一般乡镇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的特质是:(1)判断和决策能力,主要体现在通晓国际市场运行的规律,善于捕捉国内外市场信息,善于把握国际市场有利时机,善于判断、善于决策等方面。(2)开拓国际市场和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能预见国际市场发展前景,并勇于向新的领域开拓,善于掌握竞争的主动权。(3)谈判能力,主要体现在与外商谈判中,能够做到“三快”,即:了解情况快、谈判进程快、询问对方问题快。谈判过程做到严谨、守法。(4)能够懂电脑,并努力学习一门外语。可以说,以上特质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乡镇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乡镇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社会的进步,对乡镇领导的素质,会有更高更新的要求。因而,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也要随着实践的需要,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以教材建设为基础,为大规模开展乡镇干部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教材建设是乡镇干部素质教育的一个基础性的关键环节。党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近年来对干部的教育工作及教材建设非常重视。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因此,尽快编写出一套能够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反映乡镇迅速发展的形势,符合乡镇干部特点和要求的系列教材,就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过去由于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给干部培训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培训内容不全面。主要集中在政治时事理论,缺少系统培训;二是乡镇干部接受培训的面不广。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大规模开展乡镇干部培训遇到较大困难;三是缺乏对乡镇干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理论总结,制约着干部素质的提高。有鉴于此,宁波市从*年初开始,组织有较高理论学术水平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分工负责编写了一套乡镇干部素质教育从书,包括:《邓小平农村建设理论》、《农村现代化基本问题》、《市场经济理论在农村的实践》、《科技进步与农村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镇工作法律基础知识》、《乡镇领导科学与领导方法》,共7本教材,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和宁波出版社联合出版。这套丛书力求规范乡镇干部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乡镇干部必备知识的基本框架,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全国适用性的特点。这套丛书的编写出版和投入使用,不仅提供了可资自学和培训的教材,而且为乡镇干部提供了一种视野,一种方法,能够唤发乡镇干部的创造力,使乡镇干部更好地去实践、去思考、去创新。对我们来说,这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工作。

在丛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切实把握好以下工作环节:组织了各个层次的深入调研,形成对整套丛书的基本构想:对作者进行了精心选择,邀请了一些在学术上有较高造诣及长期从事干部教育工作或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领衔各书的编写工作;召开论证会,对丛书的基本框架、定位、体例及各书提纲展开认真周密的论证;组织作者对宁波乡镇进行实地考察,增强感性认识和亲身体验;将部分教材在宁波市乡镇干部培训班上试用;直接听取乡镇干部的意见;书目稿出来后,我们又组织了三轮评审,反复修改完善,从而保证了这套丛书的质量。正如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同志在为丛书所作的序言中指出的:“这套丛书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的实际,覆盖了乡镇干部从事领导工作所需要的主要知识领域,较好地处理了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当前与长远、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既适于正规教学,又例于个人自学,对搞好乡镇干部的培训很有帮助。宁波地处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他们针对新遇到的问题而创造的经验,都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对全国其他地区也都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是值得推广的”。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四、以深化教育改革为保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程

市委已作出决定,把对乡镇干部的素质教育作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动我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市、县两级党校为基地,从今年上半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对全市5600名乡镇干部普遍进行一次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由于乡镇干部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新的探索,为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建立完善的培训工作机制,确保教育培训质量。

(一)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育内容要突出重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理论,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农情”,明确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准确把握面向新世纪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提高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二是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市场、培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了解和掌握现代化基本知识以及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基本途径,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能力。三是学习乡镇工作其他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乡镇工作法律基础知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知识、领导科学知识等必备知识,提高乡镇干部岗位任职能力。为了规范培训内容,我们制定了《乡镇干部素质教育学习纲要》,作为全市乡镇干部素质教育的统一大纲。

教学方法要加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多样性。要坚持从乡镇工作的实际出发,采取科学的培训方法,努力使教学形式适合乡镇干部的实际情况。根据乡镇干部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和工作实践经验的特点,培训中可广泛采用案例教学、调查研究、示范教学等方式,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员深化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师资建设和教学管理

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应当指出,党校教师与学员相比,学员大都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实际知识,而有些教师存在着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问题。事实表明,如果在授课中,从理论到理论,不了解和不回答学员在实际中的问题,学员是不会满意的。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的主要原因是:(1)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因而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大多也只能从书本到书本;(2)教师未有足够的时间从事调查研究和参加乡镇的社会实践。鉴此,加强素质教育师资建设,宜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党校教师到乡镇机关、基层部门兼职,直接参加第一线的实践活动。(2)每年都给教师一个月左右的社会调查时间。(3)组织教师结合自己的讲课内容或研究课题,向学员求教。如通过个别座谈、小组座谈会、下乡镇调研等形式了解乡镇第一手材料。(4)坚持“专、兼、邀、聘”并举,除了充分发挥党校教师作用外,邀请或聘请一批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充实师资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

强化教学管理方面,我们设立了“素质工程”教学指导小组。教学小组由组织部、党校领导和主管部门成员、教师、学员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1)抓计划,在培养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实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2)抓学风,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于对农村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3)抓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搜集学员对教学的反映、建议和要求,反馈到有关部门和人员。(4)抓评估,即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检查、评估、指导,认真搞好教学总结。

(三)建立激励机制,改进考试、考核方法

着手制定乡镇干部素质教育的标准和评估体系,完善考学制度,加强培、用结合,使乡镇干部对参加学习培训保持持久的热情和积极性。素质教育培训结束后,要组织一定形式的考试,尽可能采用形象、务实的考试方法,以利于全面考查学员掌握和利用知识的程度和能力。要科学地评估素质教育质量,采取相同行业、相同职位的对比分析,以及调阅笔记、本人述学、民主评学、成果鉴定等方法,考核学员的学习效果。根据对乡镇干部参加素质教育的考试考核情况,依据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记入干部档案,作为干部使用、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逐步探索建立乡镇干部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凡是拟到乡镇工作的各类干部,只有经过教育培训,获得任职资格证书,才能获准到乡镇工作。

宁波市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素质教育首期培训班,已于今年5月开办。我们把乡镇干部素质教育班列入党校主体班次,认真组织实施。参加首期培训的51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对素质教育寄于厚望,反映较好:一是第一次有了一套完整的培训教材,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增强了。许多理论回去就能用得上。二是教与学、学与学之间采取“互补式”教学方法,并且把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结合起来,效果较好;三是学员边学习、边总结、边思考,形成了不少固本强基、思源思进的新思路。全面实施乡镇干部素质教育工程,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在总结中提高,不断开创乡镇干部素质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