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扶持力度 强化个性化服务 大力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

时间:2022-03-07 05:45:00

导语:加大扶持力度 强化个性化服务 大力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大扶持力度 强化个性化服务 大力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

2004年以来,我省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就业服务,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省初步形成“党政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截止到目前,全省共帮扶2.5万户、3万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了就业,其中享受低保的人员为1.1万名。江门、潮州等7个市实现当期无零就业家庭。

一、健全专门就业援助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

2003年,广州市原东山区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实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工作思路,并出台了相应政策,对区内生活最困难、矛盾最突出、就业要求最迫切的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援助,引起社会强烈反响。2004年2月,广州市政府全面推广东山区的经验做法。按照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的要求,2004年下半年,省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厅、劳动保障厅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广东省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办法》,在全省启动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2006年,我省结合贯彻国发36号文件精神,对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政策进行了扩展、完善和突破。各市、区(县)也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和创新,逐步形成了我省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基础上,凸显更大扶持力度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政策体系。一是鼓励企业吸纳,促进稳定就业。对招用零就业家庭成员,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各类用人单位,给予相应期限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社保补贴范围扩大到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补贴的险种扩大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5个险种。深圳市对上岗后工资仅达到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每月还给予800元的上岗补贴。二是零就业家庭成员自主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一律取消反担保,贷款额度可提高到2万元以上,东莞市最高可达8万元。中山市对零就业家庭成员自主创业还发给一次性创业扶持金。三是零就业家庭成员可享受不限次数的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1次以上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2004年以来,全省共组织零就业家庭成员参加技能培训达1.9万人次,创业培训3800多人次,成功创业2500多人。四是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和托底安置。凡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岗位都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障服务岗位、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服务项目公益性、辅助性岗位申报制度,实行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优先安置和托底安置的刚性措施。汕尾市对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数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由本级财政扣减单位人员经费。五是对岗位不挑不拣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承诺在一个月内帮助其实现就业。

二、规范就业援助服务流程,为零就业家庭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是大力推行“路径”就业服务模式,提高帮扶效率。2005年以来,我省通过规范的服务路径和七个服务环节,以登记认定为起点,达到稳定就业为终点,提供层层递进的个性化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家庭成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就业。在基本服务环节,提供基础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自助服务;在求职应聘指导环节,重点采取小群体互动式的小组工作方法,提供更加系统的个性化指导和训练,帮助掌握应聘面试技巧;在专家心理访谈环节,特约心理专家、政策专家,对仍未能就业的困难服务对象提供职业心理咨询、诊断指导、政策帮助;在职业素质测评环节,对经过求职应聘指导的人员进行职业素质测评,使其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求职方向并实现就业;在职业技能培训环节,对经过素质测评后缺乏职业技能的,推荐参加相应的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在定向培训环节,组织仍未能实现就业的参加定向或见习培训获得工作经验,并通过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进行托底安置;在动态跟踪指导环节,对实现就业的服务对象实行动态跟踪服务,保证其就业稳定性。二是提供全方位服务,多种模式发展零就业家庭成员劳务派遣。珠海、茂名等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公益性岗位劳务派遣协作,按规定为用人单位和零就业家庭成员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实现公益性岗位开发、落实扶持政策与促进再就业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2006年,两市已与上百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帮扶700多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稳定就业。中山、深圳、汕头等市组织单位、团体与街镇、村居共建社区就业基地,由街镇或村居落实场地,企业免费提供订单及运输,工商、税务部门减免税费,将零就业家庭成员组织起来,从事进出口来料加工实现就业。各地还组织用人单位定期在社区举办公益性岗位招聘活动,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直通车,将岗位直接送到零就业家庭成员手中。三是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推力,加大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力度。各地把消除零就业家庭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主要考核指标,以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依托基层平台全面建立零就业家庭定期家访制度、结对帮扶制度、跟踪服务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切实掌握零就业家庭情况,分门别类建立档案,实行“一家一册”。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建立联动机制,帮助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落实低保待遇,鼓励零就业家庭主动申请登记认定;对已有成员实现就业的零就业家庭,为确保其就业稳定性,在其连续就业3个月后帮助办理低保核销手续。发放《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联系卡》、《就业服务明白卡》,全面推广使用“再就业援助”、“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业务软件”和“广东就业失业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零就业家庭从调查摸底、身份认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以及后续跟踪服务的信息网络化动态管理服务,把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补贴活动制度化,为零就业家庭提供全天候的就业援助,保证每一户零就业家庭能及时被发现、及时接受就业援助。

三、强化工作责任,促进援助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强化工作责任,加强目标考核。自2004年以来,我省把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作为省委、省政府实施“扩大与促进就业民心工程”的项目之一,放在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2006年,在省委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中,对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又提出更加明确的具体要求。二是建立通报制度,加强工作督导。为了加强对各地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督导,我省建立对各市、区(县)落实工作人员挂钩帮扶情况月通报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情况季度通报制度。并将通报情况作为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总结交流,以点带面。全省通过检查调研、观摩交流、专题座谈等形式,及时总结各地成功经验做法,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扎实开展。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总体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启动“三年三十万”城乡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计划,开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