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 扎实做好再就业服务工作
时间:2022-03-07 03:39:00
导语:坚持以人为本 扎实做好再就业服务工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保定市天威北社区位于保定市天威西路2180号,辖区面积31万平方米,共有住户1996户,人口5554人。辖区范围包括天威集团特变公司、双鹰农机有限公司、电力成套设备厂及其生活区。200年9月,天威北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成立之后,按照上级"为民办实事"的要求,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挖掘就业潜力,开发就业岗位,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实现了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和再就业,多次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扬。截止目前,社区登记在册的下岗失业人员134人,111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44名,35人实现了再就业。为67名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帮助20人享受到了诸如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共向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各类用工信息306条,80人次享受了市、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建南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免费职业培训,为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主要作法:
(一)宣传先进典型,更新就业观念。"观念促进就业"。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但实行起来确有不少困难。下岗失业人员文化参差、年龄各异,再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怕苦、怕累、挑肥、捡瘦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建南街道劳动保障所指导下我们开展了评选"社区于就业明星"活动,希望通过宣传先进,带动社区再就业工作的开展。
韩松是水泵厂的一名下岗职工,他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社区理发馆,经营中也曾一度遇到困难。保障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解决资金难题,提供免费职业培训提高技能。经过努力,理发馆经营越来越红火,韩松也因此成为我社区一名"再就业明星"。他的成功事例,鼓舞了有文化、有魄力、大胆进取的一批人,使他们明白通过职业培训提高技能,就有可能实现二次创业。米春芝大姐则属于"再就业明星"的另一种典型。她下岗后因年龄较大,无技能特长,就业较困难。但她不甘心象有些那样在锅台边和麻将桌前度日,在保障站的联系、帮助下,米大姐鼓起勇气干起了上门家政服务,既增加了家庭收入,而且用劳动赢得了居民的尊重。米大姐给下岗失业的"4050"人员作了榜样,使他们树立了工作不分贵贱,靠劳动得到报酬,为家庭减轻负担同样是成功就业的道理。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对社区服务岗位有了新的认识,转变了观念,拓宽了思路。例如:董大姐在社区的推荐下,树先进容易,保先进难。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工作:一是积极推荐典型人物参加职业培训,提高服务技能;二是帮助他们用最快捷的方式享受到了最新的国家政策;三是收集信息,帮助他们联系各项业务。现在,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再就业明星已成为社区保障站开展再就业服务的义务宣传员。
(二)依托驻区单位,量材推荐人才。发挥辖区大厂的优势,实现共驻双嬴,是我们做好再就业工作的宗旨。为此,工作中,我们发扬"三不怕"精神,即: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不怕碰破头。不辞辛苦地同天威集团等驻区企业联系协调,获取用工信息,努力实现企业剩余岗位和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有机结合。运作过程中,我们遵循对双方负责的态度,先期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诚实守信,量材推荐。在我们的努力下,孟庆礼、张健等21名有焊接、车工、电工、锻工等技术专长的下岗失业人员被天威集团聘用。同时我们对输送的人员定期进行回访,及时把各种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双方,协调利益关系。现在,我们用诚信嬴得了用工单位的信任,与之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下岗失业人员也把我们当成"娘家人",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他们用辛勤的汗水赢得了用工单位的肯定,也为社区劳动保障站赢得了赞誉。
(三)完善工作举措,创建特色台帐。为更大限度地满足每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需求,更全面、更细致地开展再就业工作,我们在建好六本台帐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完善工作举措,分类建立了一批特色下岗失业人员新档案:
一是困难人员档案。对因下岗失业造成生活暂时困难人员,我们首先入户进行调查了解,找出致困原因,再设计具体帮扶方法。(一)因观念守旧致困的人员。我们上门做思想工作,并找先进典型现身说法,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直到观念转变。(二)因技能单一致困的人员。我们积极安排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技能,增加就业机率。(三)因年龄大,就业机率小,无法实现社会就业的人员。我们主动联系社区服务摊点,安排就业。同时还充分利用国家对"4050"人员的各项优惠政策,与用工单位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并将部分符合条件的暂时未就业的人员纳入"低保"范围。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的专长,有针对性的对困难对象进行分包帮扶,定期下访、写出下记录,研究解决方案,使这一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二是再就业形式分类档案。根据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形式的不同,将他们进行分类、编组。目前,我们有"自主创业人员档案"、"社区就业人员档案"、"社会招聘人员档案"、"未就业人员档案"等。我们定期组织各组召开经验交流会议。由于每组成员就业方式一致,就业时遇到的困难相似,相互之间存在共同语言和共同目标,交流效果非常好。这种形式普遍受到大家的好评。
三是"社会保障工作月度进展情况档案"。为方便工作,掌握进度,我们将各项保障工作排列在一张表格上,按月度报表的情况汇总填写。只此一项,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富余劳动力人员技能情况档案"。我们在"用工信息台帐"、"求职安置台帐"建立的基础上,创新制定了"富余劳动力人员技能情况档案",方便了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工作。这样就构成了一条"产-供-销"相结合的工作信息链。
五是"享受国家优惠扶持政策人员档案"。根据"《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档案","4050人员档案"创建了"享受国家优惠扶持政策人员档案"。各项信源采集都是为最终的再就业工作服务的。工作中,我们牢记这一理念,为每一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提供帮助,从《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申请营业证照,再到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公益岗位的申报、补贴,我们都做到倾尽所能,尽力扶持。在我们的努力下,邹保华成功地申请到公益性岗位补贴,这也是我们建南保障所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的第一人。
六是"再就业工作简报"和"再就业工作信息"。通过报刊、杂志,我们把政策文章剪辑、整理,制成"再就业工作简报",方便下岗失业人员查阅。同时,将每周开展再就业工作的情况以信息形式上报,达到了总结、交流的目的。
二、主要成效
(一)下岗失业人员底数清。截止目前,辖区共有下岗失业人员134人,其中国有企业失业人员118人(其中"4050"人员44人),事业单位、集体等其他企业16人;大学文化2人,高中及以上的46人,初中83人,小学及以下的3人;有111人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的35人),再就业率达82.8%,其中: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47人。
(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意向、培训意向清。辖区134名下岗失业人员中,有职业培训意向的102人,参加了职业培训的80人。目前有23人未实现再就业,其中男性8人,女性15人。对未就业人员的就业意向和培训意向我们都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方便今后为他们提供服务。
(三)服务有了针对性。对未实现就业的人员,我们根据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其中有少数因伤病残无法从事劳动、有的因接近退休不再有就业愿望、有的因家庭收入较稳定而在家照顾老人、孩子目前没有就业意愿。对这部分人,我们随时进行跟踪回访,了解他们最新的就业动向,及时提供帮助。对就业愿望较强烈,暂时未找到适合岗位的人员,将作为我们今后再就业的重点服务对象。
(四)完善了统一的基础台帐。社区劳动保障站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完善了各类台帐,掌握了对失业人员进行动态管理的方法,对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有了较清晰的思路。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下岗失业人员基数掌握不准确。由于辖区广,人员变动大,灵活就业人员增多,部分失业人员已由单位办理了失业保险手续,,未及时到社区进行失业登记,造成我们的漏登、漏报,对下岗失业人员基数掌握不够准确。
(二)管理不到位。由于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较多,保障站的工作量大,对部分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重新失业的情况掌握不及时,造成人员管理不到位。
(三)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失业人员不配合调查、不如实提供情况和不切实际地提出培训和就业要求的现象。
四、下步工作重点
(一)建立促进再就业工作责任制,社区领导和保障站工作人员实行分包帮扶,捆绑落实责任,对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逐个动员参加再就业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就业。
(二)进一步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再就业培训,特别是面向"4050"人员和妇女的家政服务、月嫂服务等。
(三)对调查中遗漏的人员,通过社区摸底、走访等渠道,尽快将其纳入社区管理。
(四)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就业服务功能,利用信息栏、墙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将各渠道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向辖区居民。我们还将有一技之长的失业人员推介给企业,为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牵线搭桥。
社区再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今后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网络建设,更好、更优质地服务社区居民,力争使再就业服务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