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全面提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水

时间:2022-03-07 03:32:00

导语:大力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全面提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水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力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全面提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水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承担着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社区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的重要责任,既是实施就业服务的依托,又是落实就业服务政策的重要环节。200年以来,赤峰市松山区通过大力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89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1138名“4050”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初步开创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低保在社区的工作局面,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赤峰市松山区现有人口51.6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0万人。全区下辖14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28个社区居委会,其中3个街道办事处正处于筹备阶段。近几年,按着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松山区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和再就业政策,积极开发新的工作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年以来共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0000多人次。

二、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做法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平台“六到位”的要求,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在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在人员编制紧张的情况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2人、兼职工作人员37人,并将开展劳动保障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从而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强力保证。与此同时,松山区还严格遵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基层劳动保障站所的要求,明确了工作职责,实现了工作到位。

(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松山区在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中首先狠抓了硬件建设,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台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组橱柜、有一台电脑”;在软件建设上达到了“五个有”:即“每个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工作站都要有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有离退休人员花名册、有劳动力资源花名册、有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有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花名册”。

(三)结合自治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松山区在实现“六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力度,做到标识、台帐、规章制度、服务标准、工作流程上的“五统一”,并且全部制成图板、悬挂上墙,做到了办事程序公开、透明。

(四)结合全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当前再就业工作对工作人员提出的能力要求,松山区采取各种方式,加强了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一是走出去,取长补短、学习兄弟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二是由再就业服务部门组织学习、开展交流,组织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工作方法和具体要求;三是结合持证上岗制度,组织所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参加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年培训的现已全部通过考试,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五)在服务上突出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服务。松山区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为载体,实现了求职登记、用工登记、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切实把街道社区平台建成了让下岗失业人员满意、让辖区居民满意的服务窗口,保证了辖区居民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

三、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所产生的成效

(一)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性地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完善有关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栏及时公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求职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二)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为使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到实处,松山区组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人员通过板报、宣传栏、宣传单、入户调查口头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工商、税务、财政、劳动、就业等部门积极配合,不打折扣地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有效激励了用工单位吸纳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也鼓励了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三)就业基地建设红红火火,促进了辖区居民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的灵活就业。为稳定就业,街道社区不断争取资金,加大对各类市场建设的投入,先后兴建了振兴再就业市场、英金农贸市场、英金路夜市、彩虹桥商贸城早市、公安小区市场,这些市场的建立,已使27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稳定就业。

(四)就业援助工作有序开展。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加强与区劳务市场的联系,不定期举办“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进社区活动,将招聘会由室内移向社区。与此同时,就业部门与有关部门积极联系,经常性开展“科技、法律、文体、卫生”进社区活动。年以来,全区共开展此类活动38次,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安置就业2000多人。通过采取区直部门包扶和再就业资金支持相结合的办法,对零就业家庭实施就业援助,全区12个零就业家庭得到妥善安置,收到了“安置一人、稳定一家、影响一片”的社会效果。

(五)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困难群体就业工作大见成效。为解决“4050”人员等就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松山区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帮助、个人自强自立”的原则,通过政府补贴方式动员和鼓励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年以来,累计安置1138人从事卫生保洁、保绿、社区治安、计生协管、城管协管、市政管理、劳动保障协理等公益岗位工作。在此过程中,铁东街道办事处立足公益性就业岗位,以家政服务为基础,组建了“4050”服务社;振兴社区17名“4050”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组建了“计生别动队”,担承起社区兼职计生员的责任,这些都有效促进了社区平台建设、丰富了社区平台建设的内涵。

(六)抓好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松洲街道办事处与沈阳市大东去辽沈街道办事处达成协议,在埠外建起劳务输出基地;玉龙街道办事处则从实际出发,抓住赤峰新城区建设和重点项目大批用人的时机,变劳务输出为劳务输入,积极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截至2006年5月底,已输入劳动力5600余人,其中区内1000多人、女工600多人。

(七)适应就业再就业形势,大力提高劳动者者素质。为提高辖区居民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数量和质量,松山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加强了对辖区居民的培训工作。英金社区与水木清华计算机培训中心结对,免费对辖区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15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培训;龙王庙社区与“沙绣”、“十字绣”技术人员联系,对61名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技术培训,使这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灵活就业;赤勘社区组织32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计算机培训,并全部获得结业证书;向阳社区开展了有200多名辖区居民参加的再就业政策培训。

(八)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活动蓬勃展开。在向阳社区开展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1500多名辖区居民踊跃参加。此次活动,共有31家用工单位进行现场招聘,与396名下岗失业人员达成用工意向。有10名“4050”人员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有7名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喜获小额担保贷款。此次活动拉开了松山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序幕,各街道社区也相继展开工作,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如火如荼。

此外,结合区里开展的“双提包扶”工程,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对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对一”帮扶,向阳社区一次性就解决了8名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结合慰问困难家庭活动,小桥社区联系区妇幼保健部门免费为辖区“4050”妇女进行健康全检,这些工作同样彰显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