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2-25 02:32:00

导语: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思考

组工干部队伍担负着领导班子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这是组织工作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组工干部队伍的实际出发,对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作了些思考

一、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目标

组工干部队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只有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了,才能把握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方向。经过走访、座谈、讨论等途径进行调查,大家普遍认为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一)较高的政治素质。组工干部作为党的政治路线具体的实践主体,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正确实施,才能去教育、引导、影响其它干部树立并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在这种环境下,组织部门作为党执政的权力枢纽,组工干部必须政治更加可靠,立场更加鲜明,牢记宗旨信念,既能承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更能坚决抵制消极思想的影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严峻的考验,牢固树立政治坚定、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二)良好的道德品质。邓小平同志强调:“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组工干部从事的是干部管理工作,用人的风气影响着整个党的形象。而实践中,组工干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人情、亲情、“礼情”等各种歪风邪气的冲击,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为可操控的空间比较大。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在诱惑与公道正派之间,舍小利而逐大义。

(三)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理念。理论指导实践,理念制约行为,组工干部要把工作出色完成,离不开科学理论和先进理念的指导。组工干部只有掌握了人力资源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科学的理论,并由此形成先进的理念,才能把握组织工作的前进方向,不走歧路,事半功倍。

(四)熟练的业务技能。业务技能是组工干部的基本功,是组工干部具体开展工作的基础。组工干部应该能说会写,掌握现代化办公技术,熟悉组织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条例,了解管理权限内的干部情况,在业务上过得硬。

(五)全面的综合素质。组织工作所接触的干部形形色色,涉及各行各业,组工干部想把组织工作做好,就不能知识面过窄,而应当对各种知识都有所涉猎、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二、组工干部队伍能力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中组部的重视下,组织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活动,尤其是中组部自2003年开展的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使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对照建设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的标准,对照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尤其是在个别组工干部身上,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政治素质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鉴别能力不足。有的组工干部觉得自己身在组织部门,容易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再或很少关心国家大事,对党和国家政治文明的走向心中无数,以过时的观念来打量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混淆是非。二是政治信念动摇。面对改革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和消极因素,有的组工干部无法理解,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产生动摇,对改革的前景悲观失望。

(二)更新观念的力度不够大。面对新时期组织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部分组工干部缺乏科学理论和先进理念的指导,只能在旧观念、旧框框的约束下开展工作,不能形成突破,往往是等待观望、查文件、找出处,不能或不敢大胆地提出改革的措施和办法。

(三)业务技能不够精。体现在:一是对组织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精神掌握的不熟不精;二是组织工作基本功不扎实。部分组工干部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比如,有的组工干部考察材料表述不准确、写不出特点,有的组工干部不能把事情说清楚、把道理说透彻;部分组工干部对管理权限内的干部情况不了解,只熟悉经常接触的一些干部,没有下功夫去全面了解所有应该掌握的干部的细致情况。

(四)知识面不够宽。实践证明,一个知识全面、综合素质高的人在开展工作时,眼界就能比较开阔,大局、全局观念就能够比较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重视不够,组工干部普遍知识结构单一,大部分组工干部只对党务工作比较熟,没有完备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三、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组工干部队伍在能力建设上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发挥和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动力和压力。这不仅是组工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当前整个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目前机关的运行体制,只要进入了机关干部这个行列,就自然享有了与大家差不多的待遇,只要不出重大问题,基本上“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对于干得多、干得好的干部,既没有物质上、精神上的奖励,也得不到稳定明确的政治发展前景,而对于干得少、干得差的干部,也没有惩戒和淘汰机制。久而久之,只要能应付工作,大家就不会再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甚至本来有的能力,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二)对自己要求放松。由于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人们往往对组工干部高看一眼、比较尊重,部分组工干部因此自我感觉良好,自视素质比别人高,对人要求多而严,对己要求少而宽,在思想上放松下来,遗忘了去提高和完善自己能力的必要性。

(三)对组工干部的培训不到位。应该讲,随着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计划的落实,干部的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干部培训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道路。但是,对组工干部的培训却并未因此而相应加强,组工干部作为干部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自身的培训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日常工作中,组工干部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工作,抽出时间学习提高的机会相对较少。从而阻碍了组工干部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开展思想作风建设,提高组工干部队伍拒腐防变、抵抗歪风邪气的内生“免疫力”。开展思想作风建设,不能停留在空洞乏力的喊口号、提要求的形式上,要力避过多过滥、没有说服力甚至使人产生麻木厌倦情绪,要设法通过具体的措施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效果。具体来说,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组工干部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组工干部的精神境界。加强组工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最深层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当前组工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应该提倡组工干部多学习哲学,重视引导组工干部提高哲学修养。用哲学的沉思涤荡组工干部的心灵,指引组工干部在纷繁复杂的改革进程中保持正确的航向。二是持续不断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结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抓好党的宗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组工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使组工干部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二)选贤任能,优化组工干部队伍,增强整体效能。先是要选准配强各级组工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实践证明,一把手公道正派、能力强,则整个组工干部队伍的作风就会相对较好,工作效能也会相对较高。一把手对人才的重视与否和用人导向,也直接决定着组工干部是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还是去走其他旁门左道。其次,严把组工干部“入口”关,把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组工干部队伍中。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组工干部的任用必须慎之又慎。应该把公道正派作为任用组工干部的第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尽量选拔有人事管理才能的高素质人才,并通过高素质人才带动和激发其它组工干部提高工作能力。

(三)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组工干部队伍激励约束制度,变“要我提高能力”为“我要提高能力”。由于建立组工干部队伍激励约束制度会牵涉到众多干部的切身利益,并且在短期内效果不会彰显,目前在这方面虽然提得多,但实质性的突破却很少。可见,建立组工干部队伍激励约束制度并不是单一行为,它必须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整体推进。具体来讲,当前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完善组工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对组工干部进行奖惩赏罚的前提,也是所建立的激励约束制度能否被广大组工干部接受的关键。当前的组工干部考核侧重于干部之间的横向评比,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这存在很大的不科学性。应该转向依据个人完成岗位工作目标和任务的情况来进行考核,只要能优质优量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就能够被评为优秀。

2、根据考核评价结果,科学设置奖惩方式。当前干部考核体系中存在一种怪圈:由于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奖惩和任用结合不紧密,干部的考核工作得不到重视,由此引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公正,进而再导致无法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奖惩任用相结合。所以在科学公正考核评价的基础上,一定要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挂钩。在激励方面要长短结合,既要有长期激励,又要有短期激励。目前的激励制度中侧重于长期,在短期上比较匮乏,由于时间跨度太久,激励效果不太明显。在约束方面,加大对不胜任现职组工干部的处理力度,促使组工干部时刻保持危机感。运用考核评价结果,科学设置奖惩方式,就是要形成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争先创优的竞争局面,促使组工干部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四)把对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落到实处。首先,树立组工干部培训教育新观念。组工干部培训教育既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又是一种人才资源开发。既然是一种投资或开发,就要讲究成本和收益,不能只见投入,不见产出。要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培训浪费”现象,树立重质量、重效益的培训观念,使每一次培训都取得明显效果。

其次,合理设置培训教育内容。在培训内容上,除了学习政治理论外,尤其要加强新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法律、现代办公技术等与组织人事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的学习。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增强组工干部探索组织人事工作的能力,提高组工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水平。此外,还要组织组工干部学习党的建设和组织人事工作的专业业务知识,尤其要组织学习与组织工作业务相关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鼓励组工干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组工干部业务水平。

第三,在培训教育方法上要开阔思维,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方式方法,只要能达到提高组工干部能力效果的方式方法都可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有脱产办班、会议学习、专题讲座、考察学习等形式,这些形式适合大规模集中培训,但组织起来难度大、成本高,不可能经常进行。应该在此基础上,探索其他灵活简便的培训教育方式。如,定期抽出一段时间在小范围内播放一些包含前沿知识的VCD专题片,比如凤凰卫视制作的《世纪大讲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百家讲坛》、《对话》等等。通过经常性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组工干部能力。此外,针对性地安排组工领导干部和文化层次高的年轻组工干部,到基层党组织或上级组织部门挂职或跟班学习,培育其驾驭党建的实际操作能力;针对工作成绩突出、有培养前途而文化层次相对低一些的组工干部,送到高等院校进行“知识升级”,提高其知识存量。另外,应更多地组织组工干部进行自学,为组工干部提供到外地考察学习的机会,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

(五)加强锻炼,在实践中提高组工干部的能力。在加强组工干部理论知识培训学习的同时,应注重提倡各级组工干部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基层去,切实加强组工干部的实践锻炼,提高组工干部驾驭全局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一是完善组工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制度,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企业挂职,让组工干部在基层、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在复杂形势下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二是坚持干部下基层、基层出干部的正确用人导向,对在基层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成绩突出、得到群众公认的年轻组工干部要大胆提拔到重要岗位,担当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