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支付系统基层央行网点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3-19 08:59:00

导语:代支付系统基层央行网点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代支付系统基层央行网点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提高执行力

“十五”期间,全市银行业机构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有效信贷投入,改进金融服务,实现了银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为“十一五”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至2005年末,全市存贷款余额(本外币)分别达到977亿元和530亿元,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498亿元和218亿元,增长104%和70%,其中居民储蓄余额616亿元,人均储蓄达1.35万元。银行机构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市银行机构实现利润6.2亿元。

一、银行机构门类齐全,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十五”期间,扬州市银行业机构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机构种类增多,服务功能相对完善,初步形成以人民银行和银监分局为主体的贯彻落实货币政策、实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调控和管理体系,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法人银行业机构以及邮政储蓄为主要经营机构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服务功能相对齐全,以农副产品为主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及一般性存贷款业务、结算业务、非利息收入业务,个人信贷、理财服务,银行卡业务等商业性金融业务全面开展,适应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服务需求。截止2005年末,全辖拥有储蓄所以上银行业机构总数864家,银行业机构从业人员10732人。

二、银行业改革进展顺利,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一)逐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转换基层央行职能

“十五”期间,伴随中央银行职能逐步强化以及央行改革进程加快,我市金融宏观调控机制逐步健全。一是成立了扬州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维护金融稳定工作取得初步进展;二是积极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和信用村(镇)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至2005年末全市已建成信用村镇580家。四是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人民银行发行3.5亿元专项票据用以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将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率降到15%以内。五是反洗钱和征信管理工作全面启动。

央行“窗口指导”力度逐渐增强,稳健的货币政策得到较好的执行。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支持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拓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指导意见》、《扬州市农村信用社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扬州市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实施意见》等等,使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得到有效传导。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贷款品种,开展信贷营销,优化信贷结构。三是管好用好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再贴现总量,满足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促进票据业务的发展。五年间全市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共办理再贴现28亿元,发放农村信用社再贷款32亿元。同时还增加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支持其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二)金融监管能力显著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银行监管工作逐步迈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随着监管队伍建设日益加快,银行监管水平也日益提高,并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积极转变监管理念,提升了监管工作效率。二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扬州市商业银行和各农村信用联社已初步建立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有效开展增资扩股,资本实力不断壮大,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披露工作有序渐进。三是不良资产实现“双降”,强化了不良资产的动态监测与考核,建立了不良资产降比情况按月统计、按季考核通报制度等。四是加强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综合治理和分类处置,化解了金融风险。协助市政府做好扬州市信托投资公司的处置与清算,完成农村合作基金会资产负债业务的划转与接受,撤消了35个低效高风险信用社,完成了兴仪城市信用社和兴邮城市信用社的处置工作等。五是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了金融秩序的稳定。

(三)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改善外汇服务

“十五”期间,全市银行业机构积极适应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外汇服务,以服务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为宗旨,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市各外汇指定银行着力增设服务窗口,提升服务层次,有力地推动了扬州银行业外汇业务的迅猛发展。全市外汇指定银行(开办结售汇业务银行机构)由2001年末的23家增加到42家。与此同时,银行业外汇业务总量步步攀升。至2005年末外汇存款余额3.06亿美元,外汇贷款余额2.09亿美元,2005年银行办理的跨境外汇收支34.1亿美元,结售汇业务总量达到25.1亿美元。外汇业务产品创新步伐加快,业务品种呈多样化发展态势。推出了代客(对私)外汇买卖,个人外汇理财、福费廷、出口保理融资、远期结售汇、进口押汇、进口汇款T/T融资、“假”远期进口信用证等外汇业务新产品。新产品的开拓覆盖对公、对私各类服务对象;产品范围包括信贷、结算、理财等各类服务品种,极大地方便了涉汇企业和个人,也拓宽了银行的盈利渠道。

(四)商业银行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展顺利。中行、建行按照上级行有关改革工作的部署,从清产核资入手,按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经营效益的总体要求积极做好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银行财务状况显著改善,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组织机构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内部治理机制也基本形成,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得到了明显加强,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内部管理改革稳步推进。

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进展较快,交行顺利上市。交通银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的工作,加大资产处置力度,剥离不良资产,推行机构扁平化管理,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和信贷管理体系改革。成立放款中心,实行“贷、审、放”分离,以防范贷款操作风险。将贷款五级分类细分为十级,并引进一套财务分析工具,为信贷决策提供分析帮助。

三是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向纵深推进。扬州市商业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上不断完善,同时积极开展相应的改革,整合资源,延伸了营业网点,并按照“扁平化”管理理论,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经营效率,实行“分账分表、授权经营、单独考核、单独核算”的管理体制。全市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建设,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资产,稳步推进增资扩股工作,加大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投入。在实现由二级法人核算向统一法人核算的基础上,郊区、邗江联社顺利实现合并,升格为市区联社,进一步增强了抗风险能力。资本充足率明显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2005年末全市信用社资本净额合计9.45亿元,比年初增加2.8亿元。不良贷款下降幅度明显。2005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2000年末下降9亿元和30.4个百分点。

三、信贷投入稳定增加,资产结构不断优化

“十五”期间,全市银行业机构信贷投向打破原先集中于了制造业、流通领域的格局,在消费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就,信贷投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贷增长由慢到快,总体适应了经济增长需要。2001-2005年累计新增本外币贷款218亿元,年均增长14.5%,其中2003年信贷增幅超过经济增长9个百分点。进入2004年由于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各家银行的上级行都加大了新增贷款的管理力度,贷款增速有所减缓,但仍比2001年高出5.3个百分点。截止2005年末,全市银行业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0亿元,每百元GDP占用贷款57.5元。以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为主体的个人信贷业务突飞猛进。全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由2001年年初9.7亿元上升至2005年末59.7亿元,是2000年末的6.2倍。农业贷款稳定增加,夯实了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2005年末全市农业贷款余额41.85亿元,比2000年末增加29.58亿元。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贷款投入力度加大,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至2005年末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5亿元。

与此同时,全市银行业机构妥善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在通过剥离不良贷款、现金清收、呆账核销、还款免息等一系列手段压降不良贷款的同时,全市银行机构注意兼顾银行受偿、职工安置和企业发展等三方面利益,积极支持国企改革,大大减轻了企业债务负担,为企业改制重组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至2005年末全市银行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42.5亿元,不良率8.37%,分别比2000年末下降19.3亿元和17.8个百分点。其中中行、建行、交行、中信银行不良率均在5%以内。2001-2005年全市银行机构累计核销各类不良贷款70.8亿元。

此外,十五期间,全市银行业机构改革还认真贯彻落实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措施。至2005年末,已审批发放贷款累计2694人,实际发放贷款金额2500万元。农村信用社共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额1422万元,为1468名农家贫困子弟提供了经济援助。积极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至2005年12月末全市有263名下岗职工获得599万元贷款,其中市区有139名下岗职工获得292万元贷款,一批下岗失业人员以及由下岗职工创办的个体企业得到了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金融产品创新加快,业务领域持续扩大

“十五”期间,全市银行业机构不断重视和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努力拓宽业务领域,金融服务品种日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一是存款业务品种突破单纯的储蓄界限,与个人理财服务兼收并蓄。个人理财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尤其在外汇理财产品的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二是贷款方式日趋灵活,与市场接轨日渐紧密。市各银行业机构不断开拓新思路,从制度安排、流程设计和授权管理等多方面建立和完善与市场形势相适应的信贷管理体制。三是信贷品种日益增多。市各银行业机构加强市场分析评价和产品创新能力,推出了一些新的贷款业务品种。如仓单质押、保理、土地使用权抵押、法人账户透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新的业务种类。四是票据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全市银行机构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298亿元,办理票据贴现650亿元;到2005年末,余额分别达到31亿元和65.4亿元。票据市场的发展,不仅在缓解企业流动资金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推动了商业信用向更高层次发展。部分企业通过直接签发商业承兑汇票,不仅降低了负债成本,而且增强了信用意识,社会信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善。

五、中间业务品种增多,业务收入渠道拓宽

在继续做好结算性、性、担保性业务的基础上,市各银行积极利用理财产品推出的机遇,提供一些财经方面的资讯以及与商家联手提供消费方面的优惠措施,激发广大市民的理财意识,成为中间业务中的一大亮点;同时大力发展融资性业务。主要是银行机构相互间的业务增多。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结算业务以及如LIBOR在内的累计型赎回权结构性存款等业务,促进双方合作迈向深层次发展。中间业务收入逐年增多。“十五”期间,全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逐年递增,2001-2005年分别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400万元、4100万元、5800万元、10200万元和14700万元,年均增长34%。

六、金融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多方位提高服务质量

全市银行机构积极转变观念,将传统的银行服务局限于柜台服务的思想切实转变到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等各个环节中,并坚持以改善金融服务手段为抓手,着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一是银行卡“一卡通”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扬州POS机联网通用,用卡环境得到了良好改善。二是自助银行和网上银行建设加速发展,银行服务的自动化有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财税库行横向联网取得实质性进展。研制并开发了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目前,该系统上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并于2005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切实加强现金管理,有效控制现金投放。全辖累计投放现金208亿元,比“九五”期间减少43亿元。市场流通现金票面整洁率明显提高,基本保持在七成新以上现金流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十五”期间,虽然我市银行业运行的数量和质量均获得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有些还很紧迫。突出的有:

(一)资产结构不尽合理,金融稳定仍有隐患。一是资金运用期限结构不够合理,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隐忧。一方面是存款短期化,另一方面是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客观上增加了流动性风险。二是贷款集中度相对过高,既不符合分散风险的经营原则,也不利于形成差别化经营和异质化竞争的格局。三是不良资产出现反弹,比例高、损失重。2005年末,全市8家商业性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总额中可疑和损失类贷款为24.01亿元,占不良贷款比重高达70.09%;5家农联社不良贷款总额中“两呆”贷款为8.06亿元,占比高达97.71%。2005年,全市银行业机构累计新发生不良贷款14.72亿元。四是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005年末,全辖县域贷款余额192.7亿元,比年初增加7.3亿元,少增14.9亿元。

(二)金融服务创新不够,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一是支付结算服务产品创新不够,产品相对传统、陈旧。二是中间业务综合营销能力不强。多数银行由于中间业务产品设计和执行部门不能直接面对客户,在产品开发与维护方面缺乏灵敏的市场嗅觉,市场营销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整体营销理念还未形成。三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三)金融改革进展相对缓慢,同业竞争尚需规范。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经营机制的改革更显得迫切,创新能力提高不够。二是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特别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增资扩股过程中还存在不规范行为以及不良贷款实际清降效果不明显、债券投资规模过大,压降进度不快。三是金融竞争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相对无序。行业自律组织难以真正发挥有效作用,在中间业务中无偿服务现象普遍,甚至违反相关规定,互相压价招揽客户,少数银行机构在吸收存款中仍然存在“贴水”或者在给付正常利息外,以物质利益等不正当手段参与市场竞争。

(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一是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中,存在信息采集渠道不畅、信息收集的覆盖面不广、采集的数据准确率还有待提高等等;二是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未有实质性进展,不能充分适应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的形势需要;三是征信市场管理难以形成有效体系,征信机构存在小散乱的特点,资信评估和收费标准各异,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存在人为设定资信级别的现象,给银行机构信贷投放留下了较大的债务陷阱。

(五)外汇业务发展阻碍因素增多,创新能力不足。一是人才培训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二是外汇业务竞争秩序不够规范,存在无序竞争现象。三是外汇业务的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依赖于上级行成功产品的推广,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许多外汇业务新产品在苏南已经较为普遍使用数年后,扬州银行业才开始向客户营销该产品,限制了扬州银行业整体外汇服务水平的提高。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此外,社会对银行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也有待进一步增强。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与市场经济各主体、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银行的服务特别是资金供应方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始终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资源约束下,银行总不能完全满足社会资金需求,虽然这种资金供应有时确有人为的内部控制以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政策因素,但社会把资金供应问题总是较多地归结为银行主观上的能力与作用缺陷。同时,人们对银行风险的认识始终存在不够到位的问题,一方面强调银行要增加投入,另一方面在如何研究银行发展方面又缺乏重视,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的意识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