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新理念建设新农村
时间:2022-03-05 10:18:00
导语:树立新理念建设新农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内容上实现“四新”
第一,建设新农村,必须明确新的发展思路。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建设重点,一直没有放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上,而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加快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以农补工、以乡补城的发展思路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和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改革开放后,我们在农村的发展思路上先后进行过三次重要的探索,但基本上都是单纯地围绕农村、农业、农民的内部力量寻找出路,并没有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彻底解决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现在,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农村发展思路上的转折点,即不再把解决“三农”问题单纯地看作是农业、农村、农民内部的事情,而是一个涉及到科技进步、工业建设、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要与之协调配套、相互支持促进的系统工程。这样就将我们从过去的城乡分治、工农分立的传统思路中引导出来,放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统筹规划。这是我们在农村发展思路上重大而全新的转变。
第二,建设新农村,必须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一直推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这种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对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但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曾经为改变这种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作过很大的努力,包括大力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实行制度。后来,我们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绝大多数农民仍旧处在一种单挑独干、万事不求人的“小而全”生产模式中。“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因此,按照新的增长方式的要求,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通过各种新型的经济合作形式把农民们团结起来,大力培育围绕“三农”服务的各种组织体系,不断拓展社会化专业分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有效调整,从而在运行机制上保障农民的不断增收,应该是我们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的重要抓手。
第三,建设新农村,必须建立新的公共服务。我们长期推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管理体制,使农村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关系到劳动力资源再生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各项社会事业投入,交通、通讯、水利、能源、信息等关系到生产发展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绝大部分由老百姓自己负责。农村公共服务依靠贫穷的农民来自力更生,其投入的速度和力度必然十分有限。许多涉及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的严重不足,给我国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直接地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现在,党的五中全会把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大公共产品的供应,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改善和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决心。
第四,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新的农民群体。农民一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下,他们无法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即使许多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二是在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农民习惯于单挑独干,因循守旧;三是由于现代教育没有很好地普及到农村,相当部分农民的自身素质比较差,正在不断地被社会边缘化,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发展要求很不适应。农民本身也存在一些弱点,相当部分的农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寻找致富门路表示无知、无助和无奈。因此,必须下决心通过教育的手段来改造农民,把他们培养成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建设新农村的着眼点和发力点,不仅仅只是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以人为本,把人的文化素质提升上来,形成新的农民群体,其它各项建设事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正确把握“四个关系”
1、正确把握好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无疑是极为正确的政策取向和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作为政府的职能来讲,更主要的是制定政策、营造环境、监管市场、提供服务,而不是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去直接参与具体的社会经济活动。当广大农村已进入到市场经济阶段的新形势下,只有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对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治理农村社会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够有效地去推动和实现新农村建设。通过改革进行制度建设,全面深化农村的综合改革,包括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区乡财政体制、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制度建设好了,各种环境治理和各种资源配置的矛盾问题也就随之迎刃而解,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就会随之健康发展。
2、要正确把握好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的关系。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系列新的思路和新的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没有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没有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进行的。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外因只是客观条件,内因才是决定因素,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无论政府向农村派遣多少干部,也不管财政给予农业部门多少补贴,都不能越俎代疱而替取农村自身的发展,都无法自动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所以,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还在于有效激发农村内部的活力。
3、正确把握好法治和德治的关系。长期的社会实践证明,德治的巨大作用在基层社会里从来就不亚于法治的效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建立法治社会是我们国家现代化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群众学法守法,并充分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农村社会中的许多矛盾纠纷,单靠法制的办法往往不能获得有效的解决。而且,政府推行法治的显性成本太高,必须充分运用德治的办法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建设新农村,我们既要加强法制建设,更要重视德治的功能,坚持两者的有机统一。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化解当前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新农村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4、正确把握好前途光明与道路曲折的关系。“三农”问题是许多历史原因逐渐沉淀和各种现实矛盾不断交织的结果。要彻底解决好这些矛盾问题,需要一个过程。“新农村”是五中全会给我们绘制的一个光明美好的发展蓝图,要把这个光明美好的蓝图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现,必将是一个十分艰巨而曲折的过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要因地制宜,制定科学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稳步地推进。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四个方面提供保证
1、强化理论武装和政策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一是强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统一对建设新农村根本指导思想的认识。广大农村党员要团结带领群众,加快农村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倡导文明新风,搞好村级事务管理,做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二是强化科学发展观教育,统一对建设新农村发展理念的认识。要引导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五中全会精神教育,统一对建设新农村目标任务的认识。要组织农村党员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斗志。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调整农业结构和推广农村实用科技上下功夫;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弘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倡导农村文明新风上下功夫;着眼于管理民主,在化解矛盾,推进民主管理上下功夫。四是强化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教育,统一对建设新农村方法途径的认识。引导农村党员牢固树立政策法律观念,掌握做好农村工作的方法手段,提高政策法律水平,提升服务本领。
2、改进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新兴经济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大批农村党员和优秀人才聚集到农业产业链条上来。面对大量出现的新兴组织,必须不断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全面提高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能力,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进一步配套健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齐抓共管,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
3、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培养素质能力较高的农村干部、党员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使他们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要精心选育农村干部,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者。强化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善于发挥农村干部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培养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培养新农村建设的示范者,造就一支数量可观、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4、建立高效运转工作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发挥农村党组织协调农村社会的功能,积极稳妥推进“管理民主”,健全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制度体系。实现村级组织建设程序化、村级事物管理契约化、村级重大事项公开化、村级工作运行效能化。同时要严格考核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 上一篇: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 下一篇: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