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2-19 11:04:00
导语: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新要求,归结到一点,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努力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指导赣县的城市建设,对于推进赣县经济大发展,主动融入“赣州一小时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是时势使然。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实践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实际工作的本质要求。
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有发展才能有新突破,各项工作才能有新起色。赣县要在城市建设中取得大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赣县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和战略定位。市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构筑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增长极,以赣县县城和南康市区为辅翼,包括于都、兴国、上犹、大余、信丰在内的“一小时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战略构想,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赣县县城将作为“十一五”期间大赣州的新城区,因此,赣县的功能定位应是:赣州市中心城区的后花园和“一小时都市经济圈”的第一方阵。赣县应当围绕这个功能定位主动跟进、当好配角、做好服务,策应赣州市中心城区的拓展,把赣县建设成赣州市对接“长珠闽”辐射的承载基地和客家文化旅游及市民休憩的后花园。这样才能恰当和准确地反映建设新赣县的内在要求。要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完成。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促进赣县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三个文明”整体推进的目标,赣县这几年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我县城乡建设中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识,以为城市建设就是多建房、多纳人,而忽视了跨跃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忽视了人对环境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在面临经济与环境的双重选择时,往往向经济利益倾斜,用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效益。在此思想主导下,城乡环境日趋恶化,公用设施如垃圾中转站、公厕、停车场、公共绿地等严重短缺,影响了城乡的健康、协调发展。因此,在发展面前,我们更要保持清醒头脑,清醒认识我县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不高,人口、住宅、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区域、环境、人和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使赣县成为大赣州东部核心组团的现实要求。
赣县紧临赣州市中心城区,具有交通、区位等独特优势和丰厚的客家文化及多种矿产资源,年版赣州市总体规划已经把赣县纳入了市区规划范围,现正在编制中的赣州市概念发展规划及“三江六岸”城市设计中也将赣县纳入中心城区同步规划,因此,赣县县城作为中心城区东部组团的功能已成定局,这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的、理性的选择。赣县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不能坐等良机送上门,而是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抓住实施“赣州一小时都市经济圈”的契机,以发展为主题,立足县情、扬长避短、加快区域协作和配合,既放眼未来,又立足实际。要在认真分析总结我县以往的发展状况和借鉴沿海区域城市成功经验基础上,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力争少走弯路、不走弯路,才能更好地实现赣县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
二、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赣县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赣县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在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足,有的在若干时间以后甚至可能成为制约赣县发展的“瓶颈”,只有按照新的科学的发展观确定赣县的城乡建设发展模式和方向,才能够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才能将建设艺术与人性特征完美结合。要将科学的经展观融入到赣县的城市建设中,重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一体现率先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战略举措和建设“赣州一小时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构想,是推进赣州新崛起的重要决策,作为最贴近中心城区的县,赣县具有区位、资源、交通等得天独厚的融入和对接条件。因此,科学的发展观要求赣县在城市建设中应突出率先对接、率先融入。
一是率先对接长珠闽,加快建设新赣县。要加快在城乡建设步伐上与长珠闽等沿海地区的对接,做大做美县城、创优城乡环境,把赣县率先建成赣州市区乃至长珠闽地区市民旅游、观光、休闲的“后花园”,率先建成承接长珠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载区和物流、工业栖息地。结合赣县实际,重点要在观念、思路、体制等方面加快对接。先是观念,这是体现和实现率先对接的前提和关键,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借鉴长珠闽等发达城市的先进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敢为人先、开明开放,互惠互利、诚实守信、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的观念,把握现今城市建设和发展进入最佳时期的大好机遇和赣州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契机,确立建设、管理都是服务的理念,做好城建工作,以观念促发展;再是思路,要紧紧围绕“客家文化各城和闽粤休闲后花园”的建设目标,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努力完成加快县城建设,壮大城区规模,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缩小全省、全市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的艰巨任务,同时结合大赣州规划,构建与城建体系相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为率先对接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以思路谋发展;最后是体制机制,要加大《城市规划法》的贯彻实施,保障科学规划和相应的管理体制相并前进;要进一步推进和改善经营城市水平,拓宽筹措城市建设资金;要努力形成“建筑中介入市场,公用事业社会办“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格局,以机制保发展。
二是率先融入在赣州,推进赣县大发展。赣县作为赣州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内最贴近中心城区的县,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在日渐趋于区域一体化和赣州市中心城区迫切需要拓展的双重背景下,赣县的城市发展面临十分难得的机遇。但我们不能坐等、不能被动、而是要充分应对相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强协作和配合,主动接替跟进,为率先融入创造条件。就目前赣县城市间发展来看,赣县正处于“一小时都市”经济圈的二环线位置,是大赣州东河片城市团组的核心部位,因此,准确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构想,是率先融入的关键,赣县应加快调整角色,按照城东工业休闲区、城南商住公务区,城西商贸娱乐区,城北仓储工贸物流区和城中住宅区“五大板块”来进行建设和相应的改造,力争早日与章贡区水东镇沿老国道线连成片,构筑产业带,全面融入大赣州。
(二)体现特色
特色孕育竞争力,创出特色意味着使城市保持永久的活力和竞争力,科学的发展观并不排除城市个性,“五个统筹”的要求,只给了我们一个大方向,我们要沿着这个方向在加速城市建设的同时创出特色,创出名牌,为赣县的发展提速奠定基础。
一是服务、跟进、接应大赣州,把赣县建成市区乃至长珠闽地区市民旅游、观光、休闲的“后花园”。赣县县城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达,初步形成了“五横六纵”的城市道路框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要作为大都市人群旅游、休憩的承载平台,在功能区分、自然环境、人居特色上还有很大差距,赣县所具备的区位、交通、政策、资源等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因此在进一步调整县城东、南、西、北中功能设置结构的同时,按照赣州市城市发展规划和“三江六岸”设计思路,城南临贡江沿岸带可作为打造滨江城市、山水家园的理想选择,应加快对其开发建设,并与此辐射全县地貌独特、风景宜人的乡镇旅游景地,形成休闲带和旅游群,充分利用京九线和即将兴建的成厦高速,加快建设东部组团快速出入通道,以建成的工业园为依托,聚集高新科技,打造城市活力新概念。
二是挖掘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历史渊源,打响“客家赣县”这张牌。赣县是客家人南迁的发祥地中转站、大后方,境内有白鹭商周遗址、南朝齐墓、汉朝契真寺、客家古民居、厦府戚氏宗祠等客家名胜以及各类奇特的自然景观,有丰厚的客家文化资源和发展客家文化的重要依托。赣县现在在兴建中的占地亩、集客家文化之大观的客家文化城,将成为海内外多万客家人寻根问祖的场所,对赣县聚集商气、汇聚人气、打出名气、推进赣县经济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依目前的发展情况,客家文化的软、硬环境已初步建立,使客家人的意识、观念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还要进一步发展,以县城为中心连接湖江厦府和白鹭古民居的客家旅游路线还要进一步打通和完善。旅游经济的发和确立还未到位,所有点滴体现均有客家、言行举止均是客家的细处入手的工作还要加大力度。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体现协调
用科学的发观指导城市建设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加速建设与可持续发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发挥科学规划对城镇建设的调控作用,确保建设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促使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一是正确处理跨跃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是一个地区精神面貌、文明程度、文化品位的重要标志。优化经济社会的结构也好,加速城市建设也好,都离不开对环境的依赖,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凝聚力就越强。以人为本,其精髓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在追求自己所属的社会进步时不能以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要用科学规划和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来合理利用和统筹安排,使城市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旧貌换新颜的浅陋观念上,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遗产也是城市前进的双浆,不能搞一刀切的平铺式建设。
二是正确处理城乡、区域一体化和综合统筹的关系。在加快县城建设的同时,要按照梯推进的原则,抓好片区中心城镇建设,以此带动全县各乡镇上规模、上档次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五个统筹”的关系,重点是要强化规划在城镇化发展中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既要积极推进,又要尊重规律。规划好了一条路,沿路经济就发展了,治理好了一条河,沿岸土地也就升值了,规划搞好了就是最大的效益和长远的利益。其次是要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住房高了,人口多了,城镇面积增大了,但基础设施跟不上,管理跟不上反而更容易触发矛盾和留下隐患,得不偿失。再就是要将市政公用事业引入小城镇建设和管理,从开始建设时就允许非公有制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以减少象在原有县城管理中再进行改制所面临的诸多麻烦,用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思路打破供水、供电、公交、垃圾处理等天然垄断性行业推行特许经营,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城镇化发展资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能照顾到城乡一体同步发展。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还要求体现创新、体现厚重等等,这都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从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角度出发,不断发现和找准切入点,把科学的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使一切工作都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 上一篇: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述职汇报
- 下一篇:实施《科技进步法》情况调查